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让人惋惜?

一川烟草aaaa


少年天子展现风华,阉党除尽东林兴。义军剿抚两失当,辽东鼙鼓动地来。精力俱尽为社稷,煤山一缢大明亡。 ——自赋诗一首

看到这里,各位应该明白填哥今天要说的是谁了。对,就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大名鼎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为什么说崇祯皇帝最让人惋惜呢?

大凡亡国之君,不外乎两种情况:

1.王朝并入沉珂,回天乏术者。比如东周赧王,汉平帝,汉献帝,司马德文,唐哀宗,清宣统。经过多代帝王的折腾,他们在位时,王朝的大权,已经由别人掌控,身不由己了。

2.昏庸腐朽者。如商之纣王,秦之二世,隋之杨广。元之顺帝。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亡国之君,不外乎自己贪图享乐。罔顾百姓死活。或者忙于宫廷斗争。

但是泱泱大明,中华最后一个汉人的正统王朝,他的最后一任统治者。他上任之时大明虽然身染沉珂,但是大明王朝的大权并没有旁落,崇祯皇帝也并非昏庸腐朽,贪图享乐之辈,他勤勤勉勉,兢兢业业的干了十七年,可惜最后的结局却是国都被攻破,自缢身亡。真正的做到“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他的死,是大明的悲哀,中华的悲哀。

我们来看看崇祯皇帝上任的十七年,做了哪些事情。

1.铲除魏忠贤,割掉大明王朝宦官专权的毒瘤。平反冤狱。

大明王朝从朱棣开始,信任宦官,重用郑和下西洋。到了明英宗时期,甚至听信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后来,英宗还不思悔改,祭奠王振。后来的刘瑾,冯宝等等,无不凭借皇帝的宠信,作威作福。后来,魏忠贤也是利用熹宗的宠信,党同伐异。使得朝政混乱。一大批忠良遭受迫害。

随着魏忠贤被清除,阉党被涤荡一清。大批以前被迫害的官员被平反。朝政一新。崇祯也开始树立威信。

2.修订历法

崇祯二年五月,以徐光启主持用“西法”修定历书,至崇祯8年修成《崇祯历书》137卷。

3.勤于政务

崇祯在位十七年,勤于政务,事必躬亲,这在大明王朝的皇帝中,是极为少见的。对于政务,他事无巨细,都必须自己亲自过问。注重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裁汰冗官。

根据明史记载:

二月乙未,禁章奏冗蔓。癸丑,御经筵。

甲戌,裁各部添注官,辛巳,祷雨。

八月乙未,诏非盛暑祁寒,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

可以说,崇祯皇帝的勤政,在明朝的帝王中,是可以排在前三甲的。

4、内镇压农民起义,外抵御清兵入侵。

崇祯年间,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外有清兵不断入关侵扰。崇祯皇帝先后任用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等人,镇压农民起义,抗拒清兵入关。

那么,如此一位勤勤勉勉的皇帝,为什么会落得亡国之君的下场呢?

这个方面,网络上评价还是挺多的。填哥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

1.做事独断专行,疑心病重,造成君臣离心离德。

崇祯一开始上台,就以雷厉风行的态度,处决了魏忠贤。但是过了不久,也以雷厉风行的态度,处决了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崇祯事无巨细,都必须亲自过问,虽然勤勉,但是也说明对他人不够信任。

崇祯上台十七年,虽然很多时间与辅臣议政,但是史书并不曾记载崇祯听进了任何一位大臣的建议。

2、不会用人

前几天曾经听一位公司的主管说过一句话:“用不用你,看心情”。觉得崇祯皇帝跟这位主管挺像的。

他作为一个皇帝,根本没有识人之明。

比如魏忠贤,虽然祸国乱政,但是在理财方面,是一把好手。崇祯皇帝一条白绫,结束他的生命。比如袁崇焕,虽然他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他对大明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对大清的抵抗也是不遗余力的。皇太极一条反间计,让袁崇焕死不瞑目。

一些东林党人风骨铮铮,但是除了风骨之外,对于治国理政一窍不通。甚至更有一些人,假借东林党之名,溜须拍马,大肆敛财。而这一些人,很多得到重用。

比如魏藻德,身为内阁首付,聚敛钱财,明朝灭亡后,投降李自成,为了搜刮钱财,刘宗敏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李自成问他为什么不随崇祯皇帝一起死去,他厚颜无耻的说:“我还想为新的朝代效力呢。”

堂堂大明,君主死社稷。然崇祯皇帝自缢之时,陪着一起死的,唯有太监王崇恩。与大宋灭亡之时,十多万人投海而死,天壤之别!可见崇祯平时所宠信的,都是些什么人!

难怪崇祯皇帝在遗嘱中说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3、当断不断,错失良机

崇祯即位之时,大明王朝远没有到油尽灯枯之时。农民起义之火刚起,清军并非势不可挡。但是崇祯当断不断,酿成大祸。

对于国内的农民,崇祯皇帝还是相当的怜勉的。所以在征剿与安抚之间犹疑不决。其实农民起义不是不可平息,但是就是崇祯的这种态度,使得他错失良机。特别是在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大败,张自忠投降。这是对农民起义军斩尽杀绝的好时机。但是,崇祯皇帝放弃这个大好机会,调走大将。使得围剿农民起义军功败垂成。

十一年春,官军败贼梓潼,自成奔白水,食尽。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其年,献忠降,自成势益衰。承畴改蓟辽总督,传庭改保定总督。传庭以疾辞,逮下狱。二人去,自成稍得安。总理熊文灿方主抚,谍者或报自成死,益宽之。

十二年夏,献忠反穀城。自成大喜,出收众,众复大集。陕西总督郑崇俭发兵围之,令曰“围师必缺。”自成乃由缺走,突武关,往依献忠。

在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关外的清军也频频入关。对明朝构成一定的威胁。明清之间的战争,使得明朝损耗巨大。加征赋税,又使得农民起义的烽火更甚。唯一的办法,是在保证防御的基础上,与关外的清军和解。但是这个办法,被崇祯皇帝拒绝了。我堂堂大明,岂有和贼寇谈判的道理?这实在是太迂腐了。

4、敛财无术

明朝末年,财政面临严重危机。扣克军饷的问题极为严重。这极大影响军队的士气。导致军队作战效率低下。甚至军队哗变,或者投靠农民起义军的不在少数。

那么,钱都到哪里去了呢?

其一,江南的富商大贾。

明朝末年,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极为发达。明朝的财政,大半依靠江南。但是江南地区偷税,漏税也屡禁不止。

越数年,乃从应天巡抚侯位奏,免苏州坍海田粮九万馀石,然那移、飞洒之弊,相沿不改。至十八年,鼎臣为大学士,复言:“苏、松、常、镇、嘉、湖、杭七府,供输甲天下,而里胥豪右蠹弊特甚。宜将欺隐及坍荒田土,一一检核改正。”

其二.贪官污吏多

明朝的官员,清官多,但是贪墨的也多。比如前面说的那个魏德藻,在位没几年,就贪得几万两的白银。比如崇祯的岳父周奎,敛财无数,但是在崇祯要求捐款的时候,咬咬牙,还只是捐了1万两。在软磨硬泡的情况下,大明的朝臣总共捐出20万两白银。

后来,李自成进入北京。李自成可不会软磨硬泡,直接拷打这些官员。最后,从这些官员家里,直接搜出白银7000万两!

在敛财这方面,崇祯皇帝还是不如魏宗贤。魏宗贤掌权那几年,大明王朝从来不用为财政所担忧。原因之一,就是魏宗贤敢于向富商大贾征收商业税。打压官商阶级。

崇祯皇帝上台之后,减少了商业的税收,又不敢下雷霆手段,没收贪官污吏的财产,软磨硬泡之下,这些贪墨官吏又虚以委蛇。能少交就少交。

这样,崇祯被迫着向百姓征收赋税。这样,就加重百姓的负担。导致农民起义的烽火越来越盛。

其实,崇祯皇帝并不是当皇帝的料。特别是他不是力挽狂澜的帝王的料。他刚愎自用,多疑,志大才疏。但是,历史却把他推向皇帝的宝座。他也想尽力挽救大明江山,可惜才能有限,大明亡在他的手上,是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259年的大明王朝,身患慢性心血管疾病,崇祯这个好人,被推上前台,成为主治医生,救人心切,脑门一热,一手术刀扎进大明的身体。大明挣扎了十七年之后,不治身亡...............

空有一腔热血不行啊............


填哥讲史


当然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

苻坚为氐族人,但却是新中国认定的对中华民族有杰出贡献的古代五位伟大帝王之一。

他自幼好学,热爱中原汉族文化,信奉儒家忠孝仁义思想,谈吐不凡,举止大方,心怀治国平天下之志,被誉为“氐族异童”。

他不但有杰出的武功:诛杀暴君,平燕定蜀,擒代吞凉,统一北方。还有卓越的文治:整饬吏治,惩办豪强;擢拔人才,奖掖贤良;开垦耕地,扶持农桑;兴办教育,减少愚盲。

他还有豁达大度的胸襟,提倡民族、门第平等,推进各民族融合。出身汉人和寒门的王猛就因为他的慧眼识珠,得以出将入相,千古流芳。

他更有超越那个时代的仁慈心肠,对于被灭亡政权的国王、皇族和大臣,不但不加诛戳,还委以高官厚禄,共商政事,很有点“五族共和”的味道,希望以仁义道德感化这些乱世的枭雄、贼子、野心家,共坐天下。此番行为,若拿对前朝皇室子孙斩草除根的刘裕之辈与其相较,犹如魔鬼之于菩萨。

可惜的是,他忘了王猛临终前的告诫:“国家目前的危险不在晋,而在于内部收服的羌人”。重感化而疏于防范,又急于统一天下,统率貌合神离的大军征讨东晋,遭淝水之败(其实著名的淝水战役,只有“役”,并没有“战”,苻坚的前秦帝国军队不是战败,而是退败。后世文人为受皇帝重用,借大吹谢安以抬高自己身价)。内部的羌人趁机反叛,纷纷割据自立。

那个被苻坚当年从刀口救下、并委以重任(参谋长)的羌人姚苌也索性叛变,建立后秦帝国,并于不久战败苻坚,将其捕获,索要皇帝传国玉玺,苻坚大骂他忘恩负义,姚苌就把苻坚缢死,据说连刑场上的后秦羌人部队,也为这一代英雄的悲剧,流下眼泪。

我想,符坚在临死前一定在心里说:好心没好报,上了孔圣人的当。

看来,毒蛇豺狼难改本性,苻坚的仁慈太迂腐,也太超前。近世伟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确是至理名言。



武丁仗剑决云霓


宋朝写历史的史官,很牛掰。

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因为顶不住一名侍御史的“正面刚”,当场打掉了他两颗牙齿。这名侍御史忍痛趴在地上,把牙齿捡起来。

赵匡胤嘲讽说,什么情况,你还要拿牙齿当证据,告朕的状不成?

侍御史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告不了您,但自有史官把此事记下来。

赵匡胤一听,慌了,赶紧向侍御史赔礼道歉,赐金帛慰问。

这件事告诉我们,宋朝的史官确实牛掰,是一个小官员敢当面怼皇帝的靠山。这些史官对历任皇帝的要求都很高,即便是宋仁宗这样难得一遇的仁君,也经常被他们在史书里纠小辫子。

但是,有一位皇帝,宋朝的历任史官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简直是他们眼中的完美帝王:

薛居正《旧五代史》,说他“乃一代之英主”;

欧阳修《新五代史》,称赞他是“雄杰”“贤主”;

司马光《资治通鉴》,说他是仁君+明君。

这可不是政治压力下的歌功颂德,因为,这名完美帝王是前朝皇帝。

他叫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


1

历史上有派出所所长当上皇帝的,有做手工当上皇帝的,有和尚当皇帝的,柴荣(921—959)的皇帝生涯起点,则是一个商人。

柴荣出身家道中落的富家。他有个姑姑,曾被选入后唐庄宗的后宫,后被遣散回家途中,一眼相中了郭威(904—954),带着嫁妆跟着郭威跑了。当时,郭威只是一个落魄的军卒。

柴荣后来投奔姑父郭威,并成为郭威的养子。此时,郭威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柴荣帮助他做生意,累积资本,一度到江陵贩茶。

经商的同时,只要有空,柴荣就坚持习文练武,不仅通读史书,而且精通武艺。绝对是个聪明、上进的年轻人。

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郭威是刘知远的心腹,辅佐有功,一路晋升,成为统帅大军的将相。柴荣跟随养父,进入军界。

后汉继位的皇帝刘承祐(即后汉隐帝),十分忌惮拥兵在外的郭威,意欲诛杀他。事泄,郭威起兵“清君侧”。刘承祐将留在京城的郭威家人杀得一干二净,史书说“婴孺无免者”,连尚在襁褓中的郭威儿子,也杀了。

郭威于是在澶州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后周(951—960)。10年后,赵匡胤如法炮制,建立大宋,终结了后周的历史。这是后话。

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做了3年皇帝,就因病去世,年仅51岁。因为他的家人已被后汉隐帝杀光,使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考虑皇位继承人时,养子柴荣就是第一人选。

郭威称帝后,有意让柴荣掌管军队,以立军功,树威望,但在后周开国功勋、枢密使王峻等人的阻挠下,此事只能搁置下来。

后周立国的第二年,慕容彦超在兖州造反,柴荣请求带兵平叛,郭威也公开表示支持,说:“如朕不可行,当使澶州儿子(指柴荣)击贼,方办吾事。王峻不愿柴荣带兵,最终只得由郭威率军亲征。

在逝世前一年,郭威察觉到王峻的野心,将他软禁起来。当天退朝后,郭威向太师冯道等人哭诉,王峻欺人太甚,欲尽逐大臣,翦除朕的羽翼。朕只有一子(指养子柴荣),他也要从中离间我们。

通气工作做完,第二天直接贬王峻为商州司马。然后,升任柴荣为开封尹、晋王。这样,柴荣继承皇位的局势,已经很明朗。

不过,时任禁军系统高级将领的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有可能成为柴荣顺利继位的障碍。郭威对此了然于胸,故在后周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召李重进进宫,交代后事,命李重进当着他的面跪拜柴荣,“以定君臣之分”

954年,郭威驾崩,34岁的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2

柴荣继位,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恰恰相反,真正的考验才到来。

如果你略懂五代史,肯定会对那个时代流水线般生产皇帝的流程印象深刻。整个五代时期,共54年,换了8个姓,出了14个皇帝,平均不到4年就换一个皇帝。

皇帝上位的方式,也很多样化。其中,父子(包括养父子)传位的形式,仅有5个,约占三分之一。最关键的是,通过父亲(包括养父)传位的继承者,政权寿命大多不长。

在柴荣之前,后唐李从厚从父亲李嗣源那里继位,不到一年即被夺;后汉刘承祐继承父亲刘知远的皇位,两年即亡;后晋

石重贵时间稍长一点,从养父石敬瑭那儿继位,但不到四年就被契丹人掳走了。

刚上位的柴荣,一想到这些离自己很近的历史,估计肝儿都颤了。

事实也是如此。柴荣继位不到10天,北汉开国君主刘崇听说郭威死了,立马联合契丹,发兵五万,进攻后周,想趁着新君立身未稳,灭掉后周。

柴荣决定御驾亲征。

但他的决定,却换来了朝廷上的群嘲。以太师冯道为首的群臣,一个个站出来竭力反对。当时的对话是这样的:

柴荣:刘崇趁我国丧,闻我新立,自以为是吞并天下的时机到了,用心险恶,我不可不亲征。想当年唐太宗创业,无不亲征,我又何惧?

冯道:陛下不能和唐太宗比。

柴荣:我兵强马壮,破刘崇必如泰山压卵。

冯道:陛下你不是泰山。

柴荣被怼得一脸黑线。这个冯道,是五代时期的不倒翁,历仕四朝十帝,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乱世中,没有什么忠君观念,只忠于实力派,谁赢了就听谁的。整个时代的风气,都是如此。

军队更是如此。五代时期,兵骄将悍,战胜则擅兵挟主,战败则倒戈投敌。

柴荣的困境,外有强敌临境,内有准投降派在观望站队。这逼迫他更加必须亲征,在前线应对任何突发事变。

两军战于高平(今属山西晋城市)。

刚开打,后周右路军就崩了。大将樊爱能何徽望贼而遁,千余人投降了北汉,南逃的数千人则沿途劫掠粮草。柴荣下令禁止劫掠,樊爱能、何徽均不听。

设想一下,如果柴荣没有御驾亲征,樊、何极有可能倒戈一击,打回开封,将毫无威望的新皇帝干掉。要知道,将领前线战败后,掉头灭掉故主,拥立新君,几乎是五代权力更替的一项“传统”。

关键时刻,柴荣亲率军队,冒着弓箭,督促诸将奋战,直到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

后周打赢了。柴荣的皇位,稳了。

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说,经过高平之战,“主乃成乎其为主,臣乃成乎其为臣”。他还说,柴荣坐稳天下,不是依靠养父郭威,而是靠自己“以死生为生民请命”,拼了自己一条命,打赢高平之战的回报。

五代十国时期地图


3

高平之战后,终于树立了威信的柴荣,开始整肃军队,并拉开了被后世称为“周世宗改革”的序幕。

第一件事,是斩杀望敌而退的降将。当时,樊爱能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何徽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二人位高权重。但鉴于二人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柴荣毫不手软,果断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二人所部军将70余人。

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杀伐立威,“骄将惰卒,始知所惧”。

柴荣经常对身边的人说,高平之战是检验我们军队战斗力的一战,可惜临敌不堪一战,差点丧败,“兵在精不在众,宜令一一点选”。由此,后周开始挑选精锐士兵留充禁军,裁汰老弱之兵。当时,全国的勇士猛人,基本都在地方节镇,柴荣于是公开招募武艺高强的人充当

殿前军,设殿前都点检统一指挥禁军。

在柴荣的强力整顿下,初步扭转了兵力外强内弱的局面,中央禁军已经比地方节镇强大。后周的军队战斗力因此大大提高,史书说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柴荣死后,赵匡胤以殿前都点检为资本,演出了黄袍加身的戏码。上台后,担心历史重演,于是改变了柴荣强化禁军战斗力的做法,反其道而行,通过剥夺将帅兵权、推行更戍法等措施,严重削弱了宋代军队的战斗力。这是后话。

除了军事,在经济、人事、法律等诸多方面,柴荣都有相应的重磅改革措施。

中国出了几个以“毁佛”闻名的皇帝,柴荣是其中一个。清代摊丁入亩以前,很长的历史时段内,政府都按人头征税,这导致很多人以遁入空门的方式,不事生产,躲避赋税。当僧尼的人数超过正常的比例,一个国家(尤其是非大一统的朝代,比如南朝、五代)的正常运转就会因劳动力严重不足而被拖垮。

柴荣改革之前,后周境内平均每个县有20多家寺院。佛教兴盛到这种程度:寺院销铜钱造佛像,造成了流通钱币严重短缺。

柴荣继位第二年,下令大废国中佛寺,规定有国家许可的寺院才能保留,其他一律废除。因为佛教信仰关乎因果报应,很多官员对毁佛心有忌惮,柴荣亲自带头,砸毁了一尊别人不敢冒犯的观音铜像。他说:

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

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

拜佛不一定是真心奉佛,行善才是真心奉佛。佛祖愿以真身救世人,如今牺牲铜像,造福天下,肯定更加在所不惜。柴荣的说辞,放在今天,仍然很有道理。

在他的推动下,最终废除寺院3万余所,6万多名僧尼还籍。

佛像被销毁后,重新用于铸造钱币,恢复经济。

柴荣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恢复五代以来沦为形式的科举制度,注重人才选拔。有一年,礼部草率录取了16名进士,他知道后,亲自组织重考,最后仅录取4人。他还多次以“失于选士”为由,处分主考官。

难得的是,他不是一个机械的规则主义者,而是强调制度与破格相结合。

柴荣想任用小吏出身的魏仁浦为枢密使,有人反对,理由不是魏仁浦能力不行,是说他非由科举出身。柴荣当场反驳说:

自古以来,明君都是用有文才武略的人辅佐自己,这些人难道都是科举出身吗?

最终还是破格任用魏仁浦为相。

赵匡胤极为敬畏的后周名臣王朴,也是柴荣破格提拔出来的。赵匡胤建立大宋后,曾指着自己的黄袍对近臣感慨说:“王朴如果还活着,我穿不了这黄袍。

柴荣虚心纳谏,在历史上也很出名。他说过:“言之不入,罪实在予。意思是,你们尽管讲,讲错了算我的。

在位期间,他从未因言论问题杀害过一个大臣。

柴荣作为“五代第一明君”,最爱君最欣赏他的地方,其实是他的权力观。儒家虽然一直讲“民贵君轻”,但历史上的皇帝没几个真心认同,他们讲得最多的是两点:第一,百姓愚昧,要朝廷来开导;第二,百姓狡诈,要好好管理。

柴荣的认识,完全不同。以下是他与近臣的两次对话:

臣子:现在的老百姓,坏得很。

柴荣:这样看不对,这是因为当地的官员没选好,让百姓遭殃了,他们才会去做坏事。

臣子:淮南闹饥荒,您下诏要求贷米给饥民赈灾,但是百姓穷困,我怕他们偿还不了啊。

柴荣:百姓是朕的子民,天底下哪有儿子饿肚子,而父亲不管的?谁又要求他们一定要偿还呢?

这样的权力观,不要说在古代,就是放现在,也值得很多官员琢磨和学习。

柴荣曾问王朴,你看朕能当几年皇帝?

王朴懂玄学,答道,以我所学预测,可以当30年;30年后,我就不知道了。

柴荣听了很高兴,向王朴吐露了他的理想:

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4

从柴荣继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笃定地按照他的第一个十年计划在推进工作。

他的改革,强国富民,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拓天下”。用历史教科书的话说,统一中国是当时的历史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后周位处中原,北有辽国和北汉,南有南唐、后蜀、南汉等政权。如何推进统一进程,这里涉及到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

枢密使王朴为柴荣献上《平边策》,按照王朴的设计,后周应该先灭南唐、南汉,次取巴蜀,再次而幽、云,最后攻取北汉。这是典型的“先南后北”而且“先东后西”战略。

后来北宋的统一进程,大体上与此类似,但略有不同。北宋赵匡胤、赵光义两任皇帝,采取“先南后北”,但又“先西后东”的策略,最终实现了相对的大一统。但正因为北宋太过强调先易后难,以致在灭掉五代十国之后,国力消退,始终都无法从辽国手中夺回幽云十六州,成为宋人永远的痛。

柴荣的做法,其实跟王朴的策略,以及后来北宋的操作,都不一样。

他有自己一套谋略。

他先派大将西征,不到半年,攻取了后蜀的秦、凤、成、阶四州。随后,开始南征。他三次御驾南征,最终拿下南唐的江北十四州

就在所有人认为柴荣要灭掉南唐,连南唐都自认国祚不保、遣使求和的时候,柴荣却对南唐使者说,划江而治就好了,我在位时,绝对不会灭你的国,至于后世我就不打包票了。

这个时候,柴荣已经将他的目标锁定在最强大的敌人——辽国。

我们可以复盘一下柴荣的整个计划:他先攻打并不强大的后蜀,取了4个州,但未灭人国,可见是出于练手和震慑的目的;接着攻打南方最强大的南唐,取了江北之地,仍未灭人国,目的仍然是震慑,让所有南方的政权都老老实实别动,奉我为正朔。

他应该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国君,心目中真正的敌人,是干掉辽国,夺回幽云十六州。所以针对北方,他也没有先打北汉,而是直奔幽云而去。这一点,与王朴倒是意见相同,一定要先夺幽云,再打北汉。

为什么要先幽燕后北汉呢?王朴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说,幽燕既下,则北汉“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如果先北汉而后幽燕,虽北汉可灭,然已师老兵疲,幽燕难下。

后来的北宋则反过来,先打了北汉,再去夺幽云,结果真的错失窗口期,怎么都夺不回来。这是后话。

柴荣在震慑了南方政权之后,按计划出兵辽国,还基于一个现实的考虑。当时的契丹,国力虽强,但矛盾激烈。时任皇帝辽穆宗,晚上喝酒,白天睡觉,被国人称为“睡王”。以契丹的国力,来一个昏君,中原政权收复幽燕还有胜算,若是来一个明君,基本就没戏了。柴荣攻打辽国,正是想抓住契丹内乱的政治窗口期。

959年,柴荣在位的第六个年头。农历三月,他率军北上伐辽,势如破竹,接连收复瀛、莫、易三州,以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仅用了42天。这对契丹的震慑很大,史书说,契丹“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连宵遁去”。

五月,柴荣正要乘胜进取幽州,却突然患病。传说他行至一地,询问当地人地名,对之“病龙台”,他听完默然。病情加重。

回到开封,六月病逝。年仅39岁。

后来,宋真宗赵恒曾无限惋惜地说:“(柴荣)非遇疾班师,则克复幽蓟矣。

王夫之复盘并对比了柴荣、王朴和赵匡胤三人的统一战略,推柴荣为第一,王朴第二,赵匡胤第三。他深有感触地说:

其有疾而竟不克者,天也;其略则实足以一天下,而绍汉唐者也。

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

历史无法假设,而老天如果再给柴荣一些时间,历史会往哪里走?这成为古今无数读史者,心中无解的谜团,永远的遗憾。


5

柴荣希望用30年致太平,可惜老天只给了他5年半时间,这对于一个想要有大作为的统治者而言,实在太吝啬了。

考察历史上一些公认的治世,它们的创造者,在位时间通常在10年至25年之间:

文景之治的缔造者:汉文帝在位23年,汉景帝在位16年;

孝宣中兴的缔造者:汉宣帝在位26年;

开皇之治的缔造者:隋文帝在位24年;

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唐太宗在位23年;

大中之治的缔造者:唐宣宗在位13年,人称“小太宗”;

仁宣之治的实际缔造者:明宣宗在位10年(他老爸明仁宗在位10个月,儿子拉他沾光)。

当然,一个统治者在位时间太长,往往也不是好事。一般来说,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后期容易昏聩怠政,酿成政治恶果。比如,历史上“晚节不保”的著名皇帝:

汉武帝,在位54年;

梁武帝,在位48年;

唐玄宗,在位44年;

嘉靖、万历这两个皇帝,在位都超过40年;

乾隆帝,在位60年……

从两方面来看,柴荣30年的预期,确实是一个相当理性的判断。在乱世末期,缔造一个治世,会比大一统朝代长一些。历史上的治世,与柴荣的情况最具可比性的,应该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杨坚在位24年,可见柴荣自我预期30年,很实在、合理。再长了,可能会堕入老人政治的陷阱,这也是柴荣极力想避免的。

可惜,如今这一切,只能是我们的事后推论而已。

而柴荣真正厉害的地方则在于,哪怕他只有5年半的时间,他仍然赢得了历史的至高评价。他在位5年半获得的口碑,不亚于治世明君的十年二十年。

欧阳修对柴荣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新五代史》里赞道:

世宗(柴荣)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司马光写史,对历代皇帝持论颇为苛刻,但他同样对柴荣不吝赞誉:

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当代史学家,亦公认柴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太宗之后,又一个取得治国治军突出成就的统治者。史学界认为,柴荣在他的历史时代,做出了三个重要成就:

第一,五代时期数十年分崩离析的残局,到柴荣统治时期,才有了统一的端绪;

第二,唐末五代以来,军阀混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到柴荣统治时期,才有了复苏的转机;

第三,由于统一的端绪和经济复苏的转机的出现,以及对内的全面改革,对外的军事行动都卓有成效,使人们在分裂动乱的局势下,在存亡未卜的命运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我读历史,理性多于感性,但有时读到历史中的大小人物,读到扼腕痛惜处,仍不免感性盖过理性。不过,就算是感性代入历史,我也很少去做假设历史。

常读最爱君文章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写过历史上不少悲情人物,要么壮志未酬,要么雄心未已,要么死于战场,要么死于站队……总之,牛逼的人都是一样的,但悲剧的人各有各的悲剧。

然而,我最常用的句式是“某某死了,怎样怎样”

(比如“张苍水死了,大明才算完了”),用以陈述一个历史事实;我极少用“某某若不死,怎样怎样”的句式,因为这意味着历史可以假设,而我认为假设历史,意义并不大。

可是,就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却一直在想着,柴荣若不死,中国历史会怎样呢?

也许这就是柴荣的魅力,他可以穿透历史事实与虚拟历史的壁垒,让人在无限的惋惜中,去探索中国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终究只是一团无解的迷思。

天意难测,历史亦然。


最爱历史


崇祯皇帝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地劳心劳力工作了十七年,终于把大明弄垮了,成为了亡国之君。

秦始皇少了一张世界地图,不知道天下有多大。后周世宗柴荣死得太早,便宜了赵匡胤。历史上还有一个皇帝唐玄宗,他的结局也令人惋惜。

唐玄宗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最有名的盛世之一,唐朝的国力和影响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峰。至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还都以唐人自居,唐玄宗功不可没。

唐玄宗的一生功过,要分两个阶段来看,安史之乱是一个分水岭。安史之乱前他无疑是“英明神武”的,安史之乱后他就成了一代昏君。

他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展现了非凡的才能,能够果断发动“唐隆政变”,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等贤才,带领大唐走向鼎盛,这一时期的大唐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让后人仰望的。

在他在位后期却贪图享乐,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自毁长城,给后世留下无尽的遗憾。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大唐或许不会这么快走向衰落,大唐的荣耀可能会继续照耀着天下,唐玄宗可能就会是和汉武帝一样的“千古一帝”。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也就不会有马嵬坡下杨贵妃香消玉殒,那么他和贵妃的爱情故事可能会成为千古佳话。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他将会是一个能文允武,开创一个盛世的千古名君。


历史小跟班


人各不同,就算做了皇帝,也有不同的当政方法。有那种做出伟大功绩的,也有平平庸庸的,还有甚者就是投错了胎的,今天我们讲的是让人惋惜的一位皇帝。为什么惋惜呢?因为他本身是块当皇帝的料,但是却过世太早,不然可能可以改写中国的历史。这位皇帝就是后周皇帝柴荣。当年唐朝从安史之乱之后,就留下了两个势力,一个是宦官,一个是藩王。到了唐末,这个社会的不变性已经极其懦弱,只需有风吹草动就会激发大变,唐末年间,旱灾,蝗灾等等天然劫难来了,黄泛区的黄巢王仙芝率先起义,末了是打进长安。

根据史料记载,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又称郭荣。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后汉。广顺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郭威这位皇帝,其登基的方式和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存在类似的地方。换而言之,当时郭威的手下的赵匡胤,已经亲自目睹了一次“黄袍加身”的事件。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在柴荣的治理下,澶州经济、人口繁荣,可谓井井有条。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有三个“十年计划”,第一个十年用来开阔天下,先将自己的领域管理好,再来谈及治国之方。第二个十年是用十年时间修养百姓。第三个十年是让天下太平,国家富强。也就是说,柴荣本想着自己可以当上三十年的皇帝,来将天下治理好。但是很可惜的是,上天只给了他五年在位的时间。可是就在这五年间,柴荣所做的一切,都给原本黑暗的五代十国抹上了一道惊艳的光亮。柴荣想要平定天下,就必须要先夺回幽云十六州,当年他的战略是这样的,先对付大辽,夺回幽云十六州,如果按照柴荣的计划先行夺取幽云十六州,那么柴荣可以专心对付南方了,统一之日也就指日可待。

英雄总是早逝,柴荣也不例外,柴荣去世后,生前所做的一切都给赵匡胤打工了,这个他最信任的爱将抢了他的一切。赵匡胤用北宋王朝的光辉掩盖了柴荣的功绩,如果打个比喻,柴荣是个巨人,赵匡胤则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伟人,一切荣耀给了赵匡胤,巨人的功劳不被世人发现。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人们总喜欢看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历史也是由胜利者编写。赵匡胤是成功了,他才获得了伟人称号,如赵匡胤失败了,最终也难逃谋反失败的罪名。柴荣为后周打下了坚硬的基础,障碍基本上都被扫平,就准备迎接太平盛世了,这时候苍天却开起了玩笑,把柴荣带走了,让赵匡胤捡了个便宜。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皇帝,假如他多活十年,将改写古代历史。





砥砺前行ZZQ


我是小雅,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如何理解惋惜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作为皇帝,天之子,身份尊贵,九五至尊,得众人跪拜,食万民食袋,如此来看没有哪个皇帝是值得当世人表意可惜的。

所以在这里,从历史上看,我觉得的惋惜是,他不做皇帝可能更好。

这个人就是李煜---南唐后主。

李煜

这人算得上声名显赫,但青史留名的不是他治国有度,方人有术,而是他的艺术文学造诣。

李煜,人称千古词帝,著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传世名句,对后世婉约派的影响颇深。

试想如果他不是皇帝。可能毁誉参半就会演变成声名显赫。

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这等才人哪堪帝王家事?若做个文人雅士,又何来贪玩败家一说?

在位期间,优柔寡断,处事不决,想着立功助世,又想龟缩度日。酷爱佛学,自号居士。看,才华型小奶狗。

这如果他是一名单纯的词人,李煜曾写过“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未待花枝看。”他的“春天”却已“无力花枝老”了。


暧昧红灯


我个人认为最惋惜的皇帝就是魏文帝曹丕了。天下环境好,政权实力强,群众基础好,自己还文武双全,就是寿命短,没时间去施展才华,最后让司马家族摘了桃子,类似这样的皇帝,纵观天下400多位屈指可数,要么是有才能没环境的,要么是有环境没才能的,只有曹丕是又有环境又有才能,施展不出来的,真是可惜可悲。

曹操一生武功卓著,打下大半江山,按照正常流程,后代只要不无能,统一天下是水到渠成,确实曹丕继位后,做的也很好,一生都在致力于一统下下,彻底击败北方少数民族,南方收复荆州三郡六县,并且东北公孙氏、交州士氏都归顺了曹魏,孙吴名义上也归顺曹魏。

强大的国力,英明的君主,曹魏只会越来越强大,吴蜀只会越来越衰弱。就不说曹丕能像司马懿或者孙权那么长寿,就是像曹操一样的寿命,那就相当于多活了16年,16年是什么概念,16年中,诸葛亮去世了,蜀汉开始衰落,东吴也开始了夺嫡之争,政局开始混乱,并且高平陵政变不会有,短命的曹睿也不会继位。曹魏会一统天下,开创盛世。


曹老师xixi


自秦始皇称皇帝以来,一直到清末帝宣统退位,共有皇帝800余人,除掉死后追封和草头王,正统建立朝廷的皇帝不过五百余人,就这里还有割据政权的小皇帝,其实只能够算个诸侯王罢了,就像南唐后主李煜打不过宋朝就自降尊号为江南国主一般。

由于古代卫生医疗等条件不足,纵然是皇帝在寿命方面也不能说有绝对的保障,人过五十不称夭,但是有许多皇帝英年早逝,下面简列几位有些作为却又早逝的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终年36岁,如果他能够活到五十,说不定又要再来几次下西洋,明朝的最后一次下西洋壮举就是在宣宗时期,当时炼制青花瓷所用的苏麻黎青皆是远洋所来,国产的颜料与其色泽有所不同,而且宣宗文治武功都算上乘,有他坐镇,必然不会有“土木堡之变”发生,大明国运也会就此改变。

宋哲宗赵煦,在位15年,去世时年仅24岁,并且没有子嗣,最后太后选择了端王赵佶,最后由于赵佶的所作所为,酿成了“靖康之耻”,虽然赵煦时宋朝国力相差不大,但是正统帝王继承人与王爷在教学之道上是有区别的,若是赵煦能够活到五十,想必靖康耻不会有,而两宋的历史也要因此改写。

周世宗柴荣,在位5年,终年39岁,登基时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并且成功从契丹手上夺回燕云地区的雄、莫二州,可惜因病返回,后来又碰到“点检为天子”的木牌,五代时皇帝更替频繁,好多都是亲信武将或手握重兵的大将上位,由不得柴荣不小心,结果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被撤销了,提拔上来一位腹黑大叔赵匡胤,没等柴荣周年祭就已经黄袍加身改朝换代了,柴荣若再有十年寿命,南北局势或许会改变,收复燕云说不定不用等到朱元璋时期。

综合上述三位帝王功绩,感觉周世宗柴荣最可惜,毕竟燕云是汉民族几百年的伤痛。


飞凡看历史


就皇帝本人来说,刘裕,柴荣两个人,都是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皇帝,就皇帝继承人的遗憾上,就是秦始皇了,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