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盆景技藝中的“爭”和“讓”

盆景技藝中的“爭”和“讓”

圖1 情緣高逸 九里香 98×120釐米 蕭庚武作

爭和讓是一對對立的概念,是人性哲理的辯證關係,是人們對待事物所採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行為。正能量的爭是激發活力的競爭,而讓則是弘揚美德的禮讓。相傳清朝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因修牆佔道發生爭執,特寫信給在朝當禮部尚書的張英,張英覆信說:“一紙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收到覆信,讓地三尺,吳姓鄰居感其義,也讓地三尺,遂成爭讓典故——“六尺巷”的美談。

在盆景製作技藝上,某些法則被賦以人性化比擬,爭讓關係就是其中之一。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爭和讓主要表現在枝幹的長短、高低、走向排比上,並服從於整體佈局。爭和讓處理得好,作品會顯得生動而協調,因爭而有動感,因讓而有和諧(圖1)。

就單一造型而言,相對應的枝託長為爭,短為讓,如圖2中,左邊第一託略下垂的大飄枝(也被稱為探枝)即枝託1,伸展較長,所佔有的空間較大,且與根盤3走勢相呼應,呈明顯爭勢,而對應的右邊第一託2較短,相對於枝託1呈讓狀,這一爭與讓,使樹冠構成銳角三角形,富有動勢。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這一爭讓,也使作品獲得整體上的平衡,給人以剛勁、穩健、瀟灑的感覺,假如沒爭沒讓,兩邊枝託一樣長短,樹冠就會像一把傘,有些呆板,且重心偏右。如若爭讓不當,枝託2爭而枝託1讓,則會因與根盤走勢相逆,造成失衡,產生向右傾倒的不穩之勢。枝託佈局中的爭讓還表現為前讓背爭,即觀賞面前面枝託相對較細較少,避免遮幹閉塞,以充分顯露枝幹的結構美、形態美;背枝即後面的枝託相對於前面較長較豐滿,則可增加構圖深度,豐富內涵。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盆景技藝中的“爭”和“讓”

圖2 單一造型作品的爭讓關係

爭與讓在干與幹之間的表現為乾的高低、走勢與走向。如圖3中的雙乾造型,主幹1強勢垂直向上,高於副幹,占主導地位,呈明顯爭勢;而副幹2從基部分歧後,幹形偏左斜出延伸,且較短,對主幹呈讓狀。這一讓,讓出了兩幹間的Ⅴ形空間,構成了一正一斜的常規雙乾造型美。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同時,兩乾的枝託都向外爭向裡讓,向兩幹中間生長的枝託較少較短,避免兩幹間枝託過多交叉繁雜,使空間架構更加疏朗清晰。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而在整體佈局上,左邊第一託的爭勢與根盤3走勢協調,使作品在穩健中增加了動感,雖中規中矩而不呆滯。

盆景技藝中的“爭”和“讓”

圖3 雙乾造型作品的爭讓關係

爭讓關係是盆景作品在構圖佈局中遵循美學法則的一個表現,並非樹木的生長規律。自然界中的樹木生長只存在爭,爭空間,爭陽光雨露,讓也是為了爭,不然就被淘汰。而在盆景的具體操作中,也並非每件作品都存在爭讓關係,應視立意和構圖需要,注意爭讓相宜而又順其自然,不必過於刻意。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