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諸葛亮《馬前課》:我們到底走到哪一課了?(下)


前兩篇的《馬前課》解析,我們講了第十一、十二課。今天,我們繼續看第十三課

第十三課○●●○○○ 上中

賢不遺野,天下一家;

無名無德,光耀中華。


這一課很有迷惑性,特別是“無名無德”這一句,會讓不懂術數的人想來想去想不明白。不管怎麼解釋,大家看到“光耀中華”了,都很開心了,這一定是中國的盛世。

實際上,我們的歷史走到這一課。首先說,我們要站在諸葛亮那個時代的角度去想事情,他能夠佔得未來,不代表他就懂我們的發展,懂我們的科技,他的用詞也是古代的,我們不能用現代白話文來解釋。這一點很重要,現在我們逐句解析。

“賢不遺野”,這句話直譯的話,就是有賢才、賢德的人不會隱居荒野。古代的人,特別是有才能的人,不能進朝野的話(用現在的話,就是體制內),基本就隱於荒野,不為人知了。這句話對應我們的時代,也是在講一個過程,有幾件有代表性的事兒。第一個事情是1977年恢復高考,這就跟上一課接上了。這一年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得到錄取的是27萬多人。這個數目在諸葛亮的時代可不是小數目了。高考制度持續到今天,去年2019年的考生有1031萬人,這在諸葛亮的時代是什麼概念啊……有人講蜀國的總人口在公元263年大概是529萬,差不多是兩倍的關係。所以,高考這件事絕對可以用“賢不遺野”來形容。再一個是互聯網的發展,在我們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才能,你很難被埋沒。你的文章見地,你的視頻可以被上熱門,成為爆款,闖入更多人的視野。

而互聯網也側面印證了後一句話“天下一家”。無論你是哪國人,你都可以算是“互聯網人”,你可以跟外國人玩同一款遊戲,在遊戲裡稱兄道弟。而“天下一家”的真正意思是全球一體化,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中國受疫情影響停工,全球的經濟都會受影響,比如前不久蘋果下調收入目標,就因為供應和需求都受影響了。

“無名無德”這一句很迷糊人,有的人解釋為不求名利,不求他人的品德評價了,世界就好了,這解釋不通,有的人乾脆就含糊說世界大同了,等等。這都不對。我們先來說“德”這個字,並不是品德、德行的意思,而是“無德終始說”,按百度百科的解釋:“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自秦漢直至宋遼金時代,五德終始說一直是歷代王朝闡釋其政權合法性的基本理論框架。”

這其實就是運用五行相生的觀念,比如說清太宗皇太極把國號由“金”改為“清”,就是因為金生水,清為水。明朝的“明”五行為火,火克金,金朝無法結束明朝,所以改為“清”,水克火,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回到“無名無德”這句話,意思其實就是在講,沒有朝代的更替了,沒有新的國家“名”號了。然後,開啟盛世,“光耀中華”!

大家,對我們的未來有信心了嗎?


馬前課第十四課,也就是最後一課就不用講了。

第十四課○●○●○● 中下

佔得此課,易數乃終;

前古後今,其道無窮。

這應該是諸葛亮看到今後的如此盛世,覺得佔到這裡就可以了,不再繼續佔了。我們也就講到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