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最讓人惋惜?

一川菸草aaaa


少年天子展現風華,閹黨除盡東林興。義軍剿撫兩失當,遼東鼙鼓動地來。精力俱盡為社稷,煤山一縊大明亡。 ——自賦詩一首

看到這裡,各位應該明白填哥今天要說的是誰了。對,就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國君,大名鼎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為什麼說崇禎皇帝最讓人惋惜呢?

大凡亡國之君,不外乎兩種情況:

1.王朝併入沉珂,回天乏術者。比如東周赧王,漢平帝,漢獻帝,司馬德文,唐哀宗,清宣統。經過多代帝王的折騰,他們在位時,王朝的大權,已經由別人掌控,身不由己了。

2.昏庸腐朽者。如商之紂王,秦之二世,隋之楊廣。元之順帝。這些人之所以成為亡國之君,不外乎自己貪圖享樂。罔顧百姓死活。或者忙於宮廷鬥爭。

但是泱泱大明,中華最後一個漢人的正統王朝,他的最後一任統治者。他上任之時大明雖然身染沉珂,但是大明王朝的大權並沒有旁落,崇禎皇帝也並非昏庸腐朽,貪圖享樂之輩,他勤勤勉勉,兢兢業業的幹了十七年,可惜最後的結局卻是國都被攻破,自縊身亡。真正的做到“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他的死,是大明的悲哀,中華的悲哀。

我們來看看崇禎皇帝上任的十七年,做了哪些事情。

1.剷除魏忠賢,割掉大明王朝宦官專權的毒瘤。平反冤獄。

大明王朝從朱棣開始,信任宦官,重用鄭和下西洋。到了明英宗時期,甚至聽信王振,導致土木堡之變。後來,英宗還不思悔改,祭奠王振。後來的劉瑾,馮寶等等,無不憑藉皇帝的寵信,作威作福。後來,魏忠賢也是利用熹宗的寵信,黨同伐異。使得朝政混亂。一大批忠良遭受迫害。

隨著魏忠賢被清除,閹黨被滌盪一清。大批以前被迫害的官員被平反。朝政一新。崇禎也開始樹立威信。

2.修訂曆法

崇禎二年五月,以徐光啟主持用“西法”修定曆書,至崇禎8年修成《崇禎曆書》137卷。

3.勤於政務

崇禎在位十七年,勤於政務,事必躬親,這在大明王朝的皇帝中,是極為少見的。對於政務,他事無鉅細,都必須自己親自過問。注重提高官員的辦事效率。裁汰冗官。

根據明史記載:

二月乙未,禁章奏冗蔓。癸丑,御經筵。

甲戌,裁各部添注官,辛巳,禱雨。

八月乙未,詔非盛暑祁寒,日御文華殿與輔臣議政。

可以說,崇禎皇帝的勤政,在明朝的帝王中,是可以排在前三甲的。

4、內鎮壓農民起義,外抵禦清兵入侵。

崇禎年間,農民起義連綿不斷,外有清兵不斷入關侵擾。崇禎皇帝先後任用袁崇煥,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等人,鎮壓農民起義,抗拒清兵入關。

那麼,如此一位勤勤勉勉的皇帝,為什麼會落得亡國之君的下場呢?

這個方面,網絡上評價還是挺多的。填哥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

1.做事獨斷專行,疑心病重,造成君臣離心離德。

崇禎一開始上臺,就以雷厲風行的態度,處決了魏忠賢。但是過了不久,也以雷厲風行的態度,處決了鎮守遼東的大將袁崇煥。崇禎事無鉅細,都必須親自過問,雖然勤勉,但是也說明對他人不夠信任。

崇禎上臺十七年,雖然很多時間與輔臣議政,但是史書並不曾記載崇禎聽進了任何一位大臣的建議。

2、不會用人

前幾天曾經聽一位公司的主管說過一句話:“用不用你,看心情”。覺得崇禎皇帝跟這位主管挺像的。

他作為一個皇帝,根本沒有識人之明。

比如魏忠賢,雖然禍國亂政,但是在理財方面,是一把好手。崇禎皇帝一條白綾,結束他的生命。比如袁崇煥,雖然他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是他對大明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對大清的抵抗也是不遺餘力的。皇太極一條反間計,讓袁崇煥死不瞑目。

一些東林黨人風骨錚錚,但是除了風骨之外,對於治國理政一竅不通。甚至更有一些人,假借東林黨之名,溜鬚拍馬,大肆斂財。而這一些人,很多得到重用。

比如魏藻德,身為內閣首付,聚斂錢財,明朝滅亡後,投降李自成,為了搜刮錢財,劉宗敏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李自成問他為什麼不隨崇禎皇帝一起死去,他厚顏無恥的說:“我還想為新的朝代效力呢。”

堂堂大明,君主死社稷。然崇禎皇帝自縊之時,陪著一起死的,唯有太監王崇恩。與大宋滅亡之時,十多萬人投海而死,天壤之別!可見崇禎平時所寵信的,都是些什麼人!

難怪崇禎皇帝在遺囑中說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

3、當斷不斷,錯失良機

崇禎即位之時,大明王朝遠沒有到油盡燈枯之時。農民起義之火剛起,清軍並非勢不可擋。但是崇禎當斷不斷,釀成大禍。

對於國內的農民,崇禎皇帝還是相當的憐勉的。所以在征剿與安撫之間猶疑不決。其實農民起義不是不可平息,但是就是崇禎的這種態度,使得他錯失良機。特別是在崇禎十一年。李自成大敗,張自忠投降。這是對農民起義軍斬盡殺絕的好時機。但是,崇禎皇帝放棄這個大好機會,調走大將。使得圍剿農民起義軍功敗垂成。

十一年春,官軍敗賊梓潼,自成奔白水,食盡。承疇、傳庭合擊於潼關原,大破之。自成盡亡其卒,獨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潰圍,竄伏商、洛山中。其年,獻忠降,自成勢益衰。承疇改薊遼總督,傳庭改保定總督。傳庭以疾辭,逮下獄。二人去,自成稍得安。總理熊文燦方主撫,諜者或報自成死,益寬之。

十二年夏,獻忠反穀城。自成大喜,出收眾,眾復大集。陝西總督鄭崇儉發兵圍之,令曰“圍師必缺。”自成乃由缺走,突武關,往依獻忠。

在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的情況下,關外的清軍也頻頻入關。對明朝構成一定的威脅。明清之間的戰爭,使得明朝損耗巨大。加徵賦稅,又使得農民起義的烽火更甚。唯一的辦法,是在保證防禦的基礎上,與關外的清軍和解。但是這個辦法,被崇禎皇帝拒絕了。我堂堂大明,豈有和賊寇談判的道理?這實在是太迂腐了。

4、斂財無術

明朝末年,財政面臨嚴重危機。扣剋軍餉的問題極為嚴重。這極大影響軍隊的士氣。導致軍隊作戰效率低下。甚至軍隊譁變,或者投靠農民起義軍的不在少數。

那麼,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其一,江南的富商大賈。

明朝末年,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極為發達。明朝的財政,大半依靠江南。但是江南地區偷稅,漏稅也屢禁不止。

越數年,乃從應天巡撫侯位奏,免蘇州坍海田糧九萬餘石,然那移、飛灑之弊,相沿不改。至十八年,鼎臣為大學士,復言:“蘇、松、常、鎮、嘉、湖、杭七府,供輸甲天下,而里胥豪右蠹弊特甚。宜將欺隱及坍荒田土,一一檢核改正。”

其二.貪官汙吏多

明朝的官員,清官多,但是貪墨的也多。比如前面說的那個魏德藻,在位沒幾年,就貪得幾萬兩的白銀。比如崇禎的岳父周奎,斂財無數,但是在崇禎要求捐款的時候,咬咬牙,還只是捐了1萬兩。在軟磨硬泡的情況下,大明的朝臣總共捐出20萬兩白銀。

後來,李自成進入北京。李自成可不會軟磨硬泡,直接拷打這些官員。最後,從這些官員家裡,直接搜出白銀7000萬兩!

在斂財這方面,崇禎皇帝還是不如魏宗賢。魏宗賢掌權那幾年,大明王朝從來不用為財政所擔憂。原因之一,就是魏宗賢敢於向富商大賈徵收商業稅。打壓官商階級。

崇禎皇帝上臺之後,減少了商業的稅收,又不敢下雷霆手段,沒收貪官汙吏的財產,軟磨硬泡之下,這些貪墨官吏又虛以委蛇。能少交就少交。

這樣,崇禎被迫著向百姓徵收賦稅。這樣,就加重百姓的負擔。導致農民起義的烽火越來越盛。

其實,崇禎皇帝並不是當皇帝的料。特別是他不是力挽狂瀾的帝王的料。他剛愎自用,多疑,志大才疏。但是,歷史卻把他推向皇帝的寶座。他也想盡力挽救大明江山,可惜才能有限,大明亡在他的手上,是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259年的大明王朝,身患慢性心血管疾病,崇禎這個好人,被推上前臺,成為主治醫生,救人心切,腦門一熱,一手術刀扎進大明的身體。大明掙扎了十七年之後,不治身亡...............

空有一腔熱血不行啊............


填哥講史


當然是“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堅。

苻堅為氐族人,但卻是新中國認定的對中華民族有傑出貢獻的古代五位偉大帝王之一。

他自幼好學,熱愛中原漢族文化,信奉儒家忠孝仁義思想,談吐不凡,舉止大方,心懷治國平天下之志,被譽為“氐族異童”。

他不但有傑出的武功:誅殺暴君,平燕定蜀,擒代吞涼,統一北方。還有卓越的文治:整飭吏治,懲辦豪強;擢拔人才,獎掖賢良;開墾耕地,扶持農桑;興辦教育,減少愚盲。

他還有豁達大度的胸襟,提倡民族、門第平等,推進各民族融合。出身漢人和寒門的王猛就因為他的慧眼識珠,得以出將入相,千古流芳。

他更有超越那個時代的仁慈心腸,對於被滅亡政權的國王、皇族和大臣,不但不加誅戳,還委以高官厚祿,共商政事,很有點“五族共和”的味道,希望以仁義道德感化這些亂世的梟雄、賊子、野心家,共坐天下。此番行為,若拿對前朝皇室子孫斬草除根的劉裕之輩與其相較,猶如魔鬼之於菩薩。

可惜的是,他忘了王猛臨終前的告誡:“國家目前的危險不在晉,而在於內部收服的羌人”。重感化而疏於防範,又急於統一天下,統率貌合神離的大軍征討東晉,遭淝水之敗(其實著名的淝水戰役,只有“役”,並沒有“戰”,苻堅的前秦帝國軍隊不是戰敗,而是退敗。後世文人為受皇帝重用,借大吹謝安以抬高自己身價)。內部的羌人趁機反叛,紛紛割據自立。

那個被苻堅當年從刀口救下、並委以重任(參謀長)的羌人姚萇也索性叛變,建立後秦帝國,並於不久戰敗苻堅,將其捕獲,索要皇帝傳國玉璽,苻堅大罵他忘恩負義,姚萇就把苻堅縊死,據說連刑場上的後秦羌人部隊,也為這一代英雄的悲劇,流下眼淚。

我想,符堅在臨死前一定在心裡說:好心沒好報,上了孔聖人的當。

看來,毒蛇豺狼難改本性,苻堅的仁慈太迂腐,也太超前。近世偉人“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句,確是至理名言。



武丁仗劍決雲霓


宋朝寫歷史的史官,很牛掰。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因為頂不住一名侍御史的“正面剛”,當場打掉了他兩顆牙齒。這名侍御史忍痛趴在地上,把牙齒撿起來。

趙匡胤嘲諷說,什麼情況,你還要拿牙齒當證據,告朕的狀不成?

侍御史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告不了您,但自有史官把此事記下來。

趙匡胤一聽,慌了,趕緊向侍御史賠禮道歉,賜金帛慰問。

這件事告訴我們,宋朝的史官確實牛掰,是一個小官員敢當面懟皇帝的靠山。這些史官對歷任皇帝的要求都很高,即便是宋仁宗這樣難得一遇的仁君,也經常被他們在史書裡糾小辮子。

但是,有一位皇帝,宋朝的歷任史官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簡直是他們眼中的完美帝王:

薛居正《舊五代史》,說他“乃一代之英主”;

歐陽修《新五代史》,稱讚他是“雄傑”“賢主”;

司馬光《資治通鑑》,說他是仁君+明君。

這可不是政治壓力下的歌功頌德,因為,這名完美帝王是前朝皇帝。

他叫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


1

歷史上有派出所所長當上皇帝的,有做手工當上皇帝的,有和尚當皇帝的,柴榮(921—959)的皇帝生涯起點,則是一個商人。

柴榮出身家道中落的富家。他有個姑姑,曾被選入後唐莊宗的後宮,後被遣散回家途中,一眼相中了郭威(904—954),帶著嫁妝跟著郭威跑了。當時,郭威只是一個落魄的軍卒。

柴榮後來投奔姑父郭威,併成為郭威的養子。此時,郭威處在事業的上升期,柴榮幫助他做生意,累積資本,一度到江陵販茶。

經商的同時,只要有空,柴榮就堅持習文練武,不僅通讀史書,而且精通武藝。絕對是個聰明、上進的年輕人。

公元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郭威是劉知遠的心腹,輔佐有功,一路晉升,成為統帥大軍的將相。柴榮跟隨養父,進入軍界。

後漢繼位的皇帝劉承祐(即後漢隱帝),十分忌憚擁兵在外的郭威,意欲誅殺他。事洩,郭威起兵“清君側”。劉承祐將留在京城的郭威家人殺得一乾二淨,史書說“嬰孺無免者”,連尚在襁褓中的郭威兒子,也殺了。

郭威於是在澶州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後周(951—960)。10年後,趙匡胤如法炮製,建立大宋,終結了後周的歷史。這是後話。

後周太祖郭威

郭威做了3年皇帝,就因病去世,年僅51歲。因為他的家人已被後漢隱帝殺光,使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考慮皇位繼承人時,養子柴榮就是第一人選。

郭威稱帝后,有意讓柴榮掌管軍隊,以立軍功,樹威望,但在後周開國功勳、樞密使王峻等人的阻撓下,此事只能擱置下來。

後周立國的第二年,慕容彥超在兗州造反,柴榮請求帶兵平叛,郭威也公開表示支持,說:“如朕不可行,當使澶州兒子(指柴榮)擊賊,方辦吾事。王峻不願柴榮帶兵,最終只得由郭威率軍親征。

在逝世前一年,郭威察覺到王峻的野心,將他軟禁起來。當天退朝後,郭威向太師馮道等人哭訴,王峻欺人太甚,欲盡逐大臣,翦除朕的羽翼。朕只有一子(指養子柴榮),他也要從中離間我們。

通氣工作做完,第二天直接貶王峻為商州司馬。然後,升任柴榮為開封尹、晉王。這樣,柴榮繼承皇位的局勢,已經很明朗。

不過,時任禁軍系統高級將領的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有可能成為柴榮順利繼位的障礙。郭威對此瞭然於胸,故在後周權力交接的關鍵時期,召李重進進宮,交代後事,命李重進當著他的面跪拜柴榮,“以定君臣之分”

954年,郭威駕崩,34歲的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


2

柴榮繼位,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恰恰相反,真正的考驗才到來。

如果你略懂五代史,肯定會對那個時代流水線般生產皇帝的流程印象深刻。整個五代時期,共54年,換了8個姓,出了14個皇帝,平均不到4年就換一個皇帝。

皇帝上位的方式,也很多樣化。其中,父子(包括養父子)傳位的形式,僅有5個,約佔三分之一。最關鍵的是,通過父親(包括養父)傳位的繼承者,政權壽命大多不長。

在柴榮之前,後唐李從厚從父親李嗣源那裡繼位,不到一年即被奪;後漢劉承祐繼承父親劉知遠的皇位,兩年即亡;後晉

石重貴時間稍長一點,從養父石敬瑭那兒繼位,但不到四年就被契丹人擄走了。

剛上位的柴榮,一想到這些離自己很近的歷史,估計肝兒都顫了。

事實也是如此。柴榮繼位不到10天,北漢開國君主劉崇聽說郭威死了,立馬聯合契丹,發兵五萬,進攻後周,想趁著新君立身未穩,滅掉後周。

柴榮決定御駕親征。

但他的決定,卻換來了朝廷上的群嘲。以太師馮道為首的群臣,一個個站出來竭力反對。當時的對話是這樣的:

柴榮:劉崇趁我國喪,聞我新立,自以為是吞併天下的時機到了,用心險惡,我不可不親征。想當年唐太宗創業,無不親征,我又何懼?

馮道:陛下不能和唐太宗比。

柴榮:我兵強馬壯,破劉崇必如泰山壓卵。

馮道:陛下你不是泰山。

柴榮被懟得一臉黑線。這個馮道,是五代時期的不倒翁,歷仕四朝十帝,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亂世中,沒有什麼忠君觀念,只忠於實力派,誰贏了就聽誰的。整個時代的風氣,都是如此。

軍隊更是如此。五代時期,兵驕將悍,戰勝則擅兵挾主,戰敗則倒戈投敵。

柴榮的困境,外有強敵臨境,內有準投降派在觀望站隊。這逼迫他更加必須親征,在前線應對任何突發事變。

兩軍戰於高平(今屬山西晉城市)。

剛開打,後周右路軍就崩了。大將樊愛能何徽望賊而遁,千餘人投降了北漢,南逃的數千人則沿途劫掠糧草。柴榮下令禁止劫掠,樊愛能、何徽均不聽。

設想一下,如果柴榮沒有御駕親征,樊、何極有可能倒戈一擊,打回開封,將毫無威望的新皇帝幹掉。要知道,將領前線戰敗後,掉頭滅掉故主,擁立新君,幾乎是五代權力更替的一項“傳統”。

關鍵時刻,柴榮親率軍隊,冒著弓箭,督促諸將奮戰,直到斬殺北漢驍將張元徽。

後周打贏了。柴榮的皇位,穩了。

明清之際大思想家王夫之說,經過高平之戰,“主乃成乎其為主,臣乃成乎其為臣”。他還說,柴榮坐穩天下,不是依靠養父郭威,而是靠自己“以死生為生民請命”,拼了自己一條命,打贏高平之戰的回報。

五代十國時期地圖


3

高平之戰後,終於樹立了威信的柴榮,開始整肅軍隊,並拉開了被後世稱為“周世宗改革”的序幕。

第一件事,是斬殺望敵而退的降將。當時,樊愛能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何徽是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二人位高權重。但鑑於二人在高平之戰中的表現,柴榮毫不手軟,果斷處死,同時處死的還有二人所部軍將70餘人。

經過這次大規模的殺伐立威,“驕將惰卒,始知所懼”。

柴榮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高平之戰是檢驗我們軍隊戰鬥力的一戰,可惜臨敵不堪一戰,差點喪敗,“兵在精不在眾,宜令一一點選”。由此,後周開始挑選精銳士兵留充禁軍,裁汰老弱之兵。當時,全國的勇士猛人,基本都在地方節鎮,柴榮於是公開招募武藝高強的人充當

殿前軍,設殿前都點檢統一指揮禁軍。

在柴榮的強力整頓下,初步扭轉了兵力外強內弱的局面,中央禁軍已經比地方節鎮強大。後周的軍隊戰鬥力因此大大提高,史書說是“士卒精強,近代無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柴榮死後,趙匡胤以殿前都點檢為資本,演出了黃袍加身的戲碼。上臺後,擔心歷史重演,於是改變了柴榮強化禁軍戰鬥力的做法,反其道而行,通過剝奪將帥兵權、推行更戍法等措施,嚴重削弱了宋代軍隊的戰鬥力。這是後話。

除了軍事,在經濟、人事、法律等諸多方面,柴榮都有相應的重磅改革措施。

中國出了幾個以“毀佛”聞名的皇帝,柴榮是其中一個。清代攤丁入畝以前,很長的歷史時段內,政府都按人頭徵稅,這導致很多人以遁入空門的方式,不事生產,躲避賦稅。當僧尼的人數超過正常的比例,一個國家(尤其是非大一統的朝代,比如南朝、五代)的正常運轉就會因勞動力嚴重不足而被拖垮。

柴榮改革之前,後周境內平均每個縣有20多家寺院。佛教興盛到這種程度:寺院銷銅錢造佛像,造成了流通錢幣嚴重短缺。

柴榮繼位第二年,下令大廢國中佛寺,規定有國家許可的寺院才能保留,其他一律廢除。因為佛教信仰關乎因果報應,很多官員對毀佛心有忌憚,柴榮親自帶頭,砸毀了一尊別人不敢冒犯的觀音銅像。他說:

卿輩勿以毀佛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

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有所惜哉?

拜佛不一定是真心奉佛,行善才是真心奉佛。佛祖願以真身救世人,如今犧牲銅像,造福天下,肯定更加在所不惜。柴榮的說辭,放在今天,仍然很有道理。

在他的推動下,最終廢除寺院3萬餘所,6萬多名僧尼還籍。

佛像被銷燬後,重新用於鑄造錢幣,恢復經濟。

柴榮的另一項改革措施,是恢復五代以來淪為形式的科舉制度,注重人才選拔。有一年,禮部草率錄取了16名進士,他知道後,親自組織重考,最後僅錄取4人。他還多次以“失於選士”為由,處分主考官。

難得的是,他不是一個機械的規則主義者,而是強調製度與破格相結合。

柴榮想任用小吏出身的魏仁浦為樞密使,有人反對,理由不是魏仁浦能力不行,是說他非由科舉出身。柴榮當場反駁說:

自古以來,明君都是用有文才武略的人輔佐自己,這些人難道都是科舉出身嗎?

最終還是破格任用魏仁浦為相。

趙匡胤極為敬畏的後周名臣王樸,也是柴榮破格提拔出來的。趙匡胤建立大宋後,曾指著自己的黃袍對近臣感慨說:“王樸如果還活著,我穿不了這黃袍。

柴榮虛心納諫,在歷史上也很出名。他說過:“言之不入,罪實在予。意思是,你們儘管講,講錯了算我的。

在位期間,他從未因言論問題殺害過一個大臣。

柴榮作為“五代第一明君”,最愛君最欣賞他的地方,其實是他的權力觀。儒家雖然一直講“民貴君輕”,但歷史上的皇帝沒幾個真心認同,他們講得最多的是兩點:第一,百姓愚昧,要朝廷來開導;第二,百姓狡詐,要好好管理。

柴榮的認識,完全不同。以下是他與近臣的兩次對話:

臣子:現在的老百姓,壞得很。

柴榮:這樣看不對,這是因為當地的官員沒選好,讓百姓遭殃了,他們才會去做壞事。

臣子:淮南鬧饑荒,您下詔要求貸米給饑民賑災,但是百姓窮困,我怕他們償還不了啊。

柴榮:百姓是朕的子民,天底下哪有兒子餓肚子,而父親不管的?誰又要求他們一定要償還呢?

這樣的權力觀,不要說在古代,就是放現在,也值得很多官員琢磨和學習。

柴榮曾問王樸,你看朕能當幾年皇帝?

王樸懂玄學,答道,以我所學預測,可以當30年;30年後,我就不知道了。

柴榮聽了很高興,向王樸吐露了他的理想:

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4

從柴榮繼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篤定地按照他的第一個十年計劃在推進工作。

他的改革,強國富民,最終目的是為了“開拓天下”。用歷史教科書的話說,統一中國是當時的歷史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後周位處中原,北有遼國和北漢,南有南唐、後蜀、南漢等政權。如何推進統一進程,這裡涉及到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

樞密使王樸為柴榮獻上《平邊策》,按照王樸的設計,後周應該先滅南唐、南漢,次取巴蜀,再次而幽、雲,最後攻取北漢。這是典型的“先南後北”而且“先東後西”戰略。

後來北宋的統一進程,大體上與此類似,但略有不同。北宋趙匡胤、趙光義兩任皇帝,採取“先南後北”,但又“先西后東”的策略,最終實現了相對的大一統。但正因為北宋太過強調先易後難,以致在滅掉五代十國之後,國力消退,始終都無法從遼國手中奪回幽雲十六州,成為宋人永遠的痛。

柴榮的做法,其實跟王樸的策略,以及後來北宋的操作,都不一樣。

他有自己一套謀略。

他先派大將西征,不到半年,攻取了後蜀的秦、鳳、成、階四州。隨後,開始南征。他三次御駕南征,最終拿下南唐的江北十四州

就在所有人認為柴榮要滅掉南唐,連南唐都自認國祚不保、遣使求和的時候,柴榮卻對南唐使者說,劃江而治就好了,我在位時,絕對不會滅你的國,至於後世我就不打包票了。

這個時候,柴榮已經將他的目標鎖定在最強大的敵人——遼國。

我們可以覆盤一下柴榮的整個計劃:他先攻打併不強大的後蜀,取了4個州,但未滅人國,可見是出於練手和震懾的目的;接著攻打南方最強大的南唐,取了江北之地,仍未滅人國,目的仍然是震懾,讓所有南方的政權都老老實實別動,奉我為正朔。

他應該是一個民族意識很強的國君,心目中真正的敵人,是幹掉遼國,奪回幽雲十六州。所以針對北方,他也沒有先打北漢,而是直奔幽雲而去。這一點,與王樸倒是意見相同,一定要先奪幽雲,再打北漢。

為什麼要先幽燕後北漢呢?王樸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說,幽燕既下,則北漢“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候其便,則一削以平之”;如果先北漢而後幽燕,雖北漢可滅,然已師老兵疲,幽燕難下。

後來的北宋則反過來,先打了北漢,再去奪幽雲,結果真的錯失窗口期,怎麼都奪不回來。這是後話。

柴榮在震懾了南方政權之後,按計劃出兵遼國,還基於一個現實的考慮。當時的契丹,國力雖強,但矛盾激烈。時任皇帝遼穆宗,晚上喝酒,白天睡覺,被國人稱為“睡王”。以契丹的國力,來一個昏君,中原政權收復幽燕還有勝算,若是來一個明君,基本就沒戲了。柴榮攻打遼國,正是想抓住契丹內亂的政治窗口期。

959年,柴榮在位的第六個年頭。農曆三月,他率軍北上伐遼,勢如破竹,接連收復瀛、莫、易三州,以及瓦橋、益津、淤口三關,僅用了42天。這對契丹的震懾很大,史書說,契丹“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連宵遁去”。

五月,柴榮正要乘勝進取幽州,卻突然患病。傳說他行至一地,詢問當地人地名,對之“病龍臺”,他聽完默然。病情加重。

回到開封,六月病逝。年僅39歲。

後來,宋真宗趙恆曾無限惋惜地說:“(柴榮)非遇疾班師,則克復幽薊矣。

王夫之覆盤並對比了柴榮、王樸和趙匡胤三人的統一戰略,推柴榮為第一,王樸第二,趙匡胤第三。他深有感觸地說:

其有疾而竟不克者,天也;其略則實足以一天下,而紹漢唐者也。

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

歷史無法假設,而老天如果再給柴榮一些時間,歷史會往哪裡走?這成為古今無數讀史者,心中無解的謎團,永遠的遺憾。


5

柴榮希望用30年致太平,可惜老天只給了他5年半時間,這對於一個想要有大作為的統治者而言,實在太吝嗇了。

考察歷史上一些公認的治世,它們的創造者,在位時間通常在10年至25年之間:

文景之治的締造者:漢文帝在位23年,漢景帝在位16年;

孝宣中興的締造者:漢宣帝在位26年;

開皇之治的締造者:隋文帝在位24年;

貞觀之治的締造者:唐太宗在位23年;

大中之治的締造者:唐宣宗在位13年,人稱“小太宗”;

仁宣之治的實際締造者:明宣宗在位10年(他老爸明仁宗在位10個月,兒子拉他沾光)。

當然,一個統治者在位時間太長,往往也不是好事。一般來說,在位時間超過40年的皇帝,後期容易昏聵怠政,釀成政治惡果。比如,歷史上“晚節不保”的著名皇帝:

漢武帝,在位54年;

梁武帝,在位48年;

唐玄宗,在位44年;

嘉靖、萬曆這兩個皇帝,在位都超過40年;

乾隆帝,在位60年……

從兩方面來看,柴榮30年的預期,確實是一個相當理性的判斷。在亂世末期,締造一個治世,會比大一統朝代長一些。歷史上的治世,與柴榮的情況最具可比性的,應該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楊堅在位24年,可見柴榮自我預期30年,很實在、合理。再長了,可能會墮入老人政治的陷阱,這也是柴榮極力想避免的。

可惜,如今這一切,只能是我們的事後推論而已。

而柴榮真正厲害的地方則在於,哪怕他只有5年半的時間,他仍然贏得了歷史的至高評價。他在位5年半獲得的口碑,不亞於治世明君的十年二十年。

歐陽修對柴榮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在《新五代史》裡讚道:

世宗(柴榮)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其英武之材可謂雄傑,及其虛心聽納,用人不疑,豈非所謂賢主哉?

司馬光寫史,對歷代皇帝持論頗為苛刻,但他同樣對柴榮不吝讚譽:

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當代史學家,亦公認柴榮是中國歷史上繼唐太宗之後,又一個取得治國治軍突出成就的統治者。史學界認為,柴榮在他的歷史時代,做出了三個重要成就:

第一,五代時期數十年分崩離析的殘局,到柴榮統治時期,才有了統一的端緒;

第二,唐末五代以來,軍閥混戰中遭受嚴重破壞的社會經濟,到柴榮統治時期,才有了復甦的轉機;

第三,由於統一的端緒和經濟復甦的轉機的出現,以及對內的全面改革,對外的軍事行動都卓有成效,使人們在分裂動亂的局勢下,在存亡未卜的命運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我讀歷史,理性多於感性,但有時讀到歷史中的大小人物,讀到扼腕痛惜處,仍不免感性蓋過理性。不過,就算是感性代入歷史,我也很少去做假設歷史。

常讀最愛君文章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寫過歷史上不少悲情人物,要麼壯志未酬,要麼雄心未已,要麼死於戰場,要麼死於站隊……總之,牛逼的人都是一樣的,但悲劇的人各有各的悲劇。

然而,我最常用的句式是“某某死了,怎樣怎樣”

(比如“張蒼水死了,大明才算完了”),用以陳述一個歷史事實;我極少用“某某若不死,怎樣怎樣”的句式,因為這意味著歷史可以假設,而我認為假設歷史,意義並不大。

可是,就在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卻一直在想著,柴榮若不死,中國歷史會怎樣呢?

也許這就是柴榮的魅力,他可以穿透歷史事實與虛擬歷史的壁壘,讓人在無限的惋惜中,去探索中國歷史的另一種可能性。儘管,這種可能性終究只是一團無解的迷思。

天意難測,歷史亦然。


最愛歷史


崇禎皇帝兢兢業業、夙興夜寐地勞心勞力工作了十七年,終於把大明弄垮了,成為了亡國之君。

秦始皇少了一張世界地圖,不知道天下有多大。後周世宗柴榮死得太早,便宜了趙匡胤。歷史上還有一個皇帝唐玄宗,他的結局也令人惋惜。

唐玄宗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最有名的盛世之一,唐朝的國力和影響力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鼎峰。至今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華人還都以唐人自居,唐玄宗功不可沒。

唐玄宗的一生功過,要分兩個階段來看,安史之亂是一個分水嶺。安史之亂前他無疑是“英明神武”的,安史之亂後他就成了一代昏君。

他沒當皇帝的時候就展現了非凡的才能,能夠果斷髮動“唐隆政變”,在位前期,勵精圖治,任用姚崇等賢才,帶領大唐走向鼎盛,這一時期的大唐無論是在政治、軍事、經濟還是文化上都是讓後人仰望的。

在他在位後期卻貪圖享樂,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自毀長城,給後世留下無盡的遺憾。

假如沒有安史之亂,大唐或許不會這麼快走向衰落,大唐的榮耀可能會繼續照耀著天下,唐玄宗可能就會是和漢武帝一樣的“千古一帝”。

假如沒有安史之亂,也就不會有馬嵬坡下楊貴妃香消玉殞,那麼他和貴妃的愛情故事可能會成為千古佳話。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他將會是一個能文允武,開創一個盛世的千古名君。


歷史小跟班


人各不同,就算做了皇帝,也有不同的當政方法。有那種做出偉大功績的,也有平平庸庸的,還有甚者就是投錯了胎的,今天我們講的是讓人惋惜的一位皇帝。為什麼惋惜呢?因為他本身是塊當皇帝的料,但是卻過世太早,不然可能可以改寫中國的歷史。這位皇帝就是後周皇帝柴榮。當年唐朝從安史之亂之後,就留下了兩個勢力,一個是宦官,一個是藩王。到了唐末,這個社會的不變性已經極其懦弱,只需有風吹草動就會激發大變,唐末年間,旱災,蝗災等等天然劫難來了,黃泛區的黃巢王仙芝率先起義,末了是打進長安。

根據史料記載,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又稱郭榮。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發兵南向,攻入開封,推翻後漢。廣順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國號周,史稱後周。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郭威這位皇帝,其登基的方式和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存在類似的地方。換而言之,當時郭威的手下的趙匡胤,已經親自目睹了一次“黃袍加身”的事件。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在柴榮的治理下,澶州經濟、人口繁榮,可謂井井有條。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有三個“十年計劃”,第一個十年用來開闊天下,先將自己的領域管理好,再來談及治國之方。第二個十年是用十年時間修養百姓。第三個十年是讓天下太平,國家富強。也就是說,柴榮本想著自己可以當上三十年的皇帝,來將天下治理好。但是很可惜的是,上天只給了他五年在位的時間。可是就在這五年間,柴榮所做的一切,都給原本黑暗的五代十國抹上了一道驚豔的光亮。柴榮想要平定天下,就必須要先奪回幽雲十六州,當年他的戰略是這樣的,先對付大遼,奪回幽雲十六州,如果按照柴榮的計劃先行奪取幽雲十六州,那麼柴榮可以專心對付南方了,統一之日也就指日可待。

英雄總是早逝,柴榮也不例外,柴榮去世後,生前所做的一切都給趙匡胤打工了,這個他最信任的愛將搶了他的一切。趙匡胤用北宋王朝的光輝掩蓋了柴榮的功績,如果打個比喻,柴榮是個巨人,趙匡胤則是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偉人,一切榮耀給了趙匡胤,巨人的功勞不被世人發現。事實就是這麼殘酷,人們總喜歡看結果而不注重過程,歷史也是由勝利者編寫。趙匡胤是成功了,他才獲得了偉人稱號,如趙匡胤失敗了,最終也難逃謀反失敗的罪名。柴榮為後周打下了堅硬的基礎,障礙基本上都被掃平,就準備迎接太平盛世了,這時候蒼天卻開起了玩笑,把柴榮帶走了,讓趙匡胤撿了個便宜。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惋惜的皇帝,假如他多活十年,將改寫古代歷史。





砥礪前行ZZQ


我是小雅,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大家如何理解惋惜這個詞所表達的含義。作為皇帝,天之子,身份尊貴,九五至尊,得眾人跪拜,食萬民食袋,如此來看沒有哪個皇帝是值得當世人表意可惜的。

所以在這裡,從歷史上看,我覺得的惋惜是,他不做皇帝可能更好。

這個人就是李煜---南唐後主。

李煜

這人算得上聲名顯赫,但青史留名的不是他治國有度,方人有術,而是他的藝術文學造詣。

李煜,人稱千古詞帝,著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傳世名句,對後世婉約派的影響頗深。

試想如果他不是皇帝。可能譭譽參半就會演變成聲名顯赫。

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這等才人哪堪帝王家事?若做個文人雅士,又何來貪玩敗家一說?

在位期間,優柔寡斷,處事不決,想著立功助世,又想龜縮度日。酷愛佛學,自號居士。看,才華型小奶狗。

這如果他是一名單純的詞人,李煜曾寫過“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未待花枝看。”他的“春天”卻已“無力花枝老”了。


曖昧紅燈


我個人認為最惋惜的皇帝就是魏文帝曹丕了。天下環境好,政權實力強,群眾基礎好,自己還文武雙全,就是壽命短,沒時間去施展才華,最後讓司馬家族摘了桃子,類似這樣的皇帝,縱觀天下400多位屈指可數,要麼是有才能沒環境的,要麼是有環境沒才能的,只有曹丕是又有環境又有才能,施展不出來的,真是可惜可悲。

曹操一生武功卓著,打下大半江山,按照正常流程,後代只要不無能,統一天下是水到渠成,確實曹丕繼位後,做的也很好,一生都在致力於一統下下,徹底擊敗北方少數民族,南方收復荊州三郡六縣,並且東北公孫氏、交州士氏都歸順了曹魏,孫吳名義上也歸順曹魏。

強大的國力,英明的君主,曹魏只會越來越強大,吳蜀只會越來越衰弱。就不說曹丕能像司馬懿或者孫權那麼長壽,就是像曹操一樣的壽命,那就相當於多活了16年,16年是什麼概念,16年中,諸葛亮去世了,蜀漢開始衰落,東吳也開始了奪嫡之爭,政局開始混亂,並且高平陵政變不會有,短命的曹睿也不會繼位。曹魏會一統天下,開創盛世。


曹老師xixi


自秦始皇稱皇帝以來,一直到清末帝宣統退位,共有皇帝800餘人,除掉死後追封和草頭王,正統建立朝廷的皇帝不過五百餘人,就這裡還有割據政權的小皇帝,其實只能夠算個諸侯王罷了,就像南唐後主李煜打不過宋朝就自降尊號為江南國主一般。

由於古代衛生醫療等條件不足,縱然是皇帝在壽命方面也不能說有絕對的保障,人過五十不稱夭,但是有許多皇帝英年早逝,下面簡列幾位有些作為卻又早逝的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終年36歲,如果他能夠活到五十,說不定又要再來幾次下西洋,明朝的最後一次下西洋壯舉就是在宣宗時期,當時煉製青花瓷所用的蘇麻黎青皆是遠洋所來,國產的顏料與其色澤有所不同,而且宣宗文治武功都算上乘,有他坐鎮,必然不會有“土木堡之變”發生,大明國運也會就此改變。

宋哲宗趙煦,在位15年,去世時年僅24歲,並且沒有子嗣,最後太后選擇了端王趙佶,最後由於趙佶的所作所為,釀成了“靖康之恥”,雖然趙煦時宋朝國力相差不大,但是正統帝王繼承人與王爺在教學之道上是有區別的,若是趙煦能夠活到五十,想必靖康恥不會有,而兩宋的歷史也要因此改寫。

周世宗柴榮,在位5年,終年39歲,登基時立下“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願,並且成功從契丹手上奪回燕雲地區的雄、莫二州,可惜因病返回,後來又碰到“點檢為天子”的木牌,五代時皇帝更替頻繁,好多都是親信武將或手握重兵的大將上位,由不得柴榮不小心,結果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被撤銷了,提拔上來一位腹黑大叔趙匡胤,沒等柴榮週年祭就已經黃袍加身改朝換代了,柴榮若再有十年壽命,南北局勢或許會改變,收復燕雲說不定不用等到朱元璋時期。

綜合上述三位帝王功績,感覺周世宗柴榮最可惜,畢竟燕雲是漢民族幾百年的傷痛。


飛凡看歷史


就皇帝本人來說,劉裕,柴榮兩個人,都是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皇帝,就皇帝繼承人的遺憾上,就是秦始皇了,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