10.19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燕赵声声 昨天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支绍梅


1959年8月31日,河北省涿鹿县合并为怀来县,撤销乡镇建置,成立六个人民公社。其中麦田人民公社驻董家房村,管辖范围包括原孙家沟、保岱、辉耀、石门四个人民公社。与此同时,中国作家协会下放劳动锻炼小组来到麦田公社,他们边劳动锻炼,边采风写作,其作品汇集成《麦田人民公社史》。1959年3月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在第二期选载了长篇小说《麦田人民公社史》,让麦田人民公社也进入人们的视野,该书以村史的叙事形式跻身文学刊物。《麦田人民公社史》收入8位作者的22篇文章。《麦田人民公社史》出版的当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先行推出“我爱祖国小丛书”二十种,其中就有《麦田人民公社的故事》,麦田人民公社的影响可见一斑。书中张葆莘写的《山村一医院》就是描写溪源村的名人支绍梅的。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支绍梅,女, 1941年8月6日出生在河北涿鹿溪源村一个中医世家,祖父支瑞、父亲支凤金、伯父支凤明都是远近闻名的中医眼科医生。自幼溪源村小学读书,后在上葫芦完小读高小。1955年小学毕业后在上葫芦联合诊疗所学医,从师溪源村著名中医支兆有;1959年到麦田公社董家房医院担任医生,1967年任副院长;1970年调涿鹿县城镇卫生院(中医院前身)任副院长,同年到涿鹿县卫生学校进修,师从涿鹿县著名中医刘兴抄、马效骞,后到张家口医学院医疗专业脱产学习,取得医学大专学历。1972年学业完成后回到中医院,继续担任副院长,1984年任中医院工会主席,中医主治医师技术职称。1994年退休。在4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支绍梅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逐步成为涿鹿县著名的全科医生,尤以儿科见长。退休后,本应安享退休生活,但因其名气和威望,仍有非常多的患者到家中求医,为了满足患者的要求,她开了一家“支绍梅诊所”,继续为涿鹿县的老百姓服务。支绍梅虽为涿鹿名医,但始终坚持严谨的医风和高尚的医德,态度和蔼,循循善诱,深受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同时对养育她的溪源村充满感恩之情,经常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为溪源村的建设和发展献计出力,在修缮龙王庙时带头捐款1000元,在修复魁星楼时捐资2万元。支绍梅是涿鹿县的骄傲,更是溪源村的骄傲。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把张葆莘写的《山村一医院》摘录一段,让我们再回忆一下那个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年代和支绍梅年轻时的故事吧。

如果有机会到孙家沟,请你千万不要忘了去门诊部看看。这是一所刷得白生生的磨砖对缝瓦房,一排正房又高又大,朝阳的玻璃窗亮堂堂的。它和另外相通的三套四合院,原先同是大地主刘继绪的房。如今这四所院落,除了医院,还有大部队、供销社、食堂。我叫你去看看医院,不只是为了看这些。磨砖对缝的瓦房,哪儿没有啊!主要的是认识一下这里的四位医生。也许他们都出诊了,没有见到。不要紧,你可以先认识一位叫做支绍梅的姑娘,她总会在家的。走进正房的外间,中间有条长案,靠墙有个高大的立柜。这是药房。凭着长案为患者抓药的,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姑娘,这就是支绍梅了。冬天,她上身穿了一件粉红印花布棉袄,蓝布棉裤,相貌端庄宁静,明媚娴雅,面色白里透红,两条辫子黑得发光。她是溪源村人。溪源村是涿鹿少有的美丽的村子;支绍梅又是涿鹿罕见的漂亮姑娘。她的美,透出了一派只有劳动妇女才有的健壮。她很爱说话,但说起来并不喋喋不休,也不是逢什么都插言,只是谈到这医院,她才显得兴致勃勃,话也多起来。关于这医院,她会讲很多故事给你听。她会讲个一九五八年九月间的故事。那时,全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搞钢铁运动。孙家沟里人群车队,上张家河拉矿的大军,真是个“车辚辚,马萧萧”,熙熙攘攘,日夜不停。不但麦田公社的运矿大军来了,就是果林公社的采矿、运矿大军也来了。运矿石的人,把孙家沟的沙河床踏平了,也染红了……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支绍梅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名医支绍梅与麦田人民公社史


青年时期的医生资料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