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寿则多辱:曾纪泽若多活几年,就无法避免沦为“卖国贼”

寿则多辱:曾纪泽若多活几年,就无法避免沦为“卖国贼”

晚清有两位主张对外开放的湖南人郭嵩焘、曾纪泽,郭嵩焘曾被人骂为汉奸,而曾纪泽尽管晚年也不得志,但守旧派还不至于公开骂他。

黄濬曾比较郭嵩焘和曾纪泽在官场不同的境遇:

曾劼刚辈行后于郭筠仙,而奉使欧洲,实与筠仙同时。筠仙以通晓洋务自负,亦负天下重谤,劼刚则赖其老世丈先任其谤,得以差全其名,抑亦文正公之门荫也。

这段话颇有意趣。同样的话,同样的事,郭嵩焘说了做了,朝野守旧派会炮轰;而曾纪泽说了和做了,这些人虽不以为然,但很少上奏折大加挞伐。黄濬的解释是曾国藩办天津教案时忍辱负重,替儿子把被毁谤之苦受了。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曾国藩有平定太平天国、挽大清江山于即倒的不世之功,朝廷特别是太后对他的儿子自然要高看一眼,其他人也就不敢放肆像对郭嵩焘那样攻讦了。

曾纪泽《使西日记》中载他被任命为驻英国法国钦差大臣后拜别慈禧太后两人的对话,曾纪泽向太后讲到办理洋务的难处。

慈禧太后:这些人明白这理的少。你替国家办这等事,将来这些人必有骂你的时候,你却要任劳任怨。

曾纪泽:臣从前读书到“事君能致其身”一语,以为人臣忠则尽命,是到了极处。观近来时势,见得中外交涉事件,有时须看得性命尚在第二层,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要紧,方能替国家保全大局。即如前天津一案,臣的父亲先臣曾国藩,在保定动身,正在卧病之时,即写了遗嘱分付家里人,安排将性命不要了。及至到了天津,又见事务重大,非一死所能了事,于是委曲求全,以报和局。其时京城士大夫骂者颇多,臣父亲引咎自责,寄朋友的信常写“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八字,正是拼却声名以顾大局。其实当时事势,舍曾国藩之所办,更无办法。

慈禧太后:曾国藩真是公忠体国之人。也是国家气运不好,曾国藩就去世了。现在各处大吏,总是瞻徇的多。

曾纪泽:李鸿章、沈葆祯、丁宝桢、左宗棠均忠贞之臣。

慈禧太后:他们都是好的,但都是老班子。新的都赶不上。

曾纪泽:郭嵩焘总是正直之人,此次亦是拼却声名替国家办事,将来仍求太后、皇上恩典,始终保全。

慈禧太后:上头也深知道郭嵩焘是个好人。其出使之后所办之事不少;但他挨这些人的骂也挨够了。

可见正是因为慈禧太后对曾国藩功劳的肯定,荫及子孙,曾纪泽办洋务扛住非议的资本远超郭嵩焘。——当然,他得乃父心法,也比郭嵩焘会处事。

后世评价曾纪泽,赞颂他最大的外交成就是赴俄国交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收回伊犁。此前在光绪四年(1878年)崇厚出使俄国,擅自与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将伊犁卖得干干净净。光绪六年清廷更遣曾纪泽往俄更约,争回伊犁南路七百馀里,嘉峪关诸地缓置官。虽然这次外交上的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国际上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大战刚结束,势力大打折扣,而国内左宗棠等人积极备战,给沙俄有威慑。但如果换一个人,能从老毛子已经吞下的肚子里再吐出来这么一块肉,很难。

光绪十三年(1887),曾纪泽奉调回国,担任户部侍郎,至1990年4月12日逝世,此间三年,回国的曾纪泽其实是很郁闷的。重要原因的是1884年甲申易枢,因为对慈禧太后的绝对权力构成威胁,甲申年4月,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

晚清的洋务及外交体系是由恭王居中支持,湘淮系大臣前赴后继构建的。甲申易枢后,太后起用的奕劻、奕譞、世铎的行政能力远不如奕䜣,所以时人把这次中枢机构的大换班比喻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讽刺这些新进王公的庸懦。新军机处的组成人员,在识见、威望、能力和人品上,与原军机处相比,相差甚远。他们是一些不谙国际事务、不懂国内政情的官僚,新军机处的特点是对太后惟命是从。

在此种背景下,曾纪泽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1890年他与叔父曾国荃同一年去世,年仅51岁,可谓英年早逝。对他的逝世,时人和后世多表达惋惜之情。接替他的薛福成在欧洲得知其去世后,在日记中写道:

窃思曾侯奉使八年,其丰功伟略,在驻英俄二国时为多。年未中寿,遽尔沦谢,眷怀时局,为之怆然。

薛福成几年后会见比利时国王和首相时,比国首相曰:

曾侯办理外务,亦颇有名,惟在此不久而归,归亦未闻别有建树,今已逝矣,真为可惜。

有人说如果曾纪泽多活些年头,应该更有成就,对清朝的大局会有好的影响。我以为此乃读史者一厢情愿,在恭王靠边站后,曾纪泽不可能有什么建树,就如比利时首先所叹息那样。如果他多活五、六年,活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很可能会奉命出使,作为李鸿章的重要助手去签约,如此给太后背黑锅的可能就不仅是李鸿章李经方父子了,会加上外交高手曾纪泽。曾纪泽会拒绝么?当然他无法拒绝,他值得抱着与父亲处理天津教案相同的心态:“须看得性命尚在第二层,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要紧,方能替国家保全大局。”

那么曾纪泽在当时一定是时人皆欲杀,所受的屈辱远大于其父亲,而在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中,恐怕“卖国贼”的标签贴得妥妥的。寿则多辱,真是有道理呀,李鸿章活得太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