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秦始皇大修长城的决定,是因为他递上的一张纸条

众所周知,秦始皇凶残暴虐,主要罪行之一就是不顾人民死活,强征劳力修建万里长城。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个籍籍无名的方士必须为此承担责任。他名叫卢生。

秦始皇大修长城的决定,是因为他递上的一张纸条

公元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目的地是碣石山。原来,秦朝丞相李斯打听到了一件事,说是燕国有两位非常有名的方士,一个名叫羡门,一个名叫高誓,在燕国境内的碣石山修炼,由于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地人都称其为“圣贤”。秦始皇派人四处打听,终于得到了一条有用的消息:据说有个方士认识这两位“神仙”。此人就是卢生。

秦始皇发问了:“燕人卢生,听说你认识羡门和高誓,可有此事?”卢生不敢撒谎,低头答道:“有过交往。”秦始皇大喜:“朕命令你即刻寻找两位神仙,求来长生不老药!”卢生暗暗叫苦,说道:“神仙大多居住在蓬莱仙岛,我愿意替陛下分忧,寻找仙岛,带回仙药。但沿路所需人手和物资,还望陛下不吝提供。”秦始皇高兴地挥了挥手:“你要什么,朕就给什么,赶快去办吧。”

本来,卢生不愿意出海,他想拖延时间,等到秦始皇慢慢失去耐心。可是秦始皇很快就造好了大船,挑选了千名童男童女。于是,卢生只好硬着头皮出海了。赖着不回去,要么饿死,要么让秦军士兵捉回去砍头;硬着头皮回去吧,根本没办法交差,十有八九保不住脑袋。卢生冥思苦想,终于想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他看到前方有座不知名的岛屿,便命令船只停靠过去。当天晚上,卢生就在岛上搞了一个拜神仪式,然后把秦军士兵叫来,对他们说:“刚才神仙传话,让我们不要再找蓬莱仙岛了,不然我们死无葬身之地。”领头的士兵问:“那我们怎么向皇帝陛下交差?”

卢生说:“你们放心,神仙虽然不肯给我们长生不老药,但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托我带给皇帝陛下,不如我们明天就启程回去。”

秦始皇大修长城的决定,是因为他递上的一张纸条

于是,卢生一行人回到了碣石山,秦始皇亲自站在行宫外迎接。卢生从怀里掏出了一卷竹简,递了上去。“此乃图谶,其中暗含了神仙的预言。”秦始皇打开一看,只有五个字——“亡秦者胡也”。秦始皇问:“依你看,这五个字怎么解?”卢生回答:“这是神仙托我带给陛下的,只有陛下能解。”

果然,秦始皇很容易就解开了图谶的含义,他认为神仙所暗示的是:灭亡秦国的是北方的胡人。所谓胡人,就是匈奴。虽然神仙没有给出长生不老的药方,但还算厚道,指出了潜在的敌人,在秦始皇看来,只要消灭匈奴,秦帝国就能万世不朽。

这几个字当然是卢生亲笔写的,他知道匈奴一直是秦始皇的心腹大患,因此故意以图谶的方式,转移秦始皇的注意力,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同年,秦始皇下达命令,由蒙恬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

秦始皇大修长城的决定,是因为他递上的一张纸条

公元前214年,在蒙恬的指挥下,秦军势如破竹,在黄河上游的河套地区一举击溃匈奴,紧接着勇猛追击,迫使匈奴败退七百多里,魂飞魄散,几十年都没敢进犯中原。

即便如此,秦始皇还是担心神仙的预言应验,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大修长城,抵御匈奴。他调动全国的劳动力,充分利用秦、赵、燕的原有城墙,仅用四年时间就修起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如果没有卢生的那五个字,万里长城的存在与否就要存疑了。对历史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小小的方士卢生恐怕是没有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