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的事蹟雖歷經千年,但至今仍被後人傳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三國演義》更加普及了人們對“諸葛亮”半仙之體的認知,其中諸如“借東風”、“七星燈續命”等內容更是被世人傳為“近乎妖”。雖然這些玄乎的東西都不能認真,但也有很多類似於“傳說”的內容被寫進了正史,比如“諸葛亮”發明的饅頭。
《事物紀原》一書就對“諸葛亮”發明饅頭有一段較為詳盡的記載“諸葛武侯之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麵,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蠻頭。”
這段文字主要記載的是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後收兵回成都,途中大江攔路,波濤洶湧之中隱隱有鬼哭狼嚎之聲;有人就告訴他蠻夷之地多有“邪術”,這裡曾經打過大仗,死了很多士兵,因此常有“陰兵”出沒;即使是當地人到了這裡也要殺人,然後將頭顱獻祭江中,這才能平安渡江。結果“諸葛亮”不同意用“人頭”祭祀,而是命人用麵皮包裹羊肉、豬肉,做成圓形,來冒充“人頭”向江水獻祭,後世就將諸葛亮發明的這種食物稱為“蠻頭”,逐漸又演變成今天世人所熟知的“饅頭”。
“饅頭”的由來世人皆知,不用多加累訴;但是,再延伸到“包子”,古時和今天所包含的意思又不一樣了。在今天,尤其是北方地區將“饅頭”和“包子”分的比較清楚,主要是以有餡無餡來定義;但在古時就不太一樣,“饅頭”和“包子”幾乎是相同的,甚至有種傻傻分不清楚的意思,在宋代的《燕翼詒謀錄》曾有這麼一段記載“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但是在包子後面偏偏又要“費勁”的附上註解“饅頭別名”,如果註解是現代人寫的也就罷了,可這確定就是古人作者所著;這也能看出,即使到了宋代大多數人對“饅頭”比較熟悉,而“包子”還是個比較冷門的事物。
但是,有一種“包子”卻是個特例,那就是今天十分常見的“灌湯包”,南方多稱之為“湯包”;為什麼說“湯包”在“包子”家族裡是個另類呢?因為即使到了今天,南方“吳越”之地還是有很多人將“饅頭”和“包子”歸於一類,包子就是饅頭,饅頭就是包子;但是如果提起“湯包”,那就又是另外一種單獨的定義,“湯包”可以是包子,但絕對不是饅頭。這又是為什麼呢?究其根源還得從諸葛亮說起。
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後蜀漢政權得以穩固,但隨後“關羽”丟失荊州,也搭上了一條性命;劉備為給自己的“二弟”報仇,不惜動用蜀漢傾國之兵征討東吳,結果也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死在了白帝城。此後劉備“駕崩”的消息很快傳遍三國,當然也惹得“東吳”上下人盡皆知;劉備前妻“孫尚香”聽說後也倍感哀傷,認為自己的一生再無意義,於是就在北固山“凌雲亭”向川蜀方向隔江祭奠,隨後投江殉情。
儘管蜀漢和東吳之間有著“關羽”和“劉備”的雙重仇恨,但畢竟北有強敵“曹魏”;因此在諸葛亮的極力撮合之下,兩家又結成了名義上的“吳蜀聯盟”。既然東吳郡主離世,況且身份還是“先主之妻”,諸葛亮為了搞好關係急忙命人前去弔唁。諸葛亮奉上的禮物就是當年發明的“饅頭”(或者是‘包子’),但孫權不認識,經瞭解後才知道這是當年諸葛亮冒充“人頭”的發明;孫權認為自己的小妹不會喜歡,因此露出了不悅之色。
消息傳回川蜀,諸葛亮趕忙親自登門道歉,並旁敲側擊的瞭解到“孫尚香”生前最愛吃“螃蟹”,尤其是“蟹黃”;於是諸葛亮趕忙撤回“饅頭”,然後用麵皮包裹蟹黃、蟹肉。再等這種“包子”出鍋後就變了樣子,不再是飽滿的“人頭”狀,而是變成了扁平狀,而且封口處形成幾瓣,狀似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最重要的是顏色也好看,不再是白色,而變成了淡黃色。
等諸葛亮再將此物呈給孫權之時,一開籠香飄四溢,淡黃色的“花骨朵”上面還若有似無的包裹著一層油脂;孫權見了口水直流,忍不住嚐了幾個,讚不絕口之時忙問這東西叫什麼。但諸葛亮發明此物時很匆忙,還沒來得及起名字;代表蜀漢政權的“諸葛亮”不能丟人,臨時給起了個名字,叫“蟹黃湯包”,後世也就沿用此名。後來隨著社會發展,“蟹黃湯包”又開始被人改進,肉餡也不再侷限於“蟹黃”,而發展出了一系列“湯包”。
但這畢竟是“吳越”之地廣為流傳的說法,不能作為史實定義;雖是傳說,但也足證“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發明家”的地位了。
閱讀更多 半盞濁漿佯微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