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電影《霸王別姬》由陳凱歌導演執導,曾榮獲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榮譽,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雖然後來的《無極》乃至《道士下山》拍的不盡人意,難以超越《霸王別姬》這種史詩鉅製,但陳導的成就及作品是不容置疑的。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開,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虞姬可為霸王拔劍自刎,程蝶衣也曾為段小樓奮不顧身。可悲的是,程蝶衣活成了真虞姬,段小樓卻娶了菊仙,虞姬是真虞姬,霸王卻是假霸王。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影片不管是從鏡頭、音樂、或是細節色彩等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

影片開頭以插敘開始,程蝶衣和段小樓相約在破舊的戲樓,燈光昏暗漆黑,以一問一答講述了多年未見的事實和言語間的陌生疏離,燈光一轉以光暈暈開,故事開始,隨著劇情的展開,影片色調漸漸轉暖。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從色彩運用方面,既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又更好的塑造了人物性格特徵,可見導演功底。影片剛開始從母親把孩子送到戲班子,就開始用低沉陰暗的色調,並且還是冬天,預示著孩子的世界和人生軌跡將變得黑暗。在當時,戲子屬於下九流,所以說是黑暗也不為過,隨著影片的發展,訓練戲的艱苦,正是與色彩映襯著。隨著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成功,以及兩人感情的發展,影片的色彩逐漸變得暖起來,最後社會動盪,格局的變化,影片的色彩又變得低沉和陰暗。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另外色彩也起襯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例如程蝶衣大面積運用白色光暈,表達純潔乾淨溫柔,正對應著蝶衣柔弱纖細的形象,而菊仙每次出場運用偏紅色的光暈,紅色代表潑辣,鮮明,衝擊感,也正對應這菊仙潑辣的性格,而在小豆子兩次受“欺負”後,重複的使用藍色色調,營造沉重低沉壓抑的氣氛,影片大部分以黃色為主調,象徵了當時黯淡無光的時代。

影片的色彩,冷暖交接,使得影片更具有張力,使之表達的意義更為深刻。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談及《霸王別姬》,從鏡頭上來講,在影片的開始,程蝶衣因為唱《思凡》的原因,沒有被大劇院的人看上,以至於戲班子沒有了贊助,他被大師兄拿著菸斗戳嘴的那一鏡頭,蝶衣身著華麗戲服,卻口吐鮮血,不是那種噴灑式的吐,而是那種忍不住湧出的那種吐,就是這種吐,格外的鮮豔,令人記憶深刻。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另外大量運用近景和特寫的切換,既表明了人物間的衝突關係,也明確的表達了事件矛盾發生雙方的態度,讓觀眾更加有代入感,彷彿身臨其境,被程蝶衣的情緒牽引,被劇情的走向扣住心絃,影片中間部分,大量運用特寫和推鏡頭,鏡頭推進固定好又隨小豆子近景運動,例如小豆子唱到”自己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運用推鏡頭,由遠景漸漸推進,到特寫鏡頭,這是小豆子對自身性別認識的放棄,對命運的認同與順從。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例如程蝶衣眼睛的光,隨著對小石頭的欣喜失望絕望,眼神的變化等等特寫,使程蝶衣小豆子的形象變得有血有肉。

值得一提的是《霸王別姬》的攝影顧長衛,經驗豐富,功底極深。單從攝像的角度看,一個鏡頭便運用隱喻蒙太奇從門窗處照出來的強光,象徵著主人公可以真正的打開溫暖打開心扉來回憶。下一個鏡頭便是他們從走廊走過的長鏡頭,此刻他們的回憶也在漸進。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畫外音的出現問他們是幹什麼的,其實也應該是他們自己在反問自己的內心,他們是否有人忘記了自己到底是幹什麼的?之後從兩人對話中可以看得出,其中一個認為每一天每一年都很重要,而對於另一個人似乎並不是那麼珍重。

當提到四人幫的時候他們怔了一怔,似乎是一種刻意的迴避。然後就是一個切鏡頭,把大光線漸漸轉成小光圈聚焦到兩個人身上,戲就開始了。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從音樂方面,影片大量使用京劇伴奏,例如二絃、小鼓或是街頭叫賣,這些細節上的音樂使影片有了京味兒、歷史的陳舊感代入感,彷彿身臨其境,也正巧是點題作用。影片中除了音樂的精彩運用外,對於其他聲響也有頻繁的使用,往往突出其象徵作用,如小豆子受辱後,不斷敲響的鐘聲,似在訴說這一生無法磨滅的傷痛,而程蝶衣初入袁宅那場戲也始終伴有隱隱的雷聲。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影片聲畫對立的運用,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表達了導演對劇情的評判。小豆子被強暴是影片中最觸目驚心的部分,令人憤慨,背景音樂用的卻是明顯的婚慶嗩吶聲,小豆子被張公公追逐,終壓至床上,嗩吶聲突然加強,又戛然而止。明顯對立的音樂比之哀怨悽慘的音樂更能夠體現出導演的憤激與無奈。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影片跨越了三個時代——滿清政府、中華民國以及新中國時期。人物的一生和歷史的背景緊緊契合,程蝶衣、段小樓和菊仙的變化與矛盾也層層展開,各類人物展現各類人性,蔚為大觀。

從臺詞上來看,影片中有很多臺詞更好的映照,《霸王別姬》電影開頭小豆子媽說”男孩兒大了留不住”,是暗示小豆子從小性格陰柔,因為從來都是說女兒大了留不住,沒有說男兒大了留不住的,這麼說大概是沒有考慮到小豆子媽是妓女,妓院不可能讓個男人一直待在那。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又例如師爺讓小豆子唱《思凡》,他卻一再將“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唱反,任憑怎麼打罵,都唱作“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大概小豆子對自己性別認定和對小石頭感情認定障礙使然吧!

“說好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這是蝶衣的一次爆發,通過這段對話勾勒出蝶衣較真、固執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對師兄的依戀如同生怕愛人被搶走神色緊張的女子。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小樓和菊仙成婚那天,蝶衣共摔了兩次門,通過動作淋漓盡致地刻畫一個女子的醋意。或是小石頭講的“蝶衣,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唱戲的瘋魔,不假! 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裡也瘋魔! 咱們可怎麼活呦!”隨著影片的發展,臺詞也漸漸富有力量,這言語間既暗示了程蝶衣的結局,也推動了劇情的發展,為影片結尾的悲劇收尾埋下了伏筆。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從演員方面,程蝶衣的扮演者—張國榮,他的一個回眸都足以勾人心魄,雙眼滴一滴淚便能讓人心痛不已,他所飾演的程蝶衣,愛戲成痴,脆弱敏感但是卻忠於自己的內心。他的價值觀建立在能否唱戲之上,不關心政治只醉心於藝術,在世俗眼光中便是一個脫節的存在,無怪乎段小樓總是說他“不瘋魔不成活”。

最後在批鬥時的爆發和十一年後的自刎都表現了他在戲裡戲外的掙扎:若不沉溺於戲中做虞姬,他便找不到寄託,但在重新認識到“我本是男兒郎”後,他也無法存活了。他大喊“你們都騙我!”,因為他的一生就是一場騙局,一個夢,一部戲;夢醒了,戲完了,人也就崩潰了。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鞏俐所飾演的菊仙是一個令人佩服的女性。自信、勇敢、果斷,看準了便不顧一切地去追求;機智、能言、深情,數次救小樓蝶衣於水火。她看似是把小樓帶離蝶衣身邊的人,但是真正讓兩人分離的,從來就是他們本身,與旁人無關。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這部電影的開篇和結尾相互呼應,中間由時間順序敘述娓娓道來,人物出場得當,一個個通過臺詞、動作、神態淋漓盡致的塑造了人物形象。服裝也精美絕倫,充分展現我國國粹服飾的精緻美豔。一幀幀畫面亦充分展現導演高超的審美視角。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慘白的燈光下,段小樓和程蝶衣時隔十幾年再一次相聚,再一次共同演繹《霸王別姬》。最後卻拔劍自刎,是因為失去了虞姬的大義,再也唱不出那一曲《霸王別姬》的絕唱?還是懂得了虞姬的悲情,明白了失去霸王的虞姬再也不是那個虞姬?程蝶衣在最後仍舊唱成“我本身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似是恍然大悟,自己本是男兒身。人生如夢,沉醉在虞姬中的程蝶衣最終選擇在虞姬夢裡沉睡。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從六個角度細析兩個京劇伶人的一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有多好。對蝶衣,終其一生,他不過是追求了自己想要的。像蝶衣一樣,以一顆純粹的心活著,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幸福。

總的來說,《霸王別姬》是九十年代不可多得的珍寶,這部影片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