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發可能形成白矮星嗎?還是形成中子星?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告訴題主超新星爆發不可能形成白矮星,超新星爆發的產物是在內部形成中子星、黑洞。

一顆和太陽類似的恆星死亡,它在自身的質量下坍縮,直到物質被極度壓縮為一個比地球還小的球體——白矮星。白矮星擁擠的內部不會再產生新的能量,因此它僅當累積在內部的能量緩慢地釋放到空間時才會發光。但這些天體並不會永遠發光。逐漸地,經歷數十億年後,它們將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最終成為一顆黑矮星——寒冷、黑暗和不可見。

超新星是大於太陽8倍至29倍以下質量的恆星演化到末期爆發所形成的。爆發後變成一顆密度極大的中子星。這是介於白矮星與黑洞之間的天體,屬於末期的恆星。超新星的生命相對短暫,它們的核心溫度極高,核心通過迅速補給給氫燃料來燃燒。當它們的氫全部聚合為氦時(也許僅需要1000萬年),恆星的生命也將接近尾聲。

另一個核聚變反應將氦轉變為碳, 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可以使恆星再支撐50萬年。當氦也耗盡後, 下次核聚變是碳轉化為氮,僅僅持續幾個世紀。從氮到氧的過程約為1年,氧到硅的過程約為6個月。最後的反應即硅到鐵,大約1天完成。隨著恆星坍縮,內核變得更加緻密, 它的原子被緊緊地擠在一起,以至於只剩下亞原子粒子一—中子, 至此,核心不再繼續坍縮。

這時,只剩下恆星的核心,被稱為中子星。它可能包含原始的恆星質量的20%,它被擠壓成了 一個昏暗的宇宙墓碑,直徑只有 數千米,而且超新星的氣體、殘骸、 輻射還在向外擴散。殘骸會與之前存在的星際氣體發生碰撞,產生衝擊波推動氣體,通常會導致新恆星的形成。因此,某顆恆星的死亡也可能導致更多恆星的誕生。

在一次超新星爆炸期間,從毀滅的恆星中鍛造出的新元素會像風載著種子一樣被散射到空間中。最終,這些元素將成為像我們地球一樣的行星,成為像我們一樣的生命體。


天馬行文


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是不會形成白矮星的,要麼形成中子星,要麼形成黑洞,要麼什麼也不剩。根據形成方式的不同,超新星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由大質量恆星的核心坍縮所致,還有一種是由白矮星的熱失控所致。

如果恆星最初的質量低於8倍太陽質量,那麼,這種恆星的內部核聚變最多隻會進行到碳過。由於沒有足夠的質量來產生足夠高的溫度和壓力進行更重元素的核聚變反應,它們的核心將會因為沒有輻射壓的支撐而發生引力坍縮,直到電子簡併壓力撐起結構為止。這樣的結果就是恆星的外層消散形成行星狀星雲,最終剩下不超過1.4倍太陽質量的核心殘餘物——白矮星。

但如果恆星最初的質量高於8倍太陽質量,那麼,這種恆星的內部核聚變可以一直進行到鐵。最終沒有足夠的輻射壓來支撐,核心將會發生強烈的引力坍縮,從而引發外層的超新星爆發,最終剩下大於1.4倍太陽質量的核心殘餘物——中子星或者黑洞,取決於核心的質量。

而Ia型超新星的爆發原理與上述的情況不同,它們的前身是白矮星。在一個包含白矮星和紅巨星的雙星系統中,如果它們的距離足夠近,白矮星會從紅巨星那裡吸積質量。直到質量逐漸增加至1.4倍太陽質量,白矮星擁有足夠的質量壓縮核心,並引發核心的碳核聚變。這種核聚變很快就會因為釋放過多的能量而完全失控,引發白矮星爆炸為Ia型超新星,最終什麼也不剩。

但無論是哪種過程,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不會殘留下白矮星。


火星一號


恆星演化的最終產物是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能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質量都很大,超新星爆發的產物是在內部形成中子星、黑洞。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當老年恆星的質量小於8個太陽時,這類恆星在發生引力坍縮之後不會形成超新星,所以就無法進行超新星爆發,也就不會產生中子星、黑洞了。

當老年恆星的質量大於8-10個太陽時,這類恆星在發生引力坍縮之後會形成超新星,最後發生超新星爆發,形成中子星,原始質量更大一點的恆星會在超新星爆發後直接或間接形成黑洞。

一般來說,質量為太陽質量的10-29倍的老年恆星會發生超新星爆發,並形成中子星,當老年恆星質量更大時,會形成黑洞。

恆星在演化末期通常都會發生引力坍縮,這是由於核聚變的能量無法繼續抵禦引力收縮導致的,發生引力坍縮之後會在恆星內部形成內核,一般來講,這個內核的質量在1.4倍太陽質量以下時,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當內核質量是太陽的1.4-3.2倍時,會發生超新星爆發,進而形成中子星。

當內核質量更大一點時,會形成黑洞。

但是事無絕對,科學家發現那些質量更加龐大的恆星,是太陽質量的140倍以上,這些恆星極不穩定,會在爆發之後形成一片星雲,啥都不會留下。

而且也不排除白矮星進一步形成中子星,中子星進一步形成黑洞的可能。


回答完畢,喜愛科幻的朋友們,可以點點關注喲~~~~~~


一枚遊戲科幻迷


超新星爆發不能成為白矮星

首先白矮星是和太陽差不多大質量的恆星,當這顆恆星燃燒完氫元素和氦元素的時候,由於引力壓縮核心會誕生一個內核,然後外圍的物質會噴射出去形成星雲,最終核心就是一個安靜的白矮星,不在進行熱核反應,慢慢的冷卻成一個黑矮星。



而超新星是大於太陽8倍到29倍以下質量的恆星演化到末期爆發所形成的。爆發之後由於質量龐大,不會變成白矮星,而是變成一顆密度極大的中子星。這是介於白矮星與黑洞之間的天體,都屬於末期的恆星。中子星密度每立方厘米達到了8X10的13次方到2X10的15次方之間。如果把地球壓縮到這個密度,地球大約僅僅只有22米,可想而知中子星的密度有多大。


如果是太陽質量30倍以上的話,那麼這顆恆星演化到末期由於引力收縮,爆炸,將會塌縮形成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天體,任何物質都逃脫不了它的引力,甚至是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黑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