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hwy123456


心理学的实验,疯狂又有恶趣,下面这些或许你都可以自己去体验尝试一下。

(1) 诱惑小朋友们吃糖,说是研究一种叫延迟满足的能力。在延迟满足的实验中,尽显心理学家的坏心眼。他们会邀请一个小朋友到满是糖果的屋子里, 心理学家带着小孩进入充满诱惑的房间后,会告诉他们自己有事离开,在他们回来期间,是不可以拿糖吃的。但是小朋友不知道的是,房间里也安装了摄像头或者有一面单面镜,心理学家们正在幕后观察着小朋友的一举一动。有些小孩儿真的可以做到忍受很久,等待大人回来。有些小朋友则完全禁受不住诱惑啊,大人离开后,一秒就直奔糖果。这种可以忍受当下诱惑,而记住之前的长远目标的能力,被心理学家们称为延迟满足。长时间追踪这些小朋友们日后的发育和成长,会发现,高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和成绩都要好于低延迟满足的孩子。这或许就是自律性的起源吧。总之,这个实验就是可怜了小朋友们了。

(2) 心理学家带你到峡谷的吊桥上撩妹子。这个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的身体反应进行归因的实验,也是出了名的狡诈啊。心理学家们设置了两种情境,在这两种情境中,男生都需要向女生搭讪索要手机号码。一种情境,是在地面上,另外一种情境,实在一个峡谷景区的吊桥上,呵呵。结果发现,男生在地面上的战绩远远不如高空吊桥组。心理学家是这么解释的,人们在高空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心跳加快,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男生索要电话号码,很容易就把心跳加快的这种生理反应解释为是对男生的心动,也就说存在归因错误,而更倾向于把自己的手机号告知对方。总之,这个实验就是可怜了高空中的妹子们和那个不断索要电话号码的男生啊。但却又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深刻道理:就算是客观存在的生理反应,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给予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有趣的,疯狂的心理学实验有很多,这里只是简单举了两个例子,虽然看上去很有一种质疑什么鬼的冲动,但仔细想想,又会别有意义。


鹈鹕心理陈小康


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硕士,深耕心理学十几年, “不说废话,不熬鸡汤”


十个难以重复(但着实有趣的)的著名心理学发现


这几个心理实验结论非常有趣,但是却不可重复。

不可重复=根本不可信

看看这里面有没有题主所熟悉的!

做出笑脸,可以让人感到高兴

我们高兴的时候会笑,而1988年有个德国心理学家做实验证明,如果我们刻意做出笑脸,也会感到高兴。

具体来说,如下图所示,受试者要把一支笔放在嘴里。与此同时,给受试者看一张漫画。然后让他们给这张漫画的好笑程度打分。

有些受试者被要求用嘴唇固定住笔 —— 这意味着你要做出一个噘嘴的动作;有些受试者被要求用牙咬住笔,这就是一个微笑的动作。结果,噘嘴组对漫画的评价不高,而微笑组就认为漫画更好笑。

可是到了2016年,这个经典实验没有通过大规模的重复验证。17个实验室、2000人参加实验,其中九个实验室的结果是微笑组对漫画的评价只是稍微偏高,根本不显著;剩下八个组的结果是微笑组对漫画的评价反而还更低!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就好像人的身体力量一样,用多了就会累,上午用在这里,下午就不想用在那里了。

但是,23个实验室参与了验证,结果是未能重复。


3.考试前,修改一下答案,就能考得更好


4.刻意做出一些表现自信的肢体语言,你就会真的感到自信。


5.看到一些跟年老有关的词汇,你走路速度会变慢一些。


6.洗手可以减轻你的负罪感。


7.婴儿具有模仿能力—— 给婴儿看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人在吐舌头,婴儿就会学着吐舌头。


8.在咖啡间挂一张人的眼睛的照片,让人感觉有人正在注视自己,他就会更诚实一点,比如说不会拿了面包圈不给钱。


9.催产素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 让人闻一闻催产素,他们就会更加信任别人。


10.谈论钱,可以让人更自私。


以上全是假的,想了解为什么是假的吗?可以关注中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科普,心理学自媒体,心理学干货制造商

唐大大,心理学深耕者,只说干货,不熬鸡汤,

“看问题,多一种角度,挺好!”


心理理想地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你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所回答的内容可能主要围绕在自己的性格特质方面进行介绍。心理学同样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尤其感兴趣的,是心理特质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

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一类重要人格特征,被称为“A型人格”。这是指一类特定的行为模式。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和瑞·罗森曼(Ray Rosenman)两位心脏病学家首次提出的。两人认为,A型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1. 为达到个人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
  2. 所有情况下热衷于竞争
  3. 想得到他人成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欲望
  4. 不间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务
  5. 风风火火的完成各种事务
  6. 心理和生理上过度敏感

▲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

▲瑞·罗森曼(Ray Rosenman)

两位心脏病学家之所以判断存在A型人格特质,是因为弗里德曼医生发现诊所里的皮沙发的前沿部分磨碎得特别快,弗里德曼医生想起心脏病人们特别爱坐在椅子边缘。这促使医生们认为很有可能存在一类行为模式,使得这类人更易患心脏病。

在归纳出A型人格特质后,两位医生归纳出对应的“B型人格”特质。基本而言就是与A型人格完全相反。即不具备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和最后期限的压力。

具体实验方法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医生找到大公司经理,向他们介绍了两类人格特质。然后挑选出了最符合性格特质的经理主管和其他员工,全部为男性。每组83人,A型人格平均45岁,B型平均43岁。

实验首先访谈了被试及父母的既往病史、每周工作、睡眠、锻炼时间、吸烟饮酒等其他习惯。最后确认A组中有69人完全符合A型,B组有58人完全符合B型行为模式。

随后,实验要求所有人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给每人编号,以保证之后的营养学家分析过程做到双盲——不知道被试是谁,属于哪一个组。

之后,对每人进行抽血以测量胆固醇水平、血凝时间,确定标准心电图数据,了解冠心病情况。

最后,对所有人进行眼映光检查,确定是否患有角膜弓(即老年环)。

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A组人员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B组。典型A型人格的被试血凝时间为6.8分钟,B型则为7.2分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型角膜弓发病率是B型被试的3倍到5倍。

最重要的,是两组被试在临床冠心病发病率上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A组中23名被试(28%)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发病迹象,而B组只有3名(4%)。这A组的23人行为为典型的A型人格行为模式,而B组的3人不具有典型的B型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A型人格行为模式越典型,越可能患有冠心病、心脏病。

一个存疑的问题是,A组的父母患有心脏病的人数更多。研究证据显示,A组中30人有心脏病家族史,其中只有8人(27%)有心脏病,其余53人没有心脏病家族史,却又15人(28%)患有心脏病。而B组中,23人有心脏病家族史,却没有一个人患有心脏病。

严格的研究证明冠心病与家族遗传有关。我们不清楚究竟是遗传因素还是某种遗传的行为模式——A型人格模式导致了心脏病

实验意义

A型人格特质的提出,为我们有效预防高危人群心脏病首次发作指出了方向。它提醒我们,对于心脏病的干预与恢复,仅仅依靠生理诊断是不足够的。对于心脏疾病,还要更好的调整心理状态,改变心理预期,必要的话做好心脏疾病预防工作。弗里德曼与罗森曼的研究,还开创了发展行为科学的新分支——健康心理学。

两位医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于1976年发表了历时8年的研究结果。在对3000名无心脏病但有A型行为模式的男性追踪研究发现,这些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是B型人格的2倍,患有冠状动脉问题是B型被试的5倍。

究竟怎样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A型人格呢?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自问,可以确定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具有A型人格特质。

  1. 经常同时做几件事。
  2. 催促别人加快速度,让其快点把话说完。
  3. 遇到交通堵塞或者排队时,很急躁。
  4. 讲话时手势很多。
  5. 无事可做时坐不住。
  6. 讲话时很不耐烦且容易出言不逊。
  7. 比赛时总想赢,甚至和儿童做游戏也是如此。
  8. 观看他人完成某一任务时很不耐烦。

九度十二分


脑割裂研究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不同的半球,不同的半球管理的大脑行为不同。198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W·斯佩里就是脑割裂研究的先驱。他的研究是用动物作为被试,斯佩里通过外科手术切断了一直猫大脑中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并且改变了猫的视觉神经通道,让猫的左眼只能接受来自左半球的信息,右眼只能接受来自右半球的信息。手术后这只猫表现很正常,但是如果蒙住它的右眼训练它在迷宫中找食物,它学会后,再蒙住左眼,用右眼去找,它就不记得路线了。

20世纪60年代后,斯佩里用人开始做实验,研究割裂脑,米歇尔·加扎尼加加入了他的研究。他的研究详细的总结了关于人脑的实验。实验证明,不同的左右脑都具有复杂的能力,左半球擅长语言、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语言中枢。右半球擅长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

视崖实验

心理学家为了搞清楚人们判断物体远近这种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是否源自天生。

于是心理学家设计出一种叫做“视崖”的实验装置。这个装饰由一张1.2米的桌子和毛玻璃构成,桌子上面铺着玻璃,桌子有一半是用红白格子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浅滩),另一半的图案一样,但是在桌面下的地板上(深渊)。实验将36名年龄6——14个月的婴儿放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然后让孩子的母亲分别在深渊和浅滩两头呼唤孩子。其中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位置,其余27名婴儿,当母亲在浅滩的一头呼唤时,孩子们都爬向了母亲,在深渊一头呼唤时,只有3名婴儿犹豫地爬向了母亲。后来实验者还用动物的幼崽做了相似的实验。结果显示,人类的这种视觉能力在6个月左右出现,老鼠、猫、狗大约在4周时出现,鸡、羊这种能力一出生就有。

心理学中很多实验是研究人的身心成长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类自己,无论在治疗还是提升人的潜力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此外心理学上还有许多经典的实验,比如小诶尔伯特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条件反射实验;波比娃娃的儿童习得攻击行为实验;罗森汉恩的假病人实验等等。



心理咨询师四四


烙印进心里的伤痕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对志愿者宣称,

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陌生人作何反应,

尤其是那些面部有伤痕的人。

志愿者被安排在没有镜子房间,

由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触目惊心的伤痕。

然后让志愿者用一面镜子看化妆效果,

随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

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实际上,化妆师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医院的候诊室,

他们的任务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实验结束,志愿者无一例外给出相同地结论,

人们对他粗鲁无理、不友好,

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伤痕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

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脸上并没有丑陋的伤痕,

只不过,那道伤疤烙印在了心里。

我们很容易“证实”自己“相信”的事情

还记得《疑邻盗斧》的故事吗?

人有亡斧者,意者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

颜色,窃斧也;

言语,窃斧也;

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古今,这都是需要我们自省的现象。

疤痕实验的人内心如何看待自己,

便找到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证据。

丢斧子的人内心怀疑谁偷了斧子,

便发现那个人偷斧子的举止。


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如此,

头脑总是去寻找佐证自己的“事实”,

当然,不过是被“解读”过的事实。

然后发现“你看事实就是这样的。”

身体总是按照头脑的“观点”去行事,

慢慢去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人和事,

推动着头脑中的情景慢慢实现,

最终,假定的“事实”成了真的事实。

心理学称这种规律为“证实偏差”。

我们总是习惯于,

一边佐证自己“相信”的观点和想法,

一边又推动自己观点和想法成为现实。 

最该了解的是你“自己”

原来我们如此容易去产生“误解”,

误解着别人,甚至误解着自己,

也时刻活在别人的误解之中。

我们总是费力的去揣测别人,

却很少真正的去了解自己,

毕竟眼睛总是盯着别人,

对自己的认识,

更多的是透过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而来。


世界如一,

你若从容,感受多是平和;

你若自卑,感受多是歧视;

你若和善,感受多是友善;

你若不满,感受多是挑剔

正如张德芬所言: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老爸的修行


说一个具体的20世纪震惊世界的心理学实验吧,它被称为心理学上最重大,最骇人的骗局!认真阅读过后,你确定你不会是自己吗?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则征人启示刊登在报纸上,大意是招募500名参与记忆研究实验的测试者。

每位参与者都可获得4.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美元)的报酬。很多人看到之后都纷纷报名前往参加。当然,你也不例外,前往报名参加

研究人员将你带到了耶鲁大学里的实验中心,其中里面有两个房间是用来实验。你遇到了一个和你一样的同伴

他告诉你们,这是一项关于惩罚与学习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学生和一人扮演老师。

实验的操作也很简单,老师要大声读一组词,学生要快速记忆并进行复述。

一旦学生出错的话,老师就要用电击对其进行惩罚。电压强度从15V到450V依次递增。

而实验中,谁当学生,谁当老师,则由抽签决定!

你顺利地当上了老师。确定所扮演的角色之后,研究人员会将你们者带进了两个相邻的房间。

你的同伴学生独自一人在一个房间,他被研究人员绑上椅子上,并双手接上电击。

而你和研究人员则在另一个房间,你坐在正有30个电击按钮的控制器前。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实验正式开始!

按照规则,你大声地念出纸上写着的词语,稍作片刻你的同伴就得完整地复述出来。

起初对方都能答对,但没一会儿就开始出现了错误。

当第一次出现错误时,你也服从指令按下第一个15V的电击按钮,接受电击的同伴好像也并没有多大反应。

估计你会想,区区15v电击惩罚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对他错误小小的惩罚罢了。

然而,你的同伴出现的错误越来越多,你却不得不服从命令每次按下了比之前增加了15V的电击强度。

随着电击的强度越来越高,你同伴的电击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从短暂的小抽搐逐渐变成了全身大抽搐。

在电击作用下,他也被折磨得歇斯底里大声地喊着要出去,退出实验。

你似乎也感受到他的痛苦,开始频繁地转头看向研究人员示意是否要终止实验。

但研究人员对此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下达指令:这是该项实验要求,电击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的。

你面临两难的境地:是继续服从指令,无视他的痛苦进行电击,还是反抗研究人员的命令,终止这场实验呢?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选择题。

也许没参加实验之前的你也认为本从一开始就不该为了一个所谓的实验做出如此不人道的行为,对无辜的人反复施加电击。

就算开始施加电击,你也该在150V左右收手了。毕竟450V电击会直接使人失去意识,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脏病发直至死亡。

估计只有近乎病态的虐待狂才按完所有按钮。

殊不知,这场实验最后还是61%-65%,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遵照权威的命令行事按完了最后一个按钮。

而他们大多都是跟你一样性情温和,奉公守法,家庭美满,且没有不良嗜好的普通人。

几乎所有的人对这一结果感到不可思议。

而那三分之二的人在按下最高电击按钮之后,也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杀人凶手,抱着头既痛苦又无奈,无法接受自己刚刚所做的一切。

但仅在下一分钟,研究人员宣布实验停止。明明早已休克在另一房间的学生竟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

原来他刚刚的一切反应都是在演戏,被测试的人也只有你一个。而之前的抽签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那些撕心裂肺地尖叫也只是之前录好的。

这时,身为老师的你才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研究记忆的研究,而是研究在服从权威。

而选择一直服从的你则成了那个只会听命于别人的木偶罢了。


没错,以上就是米尔格莱姆心理学家主导的电击服从实验

当他把实验结果公开发表后,一下子震惊了世界。人们难以相信正常人居然会为了服从所谓的权威、竟无视他人的痛苦而痛下毒手。无不例外,他们也似乎坚信那些会施加电击的绝对不会是自己。

更让人难以承认的是:报告毫不留情地指出,只要所处环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为杀人凶手。

而他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唾弃与批评,认为其实验违背伦理,欺骗受试者在先或是实验跟现实之间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不能否认的是,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也真切地说明了服从权威的可怕之处。


SME科技故事


罗杰·斯佩里(1913年-1994年),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由于对大脑半球研究的贡献,而获得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罗杰·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奖最主要的科学研究便是“割裂脑”,利用手术将左右脑的连接部位-胼胝体(pianzhi)进行切断。

最初采用青蛙做研究,将青蛙的视神经在眼球后切断,并把眼球在眼眶中绕视轴旋转180°;

手术后,被切断的视神经萎缩。

过一段时间,新的视神经竟然由转动后的眼球上重新长出,伸向脑部,与脑部视区的神经细胞搭上关联;

青蛙虽重获视觉,却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件:每当在它的视野里放入小虫时,它总向相反方向去摄取食物;

这目标与行为间的偏差,无论如何都不能纠正;若不喂食物到口,青蛙就会被饿死!

后来斯佩里将动物分离脑的基本方法应用到了病人身上,可以有效减轻“癫痫”病人的痛苦。

但是在这里有了神奇的发现:让“分离脑”人右手握某一物时,他能叫出物体名称并描述它;

而当同一物体握在左手时,却不能用言语来表述它,但能够在非语言的测验中确认它,如将它与各物品组合中的同样物体配对。


安全心理


为什么人们有特定的行为模式?从古至今,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我们对人类大脑的大部分认知都来源于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实验。从阿施的从众心理实验到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下24个经过精密设计的心理学实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了解人类混沌思考与行为模式的道路,供大家一探究竟。


24 地铁站的小提琴手

你会花时间停下脚步去留意身边的美吗?2007年的一项实验告诉我们,你很可能不会。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乔什·贝尔假扮成华盛顿地铁站里的一个街头乐手,来测试多少行人会停下来欣赏他的音乐。乔什使用的纯手工小提琴售价高达350万美金,而他刚刚以100美金/人的票价在波士顿举行了一场全满的音乐会,但这些并没有吸引多少人来欣赏他的表演。那天他只赚了可怜的32美金。


23 琴键楼梯

大众汽车发起了一项名为“有趣理论”的活动,旨在证明把无聊的活动变得有趣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他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里搭建了一个琴键楼梯,以此检验这项改变是否能让更多的人选择走楼梯而不是乘坐扶梯。实验当天,使用楼梯的人数增长了66%,证明有趣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最好方式。


22 米尔格伦电击实验

自孩童时期起,人类就受训去服从权威。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进行了一场实验,以测试哪怕在需要违抗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是否会服从权威。研究员要求参与者扮演“老师”的角色,并在另一房间的“学生”犯错时,对他们执行电击。当然了,这只是个幌子,事实上没有人真的受到了电击。但是为了达到逼真的实验效果,米尔格伦让参与者听到事先录好的叫喊声,让他们以为这些遭受电击的“学生”真的身处巨大的痛苦中,并且急切地希望结束实验。尽管如此,在权威人士的要求下,许多参与者仍旧选择执行电击,并随着错误答案的增多而提高电压,有些甚至到了致命的地步。在这场实验之后,许多效仿实验也得到了近乎相同的结果,证明人们为了服从权威,甚至愿意违抗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21 棉花糖测试

选择延后满足能预示未来的成功吗?这是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在他1972年的棉花糖测试中尝试回答的问题。实验中,四到六岁的孩子们被领到了一个房间里,他们面前的桌上有一块棉花糖。在让孩子们独处前,实验人员告诉他们,如果15分钟后这块糖还在桌上,那么他们就能额外获得一块糖。实验人员记录了每个孩子的忍耐时间,并且尝试寻找这项数据是否与孩子们成人后的成功有关联。在600个孩子中,少数选择立刻吃掉糖果,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过了15分钟,获得了第二块糖果。在后来的跟踪调查中,米歇尔发现那些能延后满足的孩子拥有更强的能力,并在SAT考试中获得了比同龄人更高的分数,证明这项品质很有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20 旁观者效应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大多数人也许会希望自己正置身于一个繁忙的场所里,以提高被帮助的几率。但与这种主流思想正好相反,身处人群当中并不能保证任何事情。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认为,当周围的目击者很少,甚至没有其他的目击者时,人们更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当周围有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便觉得总有其他人会挺身而出,不用自己出面。科学家称之为责任分散。最近,在伦敦一条繁忙的街道上进行了一次旁观者效应实验。通过实验发现,求助者外显出来的社会地位会影响其受助的几率,但大部分人依旧选择无视。


19 阿施的从众实验

这项实验展示了人们在小组讨论时的从众心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实验中,一位受试者被安排坐在一间满是演员的房间里。实验人员展示了一幅画有三条编好号的线条的图像,并要求房间的人指出最长的那条。演员们故意给出了错误答案,以判断受试者是否会服从于错误的小组答案。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18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被认为是最不人道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它检验了监狱环境是否会影响人们的行为。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搭建了一座模拟监狱,24名男性学生被随机分配成为囚犯或狱警,并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扮演他们的角色。结果,这些学生扮演过了头,甚至到了引发心理折磨的程度。就连扮演警长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都没能逃脱实验的负面影响,在实验理应结束时依旧容许虐待行为的进行。虽然这项实验仅在开始后的六天就被叫停,但它证明了特定的情境会引发人们特定的行为,哪怕这些行为是与个人原本的行为准则相悖的。


17 不倒翁实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围绕基因、环境和社会学习对儿童成长有何种影响的争议不绝于耳。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不倒翁实验,证明人类行为来源于社会模仿,而不是内部基因。他设置了三个组:第一个组看到一个狂躁的成年人对不倒翁大打出手,第二个组看到一个温和的成年人和不倒翁玩,第三组则是对照组。结果表明,看到暴力行为的儿童更容易对不倒翁展现出暴力倾向,几率远远高于其它两组。


16 巴甫洛夫的狗

熟悉巴甫洛夫这个名字吗?不认识?那你可就out了。巴甫洛夫的实验让全世界认识了条件反射这个概念。巴甫洛夫首先测量了狗在面对食物时分泌唾液的量。他发现,狗在看到食物时都会分泌唾液。接着,他在给狗食物的同时让狗听到铃声。随着时间的推移,狗逐渐把铃声和食物联系在了一起,并会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的实验表明反射能够通过学习获得。


15 小阿尔伯特

小阿尔伯特实验相当于是人类版本的帕夫洛夫实验。这项实验于1920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翰·华生和他的搭档罗莎莉·雷纳设计进行,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不人性的实验之一,因为实验导致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产生了非理性的恐惧心理。实验中,华生把一只小白鼠放在婴儿面前,起先婴儿并未表现出恐惧。后来,每当小阿尔伯特触碰小白鼠,华生就会用铁锤敲击一根钢管,发出巨大的响声。不久后,每当小白鼠出现在房间里,小阿尔伯特就会开始哭闹,并表现出恐惧。华生还通过此种方法让小阿尔伯特对其它常见的小动物和物件产生恐惧,证明经典条件发射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


14 嘉士伯社会实验

在这个有趣的广告中,一对毫不知情的情侣走进一个150座的放映厅,惊讶地发现房间里全是五大三粗面相粗暴的机车手,只有放映厅中央剩下两个空座位。一些情侣不想从机车手中间通过,于是选择离开放映厅,而那些选择坐下的情侣则获得了免费的嘉士伯啤酒和满堂的喝彩。在这种情形下,你会怎么做呢?是选择安然无恙地离开,还是冒险走到这群怒气冲冲的机车手中间?其实,不要以貌取人,才是这则广告想要表达的。


13 “走失的小孩”实验

人们时常忽略他们的周遭,这句话在这项实验里得到了证实。一张“走失的小孩”的传单被贴在了一家热闹商店的大门上。一些路人驻足观看,另一些人则选择无视,可是所有人都没发现,其实那个失踪的小男孩就站在商店门口!这项实验表明,人们时常忽略周围的许多事物。


12 被分隔的班级

受马丁·路德·金暗杀事件的启发,三年级教师简艾丽·奥特在1968年组织了一场班级活动,以此来帮助她的白人学生认识到种族主义的不良影响。艾丽把她的班级分成了两组:蓝眼学生和棕眼学生。第一天,她让蓝眼学生成为优越组,并赋予他们一些特权,而棕眼学生则是弱势群体。她阻止两组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强调了弱势群体的诸多不利。很快,她注意到了学生们行为上的变化。蓝眼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更好,一些人还开始欺负他们的棕眼同学。而相比之下,棕眼学生感受到了自信缺失,课堂表现也明显变差。第二天,她转变了两组学生的地位,蓝眼学生成为了弱势群体。在活动最后,孩子们开心地拥抱彼此,大家都同意不应该以貌取人。


11 哈洛的猴子

如果你童年时期获得了很多关爱,那你说不定得感谢哈利·哈洛。通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系列富有争议的实验,他展示了母爱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实验中,哈洛将刚出生几小时的恒河猴和它们的母亲分隔开,并给它们做了两个人工“继母”。一个“继母”由铁丝编成,顶端安装了一只奶瓶;另一个“继母”包裹着柔软的毛巾布,但没有奶瓶。有趣的是,相较于铁丝妈妈,小猴子更喜欢和毛巾妈妈在一起,由此证明了在幼儿成长的问题上,父母的关爱比温饱更加重要。


10 罗伯斯山洞实验

这项经典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偏见和冲突的办法。22个年龄11岁的男孩被随机分成了两组,然后送到位于俄克拉荷马的罗伯斯山洞州立公园参加夏令营。两组男孩住在不同的小屋里,整整一周都互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并在这段时间里和同组的男孩结下了友谊。当两组男孩最终见面时,他们便开始用言语攻击对方。为了让冲突升级,实验人员安排了让两组男孩互相对抗的活动,这无疑加深了两组男孩之间的排斥感,他们甚至拒绝和对方组在同一个房间吃饭。实验的最后一步是让两组男孩重新成为朋友。最初的一些活动,比如一同放烟花和看电影并没有多大成效。实验人员于是设计了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在实验的最后,男孩们决定同乘一辆巴士回家。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冲突,也可以克服歧视。


9 怪兽实验

“怪兽实验”,因其不道德的实验方法而得名,揭示了积极和消极的语言疗法对儿童的影响。爱荷华大学的温德尔·约翰逊选了22名孤儿,其中一些有口吃。在实验中,约翰逊对口吃的孩子采用了积极疗法,当他们发音流畅时,约翰逊会表扬他们。而那些没有口吃的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哪怕出现细小错误,也会受到责备。实验过后,一些接受消极疗法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恶化成为了终其一生的语言问题。虽然残酷,但这项实验说明了积极鼓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8 会传染的哈欠

我们都知道哈欠会传染,但是你知道狗也会被人的哈欠传染吗?伦敦大学最近的一项实验发现,72%在看到人打哈欠后同样打了哈欠。平均下来,狗狗们过99秒后才打哈欠,它们的性别和年龄对此没有影响。虽然狗为什么会被传染依旧是个谜,但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和它们的共情能力有关。


7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概念,说的是我们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会被他/她身上的某一个特质影响。比如当一个人性格很好时,人们会觉得他/她的其它方面更有吸引力。在一项近期的实验中,一位男性给一家约会网站制作了两段视频。视频内容完全一样,但说话的语气有区别,一个愉快一个郁郁寡欢。两段视频被分别给两组女孩观看,虽然内容一样,但愉快组的女孩们觉得这位男性很有魅力,而郁郁寡欢组的女孩们则觉得这位男性不好相处。这个实验展现了说话语气对人们整体吸引力的影响,也生动地阐述了光环效应。


6 同卵双胞胎

几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痴迷于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许多实验都试图证明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在一项实验中,德伦·布朗尝试展现同卵双胞胎之间的超感交流能力。不论心灵感应是否真的存在,同卵双胞胎对感官刺激的相似反应都说明了一点,即基因、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可能会导致双胞胎产生相似的思考方式。


5 撞车实验

记忆据有欺骗性,这是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在他们1974年的撞车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他们想知道问题的措辞方式是否会影响和扭曲受试者对事件的记忆。受试者观看了几张车祸现场的幻灯片,并被要求站在目击者的角度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提问的方式会影响受试者对事故的记忆。这展现了人们记忆的不可靠性。


4 认知失调

你是否经历过以下情况:在经历失望之后,你说服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值得失望?如果你经历过,那你就体验了一把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1956年,心理系学生杰克·布雷姆把他的一些婚礼礼物带到了班上(一盏台灯,一个烤面包机,一台收音机等)并让班上同学为它们打分。在此之后,杰克又让同学们从两样评分相同的物品中选出一样。做出选择后,同学们对所有物品做了第二次评分。结果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所选物品的分数,降低了未选物品的分数。这个实验表明,人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3 免费拥抱活动

我们都有感觉糟糕的时候,而一个简单的拥抱或许就会让我们好起来。一个自称为胡安·曼恩的男人就进行了一场社会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他举着一块写有“免费拥抱”的牌子站在澳大利亚悉尼的街头,立志要在他的城市里传播欢乐。这项活动很快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最后甚至被警察制止。好在有超过一万人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希望能将这个充满希望和关怀的活动继续下去,让大家在这个冰冷的媒体时代也能随时找到人性的关怀。


2 变化盲视

变化盲视说的是人们对一些场景中的明显变化反而无法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囊括了对人脸的盲视。一项实验表明,视觉干扰能引发变化盲视。在实验中,一位男子递给受试者一张同意表,然后他假装捡东西蹲了下去,紧接着,另一位长相和服装都不同的男子站了起来。惊人的是,75%的受试者完全没注意到面前男子的变化。看来,我们的大脑还真没想象当中的靠谱啊。


1 电梯从众实验

这段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著名电视节目的视频剪辑展示了毫不知情的路人在面对集体行为时的反应。视频展现了两个男人在面对电梯里其他人的奇怪行为时的搞笑反应。和其他路人一样,虽然他们对发生了什么完全摸不着头脑,但还是选择做出和电梯里其他人一样的搞笑举动。这段视频告诉我们,人们总是会尝试融入群体,即便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群体里的主流行为。


小崔不抑郁


比较经典的几个实验:罗森塔尔效应 霍桑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霍桑效应也是类似的,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来效率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心灵小语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呢?我来解答一下。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也是需要实验的。科学与玄学的区别,就是科学家有实验室,玄学家没有实验室。心理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做实验。而心灵学是伪科学,与心理学没有关系,因为它没有被实验证明。下面,介绍几种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斯金纳的箱子——操作性条件发射实验。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使用一个叫“斯金纳箱”的实验设备,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把老鼠、鸽子等动物放进箱子,使用食物作为奖励,通电作为惩罚,让动物们做各种动作。他发现惩罚的效果最差,一旦没有惩罚动物又恢复原状;但奖励消失后,动物的习得行为也会慢慢消失。他还发现动物们错误地总结因果关系,做出许多迷信行为。

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发射实验。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一开始,他把食物放到狗面前,狗流口水;然后他把食物与灯光、声音等信号联结起来,发现狗看到灯光、听到声音时也流口水。由此发现,动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不仅能够对食物这样的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射;还能对与食物发生关联的其他物理信号做出反应,叫做条件反射。

塞利格曼的狗——习得性无助实验。塞利格曼用狗做实验,创立了习得性无助理论。他让狗处于无法逃脱的电击中,持续一段时间,发现狗废了,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在可以逃脱的时候也不逃脱,任人宰割。他发现人的抑郁症,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他通过实验摸索,发明了许多解决习得性无助的方法,并提出“解释风格”的理论,用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最后他还创立了积极心理学,风靡至今。

旁观者效应实验,心理学家通过模拟,验证了人多的时候会产生旁观者效应,使受害者得不到帮助。认知失调实验,心理学家验证了人在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之后,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导致认知改变。斯坦福监狱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正常人可以在某种邪恶的环境下变成魔鬼。电击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普通人可以出于对权威的服从,而做出惨无人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