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在吃这件事上,江湖上总流传着关于我们广东人的神秘传说。

在外地人眼中,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上天入海,我们无所不吃。

四条腿的只要不是桌子,带翅膀的只要不是飞机,就能成为一顿妥妥的美味佳肴。

近两年甚至还出现了“广东人吃福建人”的说法,导致广东人见了福建人都要安慰一番:放心,我们不吃你。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然而站在食物链顶端看似“凶猛”的广东人,却独爱一种温柔甜蜜的小食,那就是甜品。

身处广东的汕尾人自然也不例外。

其中有一种古老的甜品,是许多汕尾人共同拥有的回忆。

那就是汕尾的豆花。

我们汕尾的豆花,是加姜汁的,面上还会撒上一层黑糖。

吃起来又嫩又甜又暖的豆花,嘴馋的老人和小孩最是禁不住它的诱惑。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小时候有骑着小推车走街串巷的阿叔,村里的小孩在还未日落时便开始期待他的到来。

因为我们都知道,推车里面藏着最甜蜜温暖的味道。

待街头巷尾处响起”豆花~豆花~”的吆喝声,货郎穿过离家近的小巷口,阿公阿嫲就会带着我们寻到他。

阿嫲把口袋里存得皱巴巴的一块钱递给货郎,小孩手上就提了一小袋白嫩嫩、暖乎乎的豆花。

那一碗恰到好处的甜蜜,像极了阿嫲倾其所有的温柔。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关于豆花的回忆,也有许多人是从“摇碗”的声音开始的。

卖豆花的老板用两只碗叠在一起摇晃着发出清脆的响声,吸引着循声而来的人品一品这甜蜜的味道。

某一种声音若是和某一种食物连接在一起,两者似乎就成了人们记忆中不可分割的画面。

看到豆花,会想起“摇碗”的声音;听到“摇碗”的声音,便会想起豆花。

这样子,记忆是不是也会成倍加深呢?哪怕忘记其中一种,还有一样能让人想起。


今天要介绍的豆花,不在城区中,而是在镇上一个市场的小推车里。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一勺一勺挖出来的豆花留下了许多深深浅浅的痕迹,就像往昔岁月里豆花在舌尖上留下的甜蜜。

倒入满满一大勺的黑糖,再加入姜汁,让黑糖慢慢融化在姜汁中,再一起渗透进弥漫着豆香的豆花里,美味就此产生。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舀起一勺,duan duan的,看着就想一口直接吞下。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豆花软嫩又清香,黑糖负责甜,甜的张扬、热烈,姜汁带来极微的辣,辣的含蓄又内敛。

来上这样一碗甜蜜温热的豆花,再寒冷的心也能被烘的暖洋洋吧。


汕尾的豆腐花,叫豆花,又甜又暖就是它


有点意外的是,这样满满一碗豆花只要3块钱,相比起其他家的物价,确实算很便宜了。

最近天气转凉了,要来一碗豆花吗?


地址:东涌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