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提示:1881年2月24日,《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中国成功挽回了伊犁以南特克斯河流域等处领土。1882年(光绪八年),沙俄正式交还伊犁,这时的白彦虎对俄国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也就是在这一年的秋天,白彦虎死了,只活了53岁。

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1878年1月2日,随着清军克复和阗,清廷收复新疆之战取得伟大胜利。其时,与阿古柏合流的白彦虎与伯克胡里(阿古柏的次子,乌兹别克人)分别率残部逃入俄境,被安插在楚河边上的托克玛克一带。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这是因为清军收复新疆的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伊犁还在俄国人的手里。

清军在收复新疆过程中的连战告捷,让俄国人大为惊讶,清军攻克南疆后,伊犁的问题就被摆在了桌面上。但是,俄国人耍赖,并不想将伊犁归还中国。他们一面则在外交上玩弄朴种花招,以攫取更多利益;一面让指使白彦虎残部骚扰中国边境,力图牵制中国军力。

这中间有一段历史背景是这样的:1871年,俄国人乘阿古柏侵占新疆之机,派兵侵占了伊犁,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但因当时俄国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比较虚弱,其驻华公使不得不在照会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说些外交辞令,称占领伊犁是为了“安定边疆秩序”,“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这一说法在清军收复了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城,被落了口实。左宗棠借此强调俄方有归还许诺在先,所以要先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犁问题。

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伊犁1

为了达到不予归还的目的,俄国人不但绝将白彦虎引渡给清政府,并准许进入俄境的白彦虎余部5年不纳粮,20年不抽丁,为的就是拉拢白彦虎及其残部继续对抗中国。而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白彦虎及其残部对自己的新主子俄国人尽心竭力,曾多次分道骚扰清朝,抢粮饷,劫商旅,“戕官弁,杀行客,掠台马”(魏光焘《戡定新疆记》)。

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1878年底双方谈判正式启动,清政府派崇厚为出使俄国大臣去谈判归还伊犁问题。但是,这个人对新疆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和俄国人谈点什么。临行前,有人建议他走陆路去俄国,这样可以途经新疆,熟悉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会对他的谈判有所帮助。他不以不然,选择了先乘船到欧洲,然后转乘火车至圣彼得堡,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给北京的地图,甚至连一些地名都是错误的。

北京方面开始意识到崇厚干不成事,但为此已晚。1879 年9月,与俄国人谈判的崇厚不仅没能让俄国归还领土,还将新疆的数个战略要地拱手送给沙皇,并使俄国人获得了宝贵的长期贸易特权,可以越过边境,深入中国领土开展贸易。这就是所谓的《里瓦几亚条约》。

北京方面对条约草案提出质疑,但崇厚回复说,条约已经备份完毕,无法更改,并于10 月同俄国人签署后,启程回国。消息传至国内,清廷一片哗然,已是第二次掌权慈禧太后拒绝承认该条约,怒斥崇厚为卖国贼。清廷的“主战派”认为崇厚天真而无能,强烈要求处死崇厚,并对俄国开战。第二年3 月,崇厚被定罪,判处死刑(最终因为西方人求情,得以获释,保全了姓名)。

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左宗棠闻讯,立即向清廷陈奏分析利弊。他说:“此次与俄人谈判,沙皇包藏祸心,我今索还失地,方要我赔偿军费,趁我多事之秋,欺我少争战之志,多求和之意,妄图讹诈。伊犁乃我国之领土,俄军乘虚入侵,蹂躏我边民,掠取我财物。我今索还土地,俄方竟然要我赔偿军费,如此强盗行径,乃国际公理所不容也,此其一。俄方以划定两国边界为名,行掠夺土地之实,双方并未陈战,一弹未发,我朝公然割地与人,此乃外交所不许也,此其二。俄方之所谓通商,其商人志在谋利,其政府意在广设领事,深入我腹地,坐探虚实,此种通商,为我所不取也,此其三。臣以为如今之计,当先礼而后兵。我朝可更换使臣,与俄方重开谈判。如沙皇一意孤行,应诉诸于武力。臣虽不才,愿当此任。”

最终,清廷被说服。1880年,清廷任命曾纪泽为出使俄国大臣,并作为钦差大臣,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

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精熟英语,风度翩翩。面对这一使命,他说:“我曾纪泽绝非崇厚,只要我当钦差一天,俄国人就休想再从中国割占领土!宁可谈判不成,也决不屈从俄国,签一个遭国人谴责、遭子孙后代唾骂的条约!”并于1880年6月抵达彼得堡,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谈判。

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为配合谈判成功,左宗棠“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自愿请行率军屯哈密。剑指伊犁,以军事力量策应外交方面的需要。同时,左宗棠将其棺材从肃州运到哈密,借以表示清廷收复伊犁血战到底的决心。

谈判伊始,俄方代表在谈判中傲慢蛮横,语言放肆,曾纪泽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俄方代表坚持不从“崇约”退步,声称为此不惜一战。曾纪泽毫无惧色,他说:“中国不愿有打仗之事。倘不幸有此事,中国百姓未必不愿与俄一战。中国人坚韧耐劳,纵使一战未必取胜,然中国地方最大,虽数十年亦能支持,想贵国不能无损。”

曾纪泽如此从容应对,甚至是针锋相对,一方面来自左宗棠与清廷给他的“底气”;另一方面则来自他作为外交官的优秀与出色——他因为1877俄土战争大败与1879年国灾荒,洞察出了俄国人当时无力再战的实情。

俄国人为什么会收留白彦虎?和中国此地有关系,慈禧曾也为此发火

​1881年2月24日,《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中国成功挽回了伊犁以南特克斯河流域等处领土。1882年(光绪八年),沙俄正式交还伊犁,这时的白彦虎对俄国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也就是在这一年的秋天,白彦虎死了,只活了53岁。而他和他的部众骚扰中国边疆,抢粮饷、劫商旅,不仅仅是骚扰与抢劫这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