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到北京?

久哥聊小说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一个极为明智的重大举措,从他自己的口中道出的理由以及种种迹象表明,他之所以迁都北京,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永乐帝曾说迁都北京是“以天子守国门”,这确实是当时天下政治、军事形势的重中之重,元朝虽灭,但蒙古的势力仍然很大,力量仍然很强,明朝也时常出兵与蒙古进行边地的战争,朱棣当年作为长期驻守北京的藩王,对这一形势了解的很清楚。以边关重镇作为国都,可以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而且京畿地区的驻兵防御,一方面减少了就都南京时需要分兵北上的麻烦,节省各项资源,一方面在蒙古南侵时,便于兵马的调动。

第二,自石敬瑭向辽国割让燕云十六州以降,历经辽、金、元,南北分裂以达四、五百年之久,朱元璋就曾说过“北平非中土”的话,可见南北方人民之间的隔膜已深。明朝作为一个南北一统的王朝,虽说是起家于南方,但在这种形式下,更要巩固北方的统治。朱棣在北京就藩多年,对这种局面也是相当了解的,他建都北京,也是为了增强这种大一统的民族心态。

第三,北京的各方面条件在这样的历史格局下,也非常适合成为首都。北京地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界,是扼守北方民族南下的战略要地,也就是朱棣所说的“山川形胜,足以制四夷,制天下”,北京稳固,则中原稳固,则江山稳固。北京又是朱棣做燕王时经营多年的基础,朱元璋定天下的大本营在南京,而永乐定天下的基础则在北京,政治条件对朱棣极为有利。此外,元朝早已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北地的物产虽不丰富,但有运河的通衢之便,完全可以解决首都所需的各项物资需要。更加之,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北京作为北方的政治中心已历四、五百年,人文文化条件也是建都非常合适的选择。

(建文帝)

当然,很多人都会提到永乐是篡位获得的皇位,在南京不免有所心虚,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一个历史上性格极为刚毅的皇帝,在这方面不能说永乐没有心虚之处,但绝对不会是他主要迁都的原因。而事实也证明,他是在靖难之役之后很久,在已经削平了所有他的反对势力之后,才决定迁都的。


红小豆馆主


关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首先,巩固皇帝宝座

我们看看朱棣是怎么做的皇帝呢?是把他老爹朱元璋定的继承人赶下台做的皇帝,北京曾经是他的藩邸,是他兴王创业的基础,对他来说北京比较亲切,而应天是老爸朱元璋和大侄子朱允炆做皇帝的地方。

他用武力推翻了老爹朱元璋所立的合法皇帝。如果老爹在天之灵知道了,肯定会发怒。

此外,做了皇帝每天都要坐在朱元璋和朱允炆曾经做过的龙椅上,心里感觉七上八下,总归是不安宁。

而想到死了以后还得躺倒老爸身边,这要是在那边见了面,估计还得让老爹朱元璋狠狠的训斥,想想自己后背发凉。

我们今天看来,这有点迷信,但是在当时来说,绝对不能低估一个封建帝王的迷信程度,为啥呢?

要知道朱棣即位以后,曾经很多次请番僧做法事,一次斋蘸便是七天七夜,这法事是要“荐福于皇考皇妣”,这不就是害怕受到老爸惩戒,而想得到朱元璋的原谅吗?

另外,那个被他推下皇帝宝座的侄子朱允炆不知下落,天下还不稳定,建文帝很多遗臣也是闹得乱哄哄,这成了朱棣的隐患,他时刻担心反对他的势力会有所行动。

想想,北京可是老子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天天在别人待过的地盘上,心里却是有点别扭。所以为了巩固皇帝的宝座,迁都也就成了一种解决方式。

其次,更好地控制西北

大明朝建立以后,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就曾经在定都问题上举棋不定,一直在犹豫徘徊,他们没有把元顺帝的子孙们斩尽杀绝,而是赶到了北边的蒙古高原上,虽然元朝残余势力远走沙漠,但是一定的军事实力还是有的,万一他们要卷土重来,京师不设在北方,军事力量薄弱,黄河以北的地方可是不太容易守住。

虽然应天经济好,但是位于东南,距离北方的蒙古太远,对控制西北不利。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家底,无奈国家新立,经济凋敝。

老头儿只能无奈的感叹道“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又衰,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

想想,也只能把未尽的事业留给子孙了。

从这里看朱棣迁都也是完成老爹的遗愿。

最后,实现朱棣的“英雄梦”

朱棣有什么英雄梦呢?

简单的说就是“控四夷以制天下”。

其实朱棣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他就藩于此,而对大元留下的一切耳闻熟知,忽必烈和他的子孙们在这里君临天下,朱棣也想建立一个举世无匹的庞大帝国,他多次率军出塞,又南征南安,派郑和下西洋。这都是朱棣英雄之略的体现。

“燕地负山带海,形势雄伟,临中夏而控北荒,诚所谓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者”,这地方比应天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要好很多。

综合上述三点,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不过这都是我们的的臆测,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成祖朱棣自己知道。

谢谢各位观看,如有不妥留下宝贵意见!

千秋文史


在明朝刚刚建立时,南京就相当于一个临时首都的角色。

朱元璋是不愿定都南京的

因为历史上凡是定都南京的王朝大都是偏安一隅,国祚不长。而且历代南京宫阙城池多有迁徙,城隍又屡经开挖、填塞,导致南京地脉尽泄,王气难收。

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迷信色彩,但古人就信这个。

朱元璋起先中意的都城是安徽凤阳,也就是他的老家。凤阳原本是叫做濠州,朱元璋称帝后才改成的凤阳,寓意龙兴之地。

而且中国古代一直就有“衣锦还乡”的传统,朱元璋又是农民起家,即便当了皇帝依然有浓厚的乡土观念。


他曾集全国之力营建中都凤阳,又迁江南富户十余万人于凤阳,但凤阳建了六年后工程就停摆了。据说是修建的工匠们因为食不果腹心生怨恨,因而施展了“厌胜之术”,朱元璋自此也就放弃了迁都凤阳的打算。

明太祖朱元璋又曾派太子朱标考察了西安、开封等地,但朱标回朝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几十年来,朱元璋一直将朱标当成继承人培养,此番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他打击极大。他曾自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迁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到朱棣靖难,从北方一直打下南京城,迁都的事情才重新被提起。

而北平是朱棣的分封之地,经营多年,那里的统治基础很好,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而且北京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以北京为首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天下四海。

同时几千年来,威胁中原的胡马蛮夷皆来自北部边疆,所以立都应当以戍边制敌为第一要务。一旦北方有战事,消息从北方传来需要数天,不利于中央组织大军抵抗。

朱棣迁都北京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对付北元的残存势力。

不过北京作为都城又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在明王朝强盛时期,对打压北方游牧民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是,一旦王朝式微,北方有变,来自北方的敌人不仅可以轻易得到一座坚城和巨额物资,还可以北京为根据地蚕食中原。

后世的满清就是这般夺得天下的。


历史就在那里


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本是镇守北平(今北京)一带的守边藩王,但他野心勃勃,一门心思想取代侄儿朱允炆,做君临天下的皇帝。正因如此,等到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史称“靖难之役”(1399-1402年)。“靖难之役”持续3年时间,最终朱棣竟能渡过长江、攻陷南京,顺利地爬上皇帝宝座,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但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刚刚坐上龙椅,便急吼吼地抛弃其父亲自选定的都城,也即地处江南富庶繁华之所的南京,而将其迁往气候干燥、经济远不及江南发达且屡屡遭受蒙古骑兵威胁的北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笔者不揣冒昧,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南京“风水”不好,只适合偏安政权。南京地处江南与中原交界处,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邻长江,地形险要,号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堪称“帝王之宅”。从吴大帝孙权在此地筑城并建都开始,先后有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明、太平天国、民国等9个政权在此定鼎,所以“金陵有王气”的说法,在社会上非常流行。



然而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但凡是在南京建都的政权,“寿命”大都比较短(明朝除外),要么最终成为被统一的对象,要么建都后不久便发生大动乱,最终都城迁往别处(明朝)。相似的历史一再上演,让世人不得不怀疑南京的“风水”不佳,若在此定都的话,不仅难以统一中国,而且还无法保证政权的长治久安。


江南世风萎靡,久居南京会销蚀进取的意志。江南地区沃野千里、物产丰饶,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民,只要不遭受大规模的战乱,便可以过上一种富足、自保的生活。正因如此,江南民众没有向外扩张的动力和兴趣,并由此滋生出贪图享乐、追求奢靡浮华的风气。定都南京的政权,受当地风气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容易滋生一种自满、懈怠的作风。



有鉴于此,深具忧患意识的帝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定鼎南京。就明朝而论,其实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已经决定将都城迁出,先是计划搬到开封,而后又打算在西安建都。但终因开封、西安残破日久,再加上迁都工程过于浩大,非数年时间所能完成,故而直到朱元璋驾崩,都没能实现目标。所以由此来看,朱棣将都城迁往他处,也可以看做是继承亡父的遗志。


朱棣的根基在北京,而非南京。一座城市能否被确立为首都,除了它的地理、军事、政治价值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即它周边辐射地区,是否是政权根基所在地,换句话说,都城所在地区的民众,是否是该政权的“铁杆”支持者。秦、汉、隋、唐定都长安,五代、北宋定鼎开封,明初在南京开国,莫不是考虑到这些城市所在地区,是它们获取支持,并赖以存在的“根基”。



但南京对于朱棣来讲,非但不是“根基”所在地,反而因为他的篡逆之举,成了明里暗里反对、敌视他的“大本营”。毫不夸张地讲,在南京停留的每一天,朱棣处处感觉不自在,总不如在经营多年的北平待着舒心踏实。舍弃敌意甚深的南京,改而迁往作为多年“老巢”的北平,对朱棣来讲,是再好不过的安排。


北京地位极端重要,可以帮朱棣实现一系列伟大的抱负。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就明朝而论,不仅是抵御蒙古人入侵的屏障,而且可以向东北进一步控制关外地区,向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一。定都北京的话,进可以肃清漠北、开疆拓土,退可以保护中原,做到“天子守国门”,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安排。



正因如此,朱棣篡位后即着手迁都事宜,在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北京顺天府,并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营建北京宫殿。经过长达15年的营建,北京城已经颇具规模,并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正式被确定为明朝的首都,而南京则降为陪都,直到明朝灭亡一直如此。


史料来源:《明史》、《明成祖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等


文史砖家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首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朱棣登基之前,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棣12岁时受封燕王,21岁就藩北京,替代功臣镇守北部边疆,其间多次大破北元,战功卓著;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燕王在南京登基称帝;



此时元朝已被推翻二十多年,虽然当初明朝大将蓝玉、傅友德、郭英、燕王多次出征讨伐,虽有战功,也未能彻底解决边疆侵扰问题;游牧民族主要以骑兵为主,以放牧为生,居无定所,机动性强;他既不善于耕种,也不善于手工业,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他们就凭借其快速的机动能力,肆意在明朝边境抢劫侵扰,你征讨他就跑,你走他就来,而且征讨时,在茫茫的草原,很难找到他们;


在永乐年间,那些能打仗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杀光了,一起靖难能打仗的功臣,张玉在靖难时战死,朱能永乐四年在征讨安南途中病死,张玉的儿子张辅接替朱能,平定安南后走不开,以致于没有合适人守边;


永乐七年,朱棣派淇国公丘福出塞征讨北元,因轻敌冒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为此朱棣决定亲征,永乐八年、十二年两次出征塞北,但南京到北京路途一千多公里,更别说塞北,路途遥远,出征和粮草运输极为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途中也因补济不及而回兵;迁都之后,又分别于永乐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出征北元,有效的控制北方疆域,天子守国门,成为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另外,靖难时对建文朝反对遗臣的杀戮,失去本土人的拥护 ,不如在北京二十年经营的根基稳固,同时已习惯了北方的生活,这应该都是朱棣迁都的原因吧!


我在此抛砖引玉,你有什么补充的?


说好一起去旅行


1421年北京紫禁城完工,朱棣正式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朱棣之所以把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巩固北方边防的需要。元朝灭亡之后,元顺帝带着元朝残余势力逃到长城以北,经常突破北方边防要塞南下,严重威胁到明朝北方边境的安全。为了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务,打击元蒙残余势力,需要把政治中心从南方迁往北方。

第二,南京在靖难之役中,皇宫和城市几乎毁于一旦,没有北京宫殿完整。北京宫殿在元末战争中,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创伤,因为明朝大将徐达进攻大都(北京)时,元顺帝是弃城而亡的,再加上紫禁城已修建完工,也有必要迁都北京。

第三,北京是朱棣当燕王时的根据地,经过多年的经营,后方巩固。而南京则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地盘,虽然朱允炆失踪,但还是有许多忠于他的势力存在,朱棣不得不有所忌惮。




纵论古今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朱棣登基是踩着大明王朝的累累白骨才登上帝位的,他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手中夺得了江山,这无疑是对朱元璋立嗣遗诏的公然违背。所以,他在位时期的大多数政策都与洪武时期相抵触,骨子里实际上是要超越洪武朝,建立更大的功业以证明自己。迁都北京也是其中之一。

传统说法认为是因为北京是朱棣的势力范围,朱棣在此经营多年。迁都北京可以更好地吸纳朱棣的原有力量。但是,笔者认为,朱棣迁都北京是因为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感觉到,南京城过于易攻难守,他以地方一藩的武装历时四年就打下了南京,这说明南京在军事上已经不安全了。南京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来讲也的确是死地,长江不仅不能作为天险,反而会将军队分割,甚至是阻碍撤退的路线。无论是朱允炆,还是蒋介石都无法守住南京。南京四门看似又险要地势可以依靠,但是只要打下一个方向,此处的天险就会成为进攻南京主城的跳板,紫金山,雨花台都是如此。所以,朱棣为了防止后世有人效法他,就将国都迁到了建文帝数十万大军围攻不下的北平坚城。

此外,当时朱棣已经打算恢复朱元璋时期的藩王制度。南方的藩王数量要远远超过北京附近的藩王数量。而且,当时的局面下,朱棣得国不正恐遭非议。于是他就将满朝文武在南京已经经营了近四十年的根基斩断,迁到北方重新建立朝廷,自成体系。从朱棣以后,朱元璋的影响力就只能停留在南京,北京从根本上就是朱棣一家独大了。


经典守望者


永乐元年,靖难之役刚刚胜利,礼部尚书李至刚马上建议,北平乃龙兴之地,应定为陪都。

永乐四年,北平皇宫和城垣开始兴建,七年,明成祖在昌平开始修建长陵,证明迁都已是既定国策,十四年,紫禁城动工,十八年正式迁都。

国都乃国家根本,迁都工程浩大,牵涉方方面面,如果不是必要,任何国家都不会动迁都的心思,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非要将国都从虎踞龙盘的金陵城前往北平呢?

南京明城墙玄武门

明成祖巩固政权

正如礼部尚书李至刚所言,北平乃龙兴之地。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在北平建立王府,北平随之成为北方的边防中心,至靖难之役爆发,朱棣已在北平经营近三十年,根基稳固。

金陵周边是前朝统治中心,虽然朱棣已经胜利,但是人心仍不稳定,外部仍然有几大藩王掌控军队,很难站稳脚跟。所以为了巩固统治,还是回到自己的老窝比较放心。

北京紫禁城

金陵形势虽盛,但过于偏安

唐朝中期以后,经济中心持续南移,金陵所在的江南已成为全国最为富庶之地。金陵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江,易守难攻,虎踞龙盘,本是理想的建都之地,历史上已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在此建都。

但是纵观历史,历代大一统王朝统治中心均在北方,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是历代最大的外部敌人,定都北方有利于巩固王朝的统一稳定。

金陵虽是六朝古都,但定都在此的都是割据政权,仅仅偏安江南一隅,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怎么可能满足偏安江南呢!


天子守国门

虽然元朝已经灭亡,但是残存势力在长城以北依然对大明构成实质威胁,随时虎视眈眈,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也具有强大的实力。

迁都北平后,北平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也能有效抵御和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综合以上考虑,明成祖迁都北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吐糟生活


原因一,朱棣得国不正。

朱棣登上帝位,是抢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朱棣攻进南京,只找到皇后的遗体,建文帝悄无身息的不见了。对朱棣来说,始终是个危胁。建文帝能逃走,说明南京城肯定存在支持建文帝的死党。建文帝始终是朱棣潜在的危胁,为了江山永固,朱棣必须迁都。


原因二,朱棣是第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人。

明初,对大明的最大危胁就是远盾蒙古的北元政权,北方必须驻大军守护。而朱棣自己就是藩王造反成功的,驻守北方的大军,难道就不会有样学样,也造反呢?还不如迁都北京,让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北方军队。



原因三,北京是朱棣龙潜之地。

朱棣就藩燕京后,造反取得皇位,而且北京是金元的都城,说明北京有帝王气象。而且历史上以南京为都城的王朝都是偏安王朝比较短命,建文帝就是一个活生生例子。而且北京是朱棣老巢。

原因四,北方是平原,交通方便

南方是丘陵山地地带,古代交通不便,不利于部队的集结。而北方是平原地带,易于大军的集结。正是这个原因,南方以步兵为主,北方以骑兵为主。步兵打不过骑兵,朱棣以一域对抗朝庭,最终取得胜利,正是骑兵优势。


爱分享的小兔兔



明代之政治、军事、经济态势,大抵是以东南之粮养西北之兵,以运河为纵轴线,以九边为横轴线,则交点为北京,以皇帝坐镇北京,逼迫南都转运官吏高效运输,以皇帝和整个中央官僚集团为质,保证九边粮饷,保证九边的后勤处于皇帝控制之下,同时使内外边墙之间的野战军直接受内廷控制,这是其一。

在明代的国际形势上,东北女真崛起,朝鲜和日本成为可以动员十数万野战军远征的强敌之后,帝国惧怕东北出现辽一样的强权,也惧怕丢失北部国防天险之后整个黄河以北不守,东北亚局势势必成为帝国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必须将指挥中枢前移北京,这是其二。

明初秦岭-淮河线以北受金元统治超过百年,当地汉文化受到极大破坏,地区离心力大大增加,这使得洪武-建文年间的北方相对于帝国,无非是一殖民地。而江淮则是帝国国防前线的同时,承担经济中枢的职责,这时候定都南京十分合理。但永乐时代帝国完成对北方的全面消化后,迁都北方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这是其三。

以上三个点中,前两个点的问题,南京一个也无法解决,而这两个问题却是确保帝国生存、皇帝统治的关键性问题,所以自然,明帝国是一定要迁都北京的。

PS:看到有答主提到正统年己巳之变也就是土木堡,实际上这个事件的爆发离不开三大因素。

其一,明廷在事前错误将精力过多投入在西南少数民族事务上,忽视了对蒙古草原的分化瓦解,导致瓦剌统一。

其二,边墙体系长期建设不足,出居庸关后,明军完全没有战场控制能力,哨所、卫城建设不足,而骑兵却在这个时期,战斗力出现极大下滑。缺乏骑兵侦察保卫的步兵,在战场上是非常脆弱的。

其三,朱祁镇本人贪功而愚蠢,具体不展开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