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离职潮再次来袭!银行员工何去何从?

从多种渠道来源的数据分析,2019年上半年,16家A股上市银行员工离职人数高达3.5万人,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的较高员工离职率。

离职潮再次来袭!银行员工何去何从?

而目前,各大银行包括6大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2020秋季招聘又陆续进入笔试、面试阶段。其中,工行、建行招聘人员均在万人以上。

离职潮再次来袭!银行员工何去何从?

一方面,各大银行秋季招聘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银行员工离职潮却又如期而至。正应了那句流传甚广的的话,"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员工离职潮这种局面的呢?我们又将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下面,小编就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探讨。

-- 01--

银行员工离职潮,其实已不是什么新闻了。2015年起,小编所在的某城商行便不断有年轻员工辞职离开。而这一现象在各家银行持续上演,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原因一,新技术的逐浙应用与推广,推动了银行的不断转型。而银行的转型导致基层网点所需人员不断减少。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倒逼各大国有很行及兴业、民生、中信等股份制银行不断加大科技技入,纷纷推出智慧银行、无人银行,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掌上银行的快速应用,在带给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为各银行撒并基层网点提供了无限可能。即便在客户较多的银行网点,智能银行已经能够满足客户大部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网点员工业务转型或辞职便成为一种常态。

离职潮再次来袭!银行员工何去何从?

其二,银行的工作远非那么光显。过去,银行鲜亮的外表吸引了广大学子的目光,比如高工资、高福利、舒适的办公环境、先进的内部管理文化。而当进入银行后才发现,银行远非预想的那么好。当然,你如果有幸进入总行、分行,那又别论了。大部分进入基层的员工一一金融民工,不仅工作时间长,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上,而且每周还要参加这培训那学习,而且高工资也与他们无缘。看似20、30万的平均年薪,那都是被平均的结果。在基层,普通员工月薪能领到4、5千就是很好的了,大部分都在3000元左右。如果出现业务差错,领几百元工资也很正常。

离职潮再次来袭!银行员工何去何从?

此外,基层员工还面临繁重的业绩考核压力。小编所在的城商行,网点员工在做好柜台服务外,还要拉存款、营销银行卡。可是一个四线小城,GDP在全省基本倒数,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要想完成存款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人进银行全家进银行”。为完成揽储任务,甚至动员了三大姑八大姨。尽管这样,也有不少员工忙前忙后一个月,拿到手的绩效工资基本为零。

离职潮再次来袭!银行员工何去何从?

其三,银行管理机制的滞后,制约了员工积极性。众所皆知,尽管银行科技革新进入了快连道,而其内部管理、员工晋升渠道等则没有适应现代银行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出了问题受追责的永远是基层员工;员工晋升渠道少,而个人的晋升又把持在所谓的管理层。职务晋升、薪酬水平与个人的付出和职业规划相距甚远,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员工的去意。

---02---

面对近几年持续的离职潮,围城内外的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其一,要正确看待离职潮。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离职已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仅仅一线员工离职已成常态,很多银行高管也越来越多地加入这个行列。仅2018年,就有不少于30名上市银行离职改投他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求更好的发展平台无可厚非。

其二,要用平常心对待工作困难与挫折。银行早已不是过去的金饭碗了。当然,与其他企业相比,银行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有较大的吸引力。报考银行时,要对银行和个人的职业规划作一个全面的分析,既不盲从也不片面;要对早期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以后遇到困难就可以很好的应对了。

其三,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各种挑战。随着外资银行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可以预见,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银行员工也将面对更大的压力,银行员工离职和跳槽将更加普遍。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优化知识结构,为迎接各种挑战打好基础,也是银行青年员工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