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西遊記》真與咱山西陵川有淵源?看了這個就知道了

黑風洞、火焰窪、師傅嶺、蓮花山、佛子山、打豬壑、豬圈郊、豬頭山、盤鋪、蓮花山、黃松背、黃虎掌、九蓮窯、大王、小王、靈龜石、豹頭溝……看到這些既陌生又感覺有些耳熟的地名、山名,許多人或許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神魔小說——《西遊記》。

高家村土窯自然村口的豬頭山。

《西遊記》真與咱山西陵川有淵源?看了這個就知道了

《西遊記》真與咱山西陵川有淵源?看了這個就知道了

明萬曆四十年版《潞安府志》影印件。

這些自古就出現在太行山區陵川縣的地名、山名,難道真的與《西遊記》有什麼淵源嗎?

陵川縣教師培訓學校校長侯孝義經過40多年的潛心研究,給出了幾乎肯定的結論:《西遊記》的許多素材採集於陵川!

從小就是“西遊”迷

地處山西晉東南的陵川縣,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200米到1600米,最高海拔達1796.2米,石質山區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43.9%。從縣城沿陵輝路到陵川六泉鄉境內,過該鄉海拔最低處——海拔900米的東雙腦村,就是河南省輝縣。

侯孝義就出生在六泉鄉高家村,距離東雙腦村13公里。高家村是由南掌、高家、井上、小垛、土窯5個自然莊組成的行政村,全村地處赤葉河峽谷中,赤葉河經村前的峽谷由西向東穿流而過。

侯孝義19歲時成為村裡的民辦教師,轉正後又先後擔任過三所中學的校長,現任陵川縣教師培訓學校校長。“喜歡《西遊記》,就是緣於爺爺生前一句話,又憑著一股好奇心,研究鑽研了40多年。”4月18日,59歲的侯孝義在接受採訪時說:“1998年,我在當時的《陵川報》上發表了一篇短文——《〈西遊記〉與陵川有緣的推想》。”

當時,侯孝義在標題前加了“信不信由你”的調侃語氣,可文章發表後,引發一些議論,持不贊成觀點者居多。面對眾人的議論,起初並不在乎的侯孝義發現人們對《西遊記》的關注遠超過他的想像,於是,越發對《西遊記》有了幾分敬畏,也更想把它研究透徹。

侯孝義記得,年幼時曾不止一次聽爺爺講唐僧取經的故事。“每至更深,老爺子總是點一鍋旱菸,不時發出感嘆:‘老唐僧就是從村子前面的這道河上過的啊。’”當時,他總以為這是勞累了一天的爺爺,又用神魔鬼怪嚇唬自己去睡覺。

初中畢業後,他跟著奶奶去串親戚,在親戚家裡發現了一本繁體字印刷的《西遊記》。“讀”過全書之後,當時他就感覺爺爺的話似乎不無道理:“因為僅從家鄉一些地名上推斷,竟與書中有許多吻合之處。”

他舉例說,與六泉鄉緊鄰的輝縣南寨鎮境內有個孫石窯,與高家村相距約20公里,莫非是孫悟空的老家?與孫石窯村不遠的沙窯村,似乎是沙僧的居所?自己所在的高家村,難道不能演繹出個高老莊來?

從此之後,他對《西遊記》的痴迷、膜拜與日俱增。手捧《西遊記》總是翻來覆去地品讀、思考、推測,一旦感覺有所發現,便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欲罷不能破“密碼”

拜讀——發現——驚喜,成為侯孝義閱讀《西遊記》的三個環節。40多年來,《西遊記》與陵川有緣的看法在他的腦海中逐漸形成了,且輪廓越發明晰。

“每次有了新發現,我就想頗有底氣地告訴大家,我沒有鑽牛角尖,只是又破譯了一個新密碼!”在他的眼裡,《西遊記》不僅與陵川有關,而且是關係非同一般,委實是太密切了。每次激動之後,他並不希望眾人隨便苟同自己的觀點,“我仍然想聽到質疑的聲音。”

“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從人們熟悉的《西遊記》章回目錄中,侯孝義總能找出許多與陵川有緣的地名來。舉例說:

書中有黑風山,六泉有黑風洞;

書中有火焰山,六泉有火焰窪;

書中有豬八戒,六泉有打豬壑、豬圈郊、豬頭山;

書中有牛魔王,六泉有牛皮玉;

書中有盤絲洞,六泉有盤鋪;

書中有蓮花洞,與六泉鄉相鄰的古郊鄉有蓮花山;

書中有熊羆怪、熊山君,陵川古八景有“熊山吐月”;

書中有黃風嶺虎怪,六泉鄉有黃松背、黃虎掌;

書中有九曲盤桓洞、九品寶蓮洞,六泉有九蓮窯;

書中有水簾洞,陵川古八景有“靈泉瀑布”;

讀者對書中印象很深的金角、銀角大王,六泉有大王村、小王村;書

中有老龜,六泉香磨河有一靈龜石;

書中的五行山,就是現在的太行山……

侯孝義說,他不僅迷醉於書中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個性獨特的神魔形象,更被作者敢於違背宗教觀念、將神魔鬼怪一視同仁的膽略深深折服。

讀得次數多了,他又發現了“世外洞天”:

“書中許多詞語竟都是陵川本地的俚語方言。‘咯嚓’(樹枝折斷聲),‘唿喇喇’(亂石滾動聲),‘撲轤轤’(野鳥驚飛聲),‘掬律律’(表動作迅疾),‘骨嘟嘟’(表山泉流淌)……這些詞語如今仍在使用。”

另外,書中還將“腳踝”說成“孤拐”,身體動彈說成“骨冗骨冗”,“這些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陵川方言。”

“弄喧”“過樑家火”“賴皮搪倒”“饃饃塊把”“扢撲不趁手”“屹蹬蹬”“不識耍”“拐角上幾年上”“上溜頭白強強”“好人呀爭不上手”“不犯紅沙怎的來耶”“該甚個罪”……

經侯孝義總結,在《西遊記》中的陵川方言或習慣用語有130餘處。

另外,在《西遊記》中經常出現的“葫蘆”“蔓菁”“蘿蔔”“馬兜鈴”等植物、中藥材都是六泉一帶盛產的,而“蠍子精”“蜈蚣精”“金蟬”等妖怪形象,也能與陵川境內較多的蠍子、蜈蚣、蟬等蟲類一一對應。

若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沒有對陵川風土人情及方言的深刻了解,遠在千里之外異鄉他府且從不涉足陵川的外省人吳承恩,是不可能將陵川方言運用得如此得心應手、恰到好處的。每每看到這些詞語,侯孝義的腦海裡總是想像著:“或許吳老夫子真從陵川走過一遭?”心中產生如此想法,侯孝義感覺當年爺爺“老唐僧就是從村子前面的這道河上過的”說法,並不是指“唐僧”西天取經途經陵川,可能是指《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曾經到陵川一帶雲遊。於是,他對吳承恩當年採風的路線進行了大膽的設想:從洛陽白馬寺出發,繞輝縣南寨鎮西上,經三郊口的沙窯、孫石窯,進入陵川縣的東雙腦,在黑風洞小憩之後,沿香磨河峽谷進入赤葉河、高家,登上太行絕頂——六泉鄉的黃松背,天地為之寬闊,老夫子便產生到了“西天”的意念。

一條密集的素材採集鏈

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多,侯孝義思考的範圍也日趨寬闊:

陵川縣潞城鎮有東大佛掌村、西大佛掌村,那裡曾經有多大個“佛”?佛掌村又是何意?六泉鄉的佛子山莫非暗喻唐朝佛子玄奘?令人稱奇的是,高家村的5個自然莊背後,有一道約1.5公里長的山嶺稱師傅嶺,與佛子山相距數里之許,遙相呼應,又有什麼寓義呢?六泉鄉有一個村子原名為“拱山底”,距佛子山約1公里。

“‘拱’者其誰?豬也!”侯孝義說得頭頭是道。書中豬八戒的棲身之地福陵山,據《陵川縣誌》載,坐落在縣城的崇安寺,唐朝之前名叫福慶院,也叫凌煙寺,“福陵山可是緣此而來?”

發源於棋子山嶺東部的淇河,河水流下後經赤葉河峽谷、香磨河峽谷流入河南境內。據傳,在商周時期,箕子曾沿著淇河上行,進入太行山到棋子山隱居,而後在棋子山創研了圍棋,為後人留下了一座豐富的文化資源寶庫。而沿陵輝路西上,從河南進入陵川境內,即是靈泉瀑布。走進4公里長的香磨河峽谷,離靈龜石約2.5公里,在懸崖的縫隙處有一石窟,裡邊似有一個石猴的頭像,“近看不甚分明,若離二三十步再看便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侯孝義說:“僅從那石猴的一臉哀怨,就能使人萌生不盡的聯想。”

在侯孝義看來,從洛陽白馬寺到陵川崇安寺數百里的路途,幾乎就是《西遊記》一條密集的素材採集鏈。而這些他所掌握的地名、山名大致以六泉鄉的高家村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周圍擴散而去。吳承恩是洞悉唐僧取經原委的歷史學家,也是對我國地理環境及域外風土人情非常瞭解的地理學家。“但吳承恩首先是作家,而作家是需要靈感的。”侯孝義說:“究竟吳老先生是否在此產生靈感後完成鉅著,有待大家論證評說,我的‘磚’倘能引出‘玉’來,豈不為我鍾愛的家鄉,為陵川即將崛起的旅遊業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晉城境內“遺蹟”有多處

與《西遊記》有關的素材,在晉城並非沒有,雖然西遊記故事傳說在國內流傳甚廣,但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是,在晉城境內卻能發現相關的實物內容。

在澤州縣柳樹口鎮東中村南的紫金山上,文物部門工作人員曾發現一座創建於元代的寺廟。讓人驚奇的是,寺院背後的絕壁上,有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雕刻的精美的“三藏取經”摩崖造像,而造像中孫悟空手持的不是金箍棒,八戒手裡拎的不是釘耙……

在高平市神農鎮故關村炎帝行宮正殿廊簷上,西遊記人物木雕赫然其上: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及白龍馬應有盡有,而且還有腳踩風火輪的哪吒形象出現。雖然炎帝行宮創建年代不詳,但廟內現存一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宮碑”。這從側面說明,這組“西遊記”人物木雕的創作時間,比小說《西遊記》成書時間早98年。

《西遊記》成書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19年後出版,距今有400多年曆史。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晉城市學者裴池善認為,這些元代“西遊記”人物石雕的出現,加之在當地與其相關的實物及民間傳說等資料相佐證,晉城很有可能是《西遊記》故事的重要發源地(《山西晚報》2015年5月8日13版報道)。

吳承恩是否與包括陵川在內的晉東南地區有淵源?

學術界對吳承恩的籍貫爭論已久,有“江蘇淮安”和“安徽桐城”兩說。據清康熙五十一年版《新野縣誌》、清乾隆十九年版《新野縣誌》記載:“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接任新野知縣。”由此可知,吳承恩在河南新野做過兩年知縣,即1556年到1557年。而在此前,他曾是河南河陰縣縣令。

2005年,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版《潞安府志》,以微縮膠捲的形式從日本東京圖書館引進國內。在相關的詞條內,人們發現了有一位通判為吳承恩,即“吳承恩,桐城人,貢士”。這一史料,與“江蘇桐城說”完全對接。

2015年6月,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張利在《長治學院學報》發表《潞安府通判吳承恩是寫作及其安徽桐城說的新考據》一文,文中認定吳承恩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任潞安府通判,任職兩年。這位通判來自安徽桐城,就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潞安府是如今的長治市,與晉城市相鄰,同為晉東南上黨地區。

如此一來,吳承恩在任職兩年內親身遊歷包括陵川在內的晉城山水風光,並非空穴來風!

著手打造“高老莊景區”

在高家村土窯自然莊,一座滿山翠綠的山體靜臥在村口通往棋子山的路旁。仔細端詳:山體形似一個巨型憨厚的“二師兄”頭部,微微隆起的頭部兩側,兩隻扇形耳朵平滑垂落兩側,而中間還向前翹起一個“貪吃”的大嘴……這就是侯孝義從小經常能看到的豬頭山,山谷裡的赤葉河環繞而過,棋子山景區門樓就在距村口不遠處的路邊,而“箕子像”就高聳在棋子山山頂之上。

2017年12月,晉城市公安局成為高家村對口扶貧單位,民警張青雲來到村裡擔任村第一書記。上任幾個月來,他無不被大山裡的優美景色所吸引。在走訪中,當了解到高家村與《西遊記》的淵源後,腦子裡便有了發展旅遊的想法。

棋子山景區的旅遊公路,橫穿高家村的5個自然莊,而村裡不僅有明清玉皇廟等古建築,還保存著大量的民房。“將土窯現存的180多座民房,改造成遊客接待區,修建農家樂,在豬頭山突出‘豬頭’形象,種植相應的多彩植物,在山下建採摘區,讓遊客一年四季能夠不間斷採摘。”張青雲表示,要在修繕玉皇廟的基礎上,以土窯村為中心,組織以“西遊記”為主題,以豬八戒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娛樂活動,打造高老莊特色景區。

據悉,高家村已經獲得當地政府用於景區開發的輔助資金50萬元。目前,村裡已組織勞力在豬頭山上進行樹木栽種。“還要在土窯通往棋子山登山步道入口處,修建一條長500米的階梯式水景。明年這個時候再到高家村,那可就大變樣了!”談到高家村旅遊景區未來的發展,張青雲顯得信心十足。(記者 李吉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