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是嬌慣嗎?l也許你所崇尚的「科學育兒」也是「溺愛」

近日在澎湃新聞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遼寧男子打孩子被岳母反手一拳,覺得很委屈有苦難言”。此新聞一出,吃瓜群眾紛紛表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姥姥沒有義務和責任,也無權干涉”;“你不是我老公的媽,也不是孩子的媽,把孩子還給我”云云。為什麼沒有人對男子打孩子這種育兒方式表示質疑呢?因為這是眾多家庭見慣不怪的育兒場景,認為姥姥護孩子才是“溺愛”。那麼究竟什麼是溺愛?

溺愛肯定是老一輩對孩子太嬌慣。相信大多數人都這麼說,這也是我曾經的觀點。嬌慣、包辦幾乎成了溺愛的代名詞。

於是,我也像大多數80後、90後一樣,嚴格對孩子制定規則——看電視不得超過1小時、飯前一定洗手、飯前不得吃零食、不得說髒話、見了朋友鄰居要問好等等,因為好多時候都違背孩子的意願,總是哭鬧,孩子大人之間總是展開拉鋸戰。

天長日久,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得越來越多,經常用手指大人,說出一些不好聽的話——“我不喜歡你了!我打死你!”出門在外,和其他人0互動也是多帶著負面情緒。在幼兒園的表現也每況愈下,經常不聽老師的指令,對集體活動缺乏興趣。因為孩子越來越難管,我也是越來越煩躁、苦悶,甚至晚上醒來想起來就失眠。對待孩子越來越沒有耐心了,甚至感覺大人和孩子之間由愛轉恨。

“溺愛”是嬌慣嗎?l也許你所崇尚的“科學育兒”也是“溺愛”

因為如今獲取信息便捷,各種育兒觀湧入,不知道聽哪個好。最後決定還是先把孩子的問題“放一放”吧,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最起碼改善一下自己的睡眠質量,從而改善一下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發現孩子也越來越出現暴躁的傾向了,有在模仿我的重大嫌疑。於是我轉而把重心放在讀書、畫畫、記手帳等自我提高上。

最近閱讀的主題是育兒方面,先後閱讀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超越自卑》,裡面提到很多典型案例,阿德勒如何針對性地將各種問題兒童治癒的。如果用一句話總結讀書心得,就是:育兒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要用心愛孩子、呵護孩子,以防孩子心理出現陰影。

雖然全書幾乎未提及“溺愛”兩個字,但是這些問題兒童造成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打著“愛”的旗號,伴隨各種負面教育如包辦、打罵、批評、嘮叨、控制,但是卻忽略了兒童真正的意願需求。如果給“溺愛”下一個科學廣泛的定義,我想這些負面教育都在“溺愛”範圍內,也會對兒童的身心發育造成不良影響。而我們好多家庭或多或少也出現了這些育兒現象。

“溺愛”是嬌慣嗎?l也許你所崇尚的“科學育兒”也是“溺愛”

通過《超越自卑》這本書,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自己好多缺點逐漸接納了,格局也放大了,情緒也慢慢地好起來了。對孩子的直接影響是對孩子吼叫、發脾氣的次數減少了,孩子的情緒也很快有了好轉,親子關係也緩和了不少。我突然醒悟了——自我提高是科學育兒的一部分。同時,對孩子的心理也更加了解了,當孩子再哭鬧時,不再像以前那樣,本能地感覺煩躁,轉而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了。

於是,我自然而然地又把列在手賬上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看完了。本書更是通過各個案例陳述了“溺愛”的危害。作者尹建莉老師直擊“溺愛”的本質——“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我們為什麼不由自主地對孩子打罵、發脾氣呢?是源於家長的焦慮、擔憂,害怕孩子變壞,其實“人性本善”,用愛澆灌的孩子自然不會學壞的,相信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自由、尊重,這才是科學育兒觀。通過近一段時間的實驗,孩子的情緒明顯改善,也慢慢地越來越懂得與人合作互動了。孩子不能在控制中長大,而是順應“ta自己”本性並適當引導,做到“無痕”育兒,方得育兒的精髓了。

文章開頭新聞中,感到“委屈而有苦難言”應該是被打的孩子。希望“溺愛”遠離所有的孩子,還給孩子自由的空氣,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幸福,擁有本該有的天真爛漫的童年。

“溺愛”是嬌慣嗎?l也許你所崇尚的“科學育兒”也是“溺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