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被老师诟病不止的手写教案,有存在的有意义吗?

用户3708573094


手写教案有存在的意义!

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备课,这里的备课不仅仅指写教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备课,对教材教法进行备课,对上课内容进行备课,还要背备好课后反思,而这些内容最好反映在教案上,这些内容就需要教师手写。


老师手写教案,正如演说家的演讲稿一样,虽然演说家在演讲时未带手稿,但他们的手稿也是经过了反复的修改,把演讲的流程、内容和可能出现的情况都罗列在纸上,然后经过多次演练才会登场。老师上课也一样,面对不同的学生,同样需要手写教案,并不断对教案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会让课堂更精彩。


目前,很多老师习惯用PPT给学生上课,备课也是电子教案,老师这样备课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电子备课同样需要老师花很多时间去撰写,并不是从网上复制粘贴就可以了。有的老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没有认认真真备课,总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哪里还需要备课呢?其实,这是老师对备课理解不透的原因造成的。

有的老师的手写教案也值得借鉴,他们在课本上写教案,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老师的课本也就变成了教参,这样更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我很赞同这种做法。

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教案,这样的教案不写也罢。


Lance课堂


手写教案的概念现在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一种是亲手写教案,但是包括电子教案,一种是不管教案我是抄别人的,还是自己编写的都是用手书写。

我个人对手抄教案是深恶痛绝的,可以说身边每一个老师对手抄教案都是厌恶的,首先,教案的格式是上级统一规划印刷好的,项目非常的齐全,不能空白,比如一节课你没有复习环节,但是教案上有,你就必须写,所以这种教案的实际用处不大,可以说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顺便可以练练书法,但是耗时很大,几乎所有需要手抄教案的老师都是在家完成的。

电子教案推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就被否决了,上级管理部门一不能卖教案本了,二缺少了一个可以检查的项目,至于老师累不累,你好好写我们给你们发奖状啊。可以补偿安慰一下。

但是如果真的认真手写教案还是有必要的,我发现所有出公开课的老师,起码出课的那节内容肯定会手写,甚至可能写很多遍以加强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手写教案对授课其实有很大帮助,能让老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也就是说如果老师真的认真手写教案是对教学有帮助的。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时间与精力,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例。经常帮助别的老师设计课,真的完全靠老师自己设计一节合理的,新颖的,恰当的课大概要两三天的时间,所以所有课都认真手写教案是不现实的。

电子教案的优点是共享,信息技术部门是推荐使用的,起码环保吧。但是因为共享很多教师电子教案就连看都不看一眼了,授课就会很随意,甚至有些知识点会有遗漏,尤其新教师,开始没打好基础,随意课上多了,就不会认真上课了。

目前我们的规定是这样的,老教师写书头案,以实用为主,新教师写全案,打基础,熟悉课堂套路。特殊要求的可以电子教案。

任何一种规定死了,就不可能是适用于全体的。我认为,真正的手写教案每单元写一课即可,其他可以写简案,有能力的老师可以电子教案,但必须原创。未来的趋势还是电子教案,共享教案。然后授课与教案相符即可。

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了,教案是一套,授课是一套,两个对比一下完全是两节课。


疯饭饭



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我觉得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保障,只是这形式有待商榷。

最原始的教案就是手写教案。那个时候写在教案本上,还要规定每个课时写多少页,每个学期写多少个课时。一学期下来,常常会写厚厚的两本教案,费时费力,还惹得老师们怨声载道,大部分老师写教案都是来应付检查,很少用来为教学服务。

后来,可以使用电子教案。老师们在网上下载再打印出来。但是问题又来了,部分老师会进行认真的调整,进行二次备案,却有少部分老师确实应付了事,这就导致上课无教案。课上完了,再在打印的教案上草草地画几笔。


再后来把教案写在书上。现在我们学校是要求老师们把教案写在书上,这样即方便了老师上课,也可以应付检查。

这样做,老师上课的确方便多了,不用一面看教案本儿,一面看书。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教案写在书上,依然要求环节齐全,有目标,有重点难点、导入、新授、总结、板书、反思……那么书上就写的密密麻麻的,老师们看书上的文字就有些吃力。

不管教案写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呈现,只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老师们只要能够真正做到认真备课,认真反思就行了。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学校要求老师们手写教案,我是持反对态度的。犀利老师作为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一、手写教案是传统教学必备的备课手段之一,在过去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持续更新,手写教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即便是我们很用心的去备课去写,但实际用途并不大。比如,我们在备课期间需要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扬长避短,制作各种PPT各种配图和文字,以及对某些视频的下载、剪辑和制作,所有这些我们老师都没有办法形成纸质文字,更没有必要劳神费时的再重新手写一遍做些无用功。当然,老师们的备课也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我们可以要求老师提纲挈领的写一下备课、上课、辅导、批改等部分的流程,有利于提示老师在上课时的规范操作,甚至卡片式的教案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既节省了老师们的时间,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去思考如何组织教学,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们通过PPT或者电子白板就可以记笔记和做练习,省去了老师照教案去板书的过程,这样老师也就更没有必要在教案本上去苦思冥想的设计板书内容了。

二、学校领导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尽快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有些领导热衷于检查纸质教案,本身已经说明了这种管理方法是非常滞后的。这种检查束缚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老师们为了应付检查,也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严重浪费。有的学校明确要求老师们必须手写多少页教案,甚至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一项都不能少,领导们个个忙的不亦乐乎,老师们为了不被扣分而拼命奉陪。

欢迎关注犀利老师,一起讨论校园问题。





三尺讲谈


【三点原因剖析】个人认为,手写教案没有必要强制性要求,如果某些教师自己愿意这么做,或者习惯这么做,那他就可以继续手写教案;如果认为自己不想这么做,而且通过电子形式可以做得更有质量,更有效率,也可以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形式。是否手写教案,我认为这只是形式问题,无论是什么形式,一定要保证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从你这里“学海无涯乐作舟”!

为什么我主张手写教案不能强制性要求呢?原因如下:

第一、现在教师队伍年轻化,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进步,远程教学、电子教学兴起,教学形式也逐步丰富,有的用ppt,有的用黑板粉笔,只要你能够寓教于乐,循循善诱,而不是枯燥地宣贯,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强制要求。

第二、新科技教学方法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率和生动性,既能给老师减压,提高其教学备课积极性,也能利用新颖的传授形式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第三、如果有些上了年纪的教师习惯手写教案,或者有的老师喜欢它,那就让他继续去做,也不要强制性要求全体废除手写教案。

其实,说白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者用农村常听到的一句俗语来说:“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只要最后万变不离其宗,百花齐放更是春!

个人意见,共赏共鉴!

你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观点呢?


小毅谈PMP


教案,作为备课形式的一种体现,一直是学校工作中备受关注的一点。教研室及学校都会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检查或评比,其目的也是为了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备课的效果。不得不说,早在20多年前,教学条件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教师授课的手段主要是课本、黑板、粉笔和简陋的自制教具,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内容设计上,手写教案是必备的备课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早已由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意味着教师备课的实质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备课不只是重复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而是以教材资源为基础设计听觉视觉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搜集网络可利用资源,制作设计多媒体呈现形式,如制作课件、音视频资料、动画展示等。手写教案在这种条件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成为了教师只为应付检查而不得已为之的一种鸡肋行为。

所以,在很多学校都有一种奇怪却很平常的现象,平时的备课教师不得不忙于搜集教学素材和资源、设计课件,手写教案往往压在抽屉底层,几乎没有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但当检查来临时,又会看到众多的教师突击狂补教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教案的实际作用不能完全忽略,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只不过教案的形式有待改进。手写教案完全可以以电子教学设计形式来代替,这样教师会有更多时间在共享资源、理念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个性化设计,而且更便于设计理念的分享和传递、创新。



中小学英语学习belief


我们学校对新就职的老师有两项规定:

【1】第一次教案必须手写

【2】第一次上课必须用板书(不能用PPT课件)

为了培训新教师的基本功,我觉得这样规定还是很有必要的


老猫1954


我觉得手写教案还是有必要的

手写教案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理顺

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调整

当然

有条件的人手一台笔记本和打印机

在电脑上写教案设计和课件那就更好了


梦婆的汤


现在已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非要沿用老古董!使用电子备课,速度快,可以把老师从繁琐的书写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化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构思设计,这样不是更好吗?使用教育新技术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新设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直观的感受,接受更大客量的信息,可以加大更多的运算量,还可以更好的回顾本堂乃至前面的知识,可以使课堂更高效!要求老师必须手写教案从根本上说是领导对老师的不信任,怕老师偷懒!偷懒的老师永远是,勤奋认真的老师也永运是。这与技术无关!


周三151042054


时至今天,手写教案应该淘汰了吧!作为教师都明白教案的作用,用心备课是关键,结合学生学情是重点,手写教案太费事,教师很难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应该解放教师教案的可操作性,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研读教材和提升课堂艺术,这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