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上週,小管家推送了一段文字,已經預感到《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將會是一匹票房黑馬。小管家也有幸在點映時,貢獻了兩張電影票,看完後更是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據說,這部電影能夠在影院上映,多虧了最後的點睛之筆:正版格列衛抗癌藥,已正式列入醫保用藥目錄。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上映還不到一個星期,票房已達到18億,比去年上映的《戰狼2》勢頭還要猛。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用心去講故事的好電影,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以一款藥為主線,引出情與法的評判。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有很多看了這部影片的小夥伴,除了感動之外,還比較好奇一點:這款上了醫保用藥目錄的正版格列衛抗癌藥,個人還需要交費多少錢呢?

關於這個問題,小管家其實也非常好奇!

剛好今天上午,小管家在網上看到一篇相關的文章,寫的挺好!於是就稍作整理,現在分享給大家!

電影中那個老奶奶的聲音,總在耳畔響起:

四萬塊一瓶的藥,我吃了好幾年了,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

現在才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才500塊一瓶,他真的不掙錢!

他只想幫我們!

你們把他抓了,我們就沒法活了!

誰家還沒個病人呢?你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

我還想活著,我不想死……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我不是藥神》依託於現實世界赤裸裸的殘酷,人們為這個故事流淚,實際上也是為各自可能承受的命運流淚。

的確,在“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現實裡,“誰家還沒個病人呢?”

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有些人只是想要活著,傾家蕩產也要活著,命就是錢,錢也是命!

01

格列衛為何這麼貴

格列衛是一款偉大的藥物,是第一個分子靶向抗癌藥,可以將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50%提升至90%以上。該藥於2001年進入中國,但價格高得可怕——現實世界裡的“格列衛”是23500元一盒,並非電影裡說的4萬元,而且需要終身服用,每吞下一粒藥,其實都是在吞錢。

《我不是藥神》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原型陸勇也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家住江蘇無錫,是一家針織外貿廠的老闆。本來家境殷實的他,吃了兩年,就花了近70萬元,以他這麼好的家境也難以支撐。後來陸勇用上了在印度生產的格列衛仿製藥,只要4000元,後來更是降到了200元一盒,而且療效和正版藥一樣。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那麼正版的格列衛為何那麼貴呢?

1.首先這種藥研發成本很高,諾華公司耗費了十幾年,足足投入了50億美元,直到2001年——才製造出了格列衛。2002年,格列衛進入中國。你知道研發一款抗癌靶向藥有多花錢嗎?研發格列衛的諾華公司,20年投入了836億美元,才研發出了21款新藥,平均每款藥的研發費用近40億美元。

2. 當時在中國大陸,還會針對進口藥徵收3%-6%不等的關稅,以及17%的增值稅。此外,還有15%的醫院加價,以及20%的流轉費用。而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藥品的增值稅為0。

3. 根據人民網在2015年初的調查顯示,格列衛原研藥在中國大陸的零售價格為全世界最高。有媒體做過調查統計:

一盒諾華格列衛,

在香港賣18000元,

在日本賣16000元,

在美國賣13600元,

在韓國賣9700元,

但在中國卻賣23500元。

更重要的是,在以上大多數國家,格列衛早已納入國家醫保,甚至可以全額報銷。

所以格列衛成了比黃金還貴很多倍的藥,陸勇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過:剛得病住院的時候,病房裡十幾個病友,就他和一個浙江的病友吃得起這藥,但吃了兩年,也把所有的家底吃空了。當時有個說法叫:“三年吃掉一套房”,一點都不誇張。

02

格列衛納入醫保

現在有兩個好消息,一個是格列衛已經納入了醫保目錄了,另一個就是2017年7月1日,中國開始推行藥物零加成政策,但即使這樣,我們就一定吃的起比黃金還貴的格列衛嗎?

取消了醫院幾十年來實行的15%藥物加價制度。但這個政策影響的主要是國產藥物,而非進口藥。許多進口藥都已進入醫院自費藥房,而自費藥房不受政策約束,依然可以保持15%的加價。

下面,我們就來算筆賬:

需要說明的是格列衛加入社保目錄後屬於乙類費用,與甲類藥全額計入統籌基金不同,乙類藥有一個自付比例,各地區有所不同,一般在5%-20%之間,這部分是不能報銷的,我們以10%為例,所以可以計入統籌的部分是4萬*0.9=3.6萬。

然後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有不同的報銷比例,一般在70%-95%之間,我們以某三甲醫院報銷比例80%為例,可以報銷3.6萬*0.8=2.88萬。也就是需要個人支付4萬-2.88萬=1.12萬元,自付比例30%左右。當然各個地區藥品價格、報銷比例可能會有所差異。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除了需要自費30%以外,還有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就是,每家醫院醫保藥是有定額的,最近幾年屢屢爆出,病人還沒好,就被醫院趕出來了,就是這個原因。

H女士的大伯因患腸癌於今年1月入住市第一人民醫院,由於醫保限額,老人隨後被轉院至廣州醫科大學荔灣醫院和市中醫醫院,“每次可報銷部分近2萬元時就有醫生勸我們出院。”H女士說,每次醫院催促時也會表示“很難做”,要求家屬不要拖太久。

因為醫保這個池子的錢是有限的,這裡花多了,那裡就只能減少,如果把錢都用到了報銷抗癌藥上,那其他所有病症將被排除在醫保之外。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沒得癌症的病人難道就不能享受醫保了嗎?所以說,格列衛納入醫保,雖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03

醫保雖好,但報銷不夠用

以下是部分住院實例: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這是一名公務員住院的發票,肺癌,短短8天時間,總費用63732元;結果社保基本醫療只報了15755元(看似65%的報銷比例很高,但扣去自費部分,能報的總額太少),社保補充醫療報了3356元,自費44620元。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這個人住院11天,總共花費了7230.84元,醫保只能報銷2353.93元,自費部分卻是4876.91元,報銷比例連一半都不到。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深圳布吉半島幼兒園22歲女教師,有社保,鼻咽癌晚期,求生的渴望,無助的淚水....“這個世界很美好,我想多看看”!可治療效果好的是自費藥,一萬多一針,請別再說年輕不會生病,請別再說有社保就夠了!

04

商業保險必不可少

現如今的醫保政策對患者的幫助有限。據公開數據統計:

我國患者自負比例平均在50%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實際報銷75萬元,患者家庭至少自費了75萬元,而201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為25974元,75萬相當於30年不吃不喝。

上海有一對夫妻,退休之年,正準備頤養天年,雙雙患上癌症。丈夫患上了肝癌,切除了左半肝,康復過程很漫長;妻子的肌肉瘤復發,轉移到了肺部,終日躺在床上,醫生說唯一的辦法是給她做質子重離子治療,但一個療程的費用高達40萬元。

但質子重離子醫院是一家特需醫院,癌症治癒率高達90%,可是不能走醫保,繼續治療還是放棄治療,成了一個誰也回答不了的問題。

好險管家:4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納入醫保,個人還需支付多少?

有社保就夠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從很多案例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有社保因病致貧的家庭比比皆是。在中國一場重病,意味著天文數字一般的醫療費,意味著親人漫長的陪護和辛苦的付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能理解這種切膚之痛:只要一人重病,就等於給全家判了死刑。

在現有的制度和政策下,購買重疾險+醫療險,是規避大病風險的最佳選擇!

1.保險是抵禦疾病風險的利器

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機會高達72.18%。一場重大疾病的治療花費一般都在50萬元以上。重大疾病保險簡而言之就是以疾病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疾病保險。即只要被保險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定額補償。

2.強制儲存專款專用的醫療費用

購買醫療保險,相當於用很少的一筆錢,就擁有了一筆專款專用的醫療基金。這筆基金可以保障每個人就醫費用。即使遭遇重大疾病,也不怕。

3.避免家庭經濟因疾病破產

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很有可能直接導致一個家庭破產。有了商業保險,就可以避免這一現象。正所謂,醫療拯救生理生命,保險拯救經濟生命。

4.享受良好的醫療條件

買了醫療保險,就不用擔心醫療費用的問題,就可以使用最好的醫療救治。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重疾險:確診保單合同裡的約定大病就可以賠付,買多少保額就賠多少,至於賠付的錢怎麼花,由你自己決定。

醫療險:實報實銷,看病花多少給多少,有的醫療險甚至還可以提前墊付醫藥費的。

重大疾病不是絕症,沒有錢才會成為絕症,重大疾病也許不可避免,但高額的醫療費我們必須面對,保險就是錢,是當你最需要錢的時候,能走到你身邊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