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廊橋遺夢”是一部經典的電影,一個攝影師為拍一座“廊橋”而引發的“偶遇”讓我當年沒看懂那個故事卻記住了那座橋,那是一座令攝影師驚歎的美麗的廊橋。然而在湖南永州卻有一座更美的廊橋,讓我刷新了美好的記憶。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汽車停在了村莊裡的公路邊,我以為是要買點水啥的補充物資,沒想到司機說“到了”。

我環顧四周沒有看到有啥可拍的,但職業習慣還是讓我抓起一個相機走下車去。

沿一條衚衕走過去,一條小河橫在面前,河上一條廊橋連通兩岸,這座橋讓我瞬間睜大了眼睛,原本坐車產生的朦朧的睏意一掃而光。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太漂亮了,我要航拍!”此刻才意識到下車時沒覺得有啥可拍的,沒有拿上無人機是個嚴重錯誤。感謝司機師傅辛苦跑回到車上幫我取來了無人機,才讓我不留遺憾地拍攝了這座美麗的廊橋。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這是一座外觀像宮殿一樣的三拱廊橋,底部橋身由石頭砌成,青石一律磨製成為規矩一致的長條型,組成半圓形橋拱的青石依所需形狀磨製出來,一塊一塊嚴絲合縫擠壓在一起形成了最堅實的受力拱型結構。越到下面越細,就像一個楔子插進河底,從而減少了發大水時水流衝擊的受力面積。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俗話說“好漢好漢攥不碎雞蛋”,說的就是拱形結構可以將垂直的受力分散到沿蛋殼方向的擠壓受力上,以一個蛋殼之薄便可以難倒古今所有英雄好漢。俺真的試過,真的攥不破,您要是不信也可以試試看,只要不拿手指尖按壓玩賴,你吃多少奶也攥不碎。

我們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發現了拱型受力的原理,歷史上很多的古橋都是圓拱形結構。如著名的盧溝橋,不僅僅是圓拱形結構,還在上游的受力面處砌成了楔形結構以分散水流衝擊力,記得那個結構叫作“斬龍墩”,當把無人機拍攝的廣利橋照片放大時,斬龍墩也出現在了畫面上,只是沒有盧溝橋的那麼高,不仔細看幾乎被忽略,這個結構被當地人稱為“金雞腳”。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廣利橋全長36.8米,橋身3拱,橋高7米,橋寬4.5米。拱腳纖細,落水處僅0.33米,這樣的設計,減弱了洪水衝擊。自東沿17級石階拾級而上,可見石階中鑲嵌的九隻石刻金蟾,俗稱“9只金蟾”。橋上有重簷小青瓦長廊,共四柱三間17個穿鬥式柱粱結構,號稱“76根柱頭”。三架樑作成雲狀,中間為走廊,外簷設防護欄杆,柱頭間置木凳供人小憩。長廊中部有閣亭、歇山頂、三重簷,木廊屋面蓋小青瓦,兩端是三重簷的牌樓式閣亭,平面呈八角形狀,正脊和翼角上置神象泥塑,簷下有拱,佈局疏朗勻稱,簷枋上繪有魚狀花紋,結構嚴謹,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點。曾有“七十六柱九金蟾,廣利橋名天下傳”的詩句詠贊此橋。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七十六柱九金蟾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青石板上的金蟾已經磨損,但形狀依稀可見

長廊木頭全部漆成古色古香的紅色,勾欄與望柱上雕有瑞草佳花,如蓮花、繡球、如意、魚紋等等,結構嚴謹,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點。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堅韌的杉木鑿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卻一絲不差,挺拔堅固。通體雙層的廊頂配上江南的灰瓦古色古香,所有簷尖都塑有仙人神獸,仙人神獸們兩百多年來恪盡職守地立在那裡,保佑著這座橋,使這座橋歷經滄桑依然基本完好,仙人神獸個個神形兼備栩栩如生,顯得既精美又莊重。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一座鄉間小河上的橋樑請來這麼多神仙看守,保衛級別之高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盧溝橋也不過就是雕了一堆獅子嚇唬河妖,讓河妖在水裡踏踏實實的待著別有事沒事跑橋上來作怪。而這座廣利橋上卻似乎是把能請來的各路神仙都塑上了。有彌勒佛,獅子,麒麟,龍,鳳,鹿,鶴,還有一些跟俺不熟叫不上名字的神獸,基本都是仙界大V。總體感覺不像是一座鄉間的便民橋,反倒像是官宦豪門聚集的官道建築,感覺是明星陣容,鋪張奢華,越規逾制,沒有貫徹執行八項規定的那種。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廣利橋,取“廣濟行人,萬民稱便”之意,因為是一座有走廊帶天罩的橋,所以也叫花橋,它所在的花橋村即是因它得名,它是永州境內目前保存的最好的一座廊橋。它建於清乾隆38年(1773),光緒二十年(1876)重修。1983年2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年10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開始先後4次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維修。據當地領導介紹,維修時幾乎全都是用的原來橋上固有的材料,以保持橋的原始狀態。故此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幾乎哪裡都看不出維修過的痕跡。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廣利橋所在的紫溪市鎮是廣西全州進入湖南東安的第一個小口岸,清朝乾隆年間,每月逢“十”趕墟,是湘桂邊境土特產的集散地。當時河上雖有渡船,但渡人緩慢,很不適應生意人過河經商和當地百姓兩岸來往的需要。鎮上的大戶文世昌、文世寶兩兄弟決定出資修橋。

修橋補路歷來就被世人稱作善舉。人家文氏兄弟那是真正的活菩薩,發揚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耗費巨資歷時七年終於建成了這座萬民稱頌的廣利橋。關鍵是人家不收過路過橋費,從而贏得了200多年來人們的敬仰和感恩。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傳說當初文氏兄弟的善舉感動了天神,神仙都下來幫忙建橋。當時建橋的人每天有100個人幹活,但每到吃飯的時候卻只有九十九個人,數來數去總是少一個人。後來人們想通了,少的那個人是位仙人,人家是自帶乾糧來做好事兒不留名的。但那位仙人姓甚名誰卻一直沒有搞清楚,其實也沒有必要非得搞清楚,對於這樣的人,我們一般都管他叫“雷鋒”。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別看廣利橋屹立古今已達245年,傳說中卻是“豆腐”工程。相傳古時建橋師傅有個習俗,在橋拱合龍時特意留一空洞不砌,由一年長師傅在別人不注意時突然喊起某人的名字,若答應了並趕快放一塊石料嵌上,那人死後就會升天成為橋神。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廣利橋合龍時,老師傅喊的這人身旁沒有磚,手上正拿著一塊水豆腐,就順勢補上空洞,加上前面所說的“金雞腳”,結果該橋就被稱為了“金雞腳,豆腐腰”。

這個離奇的傳說雖然不足為信,但施工時為減輕橋身自重,橋面只用了三塊石板,其餘均用黃土填平,故稱“豆腐腰”也是名副其實。但這個“豆腐腰”工程卻是有利於橋樑穩固的。當地諺語“金雞腳、豆腐腰,莫把石板墊路腰”確有科學依據。如此一個“豆腐”工程經歷240多年依然完好,可謂是真正的“良心豆腐”工程了。時間證明了文氏兄弟的一腔愛心不折不扣。

只是盧溝橋的一橋石板在遙遠的北京表示自己也是結結實實硬硬朗朗噠!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我們走過這座橋時,兩位農婦正坐在長凳上聊家常,兩條柴狗在一旁逡巡不離左右,放眼遠望,印水河蜿蜒而去,河邊翠木蔥蘢,一群小鴨子歡暢戲水,一會兒又結隊上岸,視野中的田疇星羅棋佈,旱地和水田交織將大地畫成了一幅五彩的錦緞,遠山在薄霧中朦朧起伏若隱若現。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在無人機的視野裡,廣利橋就如同一根上黑下白的玉帶搭在印水河上,玉帶連通了兩岸,與翠木田疇渾然相合,天造地設一般。這情景那麼熟悉,好像曾經多次在夢裡出現,那不遠處的房屋下似乎剛剛在那裡詩酒小酌,那河邊的樹蔭裡端坐著垂釣的漁翁。田野間調皮的頑童翻找著蛇洞。山林中的挖筍哥正巡視著竹林。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此情此景不禁令我心曠神怡,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縈繞多年的景色,與這裡好像!好像!那是小的時候讀的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的景象,古人描繪的情景似乎在這裡重現了。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感謝永州市東安縣旅發委蔣麗嫻,卿雨靜二位老師提供大量資料,文中部分內容引用自二位老師提供的資料。同時感謝永州旅發委何劍老師及東安縣旅發委的各位老師一路陪同介紹。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2018,6,4日寫於京西,黑子翟劍鋒

黑子翟劍鋒

從事攝影30年,作品曾在

《第一屆佳能杯亞洲華人攝影大賽》獲四等獎,

《大眾攝影》月賽二等獎,

《人像攝影》月賽二等獎,

《長城影會攝影月賽》一二三等獎,

《廣角影協攝影月賽》一二三等獎,

《茅臺杯世界華人攝影大賽》獲優秀獎,

《斯拉維奇盃全國黑白攝影大賽》獲三等獎,

《家鄉的雲攝影大賽》獲二等獎

《北青報京冀冬樂圖攝影比賽》獲最佳作品獎

《牽手藍天攝影比賽》獲優秀獎

《愛北京照北京》攝影大賽三等獎

《北京旅遊攝影大賽》獲三等獎

《全景杯》攝影大賽獲三等獎

《雁棲湖攝影大賽》獲優秀獎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曾為婚紗影樓首席攝影師,全景圖片庫,河圖創意圖片庫,中國圖庫簽約攝影師,為上證股份集團,中國水務集團,聯想集團,首開集團,國家林業局,中亞管道等多家大型企業做攝影培訓。在各類報刊雜誌發表過幾十幅攝影作品。

樂途旅遊網靈感作家,超級旅行家。

電話:13811752267,微信同

這座“豆腐腰”橋樑為何萬民稱頌?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廣利橋的()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都可以來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