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其實很多的家長都知道溺愛孩子是不對的,但是又分不清楚愛和溺愛有什麼區別,所以很多家長也都會加入到溺愛的行列中,但是“當局者迷”,我們自己是不知道的!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今天我就說一下幾種典型溺愛的方式,家長們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吧!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非常的高,被家長們寵成了“小皇帝”,事實為先還特殊照顧。

有什麼好吃的孩子就一個全佔掉,先不管自己吃不吃得完。而無論是家裡人誰過生日,生日帽子總是會帶著這個孩子的頭上!

而全家人的生日卻變成了這個孩子的生日,但是等到孩子過生日,就更加的普漲奢華。這樣區別對待孩子,孩子自己就會有一種自我特殊的感覺。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而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他自然就會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孩子長大後,不管是社交、家庭、工作中,面對困難就必定是會退縮的。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能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千萬不能讓孩子產生特殊待遇的優越感。

過分注意

現在基本上一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那麼一個孩子六個人帶。一家人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孩子,生怕孩子會有什麼閃失。

而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確實是家裡的“重心”,確實是“小太陽”,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

當孩子開始上學了,家庭之外還會有誰會這樣圍著他打轉?而這個時候孩子想獲得焦點卻沒有辦法得到的時候,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這孩子以後的成長中也會留下陰影,讓孩子失去自信!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尤其是孩子抱怨管得太多的時候,家長應該要接受而不是“不理解”!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在生活起居還是玩耍學習中沒有規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一看電視就忘了時間,不寫作業。這樣家長以為是給孩子快樂,但是卻實則是害了孩子!

首先孩子在學校,讀書是首要的任務,而作業也是對知識的鞏固,家長應該配合老師,而不是幫著孩子不寫作業!

“業精於勤,荒於嬉”,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孩子在生活慵懶,而且延伸到生活中後,自然長大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長大後勢必是會成為一個啃老族!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嬌裡嬌氣

本來就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小時候不怕水也不怕火,摔跤以後為什麼有的還是會爬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塵土繼續玩,為什麼有的孩子卻直接坐在地上哭呢?

孩子一生氣,家人立馬上前安慰,孩子一摔倒立馬哄孩子打桌子,這樣教育孩子,孩子從小就會遇事驚慌失措,推卸責任,造成的錯誤總會以為是別人的錯誤!

這樣的孩子也很難得到身邊人的喜歡,在家庭或者工作中也很難獨擋一面,其實少一些擔憂,多一些鼓勵,在摔跤後不驚慌失措,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就好!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袒護孩子

孩子做錯的事情,爸爸批評孩子,媽媽就會立馬出來管教孩子,父母管孩子,爺爺奶奶又站出來幫孩子,無論還是是非對錯,都認為孩子還小,不應該被管教!

如果這樣袒護孩子,孩子還能認知是非觀念嗎?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正確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自私自利,而且有時候也會因為孩子造成家庭不和睦!

家長們袒護孩子一時,但是卻袒護不了一輩子,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家長就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意識。

最後送家長們一段話:

“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慣子如殺子”,這些溺愛孩子的方式,你還在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