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追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最親民的國粹藝術

小時候,每次村子裡的紅白喜事,都會有人請來木偶劇表演,這種文化藝術形式是我接觸最早的秦腔的另一種表演形式,木偶的表演比較死板,只有胳膊和眼睛、嘴巴是可以動的,那個時候吹拉彈唱的都是真人,每次看木偶的時候,其實我最好奇的就是它背後那個配聲的人到底長什麼樣子,這成了童年最有意思的經歷,90年左右,村子裡開始有了電視機,所有的人以為接觸文化的慣性,所以每週三時候人最多的時候,因為這一天電視裡會放秦腔節目,村子裡總共也就兩三臺電視機,每週三都圍的滿滿的,特別有意思,作為小孩的我卻覺得戲曲聽起來太繁瑣沒什麼興趣,但是自從認識文字就開始知道《十五貫》、《周仁回府》、《側美案》等劇情,每週三都要看著字目幫奶奶解釋,因為她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也不認識字。我們對於戲曲文化的認識一直都比較排斥,可能是有了感知以後就開始有了流行音樂。

文化追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最親民的國粹藝術

秦腔作為中國戲劇文化裡最早一批的文化表現形式,其實在西周就有了這種表演形式。之所以說秦腔最為親民,是因為崑曲和京劇在當時都是有錢人家或者生活富足的人來欣賞的,而且崑曲和京劇很多更加有的韻味,文化底蘊也比較身後,特別是崑曲,那其實就是一種變形的文言文唱法形式,當然現在欣賞起來覺得確實很美。而且秦腔最早在民間被稱為“亂彈”、“梆子腔”,所以其實它是一種從基層而演化出來的文化,表演形式也沒有京劇和崑曲那種委婉的氣質,基本就是直接發聲或者拖長音,只是後來的表現形式更多樣化,其實也借鑑了很多其他劇種的特色,倒是和河南豫劇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化追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最親民的國粹藝術

等我再長大一點,開始對秦腔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慢慢喜歡上了秦腔,很多名家的唱段聽起來也覺得很有意思,比如李愛琴老師、郭明霞老師、馬友仙老師,經常陪奶奶聽戲,有時候自己也會跟著哼幾聲。除了傳統的正劇,其實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荒誕劇,比如《張良賣布》、《拾黃金》等,都特別的有意思,小時候比較喜歡看。但是秦腔主要分佈在陝甘寧等地方,在南方和東北聽的人都不多。還記得有一年東方衛視的戲曲節目請了華陰老腔的團隊去表演,大家被這種直接的表演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被稱為戲曲界的搖滾樂。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喜歡戲曲的人越來越少,而且文化的傳承已經沒有給他們太多選擇的出路,所以近幾年很多地方都在拯救傳統文化,拿秦腔來說,不想京劇那麼廣為流傳和被國家重視,也沒有崑曲那麼深的文化底蘊,現在學習戲曲的年輕人也慢慢變少,想要有前些年的那種戲曲大家更是鳳毛麟角,這就是文化要變成遺產最為恐怖的一件事情。所以希望大家都接觸戲曲,給他們一個讓我們認識的機會,慢慢變成一種文化習慣,也就能變成一種文化涵養,得以傳承。

文化追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最親民的國粹藝術

文化追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最親民的國粹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