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唐朝後期宦官專政都可以殺皇帝,而一些明朝宦官專政永遠主宰不了皇帝?

老混蛋就是我


根本原因是權利來源不同。

唐朝後期的宦官可是掌握著兵權的,神策軍就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毛主席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同樣適用於古代。

唐肅宗時期的大宦官李輔國,是第一個當上宰相的宦官,權傾朝野。

曾對唐代宗說:“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大家指的就是皇帝。

李輔國為何能囂張到如此,追根溯源還是因為唐肅宗李亨。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倉皇出逃。太子李亨奉命壓後陣安撫百姓,遂與玄宗兵分兩路,北上靈武。

至德元年,在李輔國的勸說下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遙尊在四川唐玄宗為太上皇。

就事論事,李輔國在唐肅宗稱帝這件事上,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

並不是每一個李唐子孫,都像唐太宗那樣神勇果敢,英明神武的。

唐肅宗的性格有些軟弱,因此把好多政事都交給李輔國,其中就包括軍隊的管理。這才開啟了唐朝宦官掌握軍隊的先河。

你會說,為什麼非要把軍隊交給太監呢?難道李唐皇族,李唐朝廷沒有人嗎?這還真是沒有辦法的事。

把軍隊交給皇族成員,極度不放心呀,自玄武門之變以來,在李唐家族,弟弟殺哥哥,哥哥殺弟弟,叔叔殺侄子,母親殺兒子,侄子殺嬸子,侄子殺姑姑,各種亂殺,所以這條道路肯定不行。

把軍隊交給將軍,專業人關專業事,不行,安史之亂各個節度使擁兵自重,朝廷難道在中央要培養一個節度使?

把軍隊交給文官,試過了,也不行呀,文官還真不是管軍隊的人才。

最後只能把軍隊交給宦官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能有後代。

所以,唐朝後期宦官之禍越來越嚴重,以至於可以掌握皇帝的生殺大權。

明代的太監,再厲害也只是皇帝的一條狗,因為他們的權利來源就是司禮監的批紅權。

比如很有名的九千歲魏忠賢,最後還不是被崇禎上位後幾個月便一鍋端。


胡玖


唐朝的太監和明朝的太監,雖然都是太監,但從根本上講不是一個次元的存在。

唐朝歷史上,的確有很多權宦,從最早的魚朝恩、李輔國,到後來的仇士良、田令孜,唐朝的權宦數量要比明朝多。不過明朝的太監們知名度遠高於唐朝,什麼王振、劉瑾、魏忠賢,那都是太監中的太監,是大名人。

不過唐朝的太監相比於明朝,那權力真是大太多了。唐朝的太監為難皇帝不是一次兩次。唐玄宗退位後,曾經被李輔國數次羞辱,代宗繼位後,李輔國居然對代宗皇帝說了這樣一句話:

“大家內向坐,外事聽憑老奴”。

“大家”是唐朝口語中對皇帝的稱呼,李輔國的意思是,皇上你就往裡靠靠吧,外面的事聽我的就行了。

能跟皇帝說出這種話,說明唐朝的太監權力已經大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更諷刺的是,唐代宗聽完這句話,居然沒有任何辦法處理李輔國,最後不得不找了一個刺客把李輔國刺殺了。

之後百年中,太監對皇權也是屢屢挑釁,甚至出現了甘露之變中大太監仇士良指著皇帝的鼻子罵的事情。

而這種事在明朝,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明朝的太監,無論權力多大,都是皇帝的一條狗。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九千歲魏忠賢,那是中國歷史上太監製度的集大成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魏忠賢對天啟帝,不敢有半點的不敬。都御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魏忠賢怕天啟帝處理他,嚇得肝膽俱裂,幾乎精神崩潰。

而魏忠賢看起來徒子徒孫遍佈天下,可是崇禎帝朱由檢,一個沒有任何根基的普通親王,上臺後僅僅幾個月就把魏忠賢給連根拔了,著名的太監劉瑾,明武宗消滅他只用了一個字條。

因為明朝的皇帝制度帶來的優勢太大了。

為什麼同樣是太監,太監和太監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因為唐朝太監和明朝太監的權力來源不一樣。

明朝的太監,權力來源於批紅權。所謂批紅權,就是太監有權力替皇帝批准內閣的奏章。但這只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權力,皇帝可以讓你批,也可以不讓你批,一切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明朝太監的徒子徒孫也好,狗腿子也好,真正依附的都是那個替皇帝批紅的權力,或者說從根本上講還是依靠皇帝,而太監,只不過是皇帝隨時可以換下的代言人而已。

但唐朝的太監不一樣,唐朝太監的權力來源,是軍權。


如果瞭解唐朝歷史,就會發現,唐朝的宦官干政,是從安史之亂之後開始的,安史之亂以前從未有過類似記錄。

這個鍋,說到底怪唐肅宗。唐肅宗為了搞掉他老爹唐玄宗,因為沒有人支持他,不得不拉攏太監李輔國。後來唐肅宗當了皇帝,就自然而然的把兵權交給了最信任的李輔國,開了唐朝宦官亂政的先河。

安史之亂之後,地方藩鎮做大,唐朝朝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必須保證自己擁有一支強大的中央軍,也就是常駐在長安的神策軍,人數在十萬人以上。

那麼這支中央軍交給誰帶領呢?

很遺憾,是太監。

為什麼交給太監?就不能交給別人嗎?

自己帶領?不可能,一國之君去當軍頭,就沒有了任何當天子的體面。

交給皇親國戚?唐朝的皇室關係太不穩定,從玄武門之變開始,皇室內鬥就沒有斷過。弟弟殺哥哥,兒子逼父親、外甥殺嬸嬸等等。每次政變,這些皇親國戚都要拉攏神策軍,如果把禁軍交給他們,那政變不更加頻繁了?

交給武將?別逗了,地方藩鎮剛剛勉強消停下來,在中央又搞出來一個藩鎮?

交給文官?唐德宗還真這麼幹過。

唐德宗繼位初期,因為對太監非常反感,於是把禁軍兵權收回到自己手裡,交給了文官。

結果,幾年以後,關中地區突然爆發了“涇原兵變”,一夥亂兵在長安造反,萬分危機的時刻,皇上想找禁軍——找不到。

為什麼找不到?後來才知道,這些官禁軍的文官,為了撈錢而吃空餉,大部分的禁軍根本就沒有這個人,軍餉讓當官的貪了。而僅有的這些兵,也都是託關係上的名單,很多人都是長安的小商小販或者紈絝子弟,根本不在兵營。所以皇帝有難,禁軍沒有任何人來救駕。

後來亂兵殺進了皇宮,唐德宗實在沒辦法,一群親信太監們自己拿著武器,保護唐德宗逃出來長安。

“還是太監靠得住”——這是唐德宗當時的想法。

唐朝皇帝發現,太監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忠誠,不會造反。

太監不可能當皇帝,所以不可能造反。而且太監的服務對象只可能是皇帝,不可能另起爐灶,投靠藩鎮和文官的可能性很低(在前期)。把兵權交給太監,總不至於造反。對於皇帝來說,這就夠了。

但是,到後來,唐朝的太監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朝廷的兵權。他們發現,不是自己的權力來自於朝廷,而是朝廷的權力來自於自己了!

唐朝後期,朝廷勢力衰微,朝廷威嚴全靠禁軍在維持,也就是太監在維持。

這時候,唐朝的太監們自然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朝廷的核心決策者,唐朝宦官的權力也就達到了巔峰。

不過,要說明一點——唐朝太監的權力雖然大,危害卻沒有明朝太監大。

為什麼呢?因為唐朝的朝廷就沒什麼權力,太監可以在朝廷裡亂政,卻折騰不到地方頭上。地方手握重兵的藩鎮們才不屌你長安的幾個死太監。而明朝不一樣,明朝是高度集權的政權,太監一旦把持朝政,危害是全國性的,因此才有全國到處修“生祠”的超級太監魏忠賢。


小約翰


“槍桿子裡出政權”。無論哪個朝代,任何時期,只有掌握了軍權,能夠調兵遣將,才能最終掌握最高權力,主宰一切。我認為之所以唐朝宦官專權和明朝宦官專權在對皇帝的控制權上有所不同,主要原因還是對軍隊控制不同。

在唐朝後期,由於皇帝對宦官的過份信任,宦官被給予了一定的君權,能夠直接調動或者指揮中央電視臺軍隊,很多中央禁軍就掌握在宦官手裡。很多宦官既是大內總管,又兼任將軍。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宦官高力士,還是大將軍頭銜。因此,如果他們覺得皇帝無法掌控,就可以發動軍事政變來誅殺皇帝,另立傀儡。

但是明朝不一樣,宦官的權力都是皇帝給予,但是宦官沒有軍隊的調度權,明朝的軍隊權力都集中在兵部,皇帝也不可以隨便調動軍隊。皇帝可以利用宦官來對抗朝臣,但是皇帝一句話就可以把宦官踢開。因此明朝宦官根本無法威脅皇帝。

所以說,唐朝和明朝上述情況二者不同,主要是由於兩個朝代不一樣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唐朝後期皇帝不信任大臣,反而過度信賴宦官太監,還專門成立中央神策軍,這也最終為後來宦官專權亂政埋下了禍患。


峰哥談史


這個問題,最外在的原因是有沒有軍權唄!

唐朝的宦官那是有軍權的,他們可是直接掌控了神策軍(唐朝禁軍的兵權)而明朝的宦官是絕對掌控不了兵權的,除了東廠貌似他們能做的事情都是借力!

而深層的原因則是中國政治制度的變化!

我們大家都知道,漢代和唐代都是門閥政治時期,而唐代到宋代則是門閥到士大夫時期的轉變!

這中間關鍵點就是隋唐的開科取士,還有武則天的廢除門閥制度!

但是制度的產生和消亡都是需要時間的,在過度期的不適應就成了唐代宦官專權的關鍵點!

先解釋下門閥政治和士大夫政治這二個的概念!

簡單說:門閥政治就是貴族和天子共治天下,而士大夫政治則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他們的被本質區別在哪裡,也很好解釋!

門閥是貴族的延續,也因此他們是靠血統來承接的。

士大夫則是平民出生,他們沒有延續是考考試成績獲得的地位。

一般來說,血統延續的政治地位,比靠考試獲得的要高的多,因為血統承接之後,只會越來越根深蒂固,而考試不可能保證每一代都成為大官!

這也是皇權對於政治組織結構進一步集權的要求,也是君主集權制度發展的必然!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貴族主導的國家,就會有貴族凌駕於皇權之上的事情發生,這也是東晉王馬共治的根源(王導司馬家)唐朝以後的宋代和明代還有這樣的僭越之舉出現嗎?答案是沒有!

簡單的說,魏晉時期如果按照公司組成來看,皇帝是董事長,門閥貴族是大小股東,如果大股東力量夠大最後威脅皇權就有二種處理辦法,第一種董事長罷免大股東,消滅門閥,如曹魏禪讓漢朝江山,第二種就是門閥大股東罷免皇帝,如司馬炎逼迫曹魏禪讓!

這就是魏晉時期的權利的承接方式,後來的隋唐也是如此,隋朝董事長亂搞最後被關隴貴族為代表的大股東李淵家給取代,而取代隋朝做皇帝的李淵成了新董事長,關隴貴族成了股東!

那麼時期到了宋明時期又出現了變化,那就是政治格局從貴族門閥變成了士大夫主導,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但是士大夫是鬆散集團,最後結局就是皇權是一家獨大的大股東,而士大夫雖然有股份但是股份少的可憐,就沒有了威脅皇權的實力,除非他們非常圖團結,比如嚮明朝文官集團那樣!要不他們是沒法對抗皇權的。

但是皇權和貴族也好和士大夫階層也好,其實他們都是互為補充關係的存在,目的是為了統治的穩固,可是在武則天消滅門閥貴族之後,在新的士大夫階層還沒成長之前的那段時期內。

唐朝就會出一個問題,就是政權不穩固!而不穩固根源就是股東不確定性,我們想想就知道了啊,貴族成為了過去式被一擼到底,最後新的階級又沒有出現!

雖然在皇權和門閥貴族權利之爭中,最後皇權成為了勝利者,但是一個孤立的皇權是沒辦法穩定統治的,那麼皇權打敗門閥貴族,雖然是勝利,卻也動搖了皇權的統治基礎,孤立的皇權,如果面對一個異軍突起的反對者,就沒有辦法去權衡和制約!

而唐朝的政治也很奇怪,他們自己作死了自己,居然任命太監作為中央軍權的掌控者,這個太監如果衷心,當然沒問題,如果不衷心就會出大問題。

在這裡,我也能理解皇權的無奈,那就是不放心啊。在怎麼說太監也是皇帝身邊的貼心人,比門閥貴族也好,士大夫也好,還是要衷心一點的。恰恰就是這種僥倖心理,造成了唐朝末年的太監專權。

而引發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制度設定,統治基礎問題!

那麼掌握中央禁軍的太監,在沒有門閥貴族制約,士大夫階層還沒興起的時候,成為控制權利中樞,併為所欲為的存在就不是稀罕事情了!

也正是因為吸取了唐朝滅亡的教訓,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才會思考得出一個正確的方法去鞏固皇權。

第一:由皇權控制兵權,也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第二:強幹弱枝也就是集中央禁軍於國都,由皇權直接指揮。其他地區都是少量部隊駐守,即使出問題也沒大問題。

第三:分解相權,讓文管集團不能成鐵板一塊,成為又一個能威脅皇權的門閥貴族勢力。

在這樣一系列操作之下才有宋代國運綿長,其實宋朝國家政治格局制度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適合長治久安制度,如果不是外族入侵的話,他們會活的很長很長!

看看科舉出來的官員就能明白,他們都是平民階層。毫無權勢背景,他們唯一能選擇的就是依靠皇權還有國家權利來完成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之下,宋明理學為主導的儒家意識形態開始佔據正統地位,小股東文官集團們雖然力量不夠大,但是確實皇權的天生盟友,那麼任何敢於挑戰皇權的存在都是他們的敵人?這個時候宦官能成事嗎?答案是不能唄!

宦官想造反,文官集團那些人都可以噴死他們!

最後總結就是:唐末宦官能成事能獨攬大權,是一種鑽空子的行為,他們的機會來自於士族門閥到士大夫階層的過渡期,皇權沒有盟友情況下他們的藉機上位而已!


阿斗不傻


明朝長期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閹禍”橫行,上至廟堂、遠至邊關,到處都有宦官的身影。“立皇帝”劉瑾、“顧命太監”馮保、“九千歲”魏忠賢,這些人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是聽說過的。可是,無論明朝的宦官多麼權傾朝野、多麼囂張跋扈,只要皇帝想收拾他們了,不論是“立皇帝”還是“九千歲”,都只有束手就擒、引頸就戮的份兒。



晚唐時期則不同,宦官們的權力要遠大於明朝。從李輔國的“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始,晚唐的宦官們越來越不把皇帝當一回事,最後發展到了直接廢立皇帝、甚至弒君的地步。可是,晚唐的皇帝們卻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即便是距離開元盛世並不遙遠的唐代宗李豫也只敢悄悄派人暗殺李輔國(而且還給了他死後哀榮),卻始終不敢公開與宦官集團正面交鋒。之後唐代宗著手削弱宦官勢力,但是仍然不敢過於激進。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簡單。唐朝的宦官手裡是掌握著兵權。唐廷直接控制的禁軍主力神策軍的領導權就掌握在宦官們手中,而晚唐的藩鎮又多各自為政,中央根本調動不動。換句話說,晚唐皇帝們的生家性命全部攥在宦官集團的手中,這就是晚唐的宦官們敢於廢立皇帝、甚至弒君的根源所在。皇帝能做的只有在宦官集團內部的派系之間尋找平衡、借力打力,以維護自身僅剩的一點兒地位。



明朝宦官和晚唐宦官最大的區別就是,明朝的宦官雖然“權傾朝野”,但是手中始終沒有兵權。司禮監、御馬監能夠調動的兵力是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而東西廠更側重於情報工作,並不是軍隊,真刀真槍的戰鬥力同樣可以忽略不計。很多人受電視劇影響,覺得明朝的宦官可以調動錦衣衛,其實不然。明朝的錦衣衛通常都是由皇帝最為親近的大臣執掌,沒有皇帝的許可,宦官們根本調動不了。而且,因為與皇帝的關係親近,這些人根本不會買宦官集團的賬。至於地方駐軍,明朝的宦官最多也就是充當監軍耳目,根本無權染指軍隊指揮調動。手裡沒有金剛鑽,還攬什麼瓷器活兒?



此外,明朝祖制,宦官不得干政。換句話說,明朝宦官的權力不是天然的、不是理所當然的。明朝司禮監掌握的批紅,其最根源上僅僅是為皇帝代筆而已,差不多就是打印機的作用。之所以後來明朝的宦官集團能夠擁有那麼大的權力,一是因為明朝後來的皇帝懶政,不願意幹活兒;二是由於文官集團做大,皇帝想利用宦官集團制衡文官集團。換句話說,明朝宦官的權力本身是沒有法理依據的,是有違祖制的。之所以掌握權力,全是皇帝給的,因為皇帝懶得幹活兒。沒有皇帝的授權,他們什麼也不是。一旦皇帝想幹活兒了,自然也就沒有宦官什麼事兒了,收回權力也就是上下嘴唇碰一下的事情。而且,宦官們在文官集團面前實際上就是一個怪胎,掌權時文官集團迫不得已或許還會表面上給予尊重,一旦倒臺,基本上就是牆倒眾人推。所以,明武宗處置劉瑾,明神宗處置馮保、明思宗處置魏忠賢時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輕鬆搞定。


農民工歪說歷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一切都是假象

唐朝太監專權是因為手裡有兵,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皇帝對武將是異常不信任,而且當時藩鎮割據,李唐皇室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必須得有一直軍隊。大臣不值得信任,皇親國戚直接就玄武門之變了,只能交給太監。


太監的權力來源於手裡的兵,時間久了皇帝也得被太監牽著鼻子走。但是當時朝廷能控制的地盤並不大,所以太監們也就只能在京城周圍耀武揚威,你有兵,其他藩鎮也有兵,人家憑什麼聽你的。也因此,李唐皇帝就慘了,太監好不容易有權了卻沒地方顯擺,就只能拿皇帝開涮了。

明朝太監的權力則來源於皇帝,也就是說來源於皇帝對他的信任。內閣把奏章送上來後,皇帝懶的批,一看身邊這小太監不錯,就由你來替朕批吧。明朝太監的權力就這麼來的。



所以他們無論怎麼耀武揚威,實際上都只是明朝皇帝的走狗。八虎之首的劉瑾夠厲害吧,威風的時候幾乎把滿朝文武都按在凳子上打板子,劉健、謝遷那麼厲害的人物輕鬆就被劉瑾給趕回家了。結果朱厚照想搞他的時候僅僅用了一句話。


守仁讀仁


宦官本來是中國古代專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其實就是負責宮廷雜事的奴僕。雖然各朝各代在建立之初都會禁止宦官參與政務,但是在機緣巧合下仍然會在某些時期參與朝政,甚至是掌管朝廷大權,這其中就尤以唐朝後期的宦官和明朝的宦官為甚。


唐朝自唐穆宗以後,天子多受制於宦官。穆宗以後共有九位皇帝,其中除唐敬宗、唐哀帝以外,其餘均為宦官所立,由此可見唐朝後期宦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皇權。

而反觀明朝的宦官則大有不同,他們在外面如何囂張,又如何跋扈,可回到宮裡見到皇帝還是得夾著尾巴做人,說到底他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而已,皇帝愛用就用,不愛用了直接就可以一腳踹開,這其中的典型就是天啟年間的魏忠賢!


(魏忠賢影視形象)

魏忠賢在天啟年間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他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至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真的可以說是隻手遮天。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權傾朝野的人物卻被一個剛剛上位毫無根基的崇禎皇帝三下五除二就給發配到安徽鳳陽去了,魏忠賢多年經營的關係網幾乎是頃刻間就崩潰瓦解了。後來聽聞崇禎要逮他入京,他嚇得在旅店直接就上吊自殺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先說唐朝。

唐朝宦官的發展

唐朝初年對於宦官的限制還是很嚴格的,無論是品級還是人數都有限制。但是自唐太宗去世以後,制度就開始鬆弛了。(這好像也是每朝每代的規律一樣,建國初期比較嚴格,後來就慢慢鬆弛)


(高力士影視形象)

尤其是到了唐中宗李顯的時候,人數直接爆增到3000人,被授七品以上的就多大千人。到了唐玄宗時期更是氾濫,光是四、五品的宦官就達到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監門將軍銜者也為數不少。您可千萬別小看了這個三品,在唐朝前中期,宰相也就三品,再往上要麼能熬要麼是皇親勳貴,否則很難達到二品以上。也就是在玄宗時期出現了第一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因為曾助玄宗平定韋后和太平公主之亂,因此深受玄宗寵信。但是呢,他雖然權傾朝野,卻是對玄宗忠心耿耿,所以一直到玄宗朝宦官都沒有造成多大的禍害。


(李輔國影視形象)

安史之亂後,出現了第一個宦官野心家,他就是李輔國。他在玄宗逃離長安入蜀地時勸說太子李亨於靈武即位,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因為李亨為人性格懦弱,而眼見李輔國忠心擁戴,因此視他為臂膀,把軍國大事都委託給了他,但是他其實並沒有做到獨大,同時還有張皇后分權,他倆因為利益勾結在一起,這才造成了李輔國為所欲為。後來在立太子的時候張皇后站錯了隊,而李輔國擁立的李豫登基稱帝,是為代宗。這次是他力保李豫登基的,因此就更為膨脹了,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說出了那句囂張的“名言”,“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這句話中的大家是皇帝的俗稱,這種僭越君主之言是引的唐代宗極為不快,當即決定除掉李輔國。代宗表面優待李輔國,暗地裡聯合宦官程元振奪了李輔國的兵權,然後又派人刺殺李輔國,將李輔國的腦袋扔到了廁所裡。


(魚朝恩)

此後,又一位大宦官魚朝恩跳了出來,正是他的出現,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專權埋下了伏筆。公元763年,吐蕃進犯涇州,代宗因此出逃陝州。當時禁軍離散,一時難以召集,正是魚朝恩率駐陝州軍和神策軍奉迎,軍威方振。因為保駕有功,因此被封為天下觀軍容使,並統率京師神策軍。正是這支神策軍成為了此後宦官為非作歹的工具,廢立皇帝的倚仗。

神策軍成立於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本來的目的是防衛西北的吐蕃。安史之亂爆發後,神策軍奉命入內地平叛,最終神策軍的控制權輾轉落入了大宦官魚朝恩之手,而神策軍這支邊軍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天子禁軍!因為當時朝廷集權和地方割據矛盾日益尖銳,因此唐朝統治者曾先後兩次加強過神策軍,唐穆宗初年鼎盛時期曾達到18萬人!



(唐德宗李適畫像)

此後魚朝恩因為獲罪而被代宗秘密處死,同時神策軍的軍權也被收回,並由本軍將領為兵馬使統率!但是因為唐德宗時期強力削藩導致“二帝四王之亂”接連爆發,前去平叛的涇源軍在冒雨抵達長安時因為朝廷一無所賜,犒勞他們的又是粗食蔬菜,憤怒的軍兵因此殺進長安,唐德宗因此出逃奉天(今陝西乾縣),這就是涇源兵變!倉皇出逃時跟隨德宗身邊護衛的居然是一群宦官。

宦官的忠心護衛和武將的一再叛亂,兩相比較之下,德宗最終選擇了宦官,於是將禁軍統帥之職交予宦官,而且就此成為定製!從此之後神策軍就一直歸宦官掌握直到公元903年被朱溫解散!而在此期間他們也一直倚仗著這支軍隊在影響著唐朝後期的皇權。

在這裡有一點需要澄清的是,雖然唐朝的宦官掌握禁衛機構,敢於廢立皇帝,但是實際上他們一般不涉及外庭政治,沒有多大的行政權力,而且因為藩鎮割據的原因,實際上唐朝朝廷的權力並沒有太多可供宦官把持,因此唐朝的宦官對於全國的影響並沒有東漢和明朝那麼大!

明朝宦官的發展

明朝在建立之初對待宦官同樣嚴格,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以前的教訓,嚴令宦官不得識字,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職銜,而且還在宮門上懸掛貼牌,明示宦官不得干政!

但是到了成祖朱棣時,因為宦官曾助他奪帝位,因此視宦官為親信,開始設東廠,由宦官主持,東廠只對皇帝負責,可不經司法機關批准隨意監督緝拿臣民,這是明朝宦官專政的開端,但宦官真正做到專政是英宗時期的王振。


(王振影視形象)

王振因為從英宗朱祁鎮幼年時就開始服侍他,可以說王振是看著朱祁鎮長大的,而朱祁鎮也自然很依賴王振。朱祁鎮登基後自然就重用王振,將他提拔為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但當時朱祁鎮年幼,因此由張太后秉政,實際則由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處理,因此這時候王振並不能也不敢有所作為。

1442年,張太后病逝,對王振來說最有控制能力的人沒了(張太后活著的時候沒事兒就喜歡敲打王振一下,隔三差五就把他叫過去訓斥一頓),而實際主持政務的“三楊”中的楊榮兩年前就已經死了,楊士奇也因為兒子的問題而引咎辭職,只有一個楊溥還在朝,但是楊溥這個人老了也沒有楊榮那樣的心計,而其他內閣大學士資歷太淺。因此,王振擅權的一切條件都成熟了。


(張太后影視形象)

當時所有巴結王振的人立即就能得到升遷,而反對或不尊敬王振的就被立即下獄,比如說名臣于謙當年入京就因為沒有給王振帶禮物而被王振以對皇帝不滿的罪名下獄並判處死刑,後來是山西、河南兩省的官民入京請願王振才迫於形勢才免了于謙的死罪。後來膨脹了的王振又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結果沒想到明軍25萬人在土木堡遭遇慘敗,早就對作威作福的王振極為不滿的樊忠一錘當場結果了他!

其後成化年間的汪直、武宗時期的劉瑾以及熹宗時期的魏忠賢都曾先後專權,他們掌權的模式和王振也幾乎是如出一轍。雖然他們權傾朝野,不可一世,但是他們既沒有膽量,也沒有實力去模仿唐朝的宦官那樣廢立皇帝,這就和明朝皇帝的高度集權和政治模式有關了。

明朝皇帝、內閣和司禮監

明初朱元璋在地方上廢行省、設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軍事,三權分立、互不統屬,從而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朱元璋在中央則因為忌憚丞相的權力過大會威脅皇權,因此殺胡惟庸,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權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控制指揮,這使得封建專制在明朝達到了空前的集中。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但是沒有丞相幫忙處理政務,朱元璋實在是忙不過來,他只好設置內閣大學士作為顧問,幫助處理政務,但是僅限於顧問,沒有什麼權力。朱棣時期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入值宮內的文淵閣,並開始參與機密事物的決策,內閣由此出現。

內閣的出現就是明代皇帝封建專制主義皇權獨裁統治的實際需要而創立的一種新型中樞權力機構,但是它和以往的丞相府、三省或中書省又有不同,內閣大學士只對皇帝負責,只同皇帝發生工作關係,而不能與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和聯絡,更不能直接指揮他們如何工作,因此明朝的內閣大學士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執政大臣,雖然後來內閣也會兼尚書之職,地位也水漲船高,可內閣直到明朝滅亡都不是明朝的最高一級行政實體,他們除了和宦官鬥,還要和六部鬥,內閣的地位其實也很尷尬!


(票擬和批紅)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出現了“票擬”,由內閣閱讀奏章擬定批答文字,以墨筆寫於票簽上,送請皇帝批准!皇帝用硃筆進行批示,則稱為“批紅”! 內閣取得票擬權,說明了內閣地位的提高,似乎是有了丞相之權。但實際上這個票擬只是初步意見(議政權),最終的決策權仍然在皇帝手中。內閣權力的大小,內閣實際地位的高低,也主要表現在所擬票擬被採納的程度上。

然而明朝中後期,因為皇帝年幼或怠政等因素,因此“批紅”大權大多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宦官因此借用這個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權力,干預明朝的中央決策。因此在司禮監加入之後就在明朝由皇帝、內閣、司禮監組成了一個不等邊三角形,其中皇帝高踞於頂端,內閣和司禮監處於底邊的兩端。孰強孰弱,孰長孰短,完全視皇帝與其關係的密切和信任程度而定。也因為如此,在明朝內閣如果想執掌大權,還不得不與宦官合作,比如萬曆首輔張居正就是因為和太監馮保聯合才能推行改革!


(張居正影視形象)

很多人認為宦官取得批紅權是攫取了相權,其實司禮太監代皇帝“批紅”,實際上是代行皇權,而不是攫取相權!皇帝之所以將這種決策權交給宦官,是要利用宦官來牽制崛起的內閣和文官集團,代表皇權監督和控制政府機構的施政活動,以確保皇權的利益不受損害和侵犯。

因此明朝最重要的兩個中樞權力機構—內閣和司禮監都只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辦事機構,皇權高度集中且高高在上,下邊的權力分散又互相制約,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種權力結構下,任何權力機構都無法逃出皇權控制的軌道,也不可能形成真正危及皇權的“權相”或者“權閹”。

結語

其實,在古代皇帝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自由,也沒有那麼多的親人朋友,他們很多時候可能真的就跟他們自稱的一樣,真的是孤家寡人,而那些無依無靠的宦官就成了他們唯一可以聯合利用的工具。

他們很多時候不得不重用宦官來對抗文官集團或者是外戚,但在某些時候他們也會玩過火了,比如說將唐德宗將禁軍交給宦官,加之當時叛亂頻發,天子威儀早已不在,最終給唐朝後世皇帝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而在明朝的時候,因為封建制度的逐漸演變而趨於權力的高度集中,所有的權力都歸結於一個人,那就是大明皇帝!宦官的權力都是源自於皇帝給予的“批紅”之權,可像這種權力看似權力極大,實則虛無縹緲。總之,在明朝,無論宦官如何專政,都只不過是皇帝的一枚棋子罷了!


小祁說歷史


唐朝中後期的太監可以殺皇帝,這應該是對唐朝歷史的誤解之一了吧。由於歷史教科書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一略而過,而各種歷史科普讀物,又偏著於從李唐皇室的立場去描述太監這個群體。因此,唐朝中後期的太監便給人一個可以殺戮皇帝、隨意廢立天子,甚至為所欲為的印象。但其實這個印象是不太對的。

事實上,唐朝中後期的宦官與東漢和明朝的宦官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唐朝宦官之所以給人一種能廢立皇帝的錯覺,是因為唐朝宦官和皇親國戚搞在了一起。宦官確實參與了政變,但是宦官背後都是有指使人的。



先說一下唐朝宦官為什麼能位高權重。首先是因為他們代表了皇帝;其次是他們代表皇帝掌握了軍隊。唐朝太監掌握的神策軍,就是他們在後來囂張跋扈的資本。

那麼,神策軍是什麼部隊呢?

所謂神策軍,就是安史之亂後,在藩鎮割據和驕兵橫行的現實下,唐朝皇帝認為如果沒有一支兵力充足的禁軍作支撐,來拱衛京畿長安的安全,那麼朝廷中樞的權威是蕩然無存的。大唐天子想要保證自己的威嚴,就必須掌握一支直接由中央控制的武裝力量。而這支由西北藩鎮調到長安,直接歸中央調度的武裝力量,就是神策軍。

組建了神策軍後,皇帝還要給這支軍隊選一個信得過的統帥。

首先,皇帝自己親自統領行不行?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行的。一國之君跑去當軍頭,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第二,交給皇親國戚行不行?事實證明這是在找死。唐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的故事歷歷在目,誰敢信任皇親國戚?

第三,交給武將行不行?事實證明這也是不可行的。因為安史之亂後,武將的忠心已再難被皇帝信任。

第四,交給文官行不行?事實證明這也是不可行的。因為文官大臣的能力和威信被多次證明不足以統軍。並且文官掌軍後,也會像武將一樣也會尸位素餐,中飽私囊。一點也不比武將靠譜。

既然文管、武將都靠不住,那麼皇帝就只能選擇信任太監了。縱然太監也是稀爛,可是太監靠得住啊。唐德宗李適在位期間,他痛定思痛後,不再反覆,最終確定了以宦官掌管禁軍的制度。而唐朝的宦官掌軍,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唐德宗在確立宦官掌軍後,一開始是不怕宦官的。因為唐德宗把神策軍的進行分化,不讓一個人統領神策軍。為了監督神策軍,唐德宗又確立了讓太監擔任樞密使的制度,太監和神策軍的護軍中尉共同向皇帝負責。也就是說,當時向皇帝負責的人有四個。在這種多人制約的權力架構下,皇帝要除掉具體某個宦官,其實是很容易的。

但是如此一來,皇帝要想除掉整個宦官集團就不可能了。因為這意味皇帝要和整個宦官集團做鬥爭,難度太大。而且,即使皇帝能夠成功剷除了宦官集團,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朝廷不能沒有禁衛軍,而禁衛軍又不能交到武將和文官的手上。所以最終,統領神策軍的人還是宦官。

可能有人會好奇,神策軍是禁衛軍,為什麼神策軍要死心塌地的跟著宦官混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神策軍也是一群武將,他們與藩鎮沒有本質區別。而武將在當時屬於濁流,是受屬於清流的文管集團的蔑視的。相對來說,武將和宦官更合得來。因此神策軍也就願意為宦官賣命了。

而當神策軍與宦官搞在一起後,他們就變成了足以和外朝的文臣士大夫相抗衡的強大政治集團。那些覬覦皇位的皇子親王、後宮嬪妃們就會跟宦官和神策軍搞在一起,結成盟友。這才是中晚唐時期,宦官屢屢參與到宮廷政變,並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根據正史記載,確實死於宦官之手的唐朝皇帝,只有唐憲宗、唐敬宗兩人,而暗殺他們的太監並不是得寵的高級宦官,都只是希望通過弒君,達到飛黃騰達目的的無權且地位教低級的宦官。

另外幾個皇帝的死,其實跟宦官都沒有很根本的關係。

比如唐宣宗的死,表面上是宦官乾的,但實際上的幕後策劃人是時為皇太子的唐穆宗和其母郭貴妃。是太子和后妃策劃了弒殺唐憲宗的宮廷政變!而直接動手的宦官,僅僅是受其指使罷了。

比如唐順宗之死,表面上也是宦官乾的,但幕後策劃人是唐憲宗。這這跟明英宗的奪門之變一樣。只不過唐朝太監把病重的唐順宗給弄死了。而明朝太監沒有把病重的明代宗弄死。但是死與不死,還不是新皇帝的個人意思。

因此,唐順宗和唐憲宗之死,本質上也是親子弒父,報應不爽,動手的宦官只是新皇帝的殺人之刀罷了。

再比如唐敬宗,他倒算是真正意義上被宦官弒殺的。但是刺殺他的太監並不是權勢滔天的大太監,而是整天被唐敬宗凌辱、不堪受虐的低級宦官。這就好比嘉靖時期的一群宮女因為不堪虐待,鋌而走險刺殺嘉靖皇帝一案。如果她們僥倖成功了,按照評價唐朝太監的說法,是不是可以說“明朝宮女權力何等之大,竟能殺戮天子”?

所以,關於唐朝宦官如何權勢滔天,竟可以廢殺天子,皇帝只是其傀儡的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



最後說說甘露之變,因為這一事件是李唐皇帝和宦官集團的最著名的一場衝突。

首先拋結論,甘露之變,唐文宗會失敗,是因為他野心太大,完全不懂朝堂的平衡之道。他竟意圖將宦官集團和士大夫朋黨一網打盡,恢復唐朝前期皇帝的威福自傳之權,卻全然不計後果。這就必然會失敗了。

首先,唐文宗依靠李訓、鄭注兩個並不得人心的官員去奪權,將當時朝中的牛、李二黨盡皆貶斥,這就得罪了文官集團。

然後,唐文宗又打算以一場大規模殺戮,從肉體清洗宦官集團。這一下他又得罪了整個宦官集團。而神策軍是與宦官是穿一條褲子的,得罪了宦官也就等於得罪了神策軍。

試想一下,得罪了文官、宦官、武官,唐文宗他要是能成功,這就是見了鬼了。

後來失敗的唐文宗被軟禁,宦官集團殺盡了朝中的李訓、鄭注黨徒,進而還想得寸進尺,還想殺戮異己,從此獨佔朝堂大權。

但是,外藩的藩鎮不幹了,以昭義鎮節度使劉從諫為首的外鎮強藩紛紛上表,聲討太監的罪過。太監惹不起外藩,最後只得被迫收斂,把文官的代表,牛、李兩黨的高級官僚再請回朝廷執政。這一事件就說明了,唐朝的太監其實真的沒到擅自廢立皇帝的霸道程度。



說完唐朝再說明朝。事實上,明朝的太監比唐朝的要厲害的多。

因為唐朝皇帝的皇權不強,地方有眾多的藩鎮存在,宦官們在中央雖然大權在握,但是在地方上的地位並不高。藩鎮們壓根不鳥宦官!而明朝就不一樣了,明朝是高度集權的時期,掌權的太監只要在紫禁城一呼,則地方便會瞬間百應,爭相的拍馬屁。

這個區別,其實就是皇權的大小。而不是宦官權力的大小,這一點一定不能搞混餚。

總結:唐朝的宦官與東漢、明朝無異,都是皇帝用於平衡士大夫和武將兩大集團的一個工具罷了。只不過唐朝皇帝對皇子宗親的限制力太差了,沒有像明朝一樣徹底的該死藩王。因此才給了唐朝宗親和太監聯合,一起搞掉了七八任皇帝。如果沒有這些皇子宗親做後臺,宦官是絕不敢廢立皇帝的。


Mer86



因為唐朝太監有兵權,明朝太監掌握不到真正的兵權。

接下來宋安之大概來說說。

唐朝中後期開始,藩鎮林立,中央朝廷式微,而中央朝廷能直接控制的軍隊是神策軍。

但神策軍的兵權是在太監手裡,加之外面藩鎮林立,那些節度使才不會管朝廷之事,所以自然是太監一家獨大,肆意欺主了。

而明朝太監呢,雖然兵權很大,諸如可以監軍、鎮守、提督京營等。

但大家要搞清楚,太監的兵權並不完整,因為同太監一起掌握兵權的還有武將(總兵官、總督)和文官(巡撫),三方彼此之間是互相牽制,最後均聽命於皇帝。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差距,所以唐朝的太監可以隨意廢立皇帝,而明朝的太監卻做不到。

至於深層次的原因呢,宋安之在頭條號文章中特意分析寫過,跟唐玄宗有很大的關係,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哈【唐朝太監可以隨意廢立皇帝明朝太監卻不能,原因在於兵權控制力度 - 今日頭條】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94519142084510222/?app=news_article×tamp=1558709566&req_id=20190524225246010152021220115B20A&group_id=6694519142084510222&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宋安之


意義很簡單——唐朝太監掌握兵權,明朝太監只有蓋章權

唐朝的太監從唐玄宗李隆基重用高力士、楊思勖開始興起,安史之亂後從李輔國開始掌握兵權,魚朝恩時建立並掌握神策軍,成為唐朝在藩鎮割據時代不滅的重要力量。因此,唐朝的太監是保障李唐江山在藩鎮割據時期屹立不倒的兩大支柱之一。另外一個支柱是文官集團。

明朝的太監,雖然被朱元璋命令禁止干政,但朱棣奪位後,由於丞相被廢除,所有的治理政務都壓在朱棣身上,朱棣沒有他老爹朱元璋那麼搏命,於是就慢慢的把一些日常性的治理權力交給文官集團的內閣和太監集團的司禮監。明朝的太監看似權力很大,但只掌握錦衣衛、東廠、西廠等三大特務組織,根本不足以構成對皇權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崇禎帝一紙詔書就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忠賢給殺了的原因。太監集團成為明朝皇帝制衡文官集團的工具。

臺灣的柏楊將太監時期分為三期:

漢朝是第一次宦官時代,以小皇帝+太監VS太后+外戚的權鬥為特徵,從漢和帝和太監鄭眾逼殺竇憲開始,到袁紹殺宦官、董卓廢少帝立漢獻帝為止,合計100年;

唐朝是第二次宦官時代,以皇帝+太監+文官VS割據藩鎮的權鬥為特徵,從755年安史之亂,李亨和太監李輔國發動馬嵬驛之變殺楊國忠開始,到903年朱溫發動宮廷政變,誅殺宦官接受,合計149年;

明朝是第三次宦官時代,以皇帝挑撥太監VS文官權鬥為特徵,從1435年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司禮監太監王振掌權開始,到1627年崇禎帝誅殺魏忠賢結束,合計192年。

唐朝太監是皇帝軍權的保證

太監李輔國在擁立唐肅宗李亨即位上功勞很大,因此唐肅宗即位後,就任命李輔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府行軍司馬,成為唐朝太監掌握兵權的開始;763年,因為吐蕃進攻長安,唐代宗任命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並統領神策軍。

太監集團除了擁有禁軍兵權之外,還有派遣到各地藩鎮擔任監軍的權力。除了軍權,太監集團還干涉政事。太監通過和朝官系統(南衙)相對比的北司,以中使身份干預朝政,開始掌管樞密院、宣徽院等機要實務機構。

唐朝太監廢立皇帝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826年唐文宗以前,太監只能以君主的意志進行,只有參與權力,並非決策權力。

2、826年唐文宗到859年唐宣宗時,太監只能趁國君病重或將死時,偷偷摸摸的篡改詔令以達到廢立目的。

3、873年唐懿宗之後,太監擁有完全廢立皇帝的權力,可以光明正大的廢立皇帝。

總的來說,唐朝太監雖然擁有廢立皇帝的權力,但太監本身並非鐵板一塊,也是分為不同集團,各集團之間內鬥也非常厲害。但不管怎麼說,太監集團延續了李唐的江山。

明朝太監是皇帝行事權力的工具

明朝的太監分為4個階段:

1、禁止太監干政的朱元璋時期。朱元璋廢除丞相,集君權、相權於一身,導致工作量暴漲:平均每天要批閱150件奏章,裁決400個案件,合計550件。

即便朱元璋再怎麼工作狂,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搞不完這些工作量的。於是朱元璋設立內閣大學士來幫助處理,即:票擬。票擬後的奏章要通過太監轉交給朱元璋。

朱元璋害怕中轉的太監干政,於是立下不得太監干政的鐵碑,並禁止太監讀書識字。

2、建文帝時期,對於太監也是非常嚴格的,稍有違反即送有司治罪。朱棣在靖難之變中得到了很多太監的幫助,於是即位後就重用太監,如鄭和、侯顯、王景弘等;讓太監管理錦衣衛、東廠等。

3、明宣宗時設立內書唐,讓大學士陳山教授宦官們讀書識字,同時授予司禮監代理皇帝批奏章的批紅權。自此之後,明朝的太監因為得到教育,比起漢朝、唐朝的太監們素質要高很多。

4、第三次宦官時代,是從太監王振開始。王振、曹吉祥、汪直、劉瑾、馮保、魏忠賢等。

明朝太監所能掌控的就是廠衛,即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

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是為了監控大臣,提防大臣反叛;

朱棣設立東廠,是為鎮壓反對自己的官員——靖難之變奪位朱棣也心虛啊;

明憲宗設立西廠,是認為東廠、錦衣衛不足以相信,於是設立新的機構,以喬裝平民方式在宮外偵察臣民動向,消除反叛隱患;

明武宗設立內廠,不僅僅是監視臣民,還監察錦衣衛、東廠、西廠。

總的來說,明朝太監就是幫皇帝幹活的:

1、替皇帝堅持臣民,防止反叛;

2、替皇帝進行文書工作,日常性政務披紅;

3、派駐各地,替皇帝監督地方或貿易港口稅務。

綜述

唐朝時太監有兵權,有參政權力,因此能夠影響或獨立廢立皇帝,但同時太監也是保障李唐存在的支柱力量。唐朝太監和唐朝皇帝是利益共同體,彼此影響。

明朝時太監並無兵權,只是代表皇帝行使權力,和朝廷冊封的治理官員一樣,都是治理工具。明朝太監是明朝皇帝的眼耳手腳,專門替皇帝幹活。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唐朝和明朝都形成了兩套獨立但又相互影響的體系:以行政力為主的朝廷文官體系,和以監督力為主的太監體系。當然唐朝的太監體系,不僅僅是監督,還有能力干預朝政。這是明朝太監體系做不到的。

由於信任問題,基本上皇帝用嘴對文官集團說話——公開的,用心對太監說話——私下的。於是有時候太監就成為皇帝的心,或假冒皇帝的心,對文官集團說話。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