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被老師詬病不止的手寫教案,有存在的有意義嗎?

用戶3708573094


手寫教案有存在的意義!

老師每上一節課,都要對該節課的內容進行備課,這裡的備課不僅僅指寫教案,而是要對學生進行備課,對教材教法進行備課,對上課內容進行備課,還要背備好課後反思,而這些內容最好反映在教案上,這些內容就需要教師手寫。


老師手寫教案,正如演說家的演講稿一樣,雖然演說家在演講時未帶手稿,但他們的手稿也是經過了反覆的修改,把演講的流程、內容和可能出現的情況都羅列在紙上,然後經過多次演練才會登場。老師上課也一樣,面對不同的學生,同樣需要手寫教案,並不斷對教案進行修改,只有這樣才會讓課堂更精彩。


目前,很多老師習慣用PPT給學生上課,備課也是電子教案,老師這樣備課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但電子備課同樣需要老師花很多時間去撰寫,並不是從網上覆制粘貼就可以了。有的老師寫教案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沒有認認真真備課,總認為自己教了這麼多年的書,哪裡還需要備課呢?其實,這是老師對備課理解不透的原因造成的。

有的老師的手寫教案也值得借鑑,他們在課本上寫教案,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老師的課本也就變成了教參,這樣更利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我很贊同這種做法。

如果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寫教案,這樣的教案不寫也罷。


Lance課堂


手寫教案的概念現在已經不是很清楚了,一種是親手寫教案,但是包括電子教案,一種是不管教案我是抄別人的,還是自己編寫的都是用手書寫。

我個人對手抄教案是深惡痛絕的,可以說身邊每一個老師對手抄教案都是厭惡的,首先,教案的格式是上級統一規劃印刷好的,項目非常的齊全,不能空白,比如一節課你沒有複習環節,但是教案上有,你就必須寫,所以這種教案的實際用處不大,可以說就是應付上級檢查的,順便可以練練書法,但是耗時很大,幾乎所有需要手抄教案的老師都是在家完成的。

電子教案推行過一段時間,但是很快就被否決了,上級管理部門一不能賣教案本了,二缺少了一個可以檢查的項目,至於老師累不累,你好好寫我們給你們發獎狀啊。可以補償安慰一下。

但是如果真的認真手寫教案還是有必要的,我發現所有出公開課的老師,起碼出課的那節內容肯定會手寫,甚至可能寫很多遍以加強印象。從這個角度來看,手寫教案對授課其實有很大幫助,能讓老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也就是說如果老師真的認真手寫教案是對教學有幫助的。差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時間與精力,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例。經常幫助別的老師設計課,真的完全靠老師自己設計一節合理的,新穎的,恰當的課大概要兩三天的時間,所以所有課都認真手寫教案是不現實的。

電子教案的優點是共享,信息技術部門是推薦使用的,起碼環保吧。但是因為共享很多教師電子教案就連看都不看一眼了,授課就會很隨意,甚至有些知識點會有遺漏,尤其新教師,開始沒打好基礎,隨意課上多了,就不會認真上課了。

目前我們的規定是這樣的,老教師寫書頭案,以實用為主,新教師寫全案,打基礎,熟悉課堂套路。特殊要求的可以電子教案。

任何一種規定死了,就不可能是適用於全體的。我認為,真正的手寫教案每單元寫一課即可,其他可以寫簡案,有能力的老師可以電子教案,但必須原創。未來的趨勢還是電子教案,共享教案。然後授課與教案相符即可。

就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了,教案是一套,授課是一套,兩個對比一下完全是兩節課。


瘋飯飯



作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我覺得教案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保障,只是這形式有待商榷。

最原始的教案就是手寫教案。那個時候寫在教案本上,還要規定每個課時寫多少頁,每個學期寫多少個課時。一學期下來,常常會寫厚厚的兩本教案,費時費力,還惹得老師們怨聲載道,大部分老師寫教案都是來應付檢查,很少用來為教學服務。

後來,可以使用電子教案。老師們在網上下載再打印出來。但是問題又來了,部分老師會進行認真的調整,進行二次備案,卻有少部分老師確實應付了事,這就導致上課無教案。課上完了,再在打印的教案上草草地畫幾筆。


再後來把教案寫在書上。現在我們學校是要求老師們把教案寫在書上,這樣即方便了老師上課,也可以應付檢查。

這樣做,老師上課的確方便多了,不用一面看教案本兒,一面看書。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教案寫在書上,依然要求環節齊全,有目標,有重點難點、導入、新授、總結、板書、反思……那麼書上就寫的密密麻麻的,老師們看書上的文字就有些吃力。

不管教案寫在哪裡,以什麼方式呈現,只要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老師們只要能夠真正做到認真備課,認真反思就行了。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學校要求老師們手寫教案,我是持反對態度的。犀利老師作為多年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教師,願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一、手寫教案是傳統教學必備的備課手段之一,在過去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教育形式的發展和教育教學硬件設施的持續更新,手寫教案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的課堂教學,即便是我們很用心的去備課去寫,但實際用途並不大。比如,我們在備課期間需要上網查閱大量的資料,然後揚長避短,製作各種PPT各種配圖和文字,以及對某些視頻的下載、剪輯和製作,所有這些我們老師都沒有辦法形成紙質文字,更沒有必要勞神費時的再重新手寫一遍做些無用功。當然,老師們的備課也並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我們可以要求老師提綱挈領的寫一下備課、上課、輔導、批改等部分的流程,有利於提示老師在上課時的規範操作,甚至卡片式的教案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既節省了老師們的時間,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去查閱去思考如何組織教學,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們通過PPT或者電子白板就可以記筆記和做練習,省去了老師照教案去板書的過程,這樣老師也就更沒有必要在教案本上去苦思冥想的設計板書內容了。

二、學校領導需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水平,與時俱進,儘快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方法。有些領導熱衷於檢查紙質教案,本身已經說明了這種管理方法是非常滯後的。這種檢查束縛了教學方法的創新,老師們為了應付檢查,也造成了時間和資源的嚴重浪費。有的學校明確要求老師們必須手寫多少頁教案,甚至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等一項都不能少,領導們個個忙的不亦樂乎,老師們為了不被扣分而拼命奉陪。

歡迎關注犀利老師,一起討論校園問題。





三尺講談


【三點原因剖析】個人認為,手寫教案沒有必要強制性要求,如果某些教師自己願意這麼做,或者習慣這麼做,那他就可以繼續手寫教案;如果認為自己不想這麼做,而且通過電子形式可以做得更有質量,更有效率,也可以讓他選擇他自己喜歡的形式。是否手寫教案,我認為這只是形式問題,無論是什麼形式,一定要保證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從你這裡“學海無涯樂作舟”!

為什麼我主張手寫教案不能強制性要求呢?原因如下:

第一、現在教師隊伍年輕化,隨著科技創新的日益進步,遠程教學、電子教學興起,教學形式也逐步豐富,有的用ppt,有的用黑板粉筆,只要你能夠寓教於樂,循循善誘,而不是枯燥地宣貫,我認為就沒有必要強制要求。

第二、新科技教學方法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學效率和生動性,既能給老師減壓,提高其教學備課積極性,也能利用新穎的傳授形式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第三、如果有些上了年紀的教師習慣手寫教案,或者有的老師喜歡它,那就讓他繼續去做,也不要強制性要求全體廢除手寫教案。

其實,說白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者用農村常聽到的一句俗語來說:“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只要最後萬變不離其宗,百花齊放更是春!

個人意見,共賞共鑑!

你是不是同意這樣的觀點呢?


小毅談PMP


教案,作為備課形式的一種體現,一直是學校工作中備受關注的一點。教研室及學校都會定期對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檢查或評比,其目的也是為了教師更好的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備課的效果。不得不說,早在20多年前,教學條件普遍較低的情況下,教師授課的手段主要是課本、黑板、粉筆和簡陋的自制教具,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內容設計上,手寫教案是必備的備課載體。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教學早已由傳統的授課方式轉變為現代化的多媒體、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這意味著教師備課的實質內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的備課不只是重複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知識,而是以教材資源為基礎設計聽覺視覺多感官參與的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蒐集網絡可利用資源,製作設計多媒體呈現形式,如製作課件、音視頻資料、動畫展示等。手寫教案在這種條件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成為了教師只為應付檢查而不得已為之的一種雞肋行為。

所以,在很多學校都有一種奇怪卻很平常的現象,平時的備課教師不得不忙於蒐集教學素材和資源、設計課件,手寫教案往往壓在抽屜底層,幾乎沒有用於課堂教學的實際意義。但當檢查來臨時,又會看到眾多的教師突擊狂補教案,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教案的實際作用不能完全忽略,有一定的教學意義,只不過教案的形式有待改進。手寫教案完全可以以電子教學設計形式來代替,這樣教師會有更多時間在共享資源、理念的基礎上對教學進行個性化設計,而且更便於設計理念的分享和傳遞、創新。



中小學英語學習belief


我們學校對新就職的老師有兩項規定:

【1】第一次教案必須手寫

【2】第一次上課必須用板書(不能用PPT課件)

為了培訓新教師的基本功,我覺得這樣規定還是很有必要的


老貓1954


我覺得手寫教案還是有必要的

手寫教案將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理順

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和調整

當然

有條件的人手一臺筆記本和打印機

在電腦上寫教案設計和課件那就更好了


夢婆的湯


現在已進入了電子時代,為什麼非要沿用老古董!使用電子備課,速度快,可以把老師從繁瑣的書寫中解放出來,教師可以化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構思設計,這樣不是更好嗎?使用教育新技術設備,如電子白板,多媒體,投影儀等新設備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更直觀的感受,接受更大客量的信息,可以加大更多的運算量,還可以更好的回顧本堂乃至前面的知識,可以使課堂更高效!要求老師必須手寫教案從根本上說是領導對老師的不信任,怕老師偷懶!偷懶的老師永遠是,勤奮認真的老師也永運是。這與技術無關!


週三151042054


時至今天,手寫教案應該淘汰了吧!作為教師都明白教案的作用,用心備課是關鍵,結合學生學情是重點,手寫教案太費事,教師很難保證課堂的有效性。應該解放教師教案的可操作性,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研讀教材和提升課堂藝術,這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