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七十多還在種地幹活的農民有很多,農村養老到底怎麼解決?

小老表生鮮


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地幹活的人,大都是養成了勞動的習慣,不讓他幹活反而不自在,渾身不舒服,感覺心裡空落落的不實在。另一方面也是為兒女減輕負擔,自己種點糧食蔬菜吃著既少開支,也方便。


孤峰不老松


我家是農村的。我母親70多了還得打零工呢?國家開的每月100多塊錢都不夠買藥的。我們當兒女打工掙不多少錢。沒有技術。掙錢還得供孩子上學。給老人錢也是有限的。農村老人真的很難。建議有關部門下來了解一下。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金。勢在必行。農村老年人想當年也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的。送公糧。修公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希望有關部門考慮一下。農村老人卻實很難。


李林學1


一個國和一個家庭一樣,都幹著不同的工作,所以到老時應該享受同等養老金!不能以各種理由養老金高的很高,低的太低,國家強大了,不是專靠一種兩種人強大的,有所有國民的努力的結果。比如一家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出外掙錢的,有在家看護老人的還有上學的。到吃飯時是平等的,不能到吃飯時光讓掙錢的吃飯讓別人淨喝湯吧!大家覺的我說的在理,請給個贊好嗎!


鋼材貿易55958190


農村有句老話:“人怕老來窮",很有哲理。別說70多歲還種地,就是80多歲了能扛鋤頭的仍然下地幹活!

我是農村出來的,對農村的很多事情較為了解。有人說農村老農民捨不得田地丟荒,老了也要堅持做工。還有人說老農民把做工當作鍛鍊身體等等,這全是一種誤解,不管生在哪個年代的人,他們老了都渴望休息,只是生活所迫,老也得幹。所以,在農村經常聽到老人嘮叨:“幹到死”!好心酸啊!

在我老家鄰村有位老大爺,生有一男二女,女的均遠嫁,男的帶著老婆兒女外出打工,大爺成了留守老人(老伴已去世)。兒子兒媳因無一技之長,收入低,本想按月寄給大爺養老錢,奈何力不從心。大爺70好幾了仍堅持種地,不料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一天中午倒在了自家的玉米地裡,第二天才被族裡的兄弟找到!(前幾年的事)

要說70多歲仍奔波勞作的人,我是真的見多了,現在說個在我身邊的吧。

鄰居王大爺今年71歲,十年前種下500株天然橡膠,現正處產膠高產期。按王老的年齡已不符合割膠了,一是視力不足,二是夜間作業行走不便。但因倆個孩子均在外打工,且不按時寄回養老錢,逼不得已,他只好“不用揚鞭自奮蹄”,年輕人一個早上割500株,他要用三個早上來完成!

當然,農村也有不少老人很幸運,50多60歲就在家帶孫享福,這部分人大多是兒女有出息,又懂孝順,他們過得不比城裡人差,但這部分人在農村是少數的。

至於農村養老到底怎樣解決,這確實是個難題。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政府會在適當的時候給農民增加適當的老齡補貼,或者為農民的收入出臺更多更好的政策。我們將拭目以待!





椰島農事


建議把那些退休金7000-8000千的人可以適當降到4500-5000千也夠用,那怕給農民60歲以後一個月1000也說的過去,那麼多專家應該研究一下一,二,三,四線城市的階梯形退休金,讓整個中國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依,國家應該派人深入到農村做一個深入細緻的調查,然後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讓整個中華民族的老年人享受到祖國的溫暖,


用戶8095212086832


我也是近七十歲的農民了,我們這代人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為新中國添磚加瓦的一代人,我是女人,因為能幹,被調在專業隊,攔河築壩,一干就是三年,女人扛石頭的,你們不多見吧,我們幾個二十歲左右的大姑娘與男勞力同工同酬,請問友友,你們說我累不累,我們那代人累不累。

如今我們種地與當年比,也就不覺得累了,孑女在外拼搏,在家種點地,給他們減輕點負擔,我們挺高興的。

至於養老問題,國家每月1人1百,根本不夠花,我前年一年趕禮錢二萬開外,還真需要兒子給我們養老錢,生活才能正常運轉,否則的話,可想而知。農村養老從古到今都是靠兒女,有兒女,心裡有底,養老不是問題。


蒲公英的傳說


怎麼樣解決農村老人該怎麼養老?他們養老的出路在哪理?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①國家要提高農村老年人的基礎養老發放的金額。我們湖北省僅武漢市對農村6O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月發放的基礎養老金為293元,其它地市州發放的還要比武漢市低。

②振興鄉村,發展農村經濟,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的收入。

③政府應該去鼓勵農民交納社會養老保險金。男滿6O週歲,女滿55歲才能領取退休金。

④政府應該鼓勵社會上的能人,企業家等自辦養老服務機構,降低收費標準。

⑤教育子女對父母要孝順,照顧好他們。否則,輕的要受到良心的遣責,重的要依法依規的對他們進行處理。

這是我個人的見解。





興旺發達侏儒山


這個問題得一分為二地看,七十多在地裡幹活的農民,大體有兩種情況,一個來自精神層面,一個來自物質層面,下面簡要談一下個人看法:



一、先說說第一種情況,現在農村中的一些老人,可以說家庭經濟條件還是不錯的,即使他不到田裡幹活,子女也能完全贍養得起,那為什麼還會到田裡幹活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艱苦樸素的生活態度使然。在當前農村的6、7十歲的老人,大多出生在上世紀40、50年代,正處於新中國成立前後,可以說都吃了不少苦,即使現在生活好了,不缺吃穿,也要勞動,積累財富。

二是價值觀的因素,在這些老人的心裡有一種是農民就要勞作的思想,只要身體能幹,就會下地幹活。三是凝結著厚重的父受。有的老人家裡條件很好,即使子女讓老人去旅遊,也很少去,怕浪費子女的錢,用勞動替子女分擔經濟壓力。總的來看,這些不是因為“養老”問題而在田間勞動的老人,對他們來講是幸福的,是“累並快樂著”。



二、然而與上面情況不同的是,有一些農村老人是因為“養老”而不得不在田間勞動,有些甚至帶著病堅持幹活,可以說這種勞動是純以獲得物質需求為目的的。在我們村有一對70多歲的老兩口,三個子女都已成家,由於種種原因,一直單獨生活,而生活的來源,一個是政府每月發給每個人100元左右的養老金,一年2400元,第二個就是有兩個兒子一年給老人1000元的贍養費,女兒不給。這樣老人的收入3400元,根本不夠生活。所以只能種老兩口分的7.5畝承包田,2018年種玉米加上補貼一共能有個5500塊錢的收入,三項收入加一起只有8900元,免強維持生活。用老人的話講,累也得幹,僱一個人幹一天活就得給人家100多塊錢,僱不起啊。農村象這樣的老人也不少,一旦有個大病大災兒的情況下,難承擔得起。



三、從當前農村養老的形勢看,有子女在身邊照顧的居家養老還好,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子女經濟條件不好,自己的收入又很低,而陷入養老的困境,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幫助。在個人看來,農村老人養老問題徹底解決還需要時間,單從國家補貼這一塊,目前多數地方只有每人每月100元左右,只有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高一些,能達到幾百元,相信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加,養老金會有一定增長,隨著養老機制的不斷完善,農村養老問題也會得到根本解決。



不知道大家對七十多老人還在田裡幹活這種情況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交流!


三農廣訊


在農村七十歲還在種地幹活的應該是這幾類人:閒不住的、家庭經濟還不寬裕的、至今負債累累無力償還者、被子女“遺棄”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但絕對沒有低保戶、貧困戶、“五保戶”老人下地幹活。



國家的扶貧救助政策,只能是特殊群體專享紅利,那麼其他老人養老問題也只能從這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降低農村敬老院入駐門檻。農村老人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是當前農村面臨的大問題,也是未來一個時期,中國最大又不能忽視的問題。僅憑每月幾十元的基礎養老金,連基本生活無法保障。隨著農村養老觀念的改變,不能單靠“養兒防老”的方式。養老、保險、醫療等相關機構,要著力為農村養老謀略描圖,將農村敬老院做為農村老人後備的家。儘量滿足有入院養老老人的意願,並加快集體補助力度。



營造農村良好的養老氛圍。養老機構協作單位,如社保、民政、醫院,法院,派出所,包括社區、轄區服務中心及醫療隊、服務隊,都參於養老工作,進院入戶,解決農村老人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形成良好的社會養老氛圍。


發揮家庭養老主渠道作用。兒女要積極配合國家,響應黨的養老政策。父母養兒育女是千辛萬苦。老了也絕不對全靠國家,要自己想辦法,創造條件,是父母安度晚年生活。不管出於什麼理由,替父母養老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推卸誰也說不過去。

養老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雖然說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國家也不斷出臺扶持政策,有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對於農民來說,都是城裡人的零頭,根本無法滿足農村老人的生活需要。只有繼續提高基礎養老金、儘快建立農民退休金制度,才能把農村七十多歲的老人完全從土地裡解放出來。


為生活而提神


70歲以上在田裡幹活的應該還有很多很多,甚至80多歲的不上有些人在地裡幹活,這些真的大苦了,孩子們也要生活,也沒死沒活拼命賺錢幹活,因為他們是上有老,下有幾代後輩了,對70多歲的老人也無法天天盡孝,所以這些老人們面對國家每月給幾十元養老金是無法生活的,他們建國後一直都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從來不記得失,為國家的建設不少的人付出了生命,國家也沒有給過什麼,在農村種田省吃儉用交公糧,過著非常困難的生活,吃的比現在豬狗都不吃的糠菜,幹著牛馬都不會幹的十幾個甚至二十左右的髒活和超時間的重活,臉朝黃土背朝天累彎腰落下了個殘疾人,到了晚年也不能過逸養天年的日子,國家現在富強了,應該吃水不忘挖井人,應該報答報答這些曾經為國家富強默默奉獻的一生的老人家們了,讓他們即將離開我們之前感受一下國家的溫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