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這個“軍令狀”粟裕也敢接:中央要他殲敵數,和他指揮部隊一樣多

1948年5月,城南莊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粟裕三個縱隊暫不過江的建議得到同意後,粟裕感到:"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採納了關於第一兵團暫緩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議,陳毅同志又要暫時離開華野,我深感自己的擔子沉重,覺得這次是向中央立下了‘軍令狀’,一定要把仗打好,以戰場上的勝利來回答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殷切期望。”(《粟裕戰爭回憶錄》第542頁)

這個“軍令狀”粟裕也敢接:中央要他殲敵數,和他指揮部隊一樣多

粟裕接的這個“軍令狀”,“深感自己的擔子沉重”,這究竟是怎樣一個“軍令狀”呢?

這個“軍令狀”,完成的指標夠高的。

1948年5月5日,城南莊會議剛結束,毛澤東在為中央軍委起草給劉伯承、鄧小平並華東局的電報,關於殲敵的指標問題明確提出:“目前粟裕兵團(一、四、六縱)的任務,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開闢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則四個月多則八個月內,該兵團,加上其他三個縱隊,在汴徐線南北地區,以殲滅五軍等部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正規旅為目標,完成準備渡江之任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第459頁)

當時國民黨一個旅相當於整編前的一個師,大約8000人左右,十一二個旅大約10萬人,“相當於粟裕當時指揮的部隊總數”。顯然,中央給予粟裕的作戰任務是相當重的,完成的指標是相當高的。

這個“軍令狀”,完成的時限夠短的。

從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到1948年5月的一年間,華野儘管也打了沙土集戰役、平漢路戰役等仗,但總體上並沒有打成象孟良崮戰役、萊蕪戰役那樣的大仗。因為敵人也改變了戰術,在中原地區敵我雙方暫時形成了一種平衡,形成了一種拉鋸戰。仗一時不好打是符合戰爭發展客觀規律的。

而這次中央要求粟裕少則四個月多則八個月內,完成殲敵任務是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旅。應該說,時間是夠短的。可以說這麼短的時間下達這麼重的作戰任務,並不多見。顯然,中央和毛澤東希望加快戰爭進程,希望儘快打開中原戰局,希望這個光榮任務由粟裕來完成。

這個“軍令狀”粟裕也敢接:中央要他殲敵數,和他指揮部隊一樣多

這個“軍令狀”,完成的難度夠大的。

電報中有一句話是足以表明完成這個任務難度的:殲敵的十一二旅中,不是一般的部隊,不是一般的雜牌軍,而是明確提出包括殲滅五軍在內的部隊。要知道,五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是蔣介石的嫡系之嫡系,戰鬥力是很強的。該軍軍長邱清泉更是國民黨軍中的一員悍將,打仗極為狡猾。消滅這樣的一支部隊,難度可想而知。

可以看出,中央和毛澤東希望繼孟良崮戰役後,再給蔣介石一個重擊,殲滅國民黨軍另一大主力五軍,藉此徹底打開中原戰局,藉此把南線戰事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因此,“軍令狀”中明確提出殲滅五軍這一目標,看似簡單的幾個字,但對粟裕來講,可以說是“字字千鈞”。

這個“軍令狀”,完成的結果夠好的。

戰爭有時是富有戲劇性的,會因一個偶然事件而改變進程。

粟裕承接的這個“軍令狀”,儘管完成任務的指標夠高、時間夠短、難度夠大,但粟裕憑著他對中央和毛澤東高度負責的精神,憑著他對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的不懈探索,憑著他高超的大兵團作戰指揮藝術,圓滿地完成了“軍令狀”賦予他的任務。

受領“軍令狀”一個多月後,粟裕發起了豫東戰役,經過兩個階段二十天的大戰,共殲敵9萬餘人。

這個“軍令狀”粟裕也敢接:中央要他殲敵數,和他指揮部隊一樣多

粟裕僅用了一個多月,僅用了一仗,就完成了“軍令狀”任務。不僅如此,豫東戰役還創造瞭解放戰爭史上一個戰役殲敵9萬餘人的空前戰績,“更重要的是迅速改變了中原戰局,並且推動全國戰局由戰略進攻向戰略決戰發展”(《粟裕傳》第一版,第694頁)。

儘管完成的任務之中沒有殲滅掉五軍,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戰局一旦打開,大仗一旦能打,士氣一旦上來,對於粟裕來講,殲滅誰都是不在話下的。這一點,從毛澤東在戰役結束以後幾天的電報指示中也可體現出來:“粟兵團應在現地作戰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殲滅五軍、十八軍等部,開闢南進道路,然後南進(不殲滅五軍、十八軍不走)。(《毛澤東年譜》下卷,第321頁)。

無疑,毛澤東起草的這封電報,給粟裕很好地完成“軍令狀”任務加了一個生動的註解。不僅如此,這一次不僅包括五軍,還把南線國民黨軍另外一大主力十八軍也給粟裕加上了。

主要參考文獻:《毛澤東軍事文集》《毛澤東年譜》《粟裕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