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盤點一下,你家鄉的美食有哪些?

半陽山人


座標重慶,重慶菜為川菜支系,碼頭氣息濃厚,不拘一格大膽創新。相較於蓉派川菜,重慶菜麻辣味更猛烈,江湖潑辣氣息濃厚,市井滋味更足,以牛油老火鍋和江湖菜最具代表性,也最值得推薦。

(1)牛油老火鍋

地道的重慶老火鍋,牛油下得重,幹海椒和花椒給得猛,味道醇厚,麻辣猛烈。無論出現了多少新派火鍋,重慶人最好的還是老火鍋這口,不能吃辣的外地遊客都有點怕下口。

(2)烤魚

烤魚發源於巫溪發揚於萬州,整條魚上桌,麻辣鮮香,遍佈山城各個角落。現在常見的是萬州烤魚和巫山紙包魚,萬州烤魚更江湖,麻辣味更足;巫山紙包魚善用蒜蓉和剁椒,味道要溫潤一些。二者各有滋味,各有千秋。

(3)毛血旺

發源於磁器口碼頭的江湖菜,也是重慶江湖菜的鼻祖之一,依以鴨血為主食材,配菜豐富,有牛雜、鮮肉、豬肝、豆芽、火腿等,熱油滾燙,麻辣鮮香,是道非常好的下飯菜。不過現在不建議去磁器口古鎮吃,又貴又難吃,太多路邊小店都可以秒殺他們。

(4)水煮魚

水煮魚誕生於渝北區翠雲鄉,借鑑了火鍋魚和水煮肉片的做法,多用草魚、花鰱魚,魚肉鮮嫩,熱油、辣椒和花椒的香味足。水煮魚以翠雲水煮魚最為知名,其實機場附近有很多店都可以吃到,並且味道都不錯。

(5)酸菜魚

發源於江津區的江湖菜,主食材為草魚、花鰱魚、青魚和四川酸菜,最大的吸引力在於酸菜開胃和油香濃郁,酸辣開胃。不過現在改良版的酸菜魚油已經給得比較小了,要體驗正宗酸菜魚還是得大油的,並且酸菜要用豬油先煸炒。

(6)太安魚

發源於潼南的江湖菜,多用物美價廉的白鰱魚、花鰱魚,魚肉坨坨裹漿後油炸定型,再調汁烹煮,魚肉外滑裡嫩,泡椒味頗為濃郁。魚肉江湖菜除了這些,還有來鳳魚、郵亭鯽魚、肥腸魚火鍋、椒麻魚火鍋都值得一試。

(7)辣子雞

重慶的辣子雞以歌樂山辣子雞最為知名,特點是活雞現殺現烹,幹海椒和花椒給得猛,滋味酥香,麻辣味足,有嚼勁。以歌樂山三百梯旁的林中樂最為知名,很多菜館也都有這道菜,不過味道差點意思。

(8)泉水雞

南山有泉水雞一條街,早已壓過歌樂山辣子雞和鐵山坪花椒雞,典型的一雞多吃,雞肉過油後紅燒,再炒了泡椒雞雜,煮個血旺清湯。其它地方的泉水雞味道趕不上南山的,不過芋兒雞、肥腸雞、燜燒雞、酸菜雞、板栗雞都值得一試。

(9)砂鍋米線

砂鍋米線不是重慶原生的,但也在市井小吃屆獨樹一幟,黢黑的砂鍋久經滄桑,路邊小店的不錯,推薦三鮮砂鍋和雞雜砂鍋。還有火鍋米線、酸菜肉絲米線、豬蹄米線、紅湯羊肉米粉、長壽米粉、綦江趕水和扶歡米粉,以及土家綠豆米粉都不錯。

(10)重慶小面

重慶的地標性小吃,不過很多外地遊客吃到的基本上都是歪的,尤其是景區附近。不過略顯尷尬的是,地道麻辣小面這樣的重油重麻辣,不吃辣的人都不敢下口。豬肝麵、鱔魚麵、豌雜麵、肥腸面、牛肉麵、鴨血面值得推薦。

(11)豆花飯

算得上是川渝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套餐,一碗豆花,甑子米飯管飽,再喝一碗窖水消食健胃,美味又實惠,人均6-8元不等。一般而言,賣豆花飯的大都會搭配賣燒菜和蒸菜,比如燒肥腸、燒牛肉、紅燒肉、蒸燒白、粉蒸肉等等,算是現在流行的小碗菜的鼻祖了吧。


飲言食語


說到家鄉蔚縣,來過的人都會說,那可是個小吃、美食彙集的地方。

先說蔚縣小吃,首推蔚縣涼粉,有旋粉、綠豆粉、黃豆麵粉、豌豆粉、苦蕎粉、玉米漏蝌蚪、苦蕎餄餎酸醃菜等,熱的還有著名的蕎麵餄餎。蔚縣不產棗,但用黑棗做出了甜糊糊。蔚縣不產花椒,但有花椒餅。蔚縣北水泉麻花不同於其他,是鹹的、軟的。幹饃饃、饅頭片也很受歡迎。乾貨中,蔚縣大杏幹、開口杏核、山榛最為搶手。蔚州貢米、豆類、糊糊面、香醋也是來蔚必購商品。冬天的大街上,還要賣沙棘粒(撒白糖吃)的攤位,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再說蔚縣美食,首推蔚縣八大碗,絲子雜燴/酌蒸肉/炒肉/虎皮丸子/塊子雜燴/渾煎雞/清蒸丸子/銀絲肚,這是待客的上品。豆皮裹豆乾的“金裹銀”絕對是蔚縣一絕,傳說中這是一道貢菜。從早上的各類熬菜,到中午的各類糕菜,都極具蔚縣特色。“熬”、“燴”是蔚菜的主要製作工藝。地皮大燴、莊窠大燴、大豆瓣燻豆腐乾炒肉都是蔚菜系列的精品。骨頭館、黃糕館遍地都是,10元+10分鐘,體現了蔚縣快餐的魅力。

美食之都,盡在蔚縣,舌尖上的蔚縣同樣精彩。











五臺春曉


在我的老家,最值得推薦的美食當然是煎餅啦。原生態的玉米、小米磨成糊,舀一勺倒在柴火燒熱的鏊子上,攤成薄薄的煎餅,散發著濃濃的糧食香氣,煎餅捲上用蘿蔔櫻子蒸的菜豆腐,或者直接抹上甜醬,條件好的卷炸醬,還有一個讓我獨愛的鹹魚,味道重,但好吃的很。當然所有的料理再搭配上一棵嫩嫩的剛從地裡拔出來的小蔥,真是太爽了,吃不夠啊。給出門在外的親人郵寄一包煎餅,那是老家親人的牽掛,會喚起遊子對故土濃濃的眷戀。




年齡大了心嫩


南通有好多好吃的,南通麻餅,西亭脆餅,南通脆餅,啟東綠皮蠶豆,海門山羊,呂四醉泥螺,海門芋艿等等。以前沒離開家時,這些東西都不稀罕。後來去外地上學了,才覺得家鄉的東西可貴,也時常會想念家鄉的美食。現在物流發達了,也經常能吃到家鄉的食物,可總是吃不到在家鄉時的味道。上學時,每次從家裡回學校,都會帶好多南通脆餅,輕便,體積又小,經常會帶點給同學吃。懷孕時特別想吃家鄉味道的菜,記得有次買了一大盤子芋艿,煮熟一頓都吃掉了,簡直太滿足了。懷孕時還特想吃家裡的醉泥螺,可惜是生海鮮,還有好多酒,所以一直忍著沒吃。斷奶後,一次買了好幾瓶,吃了個夠。對家鄉美食的思念,其實是一種思鄉的情結,離家久了,都會懷念家鄉的味道



桐桐媽媽的生活日記


山東淄博的

我們這裡特別有名的菜沒有,但是當地特色還是有的。我只說在我眼裡的感覺比較好吃的,淄博最著名的莫過於博山菜,博山菜其中有:博山酥魚鍋,豆腐箱,爆炒腰花,蛋包肉,春捲,硬炸肉,魚肚海參湯等,小吃類有博山肉燒餅配酸鹹菜一絕,博山石蛤蟆水餃,博山油粉,由於我是淄博周村區的,我們周村雖不如博山菜有名氣,倒也有本地特色,比如周村燒餅,周村煮鍋,老周村餚雞,下河羊肉,風味茄子,老廚白菜,乾煸大腸等!如果您來到淄博,我說的這些雖不一定合您口味,但絕不讓您後悔,因為就算在我們當地,這也是我們的最愛!








風中路漫漫


我是江蘇淮安人,我們的特色菜有:

1.平橋豆腐,很鮮美。

2.紅燒鰱魚。

3.軟兜長魚。

4.松鼠魚。

5.文樓蟹黃湯包最出名。

6.雞糕

7.小魚鍋貼。

8.捆蹄

9.欽工肉圓

好吃的太多了,每次回去都要吃很多。











深圳包子妹


棗莊辣子雞,山亭羊肉湯,和菜煎餅。


一家三口熱炕頭


我的家鄉沂蒙山,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方,沂蒙紅色革命老區,來臨沂玩吧,老區人民熱情好客,有山東的大煎餅,早上喝一碗熱騰騰的牛肉糝,中午一份羊肉湯,網上必不可少的蒙上炒雞,就著山東大煎餅,醬香味十足,還有我們沂河風味鯉魚,沂水特色紅燒兔子頭,羊油炸串,莒南驢肉,碼頭烤牌,八大碗,什麼?雞鴨魚肉吃膩了,沒事,特色小鹹菜,八寶豆豉,沂蒙山醃鹹菜疙瘩,就著一碗渣豆腐,味美營養又養生。






努力奮鬥的豬頭肉


在我的家鄉,甘肅定西,有很多獨具特色的美食,如安定烤洋芋,渭源燴菜,通渭雜糧面,臨洮熱涼麵,岷縣牛骨頭、牛肉糊糊等。美食最豐富的要算隴西縣,在隴西風味小吃城,集中有臘肉、醃驢肉、滷肥腸、燒雞粉、蕎粉、醪糟、波粉、釀皮子、甜醅子、糖油糕、油餅、油炸果兒、油炸角兒、豆腐腦兒、粉魚兒、大肉面、餄餎面等美食達十幾種之多。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隴西燒雞粉。燒雞粉是隴西最獨具特色的一道小吃,因為除了隴西,再沒有第二個地方能有這道美食。至於這道美食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古時候,隴西城裡有家員外,員外生有一女,漂亮溫柔,卻單單喜歡上了自家的廚師,惹得員外分外惱火。但自己的女兒在這件事上寧死不讓,員外也奈何不得。看著自己的女兒不聽自己的勸告,員外很是苦惱。忽一日,員外想出一個主意,遂把廚師和女兒叫來,指這自己的那些珍珠翡翠金銀對他們說,你廚師不是很有本事嗎,那你只要能把這些東西做成美味,我吃了之後滿意,就同意把女兒嫁給你。廚師和女兒聽後,很是苦悶。經過一夜苦思,廚師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找來菠菜洗淨,然後搓爛,擠出菠菜汁。再用菠菜汁水和澱粉攪拌,做成了翠綠滑嫩的綠粉。然後煮了雞蛋,燉了雞燙。翠綠的菠菜粉猶如翡翠,蛋黃蛋清好比金銀,加上醇厚的雞湯,成了美味。員外吃了之後大喜,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其實,這個故事把隴西燒雞粉的做法基本說明白了。隴西燒雞粉都是家庭式製作,用料大多相同,顧客可根據自己口味選不同的份量的雞肉、雞雜、雞蛋,配料不同價格自然也有區別,其實核心競爭力在雞湯上。

再說說隴西甜醅。有人說,隴西沒有甜醅,只有醪糟,這個說法我是不贊成的。其實,醪糟和甜醅應該是兩種不同的美食,雖然它們的發酵程序大同小異,但最後呈現的產品大相徑庭。按我的瞭解和理解,醪糟大多是用大米或糯米釀製,比較稀薄,甜中帶酸,正所謂酸甜可口,有點像米酒的味道。而隴西甜醅則是莜麥去皮、蒸熟、拌曲、發酵而成。在隴西,有幹甜醅和湯甜醅之說,幹甜醅就是不加涼開水,原汁甜醅,吃起來甜而發膩,湯甜醅就是適當加些涼開水稀釋一下,主要以喝湯為主,當然兩者價格也一有所不同。在隴西外的有些地方如渭源、通渭等地方做甜醅時也適當添加點燕麥、青裸或小麥。發酵好的甜醅醇香、清涼、甘甜,帶有淡淡的米酒香。夏吃消暑,冬吃暖胃,是西北地區老百姓非常喜愛的小吃。

最後說說隴西臘肉吧。有人說,隴西臘肉,就是東方的“培根”。在隴西,有好幾家知名度很高的臘肉,名氣最大的當屬大鬍子臘肉。大鬍子臘肉就在小吃城進門的地方,佔盡天時、地理、人和等諸多優勢,不怪生意很紅火。紅白相間的整條豬腿呈於案上,冒著熱氣,令人垂涎欲滴,大攪味蕾。大鬍子臘肉不僅味美誘人,而且“大鬍子”郭隴龍師傅為人熱情好客,每到案前之人,認不認識,熟不熟悉,買不買肉,都要一刀劃出一片近乎巴掌大的薄肉片熱情地招呼你嚐嚐。

關於臘肉的製作就不再詳細介紹了,程序很繁瑣,也很專業。咱就說說吃法,隴西臘肉經過長時間醃製、晾曬、蒸煮,剛出鍋時,冒著熱氣,香氣撲鼻,瘦肉燦豔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隴西臘肉柔嫩細滑,既不帶鮮肉的腥味,也不帶陳油味。臘肉要趁熱吃口感最好,由於臘肉在醃製過程中使用了大量食鹽,如果光吃肉片,鹹齁齁的,當地人常見的快捷吃法是餅加肉。如果你想帶回家自己烹調,做法就多了,臘肉炒韭菜,臘肉炒蒜苗,臘肉韭菜包子,臘肉餃子,由著你的想像,能做出好多美食。


斜眼行攝


大家好我是糖果,要說我們當地的美食小吃那真是數不勝數。開封小吃一條街吃都吃不完!要說特色的美食,我個人認為我們杞縣紅薯泥那可是一絕!

炒紅薯泥那可是俺們杞縣特色一道美食,每逢喜宴,小孩過百天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甜品菜。主要材料就是紅薯和白糖、香油。你想吧就這三樣做出來菜肯定是甜絲絲兒😋。

具體是咋做嘞呢?就是一斤熟紅薯,五兩白糖,二兩半香油。先將紅薯煮熟,把皮剝掉去絲,用乾淨淨白布包好壓成泥,然後把白糖倒進炒鍋內化成糖漿,兌入香油、紅薯泥,加熟烹飪,使勁攪拌均勻,溶化為一體,出現柿紅色為止,盛到盤內就好啦。上面可以撒點兒放上芝麻、山楂丁、玫瑰片、桂花糖都可以😛

記得小學五年級我們班主任還給我們講過關於紅薯泥的典故呢😊,就是我們清朝愛國將領林則徐到洋人府作客,洋人拿出冰激淋給林則徐吃。林則徐是第一次吃冰激淋,見冰激淋直冒氣,以為是熱氣,就用嘴吹了吹,啃了一口才知道是冰氣,被身旁的洋人嘲笑開了。林則徐對此激憤在胸,回府後暗下決心,一定要找機會教訓一下洋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皇上讓他接待洋人,他讓廚師做了一道炒紅薯泥,洋人見桌上盤中紅薯泥不冒熱氣,拿起勺子撈起就吃。可是剛出鍋的紅薯泥因表層附油,雖然不冒熱氣,裡邊著實燙得很,把洋人燙得哇哇直叫。因此炒紅薯泥作為一道愛國菜的美名也由此得來流傳到現在。千萬得記住哈,吃炒紅薯泥出鍋後一定要先放一會兒,別把嘴給燙了😛。吃過杞縣紅薯泥的人,都是無不稱讚杞縣人的獨具匠心。 好啦我介紹講完了,歡迎大家有空嚐嚐我們家鄉的紅薯泥。感謝大家夥兒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