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hwy123456


心理學的實驗,瘋狂又有惡趣,下面這些或許你都可以自己去體驗嘗試一下。

(1) 誘惑小朋友們吃糖,說是研究一種叫延遲滿足的能力。在延遲滿足的實驗中,盡顯心理學家的壞心眼。他們會邀請一個小朋友到滿是糖果的屋子裡, 心理學家帶著小孩進入充滿誘惑的房間後,會告訴他們自己有事離開,在他們回來期間,是不可以拿糖吃的。但是小朋友不知道的是,房間裡也安裝了攝像頭或者有一面單面鏡,心理學家們正在幕後觀察著小朋友的一舉一動。有些小孩兒真的可以做到忍受很久,等待大人回來。有些小朋友則完全禁受不住誘惑啊,大人離開後,一秒就直奔糖果。這種可以忍受當下誘惑,而記住之前的長遠目標的能力,被心理學家們稱為延遲滿足。長時間追蹤這些小朋友們日後的發育和成長,會發現,高延遲滿足的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和成績都要好於低延遲滿足的孩子。這或許就是自律性的起源吧。總之,這個實驗就是可憐了小朋友們了。

(2) 心理學家帶你到峽谷的吊橋上撩妹子。這個關於人們如何對自己的身體反應進行歸因的實驗,也是出了名的狡詐啊。心理學家們設置了兩種情境,在這兩種情境中,男生都需要向女生搭訕索要手機號碼。一種情境,是在地面上,另外一種情境,實在一個峽谷景區的吊橋上,呵呵。結果發現,男生在地面上的戰績遠遠不如高空吊橋組。心理學家是這麼解釋的,人們在高空的時候很自然地會心跳加快,在這種情況下遇到男生索要電話號碼,很容易就把心跳加快的這種生理反應解釋為是對男生的心動,也就說存在歸因錯誤,而更傾向於把自己的手機號告知對方。總之,這個實驗就是可憐了高空中的妹子們和那個不斷索要電話號碼的男生啊。但卻又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人類行為的深刻道理:就算是客觀存在的生理反應,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會給予不同的理解和詮釋。

有趣的,瘋狂的心理學實驗有很多,這裡只是簡單舉了兩個例子,雖然看上去很有一種質疑什麼鬼的衝動,但仔細想想,又會別有意義。


鵜鶘心理陳小康


中科院心理所臨床心理碩士,深耕心理學十幾年, “不說廢話,不熬雞湯”


十個難以重複(但著實有趣的)的著名心理學發現


這幾個心理實驗結論非常有趣,但是卻不可重複。

不可重複=根本不可信

看看這裡面有沒有題主所熟悉的!

做出笑臉,可以讓人感到高興

我們高興的時候會笑,而1988年有個德國心理學家做實驗證明,如果我們刻意做出笑臉,也會感到高興。

具體來說,如下圖所示,受試者要把一支筆放在嘴裡。與此同時,給受試者看一張漫畫。然後讓他們給這張漫畫的好笑程度打分。

有些受試者被要求用嘴唇固定住筆 —— 這意味著你要做出一個噘嘴的動作;有些受試者被要求用牙咬住筆,這就是一個微笑的動作。結果,噘嘴組對漫畫的評價不高,而微笑組就認為漫畫更好笑。

可是到了2016年,這個經典實驗沒有通過大規模的重複驗證。17個實驗室、2000人參加實驗,其中九個實驗室的結果是微笑組對漫畫的評價只是稍微偏高,根本不顯著;剩下八個組的結果是微笑組對漫畫的評價反而還更低!


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

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就好像人的身體力量一樣,用多了就會累,上午用在這裡,下午就不想用在那裡了。

但是,23個實驗室參與了驗證,結果是未能重複。


3.考試前,修改一下答案,就能考得更好


4.刻意做出一些表現自信的肢體語言,你就會真的感到自信。


5.看到一些跟年老有關的詞彙,你走路速度會變慢一些。


6.洗手可以減輕你的負罪感。


7.嬰兒具有模仿能力—— 給嬰兒看一張照片,照片裡的人在吐舌頭,嬰兒就會學著吐舌頭。


8.在咖啡間掛一張人的眼睛的照片,讓人感覺有人正在注視自己,他就會更誠實一點,比如說不會拿了麵包圈不給錢。


9.催產素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 讓人聞一聞催產素,他們就會更加信任別人。


10.談論錢,可以讓人更自私。


以上全是假的,想了解為什麼是假的嗎?可以關注中科普微信公眾號



中科普,心理學自媒體,心理學乾貨製造商

唐大大,心理學深耕者,只說乾貨,不熬雞湯,

“看問題,多一種角度,挺好!”


心理理想地


你是一個怎樣的人?當你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所回答的內容可能主要圍繞在自己的性格特質方面進行介紹。心理學同樣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尤其感興趣的,是心理特質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身體。

與人體健康有關的一類重要人格特徵,被稱為“A型人格”。這是指一類特定的行為模式。它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由邁耶·弗裡德曼(Meyer Friedman)和瑞·羅森曼(Ray Rosenman)兩位心臟病學家首次提出的。兩人認為,A型人格具有以下特徵:

  1. 為達到個人目的強烈而持久的內驅力
  2. 所有情況下熱衷於競爭
  3. 想得到他人成人、不斷超越自我的慾望
  4. 不間斷捲入有最後期限的事務
  5. 風風火火的完成各種事務
  6. 心理和生理上過度敏感

▲邁耶·弗裡德曼(Meyer Friedman)

▲瑞·羅森曼(Ray Rosenman)

兩位心臟病學家之所以判斷存在A型人格特質,是因為弗裡德曼醫生髮現診所裡的皮沙發的前沿部分磨碎得特別快,弗裡德曼醫生想起心臟病人們特別愛坐在椅子邊緣。這促使醫生們認為很有可能存在一類行為模式,使得這類人更易患心臟病。

在歸納出A型人格特質後,兩位醫生歸納出對應的“B型人格”特質。基本而言就是與A型人格完全相反。即不具備內驅力、進取心、時間緊迫感、對競爭的渴望和最後期限的壓力。

具體實驗方法

弗裡德曼和羅森曼醫生找到大公司經理,向他們介紹了兩類人格特質。然後挑選出了最符合性格特質的經理主管和其他員工,全部為男性。每組83人,A型人格平均45歲,B型平均43歲。

實驗首先訪談了被試及父母的既往病史、每週工作、睡眠、鍛鍊時間、吸菸飲酒等其他習慣。最後確認A組中有69人完全符合A型,B組有58人完全符合B型行為模式。

隨後,實驗要求所有人記錄自己的飲食情況。給每人編號,以保證之後的營養學家分析過程做到雙盲——不知道被試是誰,屬於哪一個組。

之後,對每人進行抽血以測量膽固醇水平、血凝時間,確定標準心電圖數據,瞭解冠心病情況。

最後,對所有人進行眼映光檢查,確定是否患有角膜弓(即老年環)。

實驗結果

實驗發現,A組人員膽固醇水平明顯高於B組。典型A型人格的被試血凝時間為6.8分鐘,B型則為7.2分鐘,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A型角膜弓發病率是B型被試的3倍到5倍。

最重要的,是兩組被試在臨床冠心病發病率上存在極為顯著的差異。A組中23名被試(28%)出現了明顯的冠心病發病跡象,而B組只有3名(4%)。這A組的23人行為為典型的A型人格行為模式,而B組的3人不具有典型的B型行為模式。

也就是說A型人格行為模式越典型,越可能患有冠心病、心臟病。

一個存疑的問題是,A組的父母患有心臟病的人數更多。研究證據顯示,A組中30人有心臟病家族史,其中只有8人(27%)有心臟病,其餘53人沒有心臟病家族史,卻又15人(28%)患有心臟病。而B組中,23人有心臟病家族史,卻沒有一個人患有心臟病。

嚴格的研究證明冠心病與家族遺傳有關。我們不清楚究竟是遺傳因素還是某種遺傳的行為模式——A型人格模式導致了心臟病

實驗意義

A型人格特質的提出,為我們有效預防高危人群心臟病首次發作指出了方向。它提醒我們,對於心臟病的干預與恢復,僅僅依靠生理診斷是不足夠的。對於心臟疾病,還要更好的調整心理狀態,改變心理預期,必要的話做好心臟疾病預防工作。弗裡德曼與羅森曼的研究,還開創了發展行為科學的新分支——健康心理學。

兩位醫生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於1976年發表了歷時8年的研究結果。在對3000名無心臟病但有A型行為模式的男性追蹤研究發現,這些人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是B型人格的2倍,患有冠狀動脈問題是B型被試的5倍。

究竟怎樣才能確認自己是不是A型人格呢?可以對以下問題進行自問,可以確定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具有A型人格特質。

  1. 經常同時做幾件事。
  2. 催促別人加快速度,讓其快點把話說完。
  3. 遇到交通堵塞或者排隊時,很急躁。
  4. 講話時手勢很多。
  5. 無事可做時坐不住。
  6. 講話時很不耐煩且容易出言不遜。
  7. 比賽時總想贏,甚至和兒童做遊戲也是如此。
  8. 觀看他人完成某一任務時很不耐煩。

九度十二分


腦割裂研究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不同的半球,不同的半球管理的大腦行為不同。198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W·斯佩裡就是腦割裂研究的先驅。他的研究是用動物作為被試,斯佩裡通過外科手術切斷了一直貓大腦中兩個半球之間的聯繫,並且改變了貓的視覺神經通道,讓貓的左眼只能接受來自左半球的信息,右眼只能接受來自右半球的信息。手術後這隻貓表現很正常,但是如果矇住它的右眼訓練它在迷宮中找食物,它學會後,再矇住左眼,用右眼去找,它就不記得路線了。

20世紀60年代後,斯佩裡用人開始做實驗,研究割裂腦,米歇爾·加扎尼加加入了他的研究。他的研究詳細的總結了關於人腦的實驗。實驗證明,不同的左右腦都具有複雜的能力,左半球擅長語言、寫作、數字運算、閱讀等,是語言中樞。右半球擅長加工人像、解決空間關係問題、符號推理、藝術活動等。

視崖實驗

心理學家為了搞清楚人們判斷物體遠近這種用視覺感知和解釋周圍世界的能力是否源自天生。

於是心理學家設計出一種叫做“視崖”的實驗裝置。這個裝飾由一張1.2米的桌子和毛玻璃構成,桌子上面鋪著玻璃,桌子有一半是用紅白格子圖案組成的結實桌面(淺灘),另一半的圖案一樣,但是在桌面下的地板上(深淵)。實驗將36名年齡6——14個月的嬰兒放在淺灘和深淵的中間,然後讓孩子的母親分別在深淵和淺灘兩頭呼喚孩子。其中9名嬰兒拒絕離開中間位置,其餘27名嬰兒,當母親在淺灘的一頭呼喚時,孩子們都爬向了母親,在深淵一頭呼喚時,只有3名嬰兒猶豫地爬向了母親。後來實驗者還用動物的幼崽做了相似的實驗。結果顯示,人類的這種視覺能力在6個月左右出現,老鼠、貓、狗大約在4周時出現,雞、羊這種能力一出生就有。

心理學中很多實驗是研究人的身心成長規律,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瞭解人類自己,無論在治療還是提升人的潛力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除此外心理學上還有許多經典的實驗,比如小誒爾伯特的習得性無助感實驗;巴普洛夫的狗條件反射實驗;波比娃娃的兒童習得攻擊行為實驗;羅森漢恩的假病人實驗等等。



心理諮詢師四四


烙印進心裡的傷痕

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對志願者宣稱,

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陌生人作何反應,

尤其是那些面部有傷痕的人。

志願者被安排在沒有鏡子房間,

由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觸目驚心的傷痕。

然後讓志願者用一面鏡子看化妝效果,

隨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

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實際上,化妝師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醫院的候診室,

他們的任務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實驗結束,志願者無一例外給出相同地結論,

人們對他粗魯無理、不友好,

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傷痕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

沒有什麼不同。

他們的臉上並沒有醜陋的傷痕,

只不過,那道傷疤烙印在了心裡。

我們很容易“證實”自己“相信”的事情

還記得《疑鄰盜斧》的故事嗎?

人有亡斧者,意者鄰之子,

視其行步,竊斧也;

顏色,竊斧也;

言語,竊斧也;

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

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古今,這都是需要我們自省的現象。

疤痕實驗的人內心如何看待自己,

便找到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證據。

丟斧子的人內心懷疑誰偷了斧子,

便發現那個人偷斧子的舉止。


生活中,時時處處皆如此,

頭腦總是去尋找佐證自己的“事實”,

當然,不過是被“解讀”過的事實。

然後發現“你看事實就是這樣的。”

身體總是按照頭腦的“觀點”去行事,

慢慢去影響自己可以影響的人和事,

推動著頭腦中的情景慢慢實現,

最終,假定的“事實”成了真的事實。

心理學稱這種規律為“證實偏差”。

我們總是習慣於,

一邊佐證自己“相信”的觀點和想法,

一邊又推動自己觀點和想法成為現實。 

最該瞭解的是你“自己”

原來我們如此容易去產生“誤解”,

誤解著別人,甚至誤解著自己,

也時刻活在別人的誤解之中。

我們總是費力的去揣測別人,

卻很少真正的去了解自己,

畢竟眼睛總是盯著別人,

對自己的認識,

更多的是透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而來。


世界如一,

你若從容,感受多是平和;

你若自卑,感受多是歧視;

你若和善,感受多是友善;

你若不滿,感受多是挑剔

正如張德芬所言: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老爸的修行


說一個具體的20世紀震驚世界的心理學實驗吧,它被稱為心理學上最重大,最駭人的騙局!認真閱讀過後,你確定你不會是自己嗎?

上個世紀60年代,有一則徵人啟示刊登在報紙上,大意是招募500名參與記憶研究實驗的測試者。

每位參與者都可獲得4.5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0美元)的報酬。很多人看到之後都紛紛報名前往參加。當然,你也不例外,前往報名參加

研究人員將你帶到了耶魯大學裡的實驗中心,其中裡面有兩個房間是用來實驗。你遇到了一個和你一樣的同伴

他告訴你們,這是一項關於懲罰與學習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學生和一人扮演老師。

實驗的操作也很簡單,老師要大聲讀一組詞,學生要快速記憶並進行復述。

一旦學生出錯的話,老師就要用電擊對其進行懲罰。電壓強度從15V到450V依次遞增。

而實驗中,誰當學生,誰當老師,則由抽籤決定!

你順利地當上了老師。確定所扮演的角色之後,研究人員會將你們者帶進了兩個相鄰的房間。

你的同伴學生獨自一人在一個房間,他被研究人員綁上椅子上,並雙手接上電擊。

而你和研究人員則在另一個房間,你坐在正有30個電擊按鈕的控制器前。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實驗正式開始!

按照規則,你大聲地念出紙上寫著的詞語,稍作片刻你的同伴就得完整地複述出來。

起初對方都能答對,但沒一會兒就開始出現了錯誤。

當第一次出現錯誤時,你也服從指令按下第一個15V的電擊按鈕,接受電擊的同伴好像也並沒有多大反應。

估計你會想,區區15v電擊懲罰不算什麼,只不過是對他錯誤小小的懲罰罷了。

然而,你的同伴出現的錯誤越來越多,你卻不得不服從命令每次按下了比之前增加了15V的電擊強度。

隨著電擊的強度越來越高,你同伴的電擊反應也越來越強烈,從短暫的小抽搐逐漸變成了全身大抽搐。

在電擊作用下,他也被折磨得歇斯底里大聲地喊著要出去,退出實驗。

你似乎也感受到他的痛苦,開始頻繁地轉頭看向研究人員示意是否要終止實驗。

但研究人員對此無動於衷,面無表情地下達指令:這是該項實驗要求,電擊並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的。

你面臨兩難的境地:是繼續服從指令,無視他的痛苦進行電擊,還是反抗研究人員的命令,終止這場實驗呢?

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選擇題。

也許沒參加實驗之前的你也認為本從一開始就不該為了一個所謂的實驗做出如此不人道的行為,對無辜的人反覆施加電擊。

就算開始施加電擊,你也該在150V左右收手了。畢竟450V電擊會直接使人失去意識,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心臟病發直至死亡。

估計只有近乎病態的虐待狂才按完所有按鈕。

殊不知,這場實驗最後還是61%-65%,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遵照權威的命令行事按完了最後一個按鈕。

而他們大多都是跟你一樣性情溫和,奉公守法,家庭美滿,且沒有不良嗜好的普通人。

幾乎所有的人對這一結果感到不可思議。

而那三分之二的人在按下最高電擊按鈕之後,也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殺人兇手,抱著頭既痛苦又無奈,無法接受自己剛剛所做的一切。

但僅在下一分鐘,研究人員宣佈實驗停止。明明早已休克在另一房間的學生竟神采奕奕地走了進來。

原來他剛剛的一切反應都是在演戲,被測試的人也只有你一個。而之前的抽籤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那些撕心裂肺地尖叫也只是之前錄好的。

這時,身為老師的你才意識到這根本就不是研究記憶的研究,而是研究在服從權威。

而選擇一直服從的你則成了那個只會聽命於別人的木偶罷了。


沒錯,以上就是米爾格萊姆心理學家主導的電擊服從實驗

當他把實驗結果公開發表後,一下子震驚了世界。人們難以相信正常人居然會為了服從所謂的權威、竟無視他人的痛苦而痛下毒手。無不例外,他們也似乎堅信那些會施加電擊的絕對不會是自己。

更讓人難以承認的是:報告毫不留情地指出,只要所處環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兇手。

而他幾乎受到了所有人的唾棄與批評,認為其實驗違背倫理,欺騙受試者在先或是實驗跟現實之間並不能說明什麼。


但不能否認的是,米爾格拉姆的實驗結果也真切地說明了服從權威的可怕之處。


SME科技故事


羅傑·斯佩裡(1913年-1994年),美國神經生理學家,由於對大腦半球研究的貢獻,而獲得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羅傑·斯佩裡獲得諾貝爾獎最主要的科學研究便是“割裂腦”,利用手術將左右腦的連接部位-胼胝體(pianzhi)進行切斷。

最初採用青蛙做研究,將青蛙的視神經在眼球后切斷,並把眼球在眼眶中繞視軸旋轉180°;

手術後,被切斷的視神經萎縮。

過一段時間,新的視神經竟然由轉動後的眼球上重新長出,伸向腦部,與腦部視區的神經細胞搭上關聯;

青蛙雖重獲視覺,卻發生了匪夷所思的事件:每當在它的視野裡放入小蟲時,它總向相反方向去攝取食物;

這目標與行為間的偏差,無論如何都不能糾正;若不餵食物到口,青蛙就會被餓死!

後來斯佩裡將動物分離腦的基本方法應用到了病人身上,可以有效減輕“癲癇”病人的痛苦。

但是在這裡有了神奇的發現:讓“分離腦”人右手握某一物時,他能叫出物體名稱並描述它;

而當同一物體握在左手時,卻不能用言語來表述它,但能夠在非語言的測驗中確認它,如將它與各物品組合中的同樣物體配對。


安全心理


為什麼人們有特定的行為模式?從古至今,心理學家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今,我們對人類大腦的大部分認知都來源於上個世紀的心理學實驗。從阿施的從眾心理實驗到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以下24個經過精密設計的心理學實驗為我們開闢了一條瞭解人類混沌思考與行為模式的道路,供大家一探究竟。


24 地鐵站的小提琴手

你會花時間停下腳步去留意身邊的美嗎?2007年的一項實驗告訴我們,你很可能不會。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喬什·貝爾假扮成華盛頓地鐵站裡的一個街頭樂手,來測試多少行人會停下來欣賞他的音樂。喬什使用的純手工小提琴售價高達350萬美金,而他剛剛以100美金/人的票價在波士頓舉行了一場全滿的音樂會,但這些並沒有吸引多少人來欣賞他的表演。那天他只賺了可憐的32美金。


23 琴鍵樓梯

大眾汽車發起了一項名為“有趣理論”的活動,旨在證明把無聊的活動變得有趣能改變人們的行為。在最近的一次實驗中,他們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裡搭建了一個琴鍵樓梯,以此檢驗這項改變是否能讓更多的人選擇走樓梯而不是乘坐扶梯。實驗當天,使用樓梯的人數增長了66%,證明有趣是改變人們行為的最好方式。


22 米爾格倫電擊實驗

自孩童時期起,人類就受訓去服從權威。1961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進行了一場實驗,以測試哪怕在需要違抗道德準則的情況下,人們是否會服從權威。研究員要求參與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並在另一房間的“學生”犯錯時,對他們執行電擊。當然了,這只是個幌子,事實上沒有人真的受到了電擊。但是為了達到逼真的實驗效果,米爾格倫讓參與者聽到事先錄好的叫喊聲,讓他們以為這些遭受電擊的“學生”真的身處巨大的痛苦中,並且急切地希望結束實驗。儘管如此,在權威人士的要求下,許多參與者仍舊選擇執行電擊,並隨著錯誤答案的增多而提高電壓,有些甚至到了致命的地步。在這場實驗之後,許多效仿實驗也得到了近乎相同的結果,證明人們為了服從權威,甚至願意違抗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21 棉花糖測試

選擇延後滿足能預示未來的成功嗎?這是斯坦福大學的沃爾特·米歇爾在他1972年的棉花糖測試中嘗試回答的問題。實驗中,四到六歲的孩子們被領到了一個房間裡,他們面前的桌上有一塊棉花糖。在讓孩子們獨處前,實驗人員告訴他們,如果15分鐘後這塊糖還在桌上,那麼他們就能額外獲得一塊糖。實驗人員記錄了每個孩子的忍耐時間,並且嘗試尋找這項數據是否與孩子們成人後的成功有關聯。在600個孩子中,少數選擇立刻吃掉糖果,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過了15分鐘,獲得了第二塊糖果。在後來的跟蹤調查中,米歇爾發現那些能延後滿足的孩子擁有更強的能力,並在SAT考試中獲得了比同齡人更高的分數,證明這項品質很有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


20 旁觀者效應

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大多數人也許會希望自己正置身於一個繁忙的場所裡,以提高被幫助的幾率。但與這種主流思想正好相反,身處人群當中並不能保證任何事情。心理學中的旁觀者效應認為,當週圍的目擊者很少,甚至沒有其他的目擊者時,人們更願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當週圍有其他人在場時,人們便覺得總有其他人會挺身而出,不用自己出面。科學家稱之為責任分散。最近,在倫敦一條繁忙的街道上進行了一次旁觀者效應實驗。通過實驗發現,求助者外顯出來的社會地位會影響其受助的幾率,但大部分人依舊選擇無視。


19 阿施的從眾實驗

這項實驗展示了人們在小組討論時的從眾心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實驗中,一位受試者被安排坐在一間滿是演員的房間裡。實驗人員展示了一幅畫有三條編好號的線條的圖像,並要求房間的人指出最長的那條。演員們故意給出了錯誤答案,以判斷受試者是否會服從於錯誤的小組答案。實驗結果再次證明了人們的從眾心理。


18 斯坦福監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被認為是最不人道的心理學實驗之一,它檢驗了監獄環境是否會影響人們的行為。1971年,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學樓的地下室裡搭建了一座模擬監獄,24名男性學生被隨機分配成為囚犯或獄警,並在接下來的兩週裡扮演他們的角色。結果,這些學生扮演過了頭,甚至到了引發心理折磨的程度。就連扮演警長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都沒能逃脫實驗的負面影響,在實驗理應結束時依舊容許虐待行為的進行。雖然這項實驗僅在開始後的六天就被叫停,但它證明了特定的情境會引發人們特定的行為,哪怕這些行為是與個人原本的行為準則相悖的。


17 不倒翁實驗

上世紀六十年代,圍繞基因、環境和社會學習對兒童成長有何種影響的爭議不絕於耳。阿爾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進行了一項不倒翁實驗,證明人類行為來源於社會模仿,而不是內部基因。他設置了三個組:第一個組看到一個狂躁的成年人對不倒翁大打出手,第二個組看到一個溫和的成年人和不倒翁玩,第三組則是對照組。結果表明,看到暴力行為的兒童更容易對不倒翁展現出暴力傾向,幾率遠遠高於其它兩組。


16 巴甫洛夫的狗

熟悉巴甫洛夫這個名字嗎?不認識?那你可就out了。巴甫洛夫的實驗讓全世界認識了條件反射這個概念。巴甫洛夫首先測量了狗在面對食物時分泌唾液的量。他發現,狗在看到食物時都會分泌唾液。接著,他在給狗食物的同時讓狗聽到鈴聲。隨著時間的推移,狗逐漸把鈴聲和食物聯繫在了一起,並會在聽到鈴聲時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的實驗表明反射能夠通過學習獲得。


15 小阿爾伯特

小阿爾伯特實驗相當於是人類版本的帕夫洛夫實驗。這項實驗於1920年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約翰·華生和他的搭檔羅莎莉·雷納設計進行,被認為是心理學史上最不人性的實驗之一,因為實驗導致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兒阿爾伯特產生了非理性的恐懼心理。實驗中,華生把一隻小白鼠放在嬰兒面前,起先嬰兒並未表現出恐懼。後來,每當小阿爾伯特觸碰小白鼠,華生就會用鐵錘敲擊一根鋼管,發出巨大的響聲。不久後,每當小白鼠出現在房間裡,小阿爾伯特就會開始哭鬧,並表現出恐懼。華生還通過此種方法讓小阿爾伯特對其它常見的小動物和物件產生恐懼,證明經典條件發射理論同樣適用於人類。


14 嘉士伯社會實驗

在這個有趣的廣告中,一對毫不知情的情侶走進一個150座的放映廳,驚訝地發現房間裡全是五大三粗麵相粗暴的機車手,只有放映廳中央剩下兩個空座位。一些情侶不想從機車手中間通過,於是選擇離開放映廳,而那些選擇坐下的情侶則獲得了免費的嘉士伯啤酒和滿堂的喝彩。在這種情形下,你會怎麼做呢?是選擇安然無恙地離開,還是冒險走到這群怒氣衝衝的機車手中間?其實,不要以貌取人,才是這則廣告想要表達的。


13 “走失的小孩”實驗

人們時常忽略他們的周遭,這句話在這項實驗裡得到了證實。一張“走失的小孩”的傳單被貼在了一家熱鬧商店的大門上。一些路人駐足觀看,另一些人則選擇無視,可是所有人都沒發現,其實那個失蹤的小男孩就站在商店門口!這項實驗表明,人們時常忽略周圍的許多事物。


12 被分隔的班級

受馬丁·路德·金暗殺事件的啟發,三年級教師簡艾麗·奧特在1968年組織了一場班級活動,以此來幫助她的白人學生認識到種族主義的不良影響。艾麗把她的班級分成了兩組:藍眼學生和棕眼學生。第一天,她讓藍眼學生成為優越組,並賦予他們一些特權,而棕眼學生則是弱勢群體。她阻止兩組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強調了弱勢群體的諸多不利。很快,她注意到了學生們行為上的變化。藍眼學生在課上的表現更好,一些人還開始欺負他們的棕眼同學。而相比之下,棕眼學生感受到了自信缺失,課堂表現也明顯變差。第二天,她轉變了兩組學生的地位,藍眼學生成為了弱勢群體。在活動最後,孩子們開心地擁抱彼此,大家都同意不應該以貌取人。


11 哈洛的猴子

如果你童年時期獲得了很多關愛,那你說不定得感謝哈利·哈洛。通過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系列富有爭議的實驗,他展示了母愛對於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實驗中,哈洛將剛出生幾小時的恆河猴和它們的母親分隔開,並給它們做了兩個人工“繼母”。一個“繼母”由鐵絲編成,頂端安裝了一隻奶瓶;另一個“繼母”包裹著柔軟的毛巾布,但沒有奶瓶。有趣的是,相較於鐵絲媽媽,小猴子更喜歡和毛巾媽媽在一起,由此證明了在幼兒成長的問題上,父母的關愛比溫飽更加重要。


10 羅伯斯山洞實驗

這項經典實驗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偏見和衝突的辦法。22個年齡11歲的男孩被隨機分成了兩組,然後送到位於俄克拉荷馬的羅伯斯山洞州立公園參加夏令營。兩組男孩住在不同的小屋裡,整整一週都互不知曉對方的存在,並在這段時間裡和同組的男孩結下了友誼。當兩組男孩最終見面時,他們便開始用言語攻擊對方。為了讓衝突升級,實驗人員安排了讓兩組男孩互相對抗的活動,這無疑加深了兩組男孩之間的排斥感,他們甚至拒絕和對方組在同一個房間吃飯。實驗的最後一步是讓兩組男孩重新成為朋友。最初的一些活動,比如一同放煙花和看電影並沒有多大成效。實驗人員於是設計了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活動。在實驗的最後,男孩們決定同乘一輛巴士回家。這個結果告訴我們,合作不僅可以解決衝突,也可以克服歧視。


9 怪獸實驗

“怪獸實驗”,因其不道德的實驗方法而得名,揭示了積極和消極的語言療法對兒童的影響。愛荷華大學的溫德爾·約翰遜選了22名孤兒,其中一些有口吃。在實驗中,約翰遜對口吃的孩子採用了積極療法,當他們發音流暢時,約翰遜會表揚他們。而那些沒有口吃的孩子們就沒那麼幸運了,哪怕出現細小錯誤,也會受到責備。實驗過後,一些接受消極療法的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甚至惡化成為了終其一生的語言問題。雖然殘酷,但這項實驗說明了積極鼓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8 會傳染的哈欠

我們都知道哈欠會傳染,但是你知道狗也會被人的哈欠傳染嗎?倫敦大學最近的一項實驗發現,72%在看到人打哈欠後同樣打了哈欠。平均下來,狗狗們過99秒後才打哈欠,它們的性別和年齡對此沒有影響。雖然狗為什麼會被傳染依舊是個謎,但研究人員認為這也許和它們的共情能力有關。


7 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經典概念,說的是我們對一個人的整體印象會被他/她身上的某一個特質影響。比如當一個人性格很好時,人們會覺得他/她的其它方面更有吸引力。在一項近期的實驗中,一位男性給一家約會網站製作了兩段視頻。視頻內容完全一樣,但說話的語氣有區別,一個愉快一個鬱鬱寡歡。兩段視頻被分別給兩組女孩觀看,雖然內容一樣,但愉快組的女孩們覺得這位男性很有魅力,而鬱鬱寡歡組的女孩們則覺得這位男性不好相處。這個實驗展現了說話語氣對人們整體吸引力的影響,也生動地闡述了光環效應。


6 同卵雙胞胎

幾個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們一直痴迷於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許多實驗都試圖證明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心靈感應。在一項實驗中,德倫·布朗嘗試展現同卵雙胞胎之間的超感交流能力。不論心靈感應是否真的存在,同卵雙胞胎對感官刺激的相似反應都說明了一點,即基因、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歷可能會導致雙胞胎產生相似的思考方式。


5 撞車實驗

記憶據有欺騙性,這是洛夫特斯和帕爾默在他們1974年的撞車實驗中得出的結論。他們想知道問題的措辭方式是否會影響和扭曲受試者對事件的記憶。受試者觀看了幾張車禍現場的幻燈片,並被要求站在目擊者的角度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提問的方式會影響受試者對事故的記憶。這展現了人們記憶的不可靠性。


4 認知失調

你是否經歷過以下情況:在經歷失望之後,你說服自己其實一點也不值得失望?如果你經歷過,那你就體驗了一把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1956年,心理系學生傑克·佈雷姆把他的一些婚禮禮物帶到了班上(一盞檯燈,一個烤麵包機,一臺收音機等)並讓班上同學為它們打分。在此之後,傑克又讓同學們從兩樣評分相同的物品中選出一樣。做出選擇後,同學們對所有物品做了第二次評分。結果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所選物品的分數,降低了未選物品的分數。這個實驗表明,人們都傾向於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


3 免費擁抱活動

我們都有感覺糟糕的時候,而一個簡單的擁抱或許就會讓我們好起來。一個自稱為胡安·曼恩的男人就進行了一場社會實驗來驗證這個理論。他舉著一塊寫有“免費擁抱”的牌子站在澳大利亞悉尼的街頭,立志要在他的城市裡傳播歡樂。這項活動很快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最後甚至被警察制止。好在有超過一萬人簽署了一份請願書,希望能將這個充滿希望和關懷的活動繼續下去,讓大家在這個冰冷的媒體時代也能隨時找到人性的關懷。


2 變化盲視

變化盲視說的是人們對一些場景中的明顯變化反而無法察覺的現象。這種現象甚至囊括了對人臉的盲視。一項實驗表明,視覺干擾能引發變化盲視。在實驗中,一位男子遞給受試者一張同意表,然後他假裝撿東西蹲了下去,緊接著,另一位長相和服裝都不同的男子站了起來。驚人的是,75%的受試者完全沒注意到面前男子的變化。看來,我們的大腦還真沒想象當中的靠譜啊。


1 電梯從眾實驗

這段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個著名電視節目的視頻剪輯展示了毫不知情的路人在面對集體行為時的反應。視頻展現了兩個男人在面對電梯裡其他人的奇怪行為時的搞笑反應。和其他路人一樣,雖然他們對發生了什麼完全摸不著頭腦,但還是選擇做出和電梯裡其他人一樣的搞笑舉動。這段視頻告訴我們,人們總是會嘗試融入群體,即便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群體裡的主流行為。


小崔不抑鬱


比較經典的幾個實驗:羅森塔爾效應 霍桑效應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們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揮了作用。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使學生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後來,人們把像這種由他人(特別是像老師和家長這樣的“權威他人”)的期望和熱愛,而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的情況,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

霍桑效應也是類似的,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進駐西屋(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霍桑工廠是美國西部電器公司的一家分廠。他們的初衷是試圖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他們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六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在七個階段的試驗中,支持人不斷改變照明、工資、休息時間、午餐、環境等因素,希望能發現這些因素和生產率的關係——這是傳統管理理論所堅持的觀點。但是很遺憾,不管外在因素怎麼改變,試驗組的生產來效率一直未上升。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這個廠請來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各種專家,在約兩年的時間內找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耐心聽取工人對管理的意見和抱怨,讓他們盡情地宣洩出來。結果,霍桑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奇妙的現象就被稱作“霍桑效應”。

歷時九年的實驗和研究,學者們終於意識到了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從而誕生了管理行為理論。就霍桑試驗本身來看,當這六個女工被抽出來成為一組的時候,她們就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試驗的對象,是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對象,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心靈小語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呢?我來解答一下。心理學是一門學科,也是需要實驗的。科學與玄學的區別,就是科學家有實驗室,玄學家沒有實驗室。心理學之所以是科學,就因為它做實驗。而心靈學是偽科學,與心理學沒有關係,因為它沒有被實驗證明。下面,介紹幾種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斯金納的箱子——操作性條件發射實驗。斯金納是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使用一個叫“斯金納箱”的實驗設備,研究動物的行為規律,創立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他把老鼠、鴿子等動物放進箱子,使用食物作為獎勵,通電作為懲罰,讓動物們做各種動作。他發現懲罰的效果最差,一旦沒有懲罰動物又恢復原狀;但獎勵消失後,動物的習得行為也會慢慢消失。他還發現動物們錯誤地總結因果關係,做出許多迷信行為。

巴甫洛夫的狗——經典條件發射實驗。巴甫洛夫用狗做實驗,創立了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一開始,他把食物放到狗面前,狗流口水;然後他把食物與燈光、聲音等信號聯結起來,發現狗看到燈光、聽到聲音時也流口水。由此發現,動物能夠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特定的行為反應,不僅能夠對食物這樣的無條件刺激做出反應,叫做無條件反射;還能對與食物發生關聯的其他物理信號做出反應,叫做條件反射。

塞利格曼的狗——習得性無助實驗。塞利格曼用狗做實驗,創立了習得性無助理論。他讓狗處於無法逃脫的電擊中,持續一段時間,發現狗廢了,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在可以逃脫的時候也不逃脫,任人宰割。他發現人的抑鬱症,就是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表現。他通過實驗摸索,發明了許多解決習得性無助的方法,並提出“解釋風格”的理論,用於抑鬱症的心理治療。最後他還創立了積極心理學,風靡至今。

旁觀者效應實驗,心理學家通過模擬,驗證了人多的時候會產生旁觀者效應,使受害者得不到幫助。認知失調實驗,心理學家驗證了人在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之後,會產生認知失調,進而導致認知改變。斯坦福監獄實驗,心理學家發現一個正常人可以在某種邪惡的環境下變成魔鬼。電擊實驗,心理學家發現一個普通人可以出於對權威的服從,而做出慘無人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