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紀實丨助推吉林振興 守護民生幸福

紀實丨助推吉林振興 守護民生幸福


△ 2020年01月16日《吉林日報》第07版 專刊


做實做細助推吉林振興

用心用情守護民生幸福


——吉林省檢察機關發揮檢察職能主動服務大局紀實


2019年5月,隨著新一輪內設機構改革全部完成,吉林檢察機關全省三級院設立了經濟犯罪檢察部門或專門辦案組。2019年,全省共批捕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類和金融詐騙類犯罪700件1073人,起訴533件1272人,批捕、起訴同比分別上升58.3%和62.7%。特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和集資詐騙案件增幅劇烈,全年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63件707人、集資詐騙罪39件67人,起訴人數同比分別上升331.1%和30%。對比最高檢通報的前三季度數據,吉林批捕和起訴上述兩類犯罪人數的同比上升率分別高出全國42.6和36.6個百分點。


01

用法治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吉林省檢察機關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批捕各類破壞經濟秩序犯罪2206人,起訴3329人。他們還與省工商聯聯合出臺《關於加強溝通聯繫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聯絡、合法權益保障、聯合調研、信息互通共享、聯合宣傳培訓等機制,夯實了服務民營經濟的法律基礎,拓寬了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的渠道,提高了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範的能力。同時,不斷暢通企業來檢察機關反映訴求的渠道,完善一站式檢察服務大廳建設,讓符合受理條件、材料齊備的企業“最多跑一次”。


2019年,吉林檢察機關全面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年起訴侵犯知識產權領域案件42件112人,起訴人數同比上升24.4%。吉林市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轄區內高新技術企業佔全市總數的78%,為保護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吉林市高新區檢察院主動作為。在得知轄區內擁有多項專利的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多名掌握核心技術骨幹“跳槽”導致商業秘密洩露,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情況後,高新區檢察院主動探索,與高新區法制辦共同制定下發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導意見》,規範了企業內部商業秘密的保護範圍、人員及獎懲措施。積極引導和協助企業與中層幹部及關鍵技術人員完善聘用協議,特別是與涉密崗位人員全面簽署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有效降低了企業技術外洩風險。


“高新區檢察院幫助我們企業保住核心技術,就是幫助我們保住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事情解決後,該企業負責人對檢察機關給予高度評價。


02

多方聯動,依法打擊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2019年5月,吉林省檢察機關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全省檢察機關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通過宣傳部門聯動,全省三級院經濟犯罪檢察部檢察官走進社區、街道宣傳防範非法集資方面的法律知識。省檢察院專門製作了5期“高能檢察官訪談”,形成視頻材料發佈在省檢察院“兩微一端”平臺上,直接受眾超過10萬人。2019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省檢察院第四檢察部聯合長春市院、朝陽區院共同走進社區,開展憲法宣講和打擊防範金融風險宣傳活動。

通過與公安部門深度配合,推動防範金融風險綜合治理。2019年7月,省檢察院與省公安廳協作召開非法集資案件在逃境外人員審查批准逮捕工作協調會。遼源市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共同配合,經報請公安部發布紅色通緝令,於2019年9月在菲律賓將遼源地區影響重大的“錢多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犯罪嫌疑人錢某成功抓獲。

積極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開展防範金融風險調研座談,探索完善檢察機關與金融監管部門銜接配合工作機制。長春市檢察院針對轄區內非法集資類案件高發、案件數佔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的突出情況開展調研,撰寫了《長春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涉眾型犯罪分析及對策》調研報告。長春淨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察院針對轄區內金融類企業集中的情況,撰寫了《金融犯罪案件調研報告》,並會同淨月區金融辦、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對淨月區700餘家小額擔保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投資諮詢公司進行風險摸底排查。通化市東昌區檢察院針對轄區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短期高發的趨勢,向市場監督部門和公安機關發送檢察建議書,推動加強對公司經營、廣告宣傳領域的監管排查。

2019年,磐石市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利用在網上註冊虛假投資公司,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楊某利用公司註冊網站後,在磐石市以公司分支機構名義開了一家養生會館,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宣揚只需要投入2000元錢,一天給13元現金返利,投2萬就每天返給130元現金,多者不限。面對錢生錢的誘惑,很多人掉進了這個陷阱,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楊某就騙得150多萬元。後來,楊某攜款潛逃,至此案發。檢察機關在辦理此案時,多次詢問了被告人,查實了證據鏈,最終將楊某繩之以法。

同樣的方法,手段由線上轉到了線下,長春市寬城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集資案件時發現,被害人李大媽正是在遛彎的時候被天上掉下來的“陷阱”砸中了。李大媽無意間發現家附近新興街有一家叫“逗樂日用品商店的店鋪”。店門口只見海報上面寫著——“聽課半小時,免費領取雞蛋十枚”,於是李大媽走進了那家店鋪。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大媽一邊“上課”一邊被“洗腦”,在犯罪分子誘騙下辦理了價值五萬元的會員翡翠卡,本想著每天能領到商家承諾的300元的回報,不想不久之後“逗樂日用品商店的店鋪”人去樓空。檢察機關受案後,詳細詢問了李大媽被騙經歷,經訊問犯罪嫌疑人,最終逐一找到了一批像李大媽這樣被騙的老年人,將這個非法集資窩點成功端掉。


03

“四個最嚴”專項行動 守護老百姓的食品藥品安全


2019年9月,吉林檢察機關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

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題)專項行動,加大力度查辦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共起訴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156起456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省食藥品犯罪案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判決15人;未出現捕後不起訴和無罪判決情況。

按照省檢察院部署,全省各地檢察機關圍繞工作目標,結合地域特色,迅速將“四個最嚴”活動落實到實處。松原市院充分運用檢察機關微信公眾號、12309檢察服務平臺,開展法制宣傳,拓展線索來源。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針對出售病死牛肉線索,依法立案監督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犯罪嫌疑人3人。針對假藥案件高發態勢,延吉市院向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並於2019年9月開展了專項治理工作。


此外,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為淨化節日環境,保障老百姓食品藥品安全,全省多地檢察機關協同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門走進生產加工廠、市場、專營店等地,現場對食品、藥品安全進行大檢查,為人民群眾歡度節日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