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卓创资讯聚乙烯研究团队共计9名分析师,平均从业年限5年以上,专注于聚乙烯行业的研究和数据的累积,全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策划和组织卓创资讯聚烯烃会议,并进行相关产业报告制作和培训。多人受企业、期货公司及行业协会邀请,外出做塑料相关专题演讲;客户基础广泛,并获得市场及行业人士较高的认可。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核 心 观 点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1.上半年聚乙烯市场走势分化,高压价格持续疲软,均价同比下滑8%;线性震荡整理为主,均价同比相当;低压部分时段受资源短缺的影响,上半年行情相对乐观

2. 油价高位背景下,油制聚乙烯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弱化,煤油之争回归相对平衡或煤企占据上风新阶段。

3.目前国内检修旺季基本结束,检修热度逐渐消退,多数企业逐步恢复运行,损失量将会减少,后期国内PE供应将逐渐增加。

4. 预计下半年线性和低压产量将在聚乙烯三大品种中继续保持较大占比。

5.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对国内聚乙烯市场直接影响将有限,相反对美国聚乙烯生产商来说,将会严重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部分美国本土货源将难以进入国内市场。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详 细 内 容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2018年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上升,同时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国际油价震荡上涨,对下游产品形成成本支撑。同时,使得煤制烯烃经济性优势再次显现。上半年聚乙烯市场走势分化,高压价格持续疲软,均价同比下滑8%;线性震荡整理为主,均价同比相当;低压受资源短缺的影响,上半年行情相对乐观。时光荏软,岁月如梭,2018年已行至年中,下面我们将共同回顾上半年行业热点,聚焦国内聚乙烯行业的变与不变。

一、油价触底反弹煤油之争格局发生改变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1

2014-2016年,低油价背景带动油制聚烯烃生产企业持续高位盈利,但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边缘政治因素及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回归,国际油价开启触底反弹之旅,截止6月20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2018年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6.22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2018年8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4.74美元。中国SC原油1809合约结算价报462.2元/桶。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2

从不同原料成本上来看,外购甲醇制聚乙烯成本最高,在产品销售价格价差不大情况下,外购甲醇制聚乙烯是竞争力最弱的产品,这也是国内聚乙烯企业对外购甲醇工艺并不青睐的主要原因。而聚乙烯原料之争的关键点在煤与油的选择。

由图2可以看出,2015年之前,煤化工工艺成本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尤其2014年上半年,煤制供应成本优势可达2800-3400元/吨,但伴随油价大幅回落,油制工艺优势明显,在2015-2017年,油制工艺路线成本转败为胜,油制成本优势部分时段可达800-1300元/吨。但进入2018年,或者说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煤油成本基本接近,4月份伴随原油新一轮拉涨,油制聚乙烯成本再次飙升,明显超过煤制工艺路线成本,成本差价在200-900元/吨。从盈利与成本的反向关系来看,2014年煤制聚乙烯单位盈利高于油制聚乙烯,但2014-2017年,虽期间出现煤油平衡,但多数时间段油制聚乙烯盈利高于煤制聚乙烯。但进入2018年,尤其是2018年4月份开始,油价再次回归70美元/桶之上,下半年考虑到沙特IPO、美国原油出口、边缘政治及经济摩擦更为密集频繁,油价预计将在相对高位运行。

毫无疑问,油价高位背景下,油制聚乙烯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弱化,煤油之争回归相对平衡或煤企占据上风新阶段。

二、上半年PE检修突增,下半年热度消退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3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PE产量在逐年增加,截止到2018年二季度,PE产量达到773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加1.6%,主要受17年底宁煤顺利投产,产量在18年释放,同时18年5月份中海壳牌二期70万吨装置投产的影响。虽然产量在逐渐增加,但从今年上半年国内炼化企业检修情况来看,整体要高于比去年同期。据卓创数据统计来看,2018年二季度依然是国内各炼化企业检修高峰期,涉及的企业较多,且检修时间多数较长,部分在1-2个月。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各月检修损失量多数高于去年同期。截止到目前,年内PE检修损失量在77.3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48万吨,增幅在9.14%。

从PE各个产品来看,2018年上半年线性和低压是损失量相对较多的两个品种,在5月和6月份表现尤为明显,主要由于国内多数全密度装置和低压装置纷纷停车检修,且时间较长,损失量突增。通过卓创数据统计,年内线性是损失量最高的品种,截止到目前,损失量共计32.28万吨,占总量的42%;其次是低压,损失量共计27.39万吨,占总量的35%;年内高压装置检修相对较少,损失量在17.7万吨,占总量的23%。目前国内检修旺季基本结束,检修热度逐渐消退,多数企业逐步恢复运行,损失量将会减少,后期国内PE供应将逐渐增加。但需要注意,下半年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检修,据统计涉及的企业有辽通化工,神华新疆,大庆石化,神华包头,福建联合等,期间仍有部分炼化存有小修和中修情况。

三、上半年LDPE行情持续低迷 三季度能否东山再起?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4

近年来,国内LDPE市场价格重心逐渐下移,就上图观察可以发现,国内LDPE与LLDPE价差在2011-2012年上半年长期保持在2000元/吨,后面仅在2013年四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以及2016年末-2017年初期间价差达到峰值。2018年初开始,两品种价差大体呈现缩小趋势,年初基本维持在400元/吨左右, 5月中下旬达到-50元/吨,现价差基本维持在150元/吨。通过对比2018年初和现在市场价格,LDPE市场价格跌幅达到5.25%,LLDPE跌幅仅4.5%。

三季度来看,虽下游逐渐进入需求旺季,但国内市场LDPE货源供应压力仍旧不容小觑:进口料除部分发泡和重包预计供应有小幅减少,其余LDPE品种进口数量仍旧保持较高位置,国内石化有:神华新疆计划7月份检修20天左右,大庆石化新高压装置计划7月底开始检修40天左右,老高压装置计划8月初开始检修60天左右,据统计检修损失量约5万吨,均小于一二季度损失量。综上,三季度国内LDPE货源供应多数依旧充裕,部分发泡和重包原料或受进口供应减少支撑有所波动,预计国内LDPE与LLDPE价差扩大至600元/吨左右。

四、国内供应结构增中有变新投装置延续进行式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5

据卓创统计,2018年上半年国内PE产量高于2017年,1-6月份预计2018年国内PE总产量达到772.88万吨,同比增加1.6%。其中LLDPE产量在318万吨,同比下降9.2%。LDPE产量137.7万吨,同比增加11%,HDPE产量317.2万吨,同比增加10.5%。线性和低压产量仍是聚乙烯占比较大的品种。

五、2018年国内PE计划新投产装置汇总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6

据卓创统计,2018年共计有4家企业计划新增聚乙烯生产装置,新增产能共计170万吨,其中中海油惠州基地(二期)装置已顺利投产,其他装置可能存在推后的可能,截至2018年底预计中国聚乙烯产能达到1867.8万吨。

预计下半年线性和低压产量将在聚乙烯三大品种中继续保持较大占比。

六、期货波澜不惊 上半年坚守9000大关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图7

自线性聚乙烯在大商所上市后,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金融属性也越来越强,这集中表现在聚乙烯现货走势与其期货价格走势的联动性与日俱增的层面上。2018年上半年线性期现走势基本趋于一致,比较有趣的是相比于2017年同期,2018年的LLDPE期货比较抗跌,价格波动幅度也较同期小。和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上半年LLDPE期货在8526-10625点位内运行,此区间高低价差在2099点;而2018年上半年LLDPE期货在9015-10180点位内运行,此区间高低价差在1165点,区间波动明显要比17年同期小,且LLDPE期货未曾跌破9000点大关。

主因如下:春节后,受累于石化库存高企,LLDPE期货价格虽一路走软,但进入4月份后,国内PE炼化企业开始陆续检修,现货市场部分货源供应紧张,同时部分煤化工线性装置切牌号产低压也使得LLDPE在现货市场一度紧缺,利好LLDPE期货,未能深跌。

七、贸易战正式开战 聚烯烃市场影响有多少?!

聚乙烯市场的下半年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家观点

6月15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6月1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棉花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进口商品(涉及金额约340亿美元)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将自7月6日起生效。不过涉及到的聚乙烯高压等化工品加征关税的时间还要另行公告,卓创预计后续对美国本土产高压聚烯烃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将根据美方后续动作而定。卓创认为,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对国内聚乙烯市场直接影响将有限,相反对美国聚乙烯生产商来说,将会严重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部分美国本土货源将难以进入国内市场。

2017年美国本土对中国出口高压聚乙烯在15.5万吨附近,在中国进口高压的占比在6%左右,其中多数为低端的普通膜料,少数为专用料,以一般贸易为主。如果对其加征25%的进口关税美国本土产高压货源直接失去中国市场。就目前国内聚乙烯市场来看,高压通用料库存高企,价格疲软。美国高压货源主流价格在9200元/吨,国内对其采购热情一般。而高端专用料完全可以采购韩国、欧洲、中东等货源补充。整体来看,就中美贸易战本身对各自聚乙烯市场的影响来看,中国市场失去美国货源反而会优化供需基本面,而美国的生产商,则是彻底失去了其该有的这部分市场份额。

八、关于未来 变还是不变?

聚焦聚乙烯行业热点,进口供应压力是对国内PE施压最重的一座大山,下半年进口料将如何演变?禁废令过后,废塑料进口骤然下降,而蓄势待发的再生颗粒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登场?关于期货,上半年坚守9000,下半年高点何在?关于贸易战,战还是不战?对塑料生产贸易企业来讲,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毫无疑问,关于聚乙烯的未来,变与不变,是一个辩证的话题,行情涨还是跌尚需要时间的验证,回顾过去已经发生的相关点,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一个方向点。

欢迎参加

6月26日在杭州黄龙饭店召开的,

2018中国塑料产业大会的同期论坛

“场外期权及塑料产业新发展专题论坛”

(免责声明:大宗内参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大宗内参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大宗内参无关。本文章版权归大宗内参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点击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