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作家 曾庆伟)

曾庆伟简介:

曾庆伟,武汉市人,作家、美食评论家,现任《炎黄美食》杂志总编辑、武汉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武汉餐饮业协会副秘书长、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已出版《楚天谈吃》、《味蕾上的乡情》等书藉多部。


在应城“过早”

我曾说过,一座城市,无论大小,从舒服过日子的角度讲,但凡“过早”(湖北方言,意即吃早餐)品类丰富,味型多样,售卖吃食的摊点或者小店随处可见且白昼供应时间长的城市,就是幸福指数高的城市。反之即令楼房盖得再高,马路修得再宽,绿化再好,空气质量绝佳,但“过早”品种单一,且摊点或吃食店打着灯笼都难找寻的城市,居民一旦肚子饿了闹意见却食之不得,这种地方不免让人有非人性化的违和之感,何来幸福可言焉?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从这个角度讲,我非常喜欢去与武汉相距百多公里的一座小城——孝感市辖的县级城市——应城。在过去的30年间,我因公因私去应城的次数少说也不下30次,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都曾在该市呆过,有时呆的时间不算短,算是对应城当地民风民俗略有了解了。像我这样一个对美食素有喜好的人,自然而然地喜欢应城繁多的过早品类,喜欢应城过早摊点上漾出的热气汤汤的人间烟火气息和一幅安宁祥和的世俗生活图景。“一日之计在于晨”,应城人信奉早上要吃好的说法,所谓“早上要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民工,晚上吃得像乞丐”。我甚至执拗地认为:应城人日复一日闲适悠悠的生活,正是从过早摊点上吃上一碗牛肉面、一块绿豆糍粑、一块砂子馍等百味皆具的小吃得以体现的。所以,当应城市烹饪协会邀请我随一行湖北餐饮大佬去该市调研当地特色饮食,我随即答应前往,放下手头上的工作,简单打点行装,喜滋滋地奔应城而去。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我喜欢在应城“过早”,甚至认为在应城“过早”称得上是一桩美事。当然,之所以称其为美事,真得感谢上天对应城一方百姓的厚爱,予应城以极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这方土地历来五谷丰登,少饥馑之灾。应城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在气象学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应城物产丰饶,鱼米之乡的美名从古至今广为传扬,也为应城居民能够烹制出品种繁多的小吃食物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应城人普遍热情好客,勤扒苦做,善于动脑筯,如此这般,在应城过早成为一桩美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必然了。

应城小吃可称一张亮丽的地方文化名片。依我看,应城小吃之所以出彩,首先体现于应城小吃节令感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应时更换品种。每当春暖花开,桃艳柳骚的季节,各色春卷、元宵、汤圆、糍粑、油香、年糕等深受居民喜爱的各色品种,便在各个小吃门店或摊点占居了主角的位置;当烈焰烘烤、暑热蒸腾的盛夏,各种冰糕、凉面、冰镇洑汁酒(米酒)、什锦豆腐脑、八宝稀饭、绿豆稀饭、冰糖莲子、冰豆浆等解热降温的吃食便隆重登场;当云淡天高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蟹黄汤包、蜜汁莲藕、红苕面窝、桂花糍粑等吃食则在各个小吃门店或摊点一展芳容;在暗香浮动的腊梅吐艳、朔风怒号的隆冬,热气腾腾的小罐鸡汤、排骨藕汤、山药泥等时令炒品则可以让居民驱寒暖胃滋补养生……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其次,应城小吃品类繁多,百味兼有,让食客的选择面相当宽泛。比如面点,计有热干面、炸酱面、凉面、汤面、手工面等,所有面点可荤可素,同是一碗面条,选荤选素,风味大相迥异;比如米粉,计有宽粉、细粉、粉丝 、手工粉、糊汤粉、苕粉、蟮鱼粉等,荤素随意,红油白汤任选;比如包子一类,计有猪肉包子、小笼包、汤包、蒸饺、烧麦、煎包、汽水包子等等,既可当早点,也可以当正餐裹腹。应城人勤劳朴实,脑筋灵活,将大米深加工成小吃品种几乎做到了极致:豆面窝、豆皮、酥饺、米酒、银耳汤、豆腐脑、豆浆、豆丝、甑仁糕、发糕、麻糕、炒米、水汽粑、糯业粑、月半粑、绿豆糍粑、辣椒粑、藕渣粑、发米粑粑、糊米羹等等,硬是把大米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而且这些大米制成的小吃不仅限于过早,也能作正餐的主食。早年应城的穷苦人家,便是把米粑当成下饭菜,与米饭一同当顿,所以过去应城乡下有“吃米饭,咽米粑,下田带上壳子粑”的民谣,以形容穷苦人家的困顿生存状态。还有腊肉面,肥肠面、牛肚面、面筯煲、三鲜面、财鱼面、鸭血汤,砂子馍、猪油饼子、草鞋板子、水汽包子、炸油饼、米发糕、锅块包油条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即令在应城住上个把月,“过早”的品种,完全可以每天不同样地吃上两款。

这次我到应城呆了两三天时间,“过早”品种有牛肉面、绿豆糍粑、油香、粮食宾馆的猪油饼、汽水包子、草鞋板子、砂子馍等,尤其值得说道的是当地风味特色小食砂子馍。

砂子馍是一道薄烤饼状的面食,有黄河文明的石烹遗风,从石烹饼演变而来。坊间传闻,砂子馍起源于应城的一个著名小镇长江埠,然后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流传到应城城关,继而流传到孝感市和武汉,乃致更远的湖南和江西。其制作方法不算复杂:将面粉加水揉匀,揉匀后抹上应城本地出产的芝麻油,反复再揉,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揉好后掐成坨,加入葱、蒜、盐、辣椒、鸡蛋、猪油等不同调料,然后将面团檊成圆形薄饼待用。

在河边捡拾如同板栗般大小的鹅卵石(当地人称砂子)若干,冲洗干净,晾干后待用。铁锅烧热后倒入食用油,待锅内食用油烧热,将鹅卵石倒入铁锅内翻炒,使鹅卵石匀升温致烫致热。待鹅卵石在锅内冒烟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另一口锅中备用。将檊成的面饼摊盖在锅中热烫的鹅卵石上,再将另一锅中备用的热烫鹅卵石把面饼完全覆盖,利用一饼之隔的上下两层热烫鹅卵石将面饼烙烤而熟。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砂子馍的口感与武汉巷头烧巷脑随处可见的烧饼相似,但比烧饼的味道丰富,咸、微辣、葱、蒜等味道俱全。砂子馍虽没有烧饼泡酥,但也酥得颇有层次感,掰开砂子馍,看到起酥的饼层一层层相迭加,有五六层之多,咬上一口,口感筯道与酥脆兼具,面粉的清香与调料杂糅,别有滋味。

曾庆伟谈吃:在应城“过早”


喝鸡蛋冲洑子酒与吃砂子馍是绝配。砂子馍以面粉为食材,用了烙烤之法,使吃食水份大部分失去而致酥泡,食之难免口干舌躁,吞咽不畅,此时来一碗微甜的鸡蛋洑子酒,不仅以甜味中和了砂子馍微咸微辣之味,还滋润了口腔咽喉,润泽了舌尖,使得这顿花费不到10元钱币的早餐,成了一次美食品味过程,也给我下一次再来应城留下了念想。


文 | 曾庆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