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真快樂作文專家楊克順:談中小學作文教學十八怪

真快樂作文專家楊克順:談中小學作文教學十八怪

作文教學十八怪

天下之大,無“怪”不有。

《說文》中解釋:怪,異也。即作“奇怪”的意思講。如雲南“十八怪”、東北“十大怪”等。“怪”是指“怪異”的民俗傳統習俗或生活方式。這些“怪異”的民俗文化或傳統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建設卓見成效逐步消失,甚至被人們所遺忘。

文題中的“怪”,作者卻賦予它以荒誕、可笑之意。說的是荒誕、可笑的中小學作文教育存在的怪現狀。說的是當今的中小學作文教學也普遍存在著“十八怪”,這是教師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病態心理、錯誤認識觀反映在教學行為上的可笑、荒誕的教學行為表現,因為是一種普遍的教學現象存在,教師早已習慣這種心理“常態”,所以見怪不怪了!

(一)孩子還沒有學會爬行,就要求他們按照“規範”的姿勢獨立行走

1.“文必有章”,學生作文輸在起跑線上的“絆腳石”

2.盲目拔高,事與願違

3.蝴蝶還在蛹成長的階段,要求它能翩翩起舞,荒唐可笑

4.學生戴著一幅幅技術的“鐐銬”學走路

(二)教師“文道”昏昏,卻讓學生文路昭昭

1.多數教師沒有成功的寫作體驗

2.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方面多是“三無”牌

3.下水文“坑教師”、“害學生”

4.沒有實戰經驗的“教練員”,豈能能做合格的“指戰員”

(三)沒有來頭的“限字作文”,冠冕堂皇地成了作文的硬性要求

1.書市的書架上擺滿林林總總的小學生限字作文書籍

2.小學生一二年級寫話,就開始限制字數

3.作文是學生自由生命的真實言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卻被無端地受到字數的捆綁、束縛。

4.字數的限制逼著孩子在作文裡胡編亂造或削足適履

5.整齊劃一的要求,讓原本能說會寫的孩子成了“病懨懨”

6.限字最初起源於考試,近年來中高考達不到字數要求照樣給滿分的詩歌、散文體,打了誰的臉?

(四)原本是生存、生活和生命成長、發展需要的作文,卻成了考試的“工具”

1.作文是生命主體生活、生存和成長髮展的內需

2.在教師眼裡,作文就是考試的工具。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家長為考試而輔導。

3.教師是考試的教練員,學生是考試的奴隸,教室是考試的訓練場

4.考試讓學生作文不再是“言為心聲”,而是“言違心聲”

(五)學生作文丟掉自己的話去說老師的話

1.學生作文是應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和心靈的自然描繪,應該是學生自說自話、自言自語,然而他們在自己的作文裡卻沒有話語權,滿紙都是老師的話,在學生作文裡卻唯獨找不到他們自己的話。

2.教師把自己的思想、觀點、見解、主張,強加給學生,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意志去行文,逼著學生在自己的作文裡言違心聲。

(六)教師外強中乾,看上去是課堂“霸主”,但是在課堂上卻拜倒在教材的腳下,成了奴隸

1.在作文這件事上,昔日的課堂霸主,卻沒有自己的思想、觀點、見解,說的大都是別人的思想、觀點。教科書咋寫就咋教

2.迷信權威,拜倒在教科書、教參書的陰影下,讓教師患上失語症,離開教科書走路就不知道先買邁那條腿

(七)教師習慣給“壯地施肥”,給“貧瘠土壤撒鹽”

1.應該平等相待學生,因作文的好壞,教師心底裡卻有情感的遠近親疏。

2.越是作文寫得好的學生,越是受教師青睞,受表揚、鼓勵成了優秀生的專利,一時寫不好作文的學生體驗到的更多的是挫敗感

3.一次成功的體驗和鼓勵可能成就一個學生的一生,一次挫敗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4.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八)“信息生”卻被懷疑是空著腦袋進課堂

1.學生人人都是“信息生”,腦子裡不乏“下鍋之米”

2.學生一時寫不好,不會寫,就認為是“無下鍋之米”

3.教師生怕學生不會寫,自作多情,頭頭是道地講作文應該這樣寫,那樣寫,誤導學生丟掉自己的生活去寫老師的話

4。學生天生都具有作家的潛質,只要在教學法上打開作家創作的源泉,就能使作家的琴絃發出美妙的樂音

(九)教師課堂上面對的是學生,卻“目中無人”

1.教師眼裡只有“文”,沒有“人”,關注的只是作文的技法

2.作文是“人”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

3.重“文”不重“人”,重“法”不重“情”,重主導不重主體

4.“文”是“人”來作,“人”是第一因素

5.教師教學中“人”“文”主次顛倒,“捨本逐末”

(十)有規可循,卻不按規則出牌

1.作文教學是有規可循的

2.教師作文教學的盲從與脫規,就像蟾蜍吃天不知從何下口

(十一)捨近求遠,製造寫作麻煩

1.新課程標準要求:習作要給學生創造有利的表達氛圍和條件

2.作文要貼近兒童生活,讓兒童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教師心理明白,行為上卻幹著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愚蠢事

3.教師指導作文卻讓學生“背靠”自己熟悉的生活,去寫“高大上”的、距離學生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無話可說的東西

(十二)學生抗拒的明明是教師的教學呈現方式,卻被誤解為是拒絕作文本身

1.學生怕作文、厭惡作文,視作文為畏途,不在於作文本身。

2.同樣的用“文字”說話,QQ\\微信聊天卻讓小孩、成人痴迷,成了“低頭族”

3.學生抗拒的是教師的作文教學呈現方式

4.只要方法得當,作文其實輕而易舉

(十三)只看結果,不講過程,一棍子打消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1.作文評價應看到不同學生,在不同起點、不同時期、不同過程中的進步和提高,評價應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

2.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往往只看結果,不看起點,不重過程,用同一把尺子,用成人的語言體制去評價學生作品,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的是挫敗感,打消學生的自信、興趣和積極性

3.評價要看到學生在不同起點上的提高,要多角度放大學生作文的亮點,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都能享受成功作文對快樂。

4.評價應是新的征程的“加油站”“啟輝器”,而不應成為挫傷學生自信和興趣的殺傷器。

(十四)教科書改來改去,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1.教科書在習作教學指導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和缺陷

2.習作教程安排缺乏科學性、梯度性

3.新編語文教科書減少了訓練次數,違背了人的能力形成規律

(十五)教師事前不作為,事後諸葛亮

1.前作文階段,導寫不作為,不是千方百計為學生作文創造有利條件和氛圍,而是用章法技巧捆綁、限制學生,要麼是用套路固化學生的思維。

2.後作文階段卻對學生作文指指點點,說東道西。

3.學生寫後即時評價、即時指導才有效。學生寫完作文交給老師放在教師課桌上睡大覺,等教師勞神費力把全班的作文都修改完了,再發給學生,這事幹的有點愚蠢而徒勞無功,但是這樣的做法卻成了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評價、考核教師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

(十六)聽說讀寫原本是一家,教師卻硬讓它們“各立門戶”

1.聽說讀寫是語文大家庭的四位骨肉相連的好兄弟。

2.各立門戶,讓閱讀教學等各自失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3.密切師兄弟之間的關係,發揮其整體效應。

(十七)自由表達和與人交流的工具,卻被貼上“政治化”的標籤

1.學生作文是教會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實現與真誠交流的工具

2.因為與時俱進,被貼上“政治化”的標籤

(十八)教師不是引導學生在作文中學會作文,而是教學生在作文中怎樣變魔術

1.在背誦優秀範文中學會“改頭換面”、“移花接木”

2.讓學生背誦優秀範文是當下的一種時尚

3.學生在背誦中學會剽竊、抄襲,輕易就能取得考試的考分

4.“背誦”放大了虛偽,遮掩了“真實”,讓學生心靈上從小就蒙上了一層陰影,影響著成人後的人格傾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