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徐渭

古時候,有這樣一個被人視為聖賢的人,他有著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也有著繼承前人又不同前人的思想主張,他就是一代儒學大家王守仁。

王守仁,浙江餘姚人, 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在《五百年來王陽明》一書中,王陽明被冠以中國五百年來第一人,數千年第二人(與孔子並列),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陽明

一、王陽明的“家學”淵源,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陽明是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他傳承和發揚儒家思想,創立陽明心學,挑戰並打破宋明時期官方統治思想——程朱理學,是朱熹後的另一位大儒,為儒學思想的又一文化高峰。

《四庫全書》中評論:“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作為明代著名文學家,為文主張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其文平易暢達,自成一格。《古文觀止》收錄了他的《尊經閣記》《象祠記》、《瘞旅文》。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陽明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在從政、軍旅、居家之時,都不忘興學、講學,由此培養了大批人才,成為卓有成就的大教育家。

郭沫若說: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王陽明身為文臣,資兼武略,治軍嚴明,嫻於韜略,能夠統軍征戰,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日本名將東鄉平八郎曾仰慕地說:一生低首拜陽明。

他還主張恩信慰撫,重視戰後重建,關注社會秩序,使百姓安居樂業,表現出傑出的治政能力,也是位終身致力於和諧社會的傑出人物。

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蔡元培

陽明心學思想影響深遠,是曾國藩、梁啟超等許多名人的精神導師。 心學遠播日本等國,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基礎。

陽明“心學”學說的思想本質是強調個性化的發展、個人意願的尊重及個體創造力的調動,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現代企業的人性化管理的影響也很巨大。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二、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有人說,王陽明的一生似乎只有兩件重要的事:

前半生尋找人生的理論支撐,後半生將這種理論支撐運用到實踐中。

01. 終身立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王陽明人生第一頭等大事就是做聖賢。

十二歲,王守仁就讀師塾。十三歲,母親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

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師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老師自信給出了無可辯駁的完美答案:“讀書做官”。

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事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人這一生的意義和價值究竟在何處?其實那時王陽明的心中已經有了心學的種子:我只對自己的心俯首聽命。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02.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陽明心學三大核心理論

王陽明精彩耀世的人生在於他經歷了:

當眾廷杖的恥辱、下獄等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橫行的危險;荒山野嶺的恐慌、門前冷落的孤寂、龍場悟道的心靈狂喜、狂喜之後的萬般寧靜。

這些人生經歷讓他領略了儒、釋、道的精髓,也讓他在各種思想的思索和追尋中,從未放棄做聖賢這個畢生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想讓他明白,要尋找一生的精神支撐,必須正視現實,正視己心。最終,他領悟到儒學是其追尋心靈平靜的萬流之源,從而在儒學基礎上,開創了自己的學說——“陽明心學”。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陽明故居

【1】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的“守仁格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治學方法,熟讀朱熹著作是深諳格物之道繞不過的一關。王陽明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他一邊鑽研朱熹理論,一邊加以實踐。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思考了七天七夜未得結果,人卻大病一場。自此,他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王陽明能有驚駭天地的龍場悟道,全因為他對朱熹式“格物致知”的懷疑。

王陽明及時調轉方向尋找出路,開始思考創立自己的陽明心學,這種開明心智的做法,是處在彷徨之中的王陽明所具有的智慧。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陽明洞

【2】 挫折中守住內心的光明

閹人劉瑾玩弄皇帝於股掌,朝中股肱之臣因直言敢諫相繼被處以廷杖。在風口浪尖上,王陽明非但沒有避而求生,反而迎難而上。結果,王陽明被廷杖被監禁,繼而被放逐到貴州龍場驛站。

這就是王陽明坦蕩勇敢的為人,但也是覺醒的代價。敢以鐵肩擔道義,為尋光明磊落行,是王陽明內心深處良知的呼喚。

有書記載,在王陽明前往貴州龍場中,途經福建福州,在鼓山的一座破敗的寺廟中,王陽明遇到了一個重要的人,此人是二十年前在江西南昌提點他要回歸儒學的那位道士。

道士提醒他龍場一行艱險萬分,切勿受外界環境影響,要守住內心的光明,不畏浮雲遮望眼。還要收斂光芒,意志堅定,在困難中堅持住,必有出頭之日。這一番提醒喚醒了王陽明的信心。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於是,王陽明寫下一首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龍場驛站環境惡劣,蠻風瘴氣,蟲蛇虎豹出入,居住者大都是少數民族。這一切,無不令人望而卻步。

然而,既然人生註定有此磨難,面對艱險的環境, 王陽明開始了環境改造,用有限的醫藥知識去除瘴氣,打造石門,保證人身安全,開墾荒地,滿足基本飲食,以保證自己活下去。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他為自己居住的山洞和窩棚,取了頗具雅趣和深意的“君子亭”,君子亭四周都是竹子,竹子中空而靜,通而有節,有所持守,又懂變通,這是竹子的君子之風,也是王陽明藉此進行的自我鞭策。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3】龍場悟道—“心即理”

清靜而艱苦的龍場生活給王陽明提供了一個深入思考和反省的機會。

一天半夜,他忽然頓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意思是,每個人自出生之日起就知道是非善惡,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凡是向外索求道理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心即理”,就是隻要自己做內心的主人,做人做事首先叩問自己的良知,就沒有做不好的人、做不成的事。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龍場在萬山之中,王陽明默記《五經》要旨,憑自己的理解去領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學。在沉思中“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心境由煩躁轉為安然,由悲哀轉為喜悅,一種生機勃勃的情緒油然而生。

這一改變,使他擺脫了世間凡俗,跳出了“以經解經”、“為經作注”的窠臼,發揮了獨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脫之路。

悟道之後的王陽明內外通透,不再為環境所困,而是更積極地適應環境。他與當地土著居民交往,萬念俱灰間是淳樸善良的龍場人給予他無私的援助,使他看見了一線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氣,重新站立起來,與命運抗爭。

他用“生命的體驗”來面對人生,面對殘酷的現實,走上了一條艱苦獨特而又持有光明心的道路,從而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成為他學術思想的新開端。

“龍場悟道”實際上是王陽明對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由此捕獲了“心即理”的心學法則。

陽明心學的起點是“龍場悟道”,它奠定了王學的基石。倘若不經此“大徹大悟”,王學恐怕很難臻於爐火純青的境界。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龍場悟道

【4】南贛剿匪——“致良知”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辰濠發動叛亂。據說,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王瓊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接到任務的王陽明絲毫沒有懷疑自己平定匪患的能力,同時,他的良知告訴自己,平定匪患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是他義不容辭的事。

王陽明到了江西贛州,發現這些土匪頭目都是俠肝義膽之人,無奈迫於生計,“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正如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上位的人離開了正道,百姓早就離心離德。如果能弄清他們的情況,就應當憐憫他們,而不要自鳴得意。

王陽明平定匪患就屬於這種情況。平定他們是王陽明作為大明官員所肩負的使命,使命完成即可,並不值得高興。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南贛剿匪讓王陽明聲名鵲起,但也招來非議。不少人認為他動用兵器殺死土匪的做法有悖孔孟仁義之道,也與他所提倡的心學背道而馳。

對此,王陽明這樣解釋:“人人都有良知,盜賊也有。但他們的良知被慾望遮蔽太久,光靠理論灌輸不可能被喚醒,非用強力不行。當強力也沒用的時候,就只剩下消滅了”。

一個作惡的人並非心是惡的,而是被慾望驅使、被私利矇蔽、被情緒駕馭,從而損物害人,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自己的親人也不放過。對這樣的人,除了消滅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他在給弟子的信中說的話頗有深意:“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謂山中賊就是指他所面對的土匪,心中賊無非就是人心之中的人慾。於是他叮囑弟子們要全身心地“存天理滅人慾”,而他要以自己的智慧來解決江西的匪患問題。

南贛剿匪一事充分展現了王陽明心學的強大力量,一個人如果用心誠意,天下就沒有難事。因為心外無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陽明的心學,強調“心即理”為體, 認為人心即是理,或者說心與萬物一體。說到底“主觀性”問題本來就該用主觀去看。

“心即理”也是讓人“致良知”,我心中有個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呈現: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

王陽明始終把“存天理,去人慾”作為他心學的終極目標,經歷了張忠團伙處心積慮地讒誣構陷而能毫髮無損後,王陽明的心學來了一次飛躍,這即是“致良知”的正式提出。

“致良知”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良知去為人處世。按王陽明的話說,由於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惡,所以它就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於萬事萬物上,萬事萬物就得到了天理,於是皆大歡喜。

要到心上去尋找一個天理,就是致良知,找到你自己的行為準則,意念所到之處,正確的就知道正確,錯誤的就知道錯誤,循著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除惡,就能尋找到一個穩當快樂的地方。

張岱對王陽明的“致良知”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5】實踐中的反覆驗證——“ 知行合一”

縱觀王陽明的心學,最核心的還是“知行合一”,有本書這樣說:

從空間看,“知行”是兩道鐵軌,不可分割;從時間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開始和終結,絕不能有始無終,更不能虎頭蛇尾。

心學離不開實踐,只有在現實的點滴生活中才能真正喚醒自己的良知,明白心學的真諦。

“知行合一”是為人所用,其實就是王陽明的實踐論:認識須與行動結合起來。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今人……將知行分作兩件事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王陽明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指良知。

每個人的良知與生俱來,看到小孩受難,會動惻隱之心,見到父母受苦,心中痛苦萬分。這份道德感和判斷力絕非後天習得,而是先天就存在。

做聖賢的方法早在多年前已經被王陽明領悟,那就是致良知。

一件事擺在眼前,做與不做?如何做如何不做?都要聽從良知的召喚。只要時刻遵循內心的良知,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就可以獲得不動如山的心境和排憂解難的智慧,只要心裡想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處就在於很多人知行不一,總是違背良知的教導。但是,外在環境再怎麼複雜,我以良知一以貫之,就能制勝決斷,瞭然於心。

王陽明的“心學”看重良知,更著重實踐,每個人每件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心學離不開實踐,只有在現實的點滴生活中才能真正喚醒自己的良知,明白心學的真諦。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當一個人心如明鏡時,他就要拿這面鏡子照映世間萬物,以此採取行動,此所謂“事上練”。

“事上練”是說,凡事從良知出發,去實踐中鍛鍊。處於良知的行為就一定要做,反過來,所做的事一定都是出於良知。

王陽明說,他做學問,一生也只是為了一件事,就是致良知。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一步一步來。事情來的時候,盡我的良知來應對,事情沒來的時候,也不要沒事找事。

古典儒家有這樣的說法“必有事焉”,在你心上,一定會不停地有事,而這個事就是在光明你的良知。靜坐並光明自己的良知,這也是在事上磨鍊。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實踐

王陽明在心學中無法忽視內心良知所昭示的道理:“人不可與鳥獸同群,親情乃人之常情,與生俱來,若能隨意拋之,無異於泯滅良知”。

這種對良心的審視,按照良知為人處事,讓他回到了儒學的軌道。細細觀之,王陽明的心學其實是他晚年“知行合一”精神的延伸,上述兩種心學的精髓無疑讓“知行合一”達到了完整的統一 。

他讓人們明白,擁有良知就能漸漸擁有光明者的胸襟,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真正感受到”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在任何時刻只要能堅持真理,依照是非善惡行事,就能做到於心無愧無悔。

張岱年:陽明宣揚‘知行合一’,強調躬行實踐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學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獨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義。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6】餘姚——“四句教”“光明心”

● 離開老家餘姚前,王陽明對他有名的“四句教”進行了解釋,所謂四句教指的是: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我們望著天空,沒有目的,這是無善無惡,當一顆隕石從天墜落,正砸向一個熟睡的人時,我們的心會動起來,這叫意之動。動起來的意有兩種,一種是善意,一種是惡意。把自己的惡意去掉,保存善念,去提醒那個將被砸到的人趕緊起身,這便是為善去惡,就是格物”。

這是王陽明第三次證道,前兩次分別是在貴州龍場論證“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論證“致良知”,這一次是在浙江餘姚論證“四句教”。而此時,王陽明早已是拖著病軀的病人了。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 王陽明晚年所作的詩歌《中秋》中有如下詞句: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王陽明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思想,道出了良知人人皆有,但怎麼做,最終還是要聽從本心。遺言中的“此心”,指的就是良知。

“光明”指的就是良知的光輝。王陽明在晚年才開始提倡“致良知”說,這可以說是他歷經千難萬險之後才悟出的智慧結晶。

在王陽明看來,無論聖人還是凡夫,無論賢士還是愚人,無論學者還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這是永遠不滅的光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

只要在事事物物上都“致良知”,那麼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只要聽從良知的命令,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輕鬆克服,並且不會誤入歧途。

王陽明的“良知”說振奮了弱者的心靈,給那些深陷權勢和名利的漩渦而不能自拔,遭受現世重壓而不能逃脫的世俗中人指出了一條正大光明、強而有力的快樂生存之路。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人之一生,乃心之一生,吾心光明,夫復何求”。最後的兩句話,應該是王陽明悟到了人生的境界,無外就是內心光明,坦蕩修為的結果。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可見,心外無物,內心光明。

故而,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吾心自有一輪光明月,所有的理就在心上,無論生命的節奏動靜如何,都不應失卻本心,在動靜間才能彰顯自己的智慧。人就是按著心上的天理行事,人性本善,良知自成,心靈不受任何染汙,良知自能致勝千里。

王陽明心學思想:用“致良知”揭開人性面紗,用“光明心”昭日月

三、結語

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杜維明

王陽明開創了心學,他心外無物、明辨善惡、事事講求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使後人從中領悟很多人生的道理。他在良知的指引下創造了足以讓所有人傾佩的人生價值,成為了一代聖人。

王陽明心學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簡易明快的哲學之一。無論是思想還是語言的表達,都讓人一目瞭然幡然頓悟。王陽明心學又是一門實用的哲學,它告訴了我們極易被我們忽略的真理,同時也為我們每個人規劃出了一幅完美而直觀的人生圖畫。王陽明心學給予後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