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楞嚴經·卷二|佛陀細說眾生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的全過程

前面佛陀以垂臂、豎臂為譬喻,說明眾生為何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的問題,阿難及諸大眾沒有聽懂。於是,佛陀繼續善巧開示,進一步細說眾生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的全過程,讀完便知道眾生為何會產生“心在身內”的錯覺。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楞嚴經·卷二|佛陀細說眾生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的全過程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

看到阿難等這個樣子,佛陀哀愍大眾,大興慈悲,適時發海潮音,普遍告之同會大眾說:“諸位善男子,我時常說言:‘見色生心而產生的各種緣法,以及受心所使而產生的各種所緣法,都是一念真心之所變現的。’”

海潮無念,不違其時,海潮音是指佛菩薩順應時機而說法。如來此段,點明一切的緣法和所緣法,看似攀緣色相,其實皆是真心本性之所顯現。

比如說,見到花,生起“花好看”的念頭,這是心分別攀緣“花”而產生的緣法。在“花好看”的緣法中,花不再是見性中的花,而是分別妄念中的花影。

再比如說,覺得“花好看”,產生“買一盆花”的念頭,這是受“花好看”這個前念驅使而產生的所緣法。在所緣法中,“花好看”這個前念被所緣之念“買一盆花”代替。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你的色身,你的識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顯現的物事。為何你等遺失掉了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反而在悟中生出了迷惑呢?”

妙明真精妙心、本妙圓妙明心都是指真心。此二名相皆圓滿含攝一心三藏之義理。以“妙明真精妙心”為例。“妙明“指相,為不空如來藏;“真精”指性,為空如來藏;“妙心”即性相不二,為空不空如來藏。方便說三藏,實則為一心,三藏不可以割裂。

“寶明妙性”是指自性,這是從空如來藏的角度說真心。自性神奇似寶,無形無相中能顯明萬相,故稱寶明。自性最為妙,雖能顯明萬相,本性卻清淨而無染。故稱妙性。

佛陀沒有惜字如金,反而不嫌麻煩地羅列真心本性的各種特徵,就是希望透過這些名相,幫助大眾進一步觀修,早日契入真如實相。佛陀的慈悲往往就體現在這些點點滴滴處。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

“分別念先將真空晦昧為虛空,分別念再將虛空晦暗成妄念,分別念結合暗念就成為色想。”

短短十二個字,佛陀把眾生起心動念的過程全部演繹了出來。

見性澄明,見花,而沒有分別妄想,就是見到花的真性。同樣的,見到石頭、小溪等,沒有分別妄想,則見到的是石頭的真性,小溪的真性。既然沒有任何分別妄想,那麼,花的真性、石頭的真性和小溪的真性,是不是本來就無形無相、無二無別的呢?這就是“如”,就是“性”。當分別念起,隨即分別出花、石頭、小溪等時,這就是“來”,就是“相”。如來就是性相。

當眾生分別“來”,攀緣“相”的時候,澄明真空當即“晦昧為空”,此空是虛空,它的“無相”是與“有相”對比而來的,不是真的空,故而叫虛空。當分別這是花時,花的真性就被妄性掩蓋,成為頭腦中觀念的影像。也就是“花影”。

如果繼續攀緣花影,動了“花很美”等念,這就是“空晦暗中”,意思是花影於虛空中被晦暗成了“花很美”等念。之所以是“晦暗”,有兩層理解。一是,如果說真性如晴空,第一次分別,就如天空中有了雲,不再澄澈,故說“晦昧”;則第二次分別,就如雲上堆雲,故而虛空更加晦暗。二是,此時的念頭比較朦朧,沒有明確的傾向性,只是藏於虛空中的暗影,很多時候,可能自己都沒有覺察到。

如果再繼續攀緣“花很美”這個念頭,當決定“買下花”時,這就是“結暗為色”。結合心中的暗念,有了明確的方向,顯明為能覺察的色想。至此,起心動念的過程就完成了。

【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

“色想中若再夾雜其他妄想,此想相就會化作色身的行動。心念繼續聚緣而搖動不停,色身趣外奔逸有明顯的色行。”這十六個字,講的是內外身行的全過程。

接上面的例子,已經決定“買下花”了。此時,如果再夾雜“此花放在家裡,家人一定感覺很溫馨”等其他妄想,就會催動色身的行動。這就是“色雜妄想,想相為身。”

具體而言,色身是一個“聚緣內搖、趣外奔逸”的行動過程。比如說,走在去花市的路上,若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在走路中,想抬腳,才會有抬腳;想邁步,才會有邁步。這裡的想抬腳、想邁步,便是“聚緣內搖”;而抬腳、邁步,便是“趣外奔逸”。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聚緣內搖”心行在內,看不見,為陰。“趣外奔逸”身行在外,顯明,故為陽。

當然,還可以把“聚緣內搖、趣外奔逸”理解成行動的兩個過程。比如說,決定買花了,內心就會思考:去哪個花市買?走著去還是坐車去?天氣如何等等。這就是“聚緣內搖”。這個過程決定行動的方式與快慢等內容。如果正好下雨,可能會推遲行動。如果風和日麗,則可能馬上行動。在“聚緣內搖”中,常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將聚緣內搖的結果,直接化作色身的行動,“趣外奔逸”買花去了。一種是搖著搖著,就搖熄火了,決定不買花了。一般而言,患得患失,喜歡糾結的人,很容易搖熄火。他們想得太多,障礙了行動力。

【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

從起心動念到具體行動,整個過程都是“昏擾擾相”。一念分別“晦暗成空”,為昏擾一相;再念分別“空晦暗中”,昏擾二相;三念分別“結暗成色”,昏擾三相。佛陀說:“如果把這個昏擾擾相,當作自己的心性,且一旦迷惑為真實心的話,就決定會在色身之內迷惑顛倒了。”

這並不難理解。從開始起心動念,到具體行動,就是一連串的攀緣識心。仔細體會這一連串的攀緣心行,彷彿都是在頭腦中進行的,眾生因此迷惑,以為心在身內。比如現在流行的“腦補”一詞,就體現了這種錯覺。此心不是真心。

關於真心,佛陀前面說:“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不是真心在我們的色身裡面,而是我們的色身、識心在真心裡面。

即使是攀緣識心,攀緣的也是眾生往昔業力,其活動範圍通三世,比如說,同樣覺得花漂亮,有的人想買,有的人看看即可,有的人想摘下來,等等,為什麼不同的人,所緣之法迥然不同呢?這是由他們往昔的不同業力來決定的。因此,也不可把攀緣心侷限在此刻的肉團身中,而攀緣所產生的業力,有的肉團身當下就要承受,有的則可能要等到來世。

楞嚴經·卷二|佛陀細說眾生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的全過程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佛陀感嘆說:“你們不知道色身,以及色身外的山河、虛空、大地,其實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物像。打個譬如說,你們就好比是將澄明清淨的百千真如大海捨棄掉,唯獨只認取海上的一個小小浮泡為全體。原本你們的覺性目光,能包容全部的潮水,能夠窮盡觀見所有瀛(大海)渤(小海)的潮起潮落。但是,由於你等都是迷中倍迷的人,就比如我剛才垂手時你們立刻就起了攀緣,完全忘了見覺之性,原本就是平等而沒有差別的。如來說你們真是可憐愍者啊!”

佛陀的意思是,如果不攀緣分別,便可以一攬真性大海的全體。而攀緣分別,則只能見到大海里的一個小水泡了。為什麼呢?當分別這是花時,你是見不到石頭、小溪的;當分別“花很美”時,就排除了非“花很美”等諸多念想;當有了“去買花”這一連串心行時,生命的此一段便侷限在了“買花"裡。仔細想一想,所謂生命就像就是一念分別而吹起的水泡,當執著這個水泡時,哪裡還看得到整個真如大海呢?

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