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豆瓣评分8.4的《恶意》,东野圭吾为你揭秘“恶”的三处源头

一个人到底会邪恶到什么样子?

如果遵循犯罪小说的常见套路,多半是一副心狠手辣的恶人嘴脸,亦或是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始作俑者。

然而,在东野圭吾的《恶意》中,作者却并没有去描绘一个邪恶的个体,而是不遗余力地让这股“恶意”由小至大,由内而外,慢慢地笼罩在一个既是行凶者、又是受害者的悲剧角色身上。作者揭秘了这种“恶”,如何一步步地埋在主角的骨头里,也让阅后的读者,不寒而栗。

这本书出版在1996年,比东野圭吾那部迄今为止,唯一在同一年包揽日本三大榜单第一名的《嫌疑人X的献身》,早了整整十年;同时,恰好比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放学后》,晚了九年。

这二十年的时光,使得一个沉迷本格推理的关西大叔完美蜕变为畅销小说天王,而在这条漫漫转型路的中间节点,起到承上启下作用,让其初露锋芒的作品,正是这部《恶意》。

豆瓣评分8.4的《恶意》,东野圭吾为你揭秘“恶”的三处源头

小说不再以诡秘的密室设计、刁钻的犯罪手法以及严谨的推理过程作为核心看点,而是在全书的一半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读者,凶手是谁,而留给警方和读者唯一的疑问就只剩作案的动机了。

作案动机,是犯罪行为的出发点,也是展露人性的关键点,作者让刻板的本格推理桥段在此处戛然而止,转而分析起“人”来了。

小说采用日记的方式,以侦探和凶手各自的第一视角,在各种微小的证据与微妙的关系之间,探寻凶案背后的起因,直到拖出一个凶狠暴力、想尽办法威逼利诱自己发小的死者“日高邦彦”和一个被人要挟、不得已想结束这一切的弱势凶手“野野口修”,舆论哗然,善恶逆转。

然而,这只是凶案的冰山一角。

随着加贺警官不断地探访和调查,野野口修那不为人知的险恶嘴脸被层层剥开,他充满恶意的诡秘筹划逐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终究是怎样的恨,能让这个一直被“日高”帮助的朋友“野野口”,不惜通过缜密设计来谋害恩人性命,更要在“日高”死后,费尽心思地贬低他的人格,毁掉他生前的一切名誉。

这么可怕的恶意,它来自哪里,又会将人导向何方?

1.来源于校园的“恶”,不可与之妥协

在《恶意》中,受害者日高邦彦和凶手野野口修曾是一对初中好友,后者总是在校园被欺负,盒饭被加料,钱财被勒索,是一个不折不扣地校园暴力受害者。

面对无孔不入的侵害,有些人选择抗争,有些人则选择沉默,更有甚者,如野野口这般,委曲求全,同流合污,终于在一次强暴初中女生的案件中,将自己从犯的罪证留于日高邦彦手里,为日后的心系灭口埋下危险的种子。

他是一个典型的校园暴力的牺牲品,吃尽藏于校园中的“恶”,也将这种“恶”洒向其他无辜同学。

近几年,校园暴力、凌霸事件层出不穷,如19年4月,甘肃省年仅14岁的张凯,仅仅由于自己的性格倔强,让几名同学感觉到有些不合群,就被这些人轮番殴打,导致头骨破裂,不幸身亡。一念之间,惨案顿生。

豆瓣评分8.4的《恶意》,东野圭吾为你揭秘“恶”的三处源头

这不仅仅是个案,许许多多的弱势学生人人自危,每天都承担着被报复的风险,有的忍气吞声,有的甚至为了自保,一起参与。究其根源,就是没有人敢站出来。

家庭没有及时站出来,它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学校没有及时站出来,防范机制还不够健全;学生本人也没有及时站出来,他没有对校园暴力说“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隐忍退让。

一个人要能学会承受压力,不应把他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罪恶,再传递给更弱小的人。

如此,配合着家庭支援和学校“防欺凌”教育及制度的广泛推行,三管齐下,才能让校园暴力的“恶”无处遁形。

选择沉默,“恶”得助长;选择奴从,“恶”必嚣张;选择抗争,“恶”则灭亡。

本书中,东野圭吾将校园暴力作为凶手恶念的本源,无疑也是在向这一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撕声呐喊

2.来源于家庭的“恶”,需留意一言一行

在加贺警官探访众多认识日高和野野修的人时,搜集到一些野野口常说的话,这些话看似随意,实则是他家庭教育的结果。

这个果,并非善果,而是恶果。

野野修常把抱怨学校和居住地的话语挂在嘴边,总是嫌弃自己所住乡镇的人如何低级,学校如何缺乏水准,说自己原本不该来这个地方,全都是因为父亲工作关系,才被迫住在这里。

“野野口的家里都是工薪阶层,但他家长却爱铺张,对小孩过于保护。”

“他妈妈不喜欢日高,常对儿子说,你没在和那家的孩子一起玩吧!"

言语间,将一个成天贬低周围邻居、不安现状的暴躁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并没有在分析动机时,刻意强调家庭对行凶者的影响,但如此刻薄的家庭,势必会让在校园里遭遇欺凌的野野修,雪上加霜。

使得他更加无依无靠,只能向恶势力低头,认为依附他们,才能保护自己。

父母习惯性、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抱怨言辞,带有个人偏见的质问和命令,让野野口成为永远低着头路过邻居门前的孤僻少年。

豆瓣评分8.4的《恶意》,东野圭吾为你揭秘“恶”的三处源头

这何尝不是原生家庭的“恶”,家长的过分控制、骄纵和指责,带着负能量如影随形,对孩子的影响看似渺小,实则在孩子心间筑起一道围墙。

不但无法排解野野口受到欺凌的苦楚,反而促使他走向蔑视别人的极端——因为情绪会自己找寻出路,待到他那无处安放的悲伤找到突破口,把“恶意”施加给其他弱者,一切就都晚了。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是教育的前提,而倾听则是观察的第一步。倾听孩子,注重开解孩子在校园中遇到的困难,不能任由“恶”憋在孩子心中;教育孩子,一言一行也马虎不得,更不能把“恶”带到孩子身边。

注重自身言辞,学会理解和开导孩子,才能保护好他。

3.来源于熟人的“恶”,应当早做了断

在恶人的世界里,有种常人难以理解的逻辑,似乎所有的苦难,都因那个帮他最多、离他最近的人在从中作梗,故意羞辱他,永远让他低于自己。

《恶意》中就是这样,日高邦彦和野野口修的关系一直是不对等的。在外人看来,日高一向占尽优势,下意识里以为自己救了在学校吃尽苦头的野野口,他表面不说,态度里却全是这层意思,常在不经意间,对野野口的行为指指点点。

而野野口并没有感激过日高,相反的,他不断地积蓄着怨念,对这个春风得意、处处高自己一等的朋友充满恶意,才大费周折地设计谋害他,不光杀人,还要诛心。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中科院研究生之死的报道,同窗多年,谢某一直对周某关爱有佳,不断帮助和鼓励其走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低谷。

谢某看到后者因沉迷网游而多科成绩被挂,就劝他戒除网瘾,重新振作,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好言相劝,却让周某认为是对方瞧他不起,当场翻脸,险些动手。

此时此刻,“恶”的影子,早已在周某的身心上浮现,然而谢某浑然不觉,继续他所谓的关爱,也积蓄着对方的恨意。

终于,在一次与周某的聚餐中,中科院研究生谢某,在刚晒完朋友圈后,就被这个昔日老友,一刀刀地捅死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豆瓣评分8.4的《恶意》,东野圭吾为你揭秘“恶”的三处源头

辨不清善恶,盲目地对恶人施以仁义,只会引火烧身,成为其报复和泄愤的目标。

如发现此“恶”在身边,无论远近,趁早了断关系,才能保护好自己,因为只有自身安稳,才能有机会,去爱他人。

在《恶意》的背面,写着这样一段文字:“这股恶意到底是从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细地调查过,却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

是真的不合逻辑吗?

其实不然。本书中匪夷所思的杀人动机,以及丑陋不堪的真相,显露出人性的复杂多变,也许,这其中的微妙,就是它真正的逻辑吧。

人性虽难琢磨,但生而为人,当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应该把这些能力传递给下一代。

面对校园暴力,学会顶住压力,自我强大,不与罪恶同流,施恶与他人;

面对家庭教育,需谨言慎行,细心开导,化解孩子的委屈苦楚;

面对周围人,要察言观色,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更不可无。

以此种种,方能扼杀这些“恶”的源头,守住善果,也让我们的这份善心,不妥协、不憋闷、不盲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