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楞严经·卷二|佛陀细说众生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的全过程

前面佛陀以垂臂、竖臂为譬喻,说明众生为何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的问题,阿难及诸大众没有听懂。于是,佛陀继续善巧开示,进一步细说众生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的全过程,读完便知道众生为何会产生“心在身内”的错觉。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楞严经·卷二|佛陀细说众生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的全过程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看到阿难等这个样子,佛陀哀愍大众,大兴慈悲,适时发海潮音,普遍告之同会大众说:“诸位善男子,我时常说言:‘见色生心而产生的各种缘法,以及受心所使而产生的各种所缘法,都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的。’”

海潮无念,不违其时,海潮音是指佛菩萨顺应时机而说法。如来此段,点明一切的缘法和所缘法,看似攀缘色相,其实皆是真心本性之所显现。

比如说,见到花,生起“花好看”的念头,这是心分别攀缘“花”而产生的缘法。在“花好看”的缘法中,花不再是见性中的花,而是分别妄念中的花影。

再比如说,觉得“花好看”,产生“买一盆花”的念头,这是受“花好看”这个前念驱使而产生的所缘法。在所缘法中,“花好看”这个前念被所缘之念“买一盆花”代替。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你的色身,你的识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显现的物事。为何你等遗失掉了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反而在悟中生出了迷惑呢?”

妙明真精妙心、本妙圆妙明心都是指真心。此二名相皆圆满含摄一心三藏之义理。以“妙明真精妙心”为例。“妙明“指相,为不空如来藏;“真精”指性,为空如来藏;“妙心”即性相不二,为空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三藏,实则为一心,三藏不可以割裂。

“宝明妙性”是指自性,这是从空如来藏的角度说真心。自性神奇似宝,无形无相中能显明万相,故称宝明。自性最为妙,虽能显明万相,本性却清净而无染。故称妙性。

佛陀没有惜字如金,反而不嫌麻烦地罗列真心本性的各种特征,就是希望透过这些名相,帮助大众进一步观修,早日契入真如实相。佛陀的慈悲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处。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分别念先将真空晦昧为虚空,分别念再将虚空晦暗成妄念,分别念结合暗念就成为色想。”

短短十二个字,佛陀把众生起心动念的过程全部演绎了出来。

见性澄明,见花,而没有分别妄想,就是见到花的真性。同样的,见到石头、小溪等,没有分别妄想,则见到的是石头的真性,小溪的真性。既然没有任何分别妄想,那么,花的真性、石头的真性和小溪的真性,是不是本来就无形无相、无二无别的呢?这就是“如”,就是“性”。当分别念起,随即分别出花、石头、小溪等时,这就是“来”,就是“相”。如来就是性相。

当众生分别“来”,攀缘“相”的时候,澄明真空当即“晦昧为空”,此空是虚空,它的“无相”是与“有相”对比而来的,不是真的空,故而叫虚空。当分别这是花时,花的真性就被妄性掩盖,成为头脑中观念的影像。也就是“花影”。

如果继续攀缘花影,动了“花很美”等念,这就是“空晦暗中”,意思是花影于虚空中被晦暗成了“花很美”等念。之所以是“晦暗”,有两层理解。一是,如果说真性如晴空,第一次分别,就如天空中有了云,不再澄澈,故说“晦昧”;则第二次分别,就如云上堆云,故而虚空更加晦暗。二是,此时的念头比较朦胧,没有明确的倾向性,只是藏于虚空中的暗影,很多时候,可能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如果再继续攀缘“花很美”这个念头,当决定“买下花”时,这就是“结暗为色”。结合心中的暗念,有了明确的方向,显明为能觉察的色想。至此,起心动念的过程就完成了。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

“色想中若再夹杂其他妄想,此想相就会化作色身的行动。心念继续聚缘而摇动不停,色身趣外奔逸有明显的色行。”这十六个字,讲的是内外身行的全过程。

接上面的例子,已经决定“买下花”了。此时,如果再夹杂“此花放在家里,家人一定感觉很温馨”等其他妄想,就会催动色身的行动。这就是“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具体而言,色身是一个“聚缘内摇、趣外奔逸”的行动过程。比如说,走在去花市的路上,若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走路中,想抬脚,才会有抬脚;想迈步,才会有迈步。这里的想抬脚、想迈步,便是“聚缘内摇”;而抬脚、迈步,便是“趣外奔逸”。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聚缘内摇”心行在内,看不见,为阴。“趣外奔逸”身行在外,显明,故为阳。

当然,还可以把“聚缘内摇、趣外奔逸”理解成行动的两个过程。比如说,决定买花了,内心就会思考:去哪个花市买?走着去还是坐车去?天气如何等等。这就是“聚缘内摇”。这个过程决定行动的方式与快慢等内容。如果正好下雨,可能会推迟行动。如果风和日丽,则可能马上行动。在“聚缘内摇”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将聚缘内摇的结果,直接化作色身的行动,“趣外奔逸”买花去了。一种是摇着摇着,就摇熄火了,决定不买花了。一般而言,患得患失,喜欢纠结的人,很容易摇熄火。他们想得太多,障碍了行动力。

【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从起心动念到具体行动,整个过程都是“昏扰扰相”。一念分别“晦暗成空”,为昏扰一相;再念分别“空晦暗中”,昏扰二相;三念分别“结暗成色”,昏扰三相。佛陀说:“如果把这个昏扰扰相,当作自己的心性,且一旦迷惑为真实心的话,就决定会在色身之内迷惑颠倒了。”

这并不难理解。从开始起心动念,到具体行动,就是一连串的攀缘识心。仔细体会这一连串的攀缘心行,仿佛都是在头脑中进行的,众生因此迷惑,以为心在身内。比如现在流行的“脑补”一词,就体现了这种错觉。此心不是真心。

关于真心,佛陀前面说:“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不是真心在我们的色身里面,而是我们的色身、识心在真心里面。

即使是攀缘识心,攀缘的也是众生往昔业力,其活动范围通三世,比如说,同样觉得花漂亮,有的人想买,有的人看看即可,有的人想摘下来,等等,为什么不同的人,所缘之法迥然不同呢?这是由他们往昔的不同业力来决定的。因此,也不可把攀缘心局限在此刻的肉团身中,而攀缘所产生的业力,有的肉团身当下就要承受,有的则可能要等到来世。

楞严经·卷二|佛陀细说众生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的全过程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佛陀感叹说:“你们不知道色身,以及色身外的山河、虚空、大地,其实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物像。打个譬如说,你们就好比是将澄明清净的百千真如大海舍弃掉,唯独只认取海上的一个小小浮泡为全体。原本你们的觉性目光,能包容全部的潮水,能够穷尽观见所有瀛(大海)渤(小海)的潮起潮落。但是,由于你等都是迷中倍迷的人,就比如我刚才垂手时你们立刻就起了攀缘,完全忘了见觉之性,原本就是平等而没有差别的。如来说你们真是可怜愍者啊!”

佛陀的意思是,如果不攀缘分别,便可以一揽真性大海的全体。而攀缘分别,则只能见到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泡了。为什么呢?当分别这是花时,你是见不到石头、小溪的;当分别“花很美”时,就排除了非“花很美”等诸多念想;当有了“去买花”这一连串心行时,生命的此一段便局限在了“买花"里。仔细想一想,所谓生命就像就是一念分别而吹起的水泡,当执着这个水泡时,哪里还看得到整个真如大海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