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跋山水庫

是山東省第三大水庫,

臨沂境內第二大水庫。

水庫大壩如一條長龍橫亙在沂河東西,

鎖住了滔滔洪水,蓄起了碧波萬頃,

是千里沂河上游的一顆璀璨明珠。

沂水~跋山水庫


據統計,整個工程量達420餘萬方。如果把它按一立方米的體積擺成長堤,將是4200公里。其長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在那個缺少機械的年代,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 勞動大軍千千萬,安營紮寨在跋山。

英雄立下鋼鐵志,誓把沂河攔腰斬。

不怕天寒地又凍,人人幹勁衝破天。”

這是我國著名作家劉知俠所作的一首詩。

雄勁的詩行,引出了那段光輝歷史,

1959年的冬天,

沂河岸邊,跋山腳下,

十里河灘擺戰場,英雄鏖戰“老龍潭”……

硬是建成了山東省第三大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在攻克最頑固的堡壘——“老龍潭”時,建設者們挽起棉褲腿站在冰涼的湧水中艱難地掏砂清基,年除夕、年五更、年初一……一直奮戰在“老龍潭”裡,經過7天7夜,終於在正月初二的晚上降服了“惡龍”,使“老龍潭”地段露出了基岩。整個清基回填任務於1960年1月中旬完成。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大壩清基基本完成之後,建庫重點立即轉向大壩回填。為保證工程進度又讓民工有勞有逸,指揮部推行了“三班六作制”的施工方法。入春之後,天氣轉暖,施工實行白黑兩班(即勞動10小時,休息8小時,自由活動6小時)的工作制度。為了解決工具不足的困難,工地實行白班十人八車、三張鐵鍁兩把钁頭;夜班三人兩車,兩張鐵鍁一把钁頭輪著作業,歇人不歇工具。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沂水~跋山水庫


1960年2月3日,大壩回填圓滿完成。爾後轉向築壩。經過70天左右的上土夯築,勤勞樸實的勞動大軍靠原始落後的勞動工具,憑著堅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鬥志,憑著一股敢叫河水斷流、敢讓高山低頭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一钁钁、一鍁鍁、一車車、一夯夯,橫跨沂河挖出一條長千餘米,平均寬32米,平均深12米的基槽,築起一條長達1780米,平均寬90米,高33米的大壩。整個工程量達420餘萬方。如果把它按一立方米的體積擺成長堤,將是4200公里。其長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這就是跋山水庫建設者們創造出的奇蹟!


沂水~跋山水庫


1960年4月20日,跋山水庫召開了一萬多人參加的慶功大會,慶祝跋山水庫勝利落成,因為水庫的作用,下游臨沂市6縣區及蘇北平原從此擺脫了沂河洪患。

工地先後湧現出25個先進單位,890名英雄模範,1378名五好乾部,12150名五好民工,有21093人分別立一、二、三等功。建庫過程中,有7名民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288名民工緻傷致殘,更有無數民工因缺乏勞動保護而留下了疾患病根,但他們無怨無悔!

讓我們向偉大的沂蒙水利人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