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人打仗为什么不绕过城池?

老K育儿


古代的行军打仗步兵是主力,古代可没有机动车,除了少数骑兵可以骑马外,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步行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古代行军的时候很多时候队伍都是绵延数里,好像一条长蛇一样,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更多的时候,其实大军还不光是一队,可能分成断断续续的几个队伍,看见头看不见尾。看到了先头部队,粮草辎重和主力部队还不知道在后边哪呢。电视上看到的列成方阵行军,看着是壮观,但在古代基本是见不到的。大致上就跟下图一样。

如果这个时候跟敌方相遇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可能很多人会说,本来就是来打仗的,相遇了就开打呗。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大家都是先头部队,打起来以后后面的队伍可还没跟上呢?你这边开打了,灭掉了对方,然后还不等你休息对方的后续部队到了,然后灭掉你,你这边后续部队赶到后又灭掉对方。大家陷入了无意义的消耗战,任何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都不会这么干的。

所以大家的正常做法都是看到对方部队先后退,然后修筑工事防御,等后方部队赶上,集结完毕以后再做打算。当然了,如果你这边是骑兵,而对方只是步兵的话就另说了。

但骑兵毕竟是少数,古代的战争大部分时候还是步兵之间的较量。

这个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两方对峙的情况下,谁这边靠近城池谁就占了大便宜。城池再小也有它的控制区域,在这个范围内不光可以囤积军队,提供补给。城里的商人、财富、资源都可以对战争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城里的流动人口也可以带来很多有用的情报。

城池可以提供提报,可以征集粮草,可以提供运输补给,可以做修整的基地,城里的人口还可以补充士兵人数的损耗。这么多重要的因素,战争双方谁也不会放弃身边的城池的。攻占下一座城池,就意味着你的军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修整,你的补给就能得到补充,伤亡的士兵也能得到补充,而相应的敌方就会失去这些,你就离战争的胜利更近一步。

相反的,如果你绕过城池。那就会为你的后方留下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敌人很可能就会利用这座城池来抄了你的后路,在你的背后捅一刀,那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这就是古代打仗时,不能绕开城池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