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好車”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有的人愛聽關門聲,有的人愛敲車身鋼板,有的人在意空間大小,有的人在意內飾做工,有的人特別在乎安全,有的人尤其注重操控,有的人只看樣子,有的人卻專看配置,有的人只盯著便宜貨,有的人卻只揀貴的買……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購車需求,在選車時也會有不同的判斷標準。

影響汽車“好壞”的客觀因素

從本質上來看,汽車本就是“商品”,而商品的設計、質量以及後續的服務等,都會成為決定其“好壞”的因素,具體來說: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首先,一款“好車”必須有一個優秀的、成熟的設計。通常情況下,在一款新車的設計階段,汽車廠商會根據市場調研結果來設定車型的定位、外觀、售價等因素,而這些研發初期的設定直接決定了其是否是一款好的產品。比如儲物空間規劃是否夠用、方便,座椅是否舒適,外觀、內飾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審美觀等等。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其次,一款“好車”必須要求廠商有高超的裝配工藝水平以及嚴格的流程管理制度。平時我們會說一款車“毛病少”、“可靠性高”,指的就是其“質量”,而質量好壞除了與裝配工藝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之外,與汽車廠商嚴格的管理制度也密不可分。

我們知道,現在汽車的生產模式都是流水線製造,整車裝配工藝如何其實可以直觀的看出來,但在車輛生產過程中,管理如果不夠嚴格,就會讓有缺陷的產品流入市場,由此才會產生各類“斷軸門”、“生鏽門”以及各類漏油、燒機油的問題。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此外,服務也與一款車的“好壞”有直接關係。一款車生產出來之後,最終都是流向消費者手中,之後便會有保養,修理等後續的問題。換句話說,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汽車本身,同時也包括了銷售、保養、維護等服務,如果服務不好,產品的口碑也不會好。

判斷汽車“好壞”的主觀標準

事實上,汽車無疑是普通人能購買到的最複雜的商品,它不僅結構複雜,功能也很複雜、使用環境也很複雜,人們對它的想法也非常複雜。

有的人對舒適性要求很高,有的人特別在意駕駛樂趣,有的人卻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有的人又覺得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簡單的判斷一輛車“好壞”無疑是非常片面的。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輛車是否是“好車”的主觀標準,細說的話有很多,除了外觀、內飾、配置、空間等可以直觀看到的,我再簡單給大家講幾個重要的、看不到的標準,以便你在試駕時重點體驗一下。

第一,汽車的NVH表現。NVH是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縮寫,這是衡量汽車製造質量的一個綜合性標準,它給用戶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明顯的。比如目前人們比較關心的三缸機的抖動問題,也屬於整車的NVH範疇。

一輛汽車的噪音來自於底盤、發動機、風噪和胎噪,對汽車噪音控制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工程,也是一輛汽車技術含金量最高的部分。

換句話說,NVH表現越好的汽車,就越符合一款“好車”的標準。有統計資料顯示,整車約有1/3的故障問題是和車輛的NVH問題有關係,而各大公司有近20%的研發費用消耗在解決車輛的NVH問題上。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第二,汽車的底盤感受。汽車底盤的整體感,在低速通過連續的減速帶時,感受比較明顯。通常情況下,底盤的整體性不好時,汽車在通過減速帶時會有明顯的金屬碰撞的聲音,給人一種比較鬆散的感覺,反之則是沉悶的聲音,而那些搭載有電磁懸掛和空氣懸掛的車型,更是幾乎聽不到明顯的聲響。

不過,汽車底盤的整體感受不僅和底盤的材料、部件有關,還與底盤的調教有很大關係。底盤調教其實就是駕車通過不同路面時傳到車內感覺,在過顛簸路面時,底盤調教比較軟的車型,車內人員對路面的感受不會很明顯,而底盤調教比較硬的車型,對路面的感受會很明顯。一般來說,偏運動的汽車的底盤調教都偏硬,對路面的感受也會比較明顯。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第三,汽車的動力匹配。動力匹配的好壞,在發動機的參數上是感受不到的,它不是說汽車馬力如何、扭矩多少,而是指汽車在加速或減速時都非常平順,不會出現頓挫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頓挫的感覺在低速行駛時會非常明顯(尤其是自動擋車型),所以在測試動力匹配是否平順的問題時,請儘量保持在低速行駛狀態。

除此之外,還有汽車的轉向溝通也很重要。一般說汽車的轉向溝通好與不好,主要看三個方面,轉向虛位、方向盤轉數和方向盤力回饋,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在這裡不再展開描述。在試駕體驗時,主要是感受一下打方向時方向盤的阻力和回彈力度,看是否適合你,駕駛時是否順手。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總的來說,一輛車的好壞從圖片上都是看不出來的,要選中好車,必須去店裡多試駕,經過手的車多了,終究會明白一些所以然來。

銷量好的車也未必適合你

最後,再說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買車不要有從眾心理,銷量好的車未必適合你。

相信不少小夥伴買車的時候都會關注一下銷量榜,這車買的人這麼多,肯定是好車吧,發現自己原本看上的車型買的人不多,就開始猶豫不決。

眾所周知,過去歐洲旅行車銷量很好,那是因為歐洲山路較多且喜歡戶外活動,那麼對於車的訴求無非就是操控好、大空間,而日本因為土地少、資源緊張,Kcar滿大街跑也不足為奇,美國地廣人稀少、油價便宜,加上美國人大多喜歡拖家帶口出去露營野炊,皮卡顯然最適合他們。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那為何這些車型在國內銷量卻不好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車型不適合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旅行車價格高,轎車化的底盤註定它只能在鋪裝路面行駛,Kcar過度追求空間利用率,底盤質感駕駛感受都很差,而皮卡油耗太高,在城裡開著這種大傢伙去找停車位也不方便,而且在國內上牌還有諸多限制。

過去國內車市太單調,無非就是“老三樣”:富康、桑塔納、捷達,而現在的車市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車都有,不同尺寸、不同結構、不同用途,市場越來越細分化,可選擇的車型越來越多,汽車銷量也不可同日而語。

那是不是買的人多,銷量好的車就是好車呢?答案是否定的。銷量榜上排名靠前的車,不一定是產品力多好,只能說明它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用車需求和消費觀念。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事實上,每個人的用車需求、消費水平,以及對於汽車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的人,買車的訴求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為了上下班方便,有的人買車是為了能夠載著一家人出門,有的人買車是為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

車無好壞,所謂懂車,不過是根據自身需求出發,去選擇一臺真正適合自己的車,而銷量好的未必是適合你的,不要有從眾心理,買車時應該明確自己的購車預算與用車需求,多方面的去了解、感受,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好車”。


「觀察」“好車”的標準是什麼?

汽車科技觀察,由跨界科技媒體人申耀創辦、擁有中美兩地10萬公里公路自駕遊經驗老司機,在各大自媒體平臺擁有專欄,致力於汽車科技行業的觀察和思考,在這裡讀懂汽車,看懂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