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你和成熟之間隔了個“童話”

1

長大後,我們把故事當成謊言

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或者說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你還會相信童話嗎?

我們聽著故事長大,但是長大後卻不願相信童話的存在,甚至有時會把童話故事當成是虛假的謊言。

試想一下,當你的父親在滔滔不絕地說著他各種匪人所思的離奇經歷時,你是什麼樣的感受?

崇拜,嚮往,不作評論,還是不勝其煩.......

美國電影《大魚》中的兒子威爾就特別厭煩父親愛德華所講述的故事,認為父親充滿想象力的經歷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每當父親不斷地跟別人說那些虛幻的故事時,威爾就會覺得特別煩躁,甚至直接離開現場。

其實,威爾也不是一直都那麼討厭父親的故事。

在威爾小時候,他認為父親是無所不能的,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纏著父親講女巫的故事。

孩童時期的威爾富有想象力,對所有的故事都充滿著好奇,認為世界上某個地方是存在著父親故事裡的那些巨人、人魚、大魚、女巫、連體雙胞胎和世外桃源豐都鎮。

但是,成年後的威爾崇尚現實,也就更加相信父親的故事是杜撰的,沒有一點真實性。

當父親在威爾的婚禮上再一次跟來賓們講述自己的冒險故事,威爾忍無可忍,認為父親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自以為是地把自己杜撰的故事拿出來炫耀。

這讓威爾覺得很難為情。

於是,在婚禮結束後,威爾憤怒地向父親表達自己的不滿:“整個世界不是以你愛德華布魯為中心。”

在這之前,威爾質疑父親的虛幻故事;從這之後,威爾3年來沒跟父親說話,就像兩個彼此熟悉的陌生人。

你和成熟之間隔了個“童話”

為什麼威爾會如此抗拒父親的故事呢?

看完電影后,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威爾想要接觸真實的父親。

在威爾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愛德華常常不在家,也沒有很多時間陪伴他,以至於父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親近。

而威爾對父親的瞭解多半是來自於父親口中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然而,故事中的父親並不真實。

因為這和他在現實裡接觸到的忙碌父親完全不一樣。

當父親無法與孩子進行真正地互動,比如實實在在地說說話,聊聊天,那麼孩子在對父親感到好奇的同時也會因為對父親的不瞭解而遠離父親。

所以,對於父親那些天馬行空的故事,威爾更多覺得父親是活在自己虛幻的世界裡,無法讓人靠近,也無法接近他人。

實際上,事實並非如此。至少母親理解父親的故事,並且他們非常恩愛。

你和成熟之間隔了個“童話”

2

故事存在真實與想象之間

後來,在妻子的勸說下,威爾嘗試去理解父親,並向父親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疑惑。

但從父親的角度來說,他並沒有覺得自己不真實,我就是我,跟故事裡一樣真實。

以下是威爾和父親愛德華的一次談話,但給我的感覺更多像是一場關於真實與想象的拉鋸。

“爸,我不知道你是誰,因為你從未告訴我實話。”

“我跟你講過的可多了,我就是這樣,故事裡的那樣!”

“你講的......是謊言,有趣的謊言。

故事是拿來哄5歲小孩的,而不是你兒子已經20、30歲了,而你還在繼續編造神話。

我相信過你,我相信你太久了,當我發現你說的根本是天方夜譚,我覺得只有笨蛋才會相信你,你就像聖誕老人加復活節的兔子,迷人而虛假。”

“你認為我虛假。”

“表面上是,而我也只是看到表面。我自己的孩子即將出生,他若不瞭解我,我會很痛苦”

“你會很痛苦?你想要怎樣,你要我變成什麼樣的人?”

“就是你自己,好壞皆然,讓我一次看你真正的面貌。”

“我從出生起就一直是我自己,你看不出來是你的錯,錯不在我!”

很顯然,這場對話並不愉快。

兒子希望父親別活著只有想象力的世界裡,而父親則希望兒子能夠從故事中認同那個敢於冒險,樂於助人,善於交際的自己。

你和成熟之間隔了個“童話”

3

接受故事,也就意味著認同故事

其實愛德華並沒有說謊,他確實經歷了故事裡的一些事情,只是他把這些事情賦予了想象力,並編造了一個異於現實的誇張故事。

威爾在整理家裡的雜貨間時,無意間發現了很多文件,這些文件裡的內容都曾在父親的故事裡出現過。

於是,威爾打算自己親自到豐都鎮探一究竟,正如威爾所說的:“我父親說了很多他沒做過的事,我想他做了很多他不曾提及的事,我試圖融合兩者。”

當威爾從與珍妮希爾的談論中得知,父親確實在離開村子時闖入了豐都鎮,最後也離開豐都鎮去追尋未知的世界,遇到了各種不同的人物。

看著電影時,我想,如果是我,我是否會像愛德華一樣有勇氣離開世代生活的村子而去外面的世界冒險?

如果是我,我會想盡辦法拯救僅有一面之緣的破落小鎮嗎?

如果是我,我會不顧一切地追求我喜歡的人嗎?

如果是我,我會把自己一生中所遇到的事情用童話故事的形式向孩子或者他人講述出來嗎?

最重要的是,當我的故事不被自己的孩子理解時,我還能堅持嗎?........

隨著對真相的逐漸瞭解,威爾開始用愛去感受父親,用心去傾聽故事。

當班奈醫生跟威爾說他出生的真實故事,也就是父親在威爾出生的那天外出做生意,沒有趕上他的出生,更沒有釣到大魚。

是的,這個事實很平淡,一點都不吸引人。

而父親告訴兒子的是另一個不同於現實的故事版本,你會更喜歡哪個呢?

比如,在兒子出生的那天,父親在河裡釣到了一條大怪魚,但是婚戒卻被怪魚吞掉。為了拿回象徵對妻子忠貞的婚戒,父親沿河來回地追著大魚,最後在兒子出生的那天終於把婚戒帶在妻子的手上了。

這是愛德華所說的關於兒子出生的故事。

剛開始,威爾十分抗拒這個故事,認為自己只是故事裡的一個小腳註,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最後,威爾卻選擇了父親充滿想象力的,有怪魚的誇張版故事。

這也就意味著,威爾認同了父親的故事,悅納父親的所有。

你和成熟之間隔了個“童話”

4

我們從學會編造故事開始成熟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質疑童話開始成長,從學會編造童話開始成熟。

在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刻,威爾給父親編造了一個完美的童話。

在威爾的故事裡,父親離去時變成了一條大魚,在父親流入河裡之前,曾經故事裡的巨人、女巫人魚、馬戲團團長、豐都鎮朋友、連體雙胞胎等等奇幻人物全部都出現了,微笑地向愛德華告別。

正如片尾說道:“一個人不停講述自己的故事,那就讓他自己也成了故事本身。”威爾成全了父親童話般的故事人生。

最後在父親的葬禮上,威爾很驚喜地看到了父親故事中的各個原型人物。

雖然“巨人”沒有故事中的那麼高大,“雙胞胎姐妹”也不是連體的,“女巫”只是他幫助過的一個朋友,“豐都鎮”也不是一直那麼世外桃源……

大家齊聚一起,沒有哀傷,都在津津有味地講述著他們曾經和父親在一起的美妙時刻。

所以,生活並不僅僅需要單一的真實,更需要童話的圓滿。

如果說《大魚》是一部豐富人們想象力的電影,那麼父親和兒子對待充滿想象力的童話的不同態度是他們在不同年齡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其實,我認為電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過於在意真實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你對待生活的態度,想象力與率直的樂觀是幸福生活的法寶。

當然,樂觀不只是靠希望來支撐的,而是建立在冒險、勇敢、積極、真誠、熱心、頑強、自信基礎上的實際行動,就像愛德華所經歷的一切。

而如果沒有這些實際的經歷,故事將變得毫無意義。

你和成熟之間隔了個“童話”

(胡慎之心理工作室專欄作者)

更多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ushenzhixl、李伊夢(作者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