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成年了不懂感恩怎么办?

用户2755102146948


方法一,学习。

确实有些家庭情感建设培训课程,能够让一些成年人,尤其是老人与成年人之间达成情感和解。笔者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现场很多都能哭得稀里哗啦,虽然回到生活中很多不见得能持久,总归是能创造出一些契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自己的机缘参加了,主动与父母和解感恩;另一种是父母本身有地位,比如企业高管或官员,对孩子有影响力,可以共同参加这样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不少,名字就不说了。要走心的事,有些被年轻人误解,也正常。

方法二,交换。

这种方法只对共同生活的情况有用,如果用得好,效果很持久。感恩这事,其实标准很高,不是说“谢谢”就行了,情感要饱满,行动要到位,还要能持续。有时候,其实是父母自己想得多,把成年的孩子当小孩儿,希望对方以“特别儿童”的方式对自己表达感恩,需求有偏差,被满足的概率就很低。可能的方式就是“交换”,在特别的仪式感,比如过节、聚餐、生日、家庭例会等场合,父母敢于对孩子表达诚挚的感恩(对不不是默默无闻的替代干活,而是正式的语言表达),大部分时候就能换回来孩子的感恩。相互感恩,方得真谛!

方法三,巧传。

父母对“感恩”的需求,往往是无限且模糊的模式,说不清楚需要什么,反正就是觉得不够;说出来吧,像是索取,就算孩子给了,那种满足感也特别空虚,孩子有时候也会因为父母的主动索取,而更心生不满。如果是希望物质型的感恩,那是要“报偿”,不开口对方不知道的;如果更偏向情感,降低需求标准,让孩子好实现;同时有善意第三方巧妙传达,或者自己制造有仪式感的传递(比如书信而不是微信)等等。只要家庭感情不是特别糟糕,孩子怎么会读不懂呢?


这个话题,表面心理学问题,其实不完全准确。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本人研究教育,这个问可以从“家庭关系间的期望值管理”范畴对待,也就简单回答了。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赞评藏+关注!谢谢。

李骏翼x聊教育


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的时候都常常用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应该也为我回报一些。这些看似是平衡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付出很多,但是孩子却从不回报,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定位出了错,付出这件事有问题。

我最近刚开完一场家长会,有一个家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个孩子的成绩在班上中下游,但是还是属于认真学习的那种好学生,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之后感觉自己心不甘,家长会结束之后就带着孩子来找我,说我是不是改错了试卷。

答案是当然没有,是这个孩子的成绩就是如此,结果家长就当着我的面开始教育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我为了你付出那么多,平时你学习我的都不敢出声,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为什么成绩还这么差,这样怎么对得起我。

我在一旁看着孩子也尴尬极了,家长对于这份伤心也是十分认真,但是的确是我第一次见这样付出的家长。

这个家长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理解,但是家长的要求就有些过分了,些许有些道德绑架,有的时候我们不关一味的付出给孩子更要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一、为什么家长一心付出,孩子长大后却不懂感恩?

看到这位家长我想到了之前遇到的一个朋友,她从小就是好学生,是我们身边的好孩子。可是令人想不到的就是她最后竟然和家里人断绝了关系,最后一个人外地打拼。

后来我了解到是她家里人从小就要求她这个,给他安排那个,让孩子觉得家长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想要挣脱家庭的束缚,觉得家里包容不下她,于是她就自己单独发展了。

没错,很多家长一心为孩子付出,可是孩子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并不是孩子不会感恩,而是家长的付出让关系超出边际,使得亲子之间更加冷漠。

二、边际递减效应: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容易淡漠

专业上有一个边际递减效应,这个效应就是指当一个事情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发挥到最好的作用,并不是一个事情的基数越大发挥就越好,有的时候还会呈递减状态。

放在家庭关系中很好理解,妈妈爸爸们想为孩子们创造一切付出了一切,可是这个一切已经超过了亲子之间的边际,让孩子们对这些条件产生递减的反应。

所以孩子自然而然不懂得感恩,反而会对这种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对父母的做法也感到不认同。

三、家长如何做好家庭定位,转变教育方式

要摆脱付出型父母的标签就一定要现在转变教育方式,重新做好一个优秀的家庭定位,让孩子和父母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让孩子也能够理解父母的付出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1、不过多干预孩子

为孩子付出一切看上去是无私的关爱可实际上孩子真的能够承受吗,而且孩子对于这些事情上是否会有深刻的心理压力,家长们一定要明确这个边际线。不能过多的干预孩子,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2、注意细节教育

好的家庭是注意细节的家庭,很多家人之间相处都太过于粗枝大叶,家庭定位不光是为孩子们,如果真正对孩子们好就要让孩子们从心底里觉得,让孩子们打心底里感受家长的温暖。

这个时候细节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多注意细节上的关系和照顾。

3、多考虑孩子需要什么

付出型的父母都是一味的付出给孩子,巴不得把自己最好的最喜欢的都堆叠给孩子们。可是这些对于孩子们是否真正需要呢,孩子们需要的可能并不是父母的一切,孩子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以及父母亦师亦友的引导。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是人之常情,但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给予了孩子最正确的关爱。只懂得付出的家长一定不是最优秀的家长,好的家长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尺度。


布衣学堂


记得有一个学校组织全封闭夏令营,吃饭时候老师给学生分发鸡蛋,有些学生说妈妈给我鸡蛋不是这样的是雪白白雪白的!在家里没扒过鸡蛋。有些学生自己不会系鞋带!惯子如杀子!我们县城有个朋友儿子大学毕业了没工作,父母天天出去打工,晚上回家一看屋里满地小食品袋,父母以为儿子会把饭菜热一热回家就吃。现在楼上也不用点火,除了电就是气,儿子说我不会!


用户2752900998379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生下来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孩子就是什么,你会爱孩子就会爱,你会感恩孩子就会感恩,我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是外地媳妇,公婆不待见我,我就觉得他们是老的我是小的,公婆对我怎么样那是他们自己承担,我也气可是他们是老的我是小的气过了哭过了,还是要这样对他们好,有好吃孩子让爷爷奶奶吃了他们才可以吃了,送孩子去学校吃早点,看见流浪的人,我会多买一份让孩子俩双手递给流浪的人,看见乞丐要钱我会让孩子把钱轻轻的放到盒子里,告诉孩子哪怕是乞丐我们也要尊重别人,我会让孩子看着我给眼睛看不见的要钱的人剥给他们买的鸡蛋,带着孩子去福利院照顾老人做义工,带着孩子放生修慈悲心,孩子才会从我们身上学会爱和慈悲感恩,品行好了孩子不管未来做什么,总会为他自己带来好运!现在孩子大了考上大学,还有一个去年大学交换生去日本留学两年,所以你孝顺不给公婆计较,你的孩子好,你就赚翻了!所以孩子成年不懂感恩,你要问你自己你是怎样陪伴养育孩子的!我们都要来反思为什么现在问题家庭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书香心灵疗愈师


孩子成年了不懂感恩,只能听天由命了,还能怎么办?其实说到孩子不懂得感恩,不识得父母的好,很大的原因在父母身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很重要。子不教,父之过。有很多的父母只知道养,不懂得教。小孩子刚刚生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要靠父母从婴幼儿时抓起,最早的教育应该是“胎教”了。从出生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按时喂奶,定时睡眠等等。一旦能听懂大人说话,更应该要教育孩子懂礼节,接受人家的礼物要道谢,自己的东西要学会跟人分享。我记得我女儿小的时候,那时候东西金贵,好吃的东西少,一旦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留起来给女儿吃,我们大人从来不吃,我奶奶就跟我们说:一定要逗小孩把吃的东西拿来分享,哪怕是只吃一口,你也要吃,不要舍不得,不然她养成习惯了,什么东西都不给你吃,只顾自己吃,到以后你想吃什么她也不会记挂着你了。


万事如意福临门


孩子的感恩之心是从小就培养的,就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要从小教,从父母身上学,是当父母的言传身教,你从小没有教他感恩,他是不会感恩的。



感恩之心不是遗传的,不是先天代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从小娇生惯养,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当父母的把他自己该做的都替他做完了,他只管张嘴吃饭。在孩子的思维里,父母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是必须的,自己享受父母的照顾是天经地仪的事情。

中国似的父母,很多普通家庭都是把儿子当王子,女儿当公主来养的,孩子从小到大对她,他的要求就是读书,努力读书,其它的任何事都由总管父母全包了。孩子从来没做过家务事,有的甚至读大学了穿的脏衣服都会打包回来给父母洗。



要想孩子感恩,他到吃饭的年龄就叫他自己吃饭,他能够洗自己内衣内裤的年龄就叫他自己洗,他能够整理自己学习,衣物的年龄,就让他自己整理,叫着做家务,抹屋扫地,并明确告诉他这是你该做的,不是帮家里做的。买菜时叫上孩子,分一点菜让他提。


很多父母都喜欢单独给孩子另外弄菜,这种菜都是特别贵的,全家都吃要很多钱,一般就给孩子弄点,让孩子吃独食,并且老是说这是给你一个人弄的,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其实现在的孩子可聪明,这种最容易养白眼狼和挑食的孩子。

孩子大了,父母又感叹孩子不感恩,不晓得咱办,因为他身长的环境就注定他不会感恩,并且都是自己无形之中造成的,古话说得好,娇生惯养,养一些恶霸孩子,白眼狼孩子,二十年后首先替他买单的不是国家,不是社会,而是亲爹亲妈。




灵感如泉涌


孩子成年了,如果不懂感恩,我是这么看的::

一:从父母自身找问题,你也曾作为子女,懂感恩孝顺自己父母了吗?

我们说,孩子从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家长则是一个手执画笔的凃画者。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决定权在家长手里,就看你是否用心对待他或她的整个成长过程。

那显而易见,长大后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不懂感恩的父母在做怪。父母先以身作责,孝顺自己的老人,那么,子女也会跟着效仿。

如果你连自己都没做到孝顺老人,拜托,就不要指望你的孩子成年后孝顺你了。你没体验过为人子女的难处,甚至感受不到那种心情。

这时候,你对子女付出了,就要一味地索取。

你会认为,从小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成人,供他们读书。现在能挣钱了,应该把全部的工资甚至提更无理的条件,强加在他们身上,都是理所应当的。

要想改变种现状,应当进入角色,父母若健在,试着孝顺他们。

1 .对自己的父母多付出:年轻时自己不孝顺父母,及时改过。自己父母在的,从这一刻起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顺他们。比如,你可能说没钱,那就可以选择,多陪伴父母,帮他们干些家务,做可口的饭菜,端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开心。这是最基本的,也是门槛最低,只要你愿意,肯定能做到的事情。

你付出的过程中,你才能感受到作为子女,要想很好的孝顺老人,必须先处理好自己家庭里的一些烦心事,才能顾及到父母。

自己亲身体验了为人子女的不易后,你对自己的孩子才会有同理心,不再对他们有过多的要求和索取。否则,即使他们做的很好,你也会认为不孝顺,他们不懂感恩。

这时候,身为父母会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严格要求自己,做自食其力的父母,不要求子女什么,甚至会认为,生病了让儿女们回来侍候自己,也是不忍心,甚至是打扰。

前几天看文章,有一对父母就是这么做的。供女儿考上大学,有工作以后,强迫孩子每年上缴5万元,认为她的工作好,挣钱很轻松。

刚开始,女儿想尽办法,在外面吃苦受累尽量满足父母。可他们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她将来帮弟娶媳妇。

女孩终将忍无可忍,断了与父母的联系,戴上了不孝顺,白眼狼的帽子。

他们这样做,就没考虑过女儿的感受,关心她在外面是否吃饱,穿暖。这些钱都给了家里,是否够用?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怪不得女儿不懂感恩。

2 .对子女的宽容:停止对孩子无休止的索取,她已经是成年人,可以和孩子商量,家庭困难资助家里也应该,前提是在她的承受范围内。

二.还是父母的原因,对孩子从小一味地溺爱。

有的父母说,自己也很孝顺老人,为什么孩子大了,就不孝顺自己呢?

这也得从孩子儿时的教育说起。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条件不好,有了孩子后,尽量满足孩子各方面的要求,养成了向父母一味索取的习惯。

长大成人后,这些孩子又怎能懂得感恩,孝顺你呢?他只嫌自己得到的太少。不懂感恩的话,在社会上很难立定,交不到朋友,没有稳定的工作。因为他根本不想付出,又怎会得到呢?

解决的办法:这种孩子成年后,还会向父母继续索取钱财和东西。正确的做法是当他提出要钱和物时,尽量拒绝。

有的老人会认为,不给他的话,将来老了不赡养自己。放心,给了他钱物之后,老人就会陷入更被动的境地,没钱给自己养老。子女看到你无用,更会躲得远远的。

正确做法是,老人活到老,干到老。在能动的时候尽量积攒些养老钱,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要是儿女孝顺更好了,不孝顺也不至于将来生活更加艰难。

我是 ,不对之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往后余生ZCX


感恩,是对他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是对他人的帮助付诸回报。感恩是生活中的哲学,是处世中的准则,是做人的大智慧。感恩是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他人、对生活、对社会亏欠的回馈。感恩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就是于无声处见真情。



家风决定孩子的教养与感恩

教养是气质,教养是品质。我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无数次说过这样一句话,穷养富养,不如教养。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家贫出少年,名门出伟人,望族出英雄,这一切源于家风、家训,源于教子有方。孩子公众场合说话大声喧哗,不顾他人感受;孩子家里家外做事大大咧咧,不计后果得失。孩子在家不知孝敬长辈,在外不懂尊重他人,只知自己索取,不知回报他人;只知自己被爱,不知关爱他人;只求关注利己,不懂感激他人。这是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事出有因。家风就是门风,家风影射的是父母的教养,反映的是孩子的教养。有教养的人有学识,有教养的人懂宽容,有教养的人有高尚的情操,有教养的人必懂感恩。想让孩子有教养、懂感恩,父母预先要有教养、懂感恩。



家教决定孩子的爱心与感恩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好的感恩是爱心,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好衣服自己穿,是极端自私;好饭菜自己吃,是不懂分享;不知尊重他人,是没有礼貌;家务活不承担,是庸碌懒散。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拥有一颗帮助他人之心,拥有一颗向学、向善之心。爱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心能让家庭关系更融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爱心能与邻为伴,与友为善。爱心能纯洁人的心灵,爱心能让人遇到困难之时深受鼓舞。爱心能让人化解矛盾,打开心结。爱心能让人少一份自私,多一份真诚。爱心养成始于孩子的小时候,存在并表现于大人、孩子的实际行动中,它既能让人看到希望,也能让人感受温暖,更能让人体会关爱。想让孩子拥有爱心,懂得感恩,预先从父母做起。



感恩源于父母的责任与感恩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可怕的。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对家人、对他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怀感恩,对家人、对他人为自己的付出倍加珍惜,他一定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来之不易。我情不自禁的要追问,父母对孩子过多的关爱,是不是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是不是剥夺了孩子体验苦难的机会?是不是剥夺了孩子珍惜拥有的机会?是不是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出现孩子成年了不懂得感恩的现象,我还要追问,父母成年之后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对待亲情中,感恩了没有?孩子成年不懂得感恩,不是平白无故的。我敢肯定的说,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是父母的榜样示范出了问题,是父母的责任担当出了问题。自私自利,精致利己,责任缺失的父母很难培养出知恩图报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不懂感恩,是不是因果报应。



面对孩子不懂感恩,做父母的要检讨自己、要反思自己、要拷问自己:如果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切大包大揽,不要助长孩子受之无愧的坏习惯,反让他们感到理所应当。同时,要约束父母的言行,改变父母的观念,提高父母的素质,做好榜样示范。一句话,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必先从父母做起。

我是若水:专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长,专注悟空问答。谢谢阅读!欢迎关注!(作者原创,版权所有)(图片二、三、四来自网络,联系必删) 2020年2月27日


若水12806


倘若孩子成年后不懂得感恩,那么父母唯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当然这里指的是父母年老了,父母用法律武器让孩子尽赡养义务和责任。

至于生活中其他的,讲真,没什么办法,人格已经定型,若非重大事故或者有重要他人对孩子进行改变,基本无挽回的可能性。一个事实是,在青春期孩子的人格善为完全定型的时期,在有专业的心理专家介入的情况下也只有20%的成功率。


自嗨式育儿,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是容易陷入“自嗨式育儿”中的,就是只顾着给孩子自己认为的“恩”,而且整个教育过程中非常自得的认为自己的教育很好,很为孩子着想--即忽略孩子的需求--最后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而这样的“自嗨式育儿”,到了孩子成年之后,就同样变成一个“自嗨式孩子”,他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忽略父母及他人的感受。

但别怨孩子,那不过是孩子把你交给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投射出来而已。

不仅是溺爱才会培养出“白眼狼”

通常我们认为,父母的放纵溺爱会培养出“白眼狼”,故而有些家长会有一种错觉:我只要不溺爱孩子就可以了。

而事实上,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还有另外一些相对隐蔽一些的方式:不负责任。

“你只管学习就好,其他的你不用管”,类似的话大家可能会说过,尤其是当孩子希望帮父母忙的时候,父母认为这不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拒绝孩子的好意。

这样一来,孩子的家庭责任心也同时被一点点抹杀:没什么关系,我只顾我自己就好了,反正他们能自己搞定。

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从家务活开始

其实每一个孩子,天生就关爱自己的父母,他们希望能通过帮助父母的形式来证明自己,也验证自己的能力,这是孩子的需求;

另一个方面,则是家长的认知: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因为性别、能力、年龄的不同,所以家庭分工不同,但是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家庭成员应该共同为家庭的和谐繁盛做出奉献。

试想,孩子无条件地享受着家庭里父母提供的一切,这对于一个婴幼儿来说是理所当然,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他也理应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为家庭做出奉献才对。

而最为简单的家庭责任,就是做家务,最起码做自己应做的部分:收拾自己的玩具、房间、衣服、餐具。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积攒起点滴的家庭责任心,懂得为家庭、为父母付出。


淅爸育儿记


我已成年很久,也有自己的孩子,对上对下,都很有感触

我很感恩,我的父母为我付出很多,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在物质上确实没给到自己,少年时也觉得囊中羞涩,会觉得攀比不起其他人,但父母给我的榜样以及对我的宽容和自由的空间,因为他们的支持,让我在年少时结交许多同龄好朋友,并且我的朋友都对我父母夸赞有加,让我觉得更加幸福和感恩,尊重和包容孩子的家长,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当然孩子会感恩

因此,孩子感恩与否,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在孩子年少时的陪伴过程,只要不娇惯,给到足够尊重,孩子一定不负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