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苟玉娟,1966年出生,現年虛齡五十三歲,因為患病右腿高位截肢,成了一名殘疾人,她身殘志不殘,仍然用她最熱愛的秦腔藝術事業,給健全人傳遞著開心快樂。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這張合影是焦村,和盛,太昌,新庒,長慶橋,廣大秦腔藝術愛好者在長慶橋舉辦的,秦腔藝術匯演學習交流現場的大合影,合影中拄雙柺的就是苟玉娟。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苟玉娟,女,一九六六年馬年出生,現年虛齡五十三歲,初中文化程度,秦腔藝術愛好者,家住在寧縣和盛鎮吳家村八組。一個心底善良吃苦耐勞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2013年以前農忙在田野農閒在工地,田野裡留下了她收種時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工地上當了多年小工,每塊磚每車沙灰裡都有她勤勞的汗水。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然而這麼一個心底善良賢惠,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普通農家婦女,2013年不幸的命運落到了她頭上,因右腿疼痛,在西安西京,軍醫,交大等醫院,經過珍斷和先進儀器檢查,經檢查結果右腿肌肉內有腫瘤。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2013年到2017年前不斷化療放療,無情的病痛折磨著這個苦命的女人,四年時間化療放療治療多次手術,都沒有保住她的右腿。2017年4月在西安交大醫院不幸截肢。截肢後她清醒過來時她生不如死,不吃不喝以淚洗面,她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一個活蹦亂跳,愛說愛笑愛唱秦腔,愛勞動的她從此就成了殘疾人,幸運的是她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愛她的老公,一雙孝順的兒女。老公和兒女們輪流伺候不離不棄,她的病花光了老公一生靠下苦積攢下來的存款,還欠了好多外債,但在老公心裡只要有人,錢可以重新在掙,人如果沒了要錢有什麼用呢。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在老公和一雙兒女的心裡,殘疾後的她要比健全時的她更加體貼關心和疼愛,她的身體殘疾了,他們要讓她有一顆健康健全的心靈,要讓她丟掉自卑擁有自信。在老公一雙兒女,和前來探望她的親朋們,他們溫暖關心體貼以心曖心的話語,給了她力量勇氣自信,她才有了生活下去的勵志,身體漸漸恢復好了。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她仍然捨不得放棄她身體健全時最熱愛的秦腔藝術事業,她熱愛生命,她熱愛秦腔,這是她後半生的最愛。她雖然殘疾了,但她身殘志不殘。寧縣西區長慶橋,新莊,太昌,和盛,焦村,等自樂班秦腔匯演學習交流現場都留下了她快樂的足跡,那裡有秦腔自樂班學習交流匯演,她就拄著雙柺坐車前去。

甘肅寧縣和盛鎮苟玉娟身殘志堅對秦腔藝術追求堅持不懈

她不想失去這一次次機會,在匯演現場她能找到快樂和自信,每一次自樂班交流匯演,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如果說健全人為殘疾人服務,那麼那些盲人按摩店,每天推拿按摩的殘疾人不照樣為健全人服務嗎?苟玉娟雖然殘疾了,但她仍然用她最熱愛的秦腔藝術事業,給健全人傳遞著開心快樂。都是普普通通身體健全的農民,雖然經濟上幫不上他們,但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時,在上下車時如果遇到他們能夠及時攙扶讓座,在過馬路時攙扶他們過馬路,在殘疾人坐輪椅車上坡時,如果後面走著身體健全的你,能夠及時伸出雙手幫他們把輪椅推上坡。這個不需要用錢,這個只需要有心,這也是對殘疾人的另一種關心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