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二手房量多去化難!杭州這些樓盤竟“不降反升”?

近幾個月,似乎所有的信號都在表明,二手房市場越來越冷淡

,大部分房源掛牌幾個月都無人問津。但是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類二手房表現依然可觀,甚至出現逆勢上漲的情況


之江板塊:大部分下浮3%-5%

品質樓盤價格平穩


記者在網上了解到,之江板塊的中天·之江誠品,去年年底3.7萬/㎡左右就能買到,如今成交價卻在4萬/㎡左右,近幾個月價格平穩。


二手房量多去化難!杭州這些樓盤竟“不降反升”?


難道說之江板塊在二手房庫存量不斷上升,去化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並沒有受到大環境影響?




我愛我家愛驪山二店店長 鄭凱洪:每個小區都有下浮,下浮在3%到5%差不多。篁外山莊近期成交了一套86方240萬,之前這種基本上在250萬到260萬左右。


鄭店長表示,他們門店周邊的小區基本上都是跟著大趨勢走的,例如成交情況最好的篁外山莊,一套86方的房子,之前可以賣到250萬到260萬,在現在的情況下只能賣到240萬左右。




而談到中天·之江誠品,鄭店長告訴記者,在他們門店經營範圍內,中天·之江誠品是品質最好的,單價也是最高的,基本上比旁邊其他樓盤高出一萬左右的單價。


在周邊其他樓盤紛紛略有下跌的情況下,之江誠品依舊可以保持著4萬左右的單價。


我愛我家愛驪山二店店長 鄭凱洪:之江誠品品質還是不錯的,包括戶型、小區環境都還可以,不過單價相對比較偏高一點。

像篁外山莊30000元左右,之江誠品小區單價在40000元左右,一個月成交大概4套到5套的樣子,誠品最近成交一套精裝修89方,總價在370萬,他一直以來都比較高,這個小區2017年交付的,屬於比較新的,品質還是不錯的,單價也會比其他小區高,去年價格也在40000元左右。


未來科技城板塊:價格不降反升

配套升級 樓盤向改善盤轉變



保持平穩不下跌已經不容易了,居然還有板塊的二手房在上漲?僅從價格比較高的二手房來看,未來科技城板塊似乎比去年還上升了一個臺階。


二手房量多去化難!杭州這些樓盤竟“不降反升”?


去年年底,萬科·溪望的89方只要340萬左右左右就可以拿下,摺合單價3萬8千元/㎡


如今,萬科·溪望的絕大多數房源成交價已經集中在4萬以上,近三個月的成交均價在4萬3千元/㎡,甚至最高的可以突破5萬



我愛我家賽銀國際店置業顧問 張錦耀:今年未來科技城整個板塊價格還算平穩,從年初到現在總價基本上漲了10萬左右。像萬科·溪望基本上在47000元/㎡到50000元/㎡,像悅居基本上在45000元/㎡,一個月基本上5套左右。


張錦耀告訴記者,萬科·溪望是去年剛剛交付的,交付之初不少投資客就開始拋售套現,所以當時的價格比較低,而現在在掛牌的房東基本上以置換為主,沒有那麼著急出售,再隨著板塊內一些配套的規劃建設,價格也就上去了。


二手房量多去化難!杭州這些樓盤竟“不降反升”?



我愛我家賽銀國際店置業顧問 張錦耀:萬科·溪望一開始投資客拋售,價格整體來說比較偏低一點,現在置換的房東在換房,價格比去年高一點,去年成交價最低320萬,今年基本上在420萬,差100萬左右。


報名驗房可在文末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僅限裝修節點驗房)



金沙湖板塊:成交量可觀

新盤供應不足 剛需多考慮二手房


另外,在二手房成交量方面,雖然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近期情況也還是不錯的,

一些樓盤雖然價格較高,但因為品質較好,依舊受購房者喜愛。



二手房量多去化難!杭州這些樓盤竟“不降反升”?



我愛我家賽銀國際店置業顧問 張錦耀:慢慢以品質房源為主,一些老小區成交量都在下滑,但是像高品質房源萬科溪望、悅居、映月臺,成交量比去年反而更高一點。


下沙的金沙湖板塊,也是“逆境生長”的典型的代表。不論什麼時候走進龍湖·灩瀾山旁邊的中介門店,工作人員都會告訴記者,成交量很不錯。


就近期整體而言,龍湖灩瀾山的價格走勢相當平穩,普遍在38000元/㎡左右,有些還略有上浮超過4萬元/㎡


二手房量多去化難!杭州這些樓盤竟“不降反升”?


在一片蕭條之中,為什麼這些二手房的表現依舊良好?



我愛我家愛驪山二店店長 鄭凱洪:因為周邊新房開盤的不是特別多,主要是以二手房為主。


我愛我家賽銀國際店置業顧問 張錦耀:這邊很多客戶都是剛需的,他們參加搖號,搖3到5次搖不中,就會考慮這邊二手房,這個板塊政府限價,一手房價格比較低,很多人參加搖號,但是中籤率相對來說太低,所以很多客戶理性分析以後還是會選擇這邊二手房。



根據我愛我家杭州住宅市場分析報告,今年1到3季度中,300萬到400萬總價房源成交量比例穩步上升,其中以89方為主,摺合單價在4萬到5萬之間,剛好與記者所到的這三個地方相吻合。



這些樓盤所處的板塊基本上都是建設比較成熟經過市場檢驗的板塊,不管是下沙、轉塘還是未來科技城都已經在向改善板塊轉變。


其次,這些板塊的新房供應量不足,分流效應不明顯,購房者如果想置換又搖不到價格比較低的新盤,還是會選擇周邊的二手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