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PART1 大環境加之於女性的壓力、歧視依然存在

民國時期,與張愛玲並稱“雙壁”的女作家蘇青在《生男與育女》中寫到:“世有連產四女欲求一子而納妾者,未聞室有四子欲得一雌面納妾者;男子欲綿延血食而望得子,女子欲取悅男子而望得子。”抒寫著她為產女的苦悶。

雖然後來也添了子,但之前因連生四個女娃而備受夫家人的冷落和嘲諷, 蘇青也不免怨恨自己太不中用,就像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裡的吳美淑。

她是金智英的母親,在大女兒和二女兒出生時,會哭著向婆婆鞠躬道歉:“媽,對不起……”,而孩子奶奶總是在說沒關係,下胎拼個男孩就好。等智英有了弟弟,偶爾饞吃一口弟弟的奶粉都會被打。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舊年代,重男輕女的封建禮教肆虐猖狂。但大環境加之於女性的壓力、歧視不止於此,且依然延續至今。

比如,照顧家庭才是女人的終身事業,產後離職相夫教子乃天經地義;而在職場中,領導不願意選聘育齡階段的女性,在職位晉升上會優先考慮男性為管理者,甚至外表要求也是差別對待。

最近日本多家企業發佈禁止戴眼鏡的規定。或以給人冷漠陰鬱的印象為由,或以衣著與眼鏡不搭調為由,或以增加櫃檯銷售額為由等等,女性員工必須改配隱形,而同崗位的男性員工戴眼鏡就能被容許,看似是為了更充分地展現女性美,實則已涉及性別歧視。

出演《哈利波特》赫敏一角的女演員,也是女權主義代表的艾瑪.沃特森有宣講過女性解放的實質是兩性都能自由。

換言之,同為社會活動的參與者,女性也需要被尊重、被認同、被正視,擁有與男性同等的機遇發展、比肩的主體地位,更好地成就自身價值。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82年生的金智英》雖是一部韓國小說,但虛構的故事竟有寫實般的刻畫,不分國籍界域。作者趙南柱在寫金智英,也是在與周圍的金智英們,甚至與內在的自己產生共鳴。

一個女人,從女孩到長大成人,再到進入職場,為了帶孩子放棄事業和生活,傾盡全部心力卻仍被詬病,引發讀者很深的感觸。

其中一位是這樣評價的,“看著金智英的人生故事,彷彿看見了自己的未來,因為知道自己一定也難逃這樣的命運,所以讀著讀著默默留下了心有不甘的眼淚。這個世界一直在不停改變,但是要等到身為女人的我能徹底立足的世界到來,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倒覺得她過於悲觀了些。

縱然這個世界多麼黑暗,多令人失望,但也必定有足夠的明亮在向你閃爍,而這,不是由你之外的任何人事物而決定的,就如有的原生家庭給人造成的不良影響會導致後來的種種不意,但從家庭出來會有無數條路供你挑選,為什麼同樣遭遇的人會有迥然不同的人生軌跡,我想答案應該先在自己身上找吧。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PART2 覺知暗藏的埋伏,離擺脫現狀就更近一步

①“好學生”的思維模式,會讓女性向權威低頭,變得懦弱無能。

女性覺醒訓練專家塔拉.莫爾在其著作《她力量》中有說,“我看到她們也同樣把她們熟悉的‘好學生’的習慣應用到職業生涯中,不過那些習慣有時讓她們一直壓抑自己。”

社會總想把女性教育成溫和順從的淑女,文靜低調的乖孩子,任人擺弄的洋娃娃,正所謂女孩子就該有女孩子的樣子,以至於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也不會反駁,不懂辯解。

就如在上課時,鄰座的男生故意把金智英的室內鞋踢出去,被老師發現卻不敢指認罪魁禍首,反倒是自己站在全班面前受盡責罵;在被猥瑣男一路尾隨上車時,嚇得她趕忙發信息讓父親來車站接她,到家後卻被呵斥為什麼去那麼遠的補習班,為什麼裙子那麼短……,有口難言的智英只剩淚眼。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影版的金智英

你看,小心翼翼地遵從權威,不斷修整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匹配規範標準,到頭來竟落得如此狼狽和無端指摘,身心都遭受著傷痛和折磨,所以,與其固執而盲目地頻頻低頭,不如勇敢地指出有失偏頗、不近情理的地方。

是後排的一個女生幫智英說話,才讓那個真正該被老師責罰的男生浮出水面;是坐在智英身邊的同車女人安慰她,“這不是你的錯”,才使她慢慢從自責和恐懼的陰影中恢復過來;

是一個叫柳娜的女同學舉手建言,學校才實行每月一次先女後男的用餐順序;是母親吳美淑的出頭,“智英,你也別傻傻地忍氣吞聲!快!頂嘴!反駁他!聽見沒有?”,才讓父親不再對求職受挫的智英指手畫腳,“我看你就乖乖等著嫁人算了吧”就此沒了下文。

我們常常會面臨被動接受不屬於自己的思想擠壓,就是發個脾氣都害怕惹來別人的反感和非難,這樣或那樣的悲催時刻也數不勝數,但只要能站出來,就有望讓現狀改觀,讓不公減少。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所以,你要做自己的主人,按照自己最真實的意願“我行我素”,不是放縱不羈,不是狂妄自私,而是在不需要卑微屈服的時刻能夠大膽申訴自己的意見,暢所欲言自己的想法,爭取最大限度為自己和其她人發聲,變得強硬起來,不再隱忍和退讓。

②你以為的女性福利,其實是在剝奪你的女性權利。

在電視劇《戀愛先生》中,妻子顧瑤對婚外出軌的丈夫宋寧宇提出離婚並讓其淨身出戶時,宋寧宇氣急敗壞道地質問:“我給你買頭等艙的機票,給你訂最好的酒店,反正這麼些年都是我來養你的,穿最好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開最好的車。我在外面辛辛苦苦掙錢的時候,你在幹什麼?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的。你給過我溫暖嗎?你給過這個傢什麼?憑什麼讓我淨身出戶?”

顧瑤大喊道:“你是不是忘了?我當全職太太是當時你跪著求我的。原來我在你心裡一直都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好吃懶做坐享其成的人是嗎?我真後悔啊!早知道這樣,當初我就不該拋棄一切相信你,我就不該跟你去美國!”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曾經的愛人變成了劍拔弩張的敵人,曾經的誓言變成了相互攻擊的殺傷性武器,但這段經典臺詞呈現的內容可不僅限於此。

“我養你,讓你享受最好的東西”,多麼甜蜜的承諾,好到無可挑剔,卻也自動地把男女劃分出強弱等級,固定在施與和被施與的套子裡,看似是佔了便宜,被男性優待,卻也在無形中失去了與男性平等共處的權利。

如金智英所在的登山社團,男同學不許女同學做事,怕太辛苦,說只要待著就好,就是對他們莫大的支持了,可代價是社長、副社長、秘書長都是男性,也就是說管理職務沒有女性,指揮者只能是男性。

又如,丈夫暖心安撫金智英生孩子後不要有顧慮,不用擔心,不會讓她出去賺錢的,但未來不可預知,誰知道會不會攤上顧瑤的不幸,感受到來自宋寧宇高高在上的羞辱,屆時那句“當全職太太是你跪著求我的”,倒顯得愚蠢可笑,是自己天真過了頭。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當你默許了讓他人替你拿主意,不介意沿著別人畫好的路線走下去,就是在建立一種從屬關係,把自己做為附屬品在渺小化、貶低化。

所以,身為女性,若要打破給自己設定的依存角色,必須辨清從不同方向拋來的糖衣炮彈,拆穿粉飾背後的埋伏,清楚只有我們才會遇到的考驗和挑戰。

也因是女性,有著強於男性的感性和柔軟,更容易被漂亮的陷阱所迷惑、所左右,但無疑,每個人都要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該掌控命運的人始終是我們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PART3 有“止、重、進”助力,女性也能成就有意義有價值的一生

性別間的關係像是蓋房子,我們習慣性的會把磚瓦鋼筋——男性當做主要呈現者,是一棟房子的核心組件,而把水泥沙土——女性當做次要的配合者,圍繞前者而運轉,就如波伏娃在她的鉅著《第二性》中給出的“他者”概念,男性被視為主體,而女性視為客體,前者統治後者。

可事實上,人們都明白彼此不分高低且缺一不可,只不過男性過於外顯和集中,單看大老闆、高層領導比比皆是,並活躍於各個場合,而女性又太過內隱和分散,多是聚焦於家庭這個較私密的空間。

漸漸地,女性也就深以為然,去貼合男性的步伐和節奏。如金智英的母親,以犧牲自己的前途、沒日沒夜地掙錢給哥哥和弟弟們交學費為榮,而金智英和姐姐從小就被灌輸要懂事和讓著弟弟,因此不該與弟弟爭寵。

不過,人們的心智總會有成熟頓悟、然後想要改變的時候,就像一粒種子有埋於地下暗無天日的階段,也有破土而出接受陽光雨露的階段。在看清原來為家庭出力的榮譽獎章只會頒給家裡的男人後,母親就白天上班,晚上夜校,一直到取得高中文憑。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說實話,我更欣賞母親吳美淑大過金智英,因為她有努力有反抗,敢於與既定宿命奮力一搏,且有所作為。

在婚後,她不僅要邊照顧一家老小邊兼職打工補貼家用,在丈夫失業後也要一次次出謀劃策才讓日子過得無憂,有店開,有大公寓住,當金智英的父親感慨和之前的同事比起來,只有自己過得最好而拿來炫耀時,她會打趣道,這裡面可有自己七分的功勞。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母親能與父親平視對話,有底氣地說出自己的貢獻,要得益於她的“止依賴”,從錢上獨立,從錢上帶出話語權,避免因物質粘黏,讓性別天枰更加傾斜。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還有“重人本”。人天生就有追求自我價值的衝動,是近乎本能的存在,但好像女性群體對它不夠重視,在退入家庭後更是不會多想,繁重的家事還顧不過來,在瑣碎的日常裡沒有閒心再去想這些。

但女性的成長路徑不該只有嫁人生子一條,也要有如同男性堅持立業的大格局和長遠規劃,讓它們勾畫未來的美好藍圖,也能在自己失意、受挫、失敗甚至不知所措時,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情。

像母親往姐妹倆房間裡貼的巨幅世界地圖,“你們看,首爾在這裡,根本只是個小點!我們現在就住在這個小點裡呢。就算去不了每個國家,也要知道世界原來這麼大啊。”讓微波漣漪盪到更遠處,讓生命從此變得開闊。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然而,光有女性自己做出改變很難扭轉傳統觀念,所以還要“進理解”,增加來自男性的扶持與鼓勵。比如,金智英為找工作而奔波時,男友會默默陪伴她,在面試結果不盡理想時會陪她解悶,從來不會責怪她,而是儘量幫其所需,為其解憂。

再看當下,有些爸爸們會主動帶孩子、分擔家務,不只是搭把手,像個局外人,而是作為應盡的責任協同媽媽們一起經營家庭,可謂舉案齊眉;更多的企業也開始注重女性領導者的培養和選拔,與男性同臺比拼,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就看實力。

可見,在實現女性自由、提升女性價值上,更加需要男性的自知自覺和推波助瀾的行動,才能事半功倍,更快得到改觀。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周國平有言,人生該是一條沒有目的的長途旅行,意味著機遇巧合,不尋常的機緣,意外的收穫,陌生而新鮮的人和景物,總是意味著種種打破生活常規的偶然性和可能性。但如果終點一眼可望,便再難沉醉於沿途的風物,卻又不得不拘於其中,心不在焉而又身不由己。

就如金智英推著孩子逛公園時,只因喝著一杯咖啡就被旁邊的幾個男人暗諷是無所事事靠老公養的“媽蟲”,這種不知何時能被人理解為整個家庭付出的寶媽其實是很辛苦的,並不是吃白食的寄生蟲,無奈又無望的她終於被壓垮了。

她有時是敢頂撞父親的母親,有時是抗議社團只選男同學的女學長,會模仿她們的口吻說著自己從來不會說的心裡話,而當金智英是她們時也就變成了這樣的女性。

金智英的故事是悲傷的,最後的瘋癲令人心疼至極,或許,只有在那個時候她才會繞過現實的陰霾,或許,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釋放心中的壓抑吧。

願現實中的你我都不是被困於心理迷宮的金智英,沒有兜兜轉轉地迷茫,就能找到出口走出去,活出屬於女性的精彩,讓久埋於底的夢想振翅翱翔,過著有意義有價值的一生。

82年生的金智英:想成就女性價值,要具備兩大覺知和三個助力

參考書籍:塔拉莫爾的«她力量»,波伏娃的«第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