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從1895年倫琴發現了X射線起,放射學這門學科迅速在醫療界裡奠定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 用於醫學影像,它讓人類第一次認識到了自身到底是什麼樣的;

  • 用於疾病的治療,它讓我們擁有了面對病魔的鋒利武器——放療。

說起放療,總會讓各位讀者感到忌諱莫深。這柄鋒利的武器在臨床中主要運用於惡性腫瘤的治療,同時也是腫瘤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對部分讀者而言,放療頗有些被妖魔化的味道,而事實上就在X射線發現的第二年(1896年),倫琴就運用放療治療了第一例腫瘤患者。經過一百多年的不斷更迭,放療已經可以完成精準、高效的腫瘤治療,並儘可能減輕對人體的傷害。

到底怎樣理解放療的治療過程?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和大家聊聊放療是怎樣精準殺死癌細胞的。

嚴格來說,放療應該稱為放射治療。它通過高能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破壞腫瘤細胞的遺傳物質DNA,使其失去再生功能從而殺傷癌細胞。我們常說的“放化療”其實指的是放療和手術、化療並列為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X射線、γ射線和帶電粒子如電子、質子和重離子是用於癌症放療的常見輻射類型。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一次放射區域精準、劑量恰當的放療,不亞於一位高明的外科醫生進行的手術。

約70%的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療。

在美國,約70%的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對不同區位的病灶進行了放療。根據美國放療協會ASTRO的研究,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達到了預期的治療目標。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而在我國,調查顯示我國的新發腫瘤患者接受放療的比率為23%。這個數據僅為腫瘤治療強國美國的三分之一。

比這個數據更加觸目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每百萬人群(正常人群而非患者)應覆蓋3-4臺放療加速器才可覆蓋基本的腫瘤患者治療需求。英國、法國都高於這個推薦標準,分別為每百萬人5臺及每百萬人7臺;在美國,每百萬人擁有12臺加速器。在中國,每百萬人僅擁有1.2臺加速器。相差十倍的放療加速器設備數量,折射出中國在放療領域存在的差距。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腫瘤需要多學科綜合治療,放療的缺席可能會讓絕大多數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放療:精準的“隱形”手術刀

到底怎樣才能準確用好放療這柄鋒利的抗癌武器呢?

精準的放療可以看作是一次高明的外科手術,並且沒有實際的手術傷口,被醫生們形象的稱為“隱形”手術刀。腫瘤治療中,放療是最多被運用,也是最高效的治療手段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目前惡性腫瘤5年的治癒率為55%。在這其中,手術貢獻率為27%,放療貢獻率為22%,化療貢獻率為6%。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從這個數據來看,放療並不遜色於手術。一次精準的放療可以避免大部分放療副作用,同時可以避免手術對患者帶來的傷害。從這一點來看,放療確實是被我們嚴重低估的治療措施之一。當然,化療也是腫瘤治療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貢獻率低是由於患者分期、治療措施不同綜合導致的。

如何實現放療精準高效的治療?在針對腫瘤患者的治療中,放療醫生把放療分為根治目的與姑息目的。在使用方式上,放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手術、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等手段結合使用。

最佳的放療方式無疑是根治性放療。在患者腫瘤對放療敏感的基礎上,如果腫瘤生長在重要器官或鄰近重要器官,手術切除將嚴重影響重要器官的功能或無法徹底切除,就是選擇根治性放療的最佳時機。例如頭面部皮膚癌、鼻咽癌、頭頸部惡性腫瘤(包括扁桃體癌,口腔癌,口咽癌等)。此外,由於種種原因(例如年齡、身體情況特殊等)不可接受手術治療的腫瘤患者,根治性放療也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除了通過放療直接消滅病灶,根治性放療另一個重要的運用領域是患者手術前或手術後對病灶進行放療,這樣做可以縮小早期手術範圍,從而保留患者器官的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也可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

不僅如此,精準的放療還可幫助無法進行手術的局部晚期腫瘤患者。通過放療使腫瘤縮小,這些病人仍有接受手術切除,達到臨床治癒的可能。即便經過放療後仍無法手術,仍可通過放療聯合化療的方式,使腫瘤得到相當程度的控制,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質量。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除根治性放療外,姑息性放療也是放療的重要方式。在我國,姑息性放療更多的運用於臨床中。姑息治療的目標不是治癒癌症,而是控制病情、緩解症狀。姑息性放療常用於局部晚期癌症或已經發生了遠處轉移的腫瘤患者。

腫瘤轉移到任何位置都可能引起壓迫。壓迫會導致病人產生嚴重的臨床症狀。腫瘤轉移常發於骨、腦和其他一些容易引發併發症的組織。其中,骨轉移會引起疼痛,脊椎轉移更是有癱瘓風險;腦轉移可能會造成顱內壓升高,造成嘔吐頭暈,複視等問題,還有一些關鍵位置的轉移,如上腔靜脈的壓迫會導致綜合症,導致水腫等情況的發生。

這些腫瘤轉移產生的疼痛和急症在全身治療效果不佳時無疑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困擾。在這個時候,姑息性放療成了解決急症的最佳方式。

在近期進行的臨床研究中,研究者們還發現了放療具有的一個重要腫瘤治療意義:協同免疫治療,產生互相促進的效果。最近,權威期刊《柳葉刀-腫瘤》發表了重磅研究成果,科學家發現:跟從來沒有接受過放療的患者相比,曾經接受過放療的患者使用PD-1抑制劑治療的效果更好,生存期翻倍,10.7個月VS 5.3個月。初步的臨床試驗已經證明了放療與免疫治療的協同作用,如何挖掘放療和免疫治療的聯合,將是臨床醫生們的重要目標之一。

標準放療流程實現精準病灶打擊

放療對患者而言總是神秘的:巨大的直線加速器,複雜的通過影像掃描過程,有時還會在身體上畫線,製作身體石膏模型……對完全陌生的患者而言,一系列的準備容易產生陌生感和恐懼感。

確實如此,放療的直線加速器有一系列複雜的操作標準,才能實現對病灶的精準治療。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放療的首要原則,是在精確且最大限度殺滅癌細胞(保證優秀的療效)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害(減少副作用)。這就要求放療計劃必需精準制定,放療過程必需嚴謹實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副作用。例如,在放療中,脊髓能承受最高的放療劑量是50Gy(Gy是放療劑量的單位),如果放療計劃中劑量超過50Gy,就可能造成患者癱瘓。同時,某些類型的正常組織更容易受到輻射的損傷。例如生殖器官(睪丸和卵巢)對輻射比骨骼更為敏感。放療醫生和物理師在制定治療計劃中需要考慮到所有這些信息。

此外,患者身體能承受的放療劑量是有上限的,並且這個上限是永久的。如果患者身體的某個部位曾經接受過放療,那麼病人的此部位可能無法接受第二次放療,這取決於在第一次放療中接受了多少放療劑量,是否達到了該區域可承受的最大劑量。與之對應的,如果因顧及劑量問題,在放療中接受的放療劑量不夠或者放療區域沒有完全覆蓋病灶區域,就會導致放療的失敗,腫瘤很快會復發轉移。這種復發間隔時間一般很短,患者很難再接受第二次放療。

這就對放療方案的制定,包括區域、劑量、放療分割等方面的制定,提出了非常高精準度的要求。因此,放療方案的制定是整個放療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隨著現代腫瘤放療技術及放療設備的不斷更新,放療技術也出現了不同的類型,和不同的實現技術。在這些技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的明星技術: SBRT(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這個技術通常用於侷限的小病灶。一般而言,SBRT的治療次數較少,單次劑量通常遠高於其他放療方式。在治療效率上,SBRT已經可以實現精準有效消滅腫瘤細胞,並對周圍組織的傷害最小。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更多其他的放療技術,詳情可參見:咚咚抗癌錦囊丨說說腫瘤放療(1)

雖然放療具有種種不同類型的治療方式,但在進行放療的過程中,多數方案都按照每天一次的方式給予。通過分次治療,有利於正常組織的射線損傷修復,有利於增加腫瘤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提高腫瘤放療的效果。一個常規的放療計劃是每週照5次,單次劑量為1.8Gy-2Gy,持續5到7周時間。此外,分次治療可以儘量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害,細胞週期中當癌細胞最易受到DNA損傷的時候,增加癌細胞暴露在輻射下的可能性。

腫瘤患者放療指南:用好抗癌利器!

正確選擇放療時機,精準制定放療方案,就能為腫瘤治療提供最大助力。用好放療這把抗癌的鋒利武器,早日實現抗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