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历史上西施、貂蝉、杨贵妃为何都没有孩子呢?

唐志宪


西施、貂蝉、杨贵妃,如果再加上王昭君,就是所谓的“四大美女”了。这里问的是有没有孩子的问题。所以,王昭君没有提出来。王昭君嫁到一年之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又根据匈奴的习俗,嫁与呼韩邪的儿子,其间生了几个孩子。这一点,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也就不必多说了。

至于西施、貂蝉、杨贵妃有没有孩子的问题,恐怕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了。我们先说一下杨贵妃。她应该是确实没有孩子的。女人因为自身的原因不能生孩子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杨贵妃大约就是不能生的。这或许正是他能成为杨贵妃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媳妇,寿王李瑁的妻子。她于开元二十二年,十五岁的时候,嫁给李瑁。成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被李隆基看上,先是让她出家当女道士,然后接进宫来,封为贵妃。

我觉得,杨贵妃之所以能成为杨贵妃,与没有孩子大约是有些关系的。假如妃与寿王有了孩子。在武惠妃死后,唐玄宗比较孤独寂寞的情况之下,就算要再找个女人陪伴,大约也不会找到寿王妃。因为她已经是孩子的妈了,假如跟了玄宗再生一个。两个孩子之间是兄弟还是叔侄呢?因为杨玉环没有孩子,便少了一层顾忌。从而也就从寿王妃变成了杨贵妃。进而成功入选四大美女之列。如果,他没有被唐玄宗选中,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兄弟姐妹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也就不会有“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了。

西施和貂蝉虽说都是历史人物,但因为历史久远,她们的事迹都已模糊了。今天我们心中她们的形象,更多的是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大多反应的不是历史人物当时的思想情感,而是作者生活时代的情感。

西施这个人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出现。但在吴越争霸时期,越国大夫文种确实为勾践提供了许多灭吴或是弱吴的计划,其中之一,就是美人计。越国当时献给吴国的美女,就有西施、郑旦等。西施们到了吴国之后是否生过孩子,历史没有记载,也就没人知道了。在人们的观念中,生孩子是与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相关联。但是,西施到吴国,显然不是这个目的。所以,就算她生过孩子,在吴国被灭之后,下场也不会好。于是,后世自然也就不会提了。这种情况在文学中比比皆是。举个简单的例子。昭君出塞,在匈奴生了两三个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在尚小云所演的京剧《昭君出塞》中,王昭君在出了汉界没有到达匈奴王庭的时候,就自杀身亡了。这种设计,当然于历史不相符合。但这并不是因为编剧不懂历史,而是有意为之。尚小云的时代,中国面临着日本的侵略。文艺界以这种方式,表达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骨气。

貂蝉这个人物,历史上是没有的。她是《三国演义》作者的艺术创造。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貂蝉是司徒王允家的歌女,因为忧国忧民之情,与王司徒巧设连环计,利用董卓、吕布好色的特点,引起双方内哄,最后达到除掉董卓的目的。这个貂蝉的形象,虽是歌女,却有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怀,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但在《三国志.吕布传》中的说法,却与此不同: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从三国志的记叙中,可以看出。吕布是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但这侍婢不是王允的义女。此人大约是貂蝉的原型,但精神的高度,不能与貂蝉相比。因此,貂蝉实际上是一个文学人物。至于她的原型董卓的侍婢是否生过孩子,与历史大事无涉,因此,著史者不会在意。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肯定不是老百姓投票选出来的。她们是文人士大夫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她们身上体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的为国献身精神。按世俗的观点看来,既然是美女,当然应该“宜其室家”,应该生孩子。可是,在为国献身的大前提之下。生孩子的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西施、王昭君、貂蝉身上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只有杨贵妃的情况有点不同。如果不是在安史之乱后,李唐又恢复了江山。杨贵妃的形象,大约会和历史上的妲己、褒娰一样,成为女人祸水的代名词。四大美女,既然是美女,当然应该让人看到女性的柔美,不能只看到爱国的刚强,于是,杨贵妃便也可以名列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