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劉備被陸遜打的落花流水,假如諸葛亮指揮戰爭,結果會如何?

登西麥瑞


關羽死後,怒火中燒的劉備心痛二弟的離去,對於丟失的荊州更是捶胸頓足。於是,公元221年7月,蜀漢昭烈帝劉備,親提大軍,進攻東吳。在一路火花帶閃電的迅猛操作後,公元222年8月,蜀軍大敗而歸。此後,蜀國國力,迅速下降,對於本來就不行的蜀漢更是雪上加霜。帶著一群殘兵敗將回到成都的劉備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十個月後,在白帝城病逝。相信在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中大家看到這裡的之後,都是心裡一聲長嘆。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初劉備出征前,雖然沒有聽從諸葛亮息兵的勸告,但是依然把諸葛亮拉過來作為蜀軍總指揮,劉備自己坐鎮中央,那麼夷陵之戰的結果會不會不同呢?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看。第一個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第二個是三國志裡的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羅貫中老爺子在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神話了許多。但是演義終究是演義,雖然要從演義的角度思考,但是最終依然是要回歸正史。

三國演義的諸葛亮,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這本小說裡登場的人物數不勝數,其中的謀士智囊也得多如牛毛,但是隻有諸葛亮一個人擔得起“智絕”這個稱呼。真正是一個應急智囊、戰場小百科、奇策製造機……。

如果是諸葛亮擔任蜀軍的總指揮,那麼進攻東吳,結果會大大不同。前期都差不多,一路過關斬將、攻城略地,東吳朝野震動,然後陸遜來了。

首先,諸葛亮肯定不會像劉備那樣把自己的軍隊的營地擺在一起,肯定還會考慮到風向,這就給陸遜火燒連營杜絕了機會。其次,別忘了演義裡面陸遜後來是怎麼差點回不去家的,往前走誤入了諸葛亮所設的八卦陣,在裡面是暈頭轉向不知所措,還是遇見諸葛亮他老丈人才被放出來。那麼諸葛亮對上陸遜之後,肯定會給吳軍露一手先天八卦陣,這次沒人領路他們基本就涼了。

陸遜涼了之後就很好辦了,蜀軍會繼續勢如破竹的進攻,這時候蜀國雖然沒多少精兵良將了,但是東吳也沒好到那去。不說沒有合適的大都督,就是東吳十二虎臣都不剩幾個了。自己的老家建業肯定能守住,但是大半的領土包括荊州,估計是守不住了,最終會求和告終。

看完演義,我們看看正史。

三國志中的諸葛亮,就比較中肯了。首先,他不是軍事奇才,他有軍事能力但不是三國演義裡呼風喚雨的那種。

所以如果是正史中的諸葛亮指揮,一個是兵力變化。正史上的夷陵之戰中,蜀國兵力也就四、五萬。遠遠不夠演義裡的七十五萬大軍。

那麼戰役初期還是會正常的勢如破竹,一路東進。但是遇到陸遜後,諸葛亮沒有能力擊敗他,畢竟人家是本土作戰。不過依據諸葛亮的謹慎,他也不能像劉備那樣怒髮衝冠理智都沒了,然後輸的那麼慘。最大的可能是,諸葛亮就此收兵,陸遜一來就不打了,直接撤退。最終雖然戰果不大,但是保存了實力。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這樣。如果按照三國演義的設定,諸葛亮會完成戰略目標,一個是拿回荊州,一個是迫使孫權求和。但是如果按照三國志,那麼諸葛亮只能讓蜀國不承受太大的戰損,頂多拿回一些小地方。不會有太大的戰果。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歡迎關注,談笑風史,感受古人的魅力!


魏門寒士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帶上諸葛亮,還會被陸遜打的火燒連營嗎?

諸葛亮與陸遜兩個人指揮軍隊作戰,將會演變成持久的消耗戰。

首先,大家不要小看陸遜。

陸遜可不是《三國演義》裡的毛頭小子,他很早就出仕了,一直是孫權的幕僚,私下裡為孫權出謀劃策。呂蒙攻取荊州,其中也有陸遜在裡面出謀劃策,甚至可以說是,兩個人合謀奪取的荊州,所以說關二爺死得不冤啊。

所以,後來在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可不是沒有人才可用、匆忙間下的決定,而是圖謀已久。

陸遜也確實擔當得起東吳大都督這個職務。

劉備大家都比較瞭解,一生窮困潦倒,一直都在到處逃竄。直到晚年,才有了荊、益二州作為安身之地,有了一點資本。可以說在劉備的一生之中,沒有指揮過大規模的軍隊,進行對戰。

再加上,劉備確實是報仇心切,所以中了陸遜的算計,也是應有之意。

但是大家可以再想象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物。

反正在我的印象之中,諸葛亮,就是一個特別謹慎的人物。各種事情,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朝政,都要治理的井井有條,非常的細緻。而且,在諸葛亮對曹魏的戰爭中可以看出,明明蜀漢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後勤補給方面,都不如曹魏。但是諸葛亮寧願穩紮穩打,就是不採用魏延的奇兵之計,可以說是穩重到了極點。

所以,如果諸葛亮帶兵與陸遜兩個人打起來,結局應當是來回的拉鋸戰,兩人開始排兵佈陣,一點一點的拼消耗,直到有一方承受不住了,也就都退兵了。

絕對不可能存在一方打敗另一方,甚至火燒連營的的情況。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演義中,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東吳擒殺後,劉備為給其報仇,親率七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江東。然而,“老油條”劉備“賠了夫人又折兵”,被“小年輕”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不但沒給老二關羽報仇雪恨,還將自己的性命賠了進去。

如果諸葛亮代替劉備親征東吳,結果如何呢?答案是不一定完勝,至少不會血本無歸。以下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通過分析劉備和諸葛亮的綜合能力,簡要分析如下。


劉備綜合能力:

劉備作為君主,最重要的能力便是識人用人,將人才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他在起兵鎮壓黃巾軍時,偶遇關羽和張飛,慧眼識人,深知這兩人日後不可限量,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因此,劉備和關羽、張飛在桃園義結金蘭,收服了三國一流猛將。諸葛亮也是劉備發掘重用的,可見他堪稱伯樂,能發現真正有才能之人。

劉備在去世時,告誡諸葛亮馬謖徒有其名,只會紙上談兵,不可重用。而諸葛亮還不以為然,重用其守衛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失利,功虧一簣。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先主謂孔明曰:“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當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相比劉備的識人用人來說,他的軍事造詣處於普通水平,有待提高。早年,劉備經歷很多失敗,投奔過公孫瓚、呂布、曹操、依附過袁紹、劉表、孫權、劉璋。他的失敗和出身有關,沒辦法,草根出身的劉備家底薄,在群雄割據的亂世之中,沒有任何優勢。

劉備經過多次失敗,有時輸的連褲衩都沒了,人稱“常敗將軍”。就連袁紹手下上將文丑,也嫌棄劉備,怕粘上“常敗將軍”的晦氣,只分給其三萬兵馬,讓他負責殿後。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文丑曰:“劉玄德屢敗之將,于軍不利。既主公要他去時,某分三萬軍,教他為後部。”


諸葛亮綜合能力:

諸葛亮的識人用人相對劉備來說差遠了,最明顯的是他將劉備臨終前的遺言當做耳旁風,沒有認識到馬謖是誇誇其談之人,重用馬謖為先鋒,鎮守軍事要塞街亭。最後,馬謖違背軍事常識,於高山上安營紮寨,最後丟失街亭。諸葛亮也自食惡果,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

諸葛亮的最大優點是“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為報三顧茅廬之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位愛崗敬業的好同志。這是他的優點,也是最大的不足,軍中就連責罰二十軍棍的事情,也親自過問。就是神仙,也經不住這樣的折騰啊。司馬懿憑此斷定諸葛亮操勞過度,身體大不如前,即將病逝。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懿問曰:“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者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


然而,他的軍事能力和孫武、吳起、韓信之類的超級軍事家是有很大差距的,還做不到百戰百勝。他一生用兵謹慎,不求立功,但求無過,即使碰到不利局面,也會果斷撤軍,保證自己有生力量。

如六出祁山,諸葛亮勝多負少,失敗也是力爭保存實力,主動撤退。還有一點,劉備時期,諸葛亮一般是軍師參謀,和主帥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一定能獨立領兵作戰。這通過馬謖失街亭就可以看出懂兵法,不一定是優秀的指揮官。

通過分析劉備和諸葛亮的優缺點,得出劉備識人用人,軍事屬於普通水平,早期常常失敗,有很多實踐經驗;而諸葛亮的理論水平很高,實踐相對較少,有“紙上談兵”之嫌,但他有一個劉備沒有的優點,即用兵謹慎,不會像賭徒一樣輸個精光。


還有一點,諸葛亮一生用火,曾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孟獲、司馬懿等。如果諸葛亮代替劉備討伐東吳,第一想到的就是怎麼避免陰溝裡翻船,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只要蜀漢大軍別被陸遜抓住機會,火燒連營七百里,就不會大敗而歸。最差的結局也就是,蜀漢和東吳相持不下,糧盡而還。

因此,夷陵之戰,如果諸葛亮領兵討伐東吳,不一定完勝,至少不會血本無歸。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水平,其實在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劉備登基前的很多戰役都是諸葛亮指揮,而登基後的首戰攻吳,不是派諸葛亮掛帥,而是劉備禦駕親征呢?就算是為關羽報仇,按常理也沒有必要劉備親自出馬。如果掛帥出征的是諸葛亮,而非劉備,那這場戰爭的勝負結局又最有可能是怎麼樣的呢?下面來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漢中王劉備正式稱帝建立蜀漢。登基伊始,劉備以為兄弟關羽報仇為名,不顧群臣反對,決定御駕親征吳國。蜀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深入吳國境內,隨後就陷入了長時間的僵持階段。後來,吳主孫權拜陸遜為大將拒蜀,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擊敗了劉備,蜀軍傷亡慘重。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退入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後去世。

  1. 劉備在亂世中奮鬥了大半輩子,到他稱帝建國的時候,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英雄暮年,往往意味著不再具有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對此,劉備很是擔心。在外人看來,身處英雄輩出的亂世中群雄皆已滅,而他居然三分天下有其一,已算是很了不起的功業了。可劉備不滿足於此,他最大的夢想是能像光武帝一樣重振漢室江山。如今已然垂垂老矣,再不搏一把,恐怕就沒有機會了。同時,太子劉禪闇弱,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給自己的孩子將江山打好基礎。時不我待,必須搏一把了,於是劉備決定舉傾國之兵討伐吳國。這次劉備留下諸葛亮輔佐劉禪守兩川,自己御駕親征,是因為諸葛亮有著自己的一套戰略佈局,這種孤注一擲的戰爭,諸葛亮打從心裡反對,是絕不可能答應掛帥的,即使勉強答應掛帥也會讓徵吳計劃走了樣。


  2. 劉備自信舉傾國之兵能夠很輕易的快速戰勝吳國,除了對己方實力的自信,也來自於對吳國現狀的認識。此時的吳國,周瑜、魯肅、呂蒙已相繼去世,劉備認為孫權手下已經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能臣良將,從而打心眼裡瞧不起吳國。另外,吳國害死關羽本身就自覺理虧,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理由興兵討伐,蜀軍在心理上和氣勢上均佔了上風。在劉備看來,自己舉傾國之力,沿長江一路東下,一定能夠打吳國一個措手不及,吞併吳國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讓諸葛亮來指揮,一定會又打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知道要打多少年才能結束,說不定錯失了進攻良機,給敵人以喘息從而對蜀國加強防備,使得滅吳變得更加困難。

  3. 劉備雖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指望諸葛亮出謀劃策,但是他自己也不傻。諸葛亮的戰略計劃是先佔領兩川作為根據地,然後交好吳國一起攻魏,魏國一旦滅亡,吳國自然也就成了囊中物。但劉備清醒地認識到,憑藉蜀國一隅之地,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人力發動恢復漢室的統一戰爭。要想獲得統一所需的一切資源,必須先滅吳統一南方贏得半壁江山,最後再借助南方雄厚的財力、物力、人力發動滅魏戰爭。後來的事實證明,諸葛亮也不是戰無不勝的,他的戰略計劃是不可取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最終都功虧一簣就是明證。劉備與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暗暗發生了衝突,但又不便於挑明,因此留諸葛亮守兩川,自己親自掛帥出征,即使最後自己失敗了,也還有諸葛亮保著劉禪偏安兩川,以圖恢復元氣。

以上三點足以證明,如果是諸葛亮來指揮這場戰爭,雖然不至於出現被陸遜火燒連營這樣戰役上的重大失誤,但也絕無可能迅速消滅吳國。吳國並不像劉備估計的那樣不堪一擊,人家只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諸葛亮將會把這場戰爭打成持久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滅吳國,對於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恢復漢室江山的劉備來說太漫長了,他已經等不及了。況且,到底是先滅吳,還是先滅魏,劉備和諸葛亮各有自己的想法,以後會很難形成合力!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或有想法偏頗和理解錯誤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笑擁江山攬風月


一、首先劉備是不會讓孔明掛帥伐吳的,原因如下:

A、孔明的戰略規劃能力,後勤保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為劉備所欣賞,但孔明的戰術指揮能力並沒有為劉備所認可。奪益州,劉備的參謀長是龐統、法正;搶漢中,劉備的參謀長是法正,可以佐證。



B、劉備伐吳一戰,傾盡全國戰略部隊,說白了幾乎拼盡全部老本,劉備交給誰都不放心啊。

C、劉備兵敗白帝城,託孤孔明,只是想孔明守住蜀漢領土,並非北伐或者東征。

二、假如孔明東征,結果一定會比劉備好得多。

諸葛一生唯謹慎,關羽大意失荊州。孔明後來六出祁山,勝多敗少,即便敗北,仍能全師而退。

孔明絕不會讓全軍上山,讓陸遜紅燒,孔明在歷史上留下“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他擅長火攻,一個用火的祖宗絕不可能被小輩再放火燒了,讓後人笑掉大牙。

孔明的戰略設想是進攻到一定火候,逼著孫權交還荊州的部分領土,蜀漢大軍全身而退。因為和東吳徹底翻臉,兩敗俱傷,讓曹操漁翁得利,是孔明不願意看到的,這和《隆中對》也是相牴觸的。


這一戰略意圖是能實現的。因為當時劉備手下糾集的是四海精銳,陸軍戰力總體是勝過東吳的。

孔明發明的諸葛連弩在撤退時還是很管用的,這種相當於古代自動步槍似的器械在大軍失敗時,還是可以保命的!

劉備的強項是識人之能,如發現孔明、法正、魏延等人才,作戰能力只能用屢敗屢仗來概括,征戰一生拿得出手的是兩場半勝仗,一是大戰赤壁,算半場(劉是配角,第一主角是周瑜),一是攻益州(對手劉璋心太軟、腦浸水),一是和法正奪漢中,其餘都是敗仗,老婆、兒子、女子多次淪落對方之手,這一點和乃祖劉邦有一拼!孔明缺少的不是軍事才能,而是獨擋一面的機會!像南宋中書舍人虞允文第一次帶兵,採石磯一仗,指揮一萬八千人的宋軍大敗金兵四十萬,燒燬完顏亮戰船三百艘,間接導致完顏亮被殺,新帝金世宗完顏雍被逼言和,南宋朝得以苟延殘喘。縱觀歷史,唐朝的劉仁軌、明朝的王陽明、盧象升,現代的毛澤東、粟裕,“談笑間、檣擼灰飛煙滅"的儒將比比皆是……劉備一手好牌,被關羽和自己打得稀爛,弄得忠君愛國的孔明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孔明成了悲情丞相!


蒼茫大地顧煒斌


跟北伐一樣,無功而返。

劉備跟他老祖宗劉邦一樣,並不會打仗。

他們的長處是管理團隊,而不是親自帶兵征戰。

劉備一生除了鎮壓起義軍立過功,唯一的一次勝利就是漢中之戰,還是慘勝。

漢中之戰幾乎沒有戰略戰術可言,就是殘酷的消耗戰。無論從時間、規模、主帥、消耗來看,漢中之戰都是一場很大的戰役,但後世評價的很少。究其原因,就是毫無軍事戰術價值可研究。

夷陵之戰,劉備連營七百里,曹丕一聽就說;“劉備不會打仗,不久就會失敗。”

果不其然,七天後,東吳打敗劉備的表奏就到了。曹丕說那話時,劉備恐怕已經敗了。

如果換做是諸葛亮指揮,結局絕對會不一樣。

從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來看,諸葛亮無論戰略、戰術基本都很得當。

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導致失敗,後世對此存在爭議,有說法是諸葛亮戰術不當。

但這也是諸葛亮不得已而為之,畢竟蜀漢與曹魏勢力差距很大。諸葛亮是樂觀了一點,整體而言,沒啥大的過錯,這裡就不多說了。

就以諸葛亮北伐的套路,看一下,如果他指揮夷陵之戰,會是如何?

劉備之所以開始比較順利,是由於邊境地帶,東吳防禦比較薄弱,沒有遇到強硬的阻擊。僅僅在巫地與李異、劉阿幹了一仗,佔領秭歸。進而進攻孫桓把守的夷道,始終不能攻克。一個小小的夷道都不能攻克,如何滅掉東吳。

從後期諸葛亮北伐來看,攻城拔寨,還是很有一套,也屢屢取得階段性勝利。多是因為大軍深入魏境之後,糧草不繼而主動退兵。

夷陵之戰,諸葛亮一定也會採取穩紮穩打的戰術,不會急躁冒進。

在受到陸遜大軍阻擋,形成對峙、難以迅速取勝的情況下,考慮到天氣炎熱,諸葛亮一定會退兵,撤退到蜀吳邊界休整,等待天氣轉涼,然後水陸並進,沿江而下。

孫權最怕的就是劉備的水軍。一旦劉備捨棄水路,駐紮在陸上,水軍變陸軍,就失去了優勢,變成了劣勢,給了陸遜可乘之機。

另一個原因是劉備輕敵,認為陸遜就一個毛頭孩子,沒把他當回事。

這一點恐怕諸葛亮不會犯這個錯誤。他未出茅廬就自比管仲、樂毅,清楚自己年輕時能有多大的本事,就會相信別人年輕時也會有這個本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是說說而已。諸葛亮不會輕敵,一定會謹慎對待。

由此看來,諸葛亮不會犯劉備的錯誤,也就不會被陸遜火燒連營,打得大敗。

但夷陵之戰絕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劉備從蜀中帶來三萬多人馬,加上武陵蠻夷沙摩柯帶來的一萬多,也有五萬左右的人馬。

陸遜是率領五萬東吳精兵,來對抗劉備,雙方在兵力上絕對相當。

深入吳境,蜀漢軍隊糧草供給就困難得多,需要大批的兵力保障供給,減少了戰鬥人員的數量,戰鬥力也就下降;陸遜方面就好得多,畢竟在自己國內,糧草補給就容易的多,軍心也就更穩定。

同時,吳軍是保家衛國,鬥志就更旺盛。

就算諸葛亮善於用兵,急切之間也難以取勝。

因此,如果諸葛亮指揮夷陵之戰,恐怕不會遭受劉備那麼大損失,但也不可能取得重大的勝利。

謀略是很重要,但最終還得看實力。沒有足夠的實力是滅不掉東吳的。

曹操沒做到,諸葛亮也不會做到。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還是整個國家的實力問題。


豹眼看歷史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爆發於221年(蜀漢章武元年),結束於222年(蜀漢章武二年),是三國曆史上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曆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二宮之爭”。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

故事發生當年,劉備以年過六十,諸葛亮,四十,陸遜三十八。孔明和陸遜算是同齡人,劉備長他們二十來歲,古人云,人過六十古來稀。所以從精力上來講,劉備以屬暮年,肯定不如他們兩個,再者征伐一生,也沒有實現三國的大一統,覺得自己時日無多,迫切希望能早日完成大願,因丟荊州關羽被殺,欲借為兄弟報仇之名,奪回荊州名正言順(和借龐統死之名奪取益州一個道理)後兄弟張飛被屬下殺害,劉備將恩怨歸結東吳,心理上迫切想為兄弟報仇。

反觀陸遜把最後一道防線設置在猇亭,懂點地理的都知道,如果突破猇亭,接下來就是一馬平川,就可以直取荊州。猇亭到白帝城一帶,都是沿長江的險峻地勢,作戰需要水陸並行,再加上當時這些山區的地方勢力,東吳並不能真正掌控,所以之前設置的防線都是佯裝防守,一是為了誘敵深入,拉長劉備的戰線,也為了縮短自己的戰線,減少自己的壓力;二是為了養敵成驕兵,驕兵必敗;三是為猇亭的防禦做充足的準備。

然後我們分析一下:東吳這邊後方是一馬平川的補給線,劉備的是險峻的山路水路。從地勢上,拖的越久對劉備越不利,當時又是七月盛夏,劉備是出征方,駐紮山林,炎熱不說,蚊蟲叮咬都夠受的,所以劉備當時的心理狀況,應該也非常的迫切,反觀東吳,守住猇亭就行了,補給什麼的都不愁,反正荊州在手,可高枕無憂。所以在這種條件下雙方對峙,畢然是劉備一方容易犯錯。

終上所述,除非用兵出奇,然而這場戰役是劉備掛帥,縱觀他一生,都是打硬仗,不用兵不厭詐的謀略,所以結局已經註定。

題目問的是諸葛亮領兵,結局會如何?同樣的背景情況,如果是諸葛,以諸葛謹小慎微的性格,不會有那麼迫切的心理活動,所以以當時險峻地勢,派出奇兵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就算用計派出了,但成功的可能性不會太大。長此以往下來,就會一直僵持,直到己方承受不起,然後退兵,以求日後再戰。至少不會有那麼大的損失。

最後關於那一段的線路,現在有從宜昌到重慶的長江遊輪,有時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近距離的感受一下最險峻,風景最美,最壯觀的一段長江風貌。



懂事兒長


如果把劉備替換成諸葛亮伐吳,結局會出現什麼變化,我個人認為有兩種結論:

戰爭勝利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是說某人軍事才能高就一定能取勝,即使攻城人的軍事才能高於守城人的軍事才能,那麼攻城者也不一定能攻破守城者,因為攻城不是講究戰術,而是實打實的硬拼,這個攻城的損失,遠比陸地上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要嚴重。守城者即使軍事才能不是很高,如果帶領的軍隊能夠達到死守境界,加上城池堅固,攻城者兵力多,也很難做到取勝,當初白起對廉頗,軍隊也遠超過廉頗,也不敢強行攻城,這樣的戰爭,即使打贏了,自己也會損失的很嚴重。

如果諸葛亮伐吳,第一種結局是平局,諸葛亮千里伐吳,屬於疲憊之師,而且此時吳國政權非常穩定,孫權又是明君,百姓安居樂業,此時根本不適合伐吳,諸葛亮此次伐吳,屬於蜀軍非常的強勢,作為會用兵的陸遜,肯定也一樣會採取防守戰略,但是諸葛亮打仗跟劉備不一樣,諸葛亮打仗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而且諸葛亮防守根本沒有破綻給敵人出奇制勝,從諸葛亮用兵一生來看,還沒有人能在諸葛亮手裡佔過便宜,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不是馬謖違抗諸葛亮部署,導致街亭戰敗,諸葛亮一生也沒有敗績了,也會成為一代戰勝。就連司馬懿這種軍事謀略家在諸葛亮面前都沒有奇謀而言,還絲毫佔據不到任何便宜。到陸遜這裡也是一樣,如果陸遜採取死守不戰,諸葛亮不會強攻,很可能打消耗戰,而蜀國消耗戰根本抵不過吳國,用不了多久諸葛亮就會退兵,但是陸遜也不可能有機會擊敗諸葛亮,陸遜正面槓諸葛亮,能力還不夠,三國也就曹真敢正面較量諸葛亮,司馬懿正面槓諸葛亮,在滷城之戰差點被全殲,張頜也戰死了。而且諸葛亮也並不想伐吳,如果陸遜死守,諸葛亮必定會退兵,再次聯盟東吳。

第二種結局是陸遜戰敗,夷陵之戰雙方投入兵力都在五到六萬左右,如果陸遜不採取守勢,那麼陸遜也就會失去地利優勢,陸遜正面較量,是很難抵抗諸葛亮,如果陸遜不跟司馬懿一樣採取守勢,忍受不了諸葛亮的侮辱,主動出擊,那麼陸遜結局也是跟司馬懿會被諸葛亮擊敗,然後撤退守下一座城池。即使陸遜這支五萬的軍隊被全殲,東吳還能抽出十萬大軍來抵抗諸葛亮下一次進攻,諸葛亮即使擊敗陸遜,最多也就是把荊州奪回來,蜀國還沒滅掉東吳的實力,這是因為天時時機不對,東吳還沒有到滅國的地步,東吳實力還非常雄厚。

陸遜與諸葛亮同時中國儒將代表人物,也是三國有名的軍事家,都是用兵高手,當這兩人相遇,必定有一方守一方攻,這是兩個高手之間的較量,處於弱勢一方都會明白,自己打不過敵人,只能採取防守,尋找戰機擊敗敵人。如果沒有機會,就一直防守,玩消耗戰,等敵人退兵。


汐水柔情


蜀國伐吳之戰大敗的原因並非是劉備統兵導致的,而是有諸多因素混雜其中,

致使這場復仇之戰註定會輸,即使有臥龍美稱的諸葛孔明,來代替劉備領導這場戰役,蜀國伐吳之戰也一定會輸。

以下將會通過詳細的分析來證明筆者的觀點。

伐吳之戰的起因

公元二零八年,曹操揮師南下。

長坂坡一戰後,曹操進軍江陵。劉備孫權深感危機,故組成孫劉聯軍共敵曹操。

同年十二月,孫劉聯軍在長江赤壁大敗曹操,取得巨大的勝利,曹操元氣大傷,三分天下之勢已初露端倪。



話說劉備向孫權借去荊州後,派關羽鎮守。劉備以荊州為跳板攻下益州.

劉備發達後,面善心黑的劉備玩起了過河拆橋手段,遲遲不肯歸還荊州,孫劉兩家漸生異心。

不久,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又一次感受到了長坂坡上的恐懼,劉備先是派關羽攻襄陽,後又厚著臉皮向孫權求和,孫劉兩家簽訂了湘水協議,將荊州一分為二,兩家平分。

此時孫權已經看清了劉備的本來面目,從此孫劉兩家的關係逐漸走向惡劣。

劉備傾國力戰勝曹操拿下漢中後,孫權趁劉備自顧不暇時撕毀盟約,吳國大將呂蒙襲擊荊州,攻殺關羽,一戰吹一生。 關羽死後劉備稱帝,此時孫劉兩家的利益糾紛升級成了深仇大恨。



諸葛亮不參戰的原因

劉備隱忍了兩年之後,備戰完畢,終於揮師伐吳,老謀深算的孫權派出諸葛瑾

(諸葛亮的兄長)對蜀進行交涉。

諸葛亮雖不贊同劉備伐吳,但深知無法阻止,加上與諸葛瑾的親屬關係使諸葛亮此時的處境十分尷尬。諸葛亮為避嫌而遠退成都。

劉備伐吳之時,急其需要一個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有能力處理國事的人來管理後方,而諸葛亮正是劉備眼中的不二人選。



劉備戰敗的原因

劉備通過兩年的修養聲息,手中兵力不少於18萬人,可劉備為了後方的安定(怕曹丕突襲與震懾內部)只動用了不到8萬人馬(三國演義中的70萬大軍是虛構的益州人口不過百萬),而與劉備交手的吳國大將陸遜掌兵5萬。


從兵力上來看,劉備占上峰,但是兩軍交戰勝利的關鍵不在於兵力多寡,而在於天時地利人和與謀略方面的運用。

首先,吳蜀兩國的國界線分佈在長江三峽流域,這一帶的地形複雜、地勢狹窄對於吳蜀兩方來說,這種地形都不利於作戰。

吳國統帥陸遜深知蜀軍為報仇關羽之仇而殺氣騰騰,如若直接與蜀軍展開決戰只會兩敗俱傷,到頭來只會使曹操漁翁得力。

因此,陸遜採用了且戰且退、避其鋒芒的手段來迷惑劉備,隨著陸遜的不斷示弱,劉備一路打進吳國境內,而陸遜則一路戰略性撤退至夷陵,並在夷陵地區安營紮寨閉門不戰,由於陸遜部隊扼守險要關卡使得劉備屢次進攻不下,面對陸遜的避戰,劉備只能在夷陵山線佈置下幾十個營寨等待作戰時機。


吳蜀兩軍在夷陵僵持了6個月,正直酷暑的江南酷熱難當,劉備軍隊由於酷熱而失去了鬥志,劉備無奈之下只好將軍營移到涼爽的山林中屯兵備戰,

劉備此招正好中了陸遜設的圈套,陸遜借江南酷熱與山林易燃的天時地利之勢,夜襲蜀軍軍營,順南風放起大火,火勢順風蔓延,蜀軍主力被一把大火燒的潰不成軍!劉備率軍西退,吳軍乘勝追擊一路猛殺,一舉擊潰劉備佈置在夷陵山線上的數萬主力,直接鎖定勝局。

劉備輸在了江南酷暑—天時、夷陵群山-地理、軍隊渙散-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在蜀軍這一方,就算是換成諸葛亮統軍伐吳也不會勝利。

這也是諸葛亮不同意劉備伐吳的原因。


白話歷史君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待。1.諸葛亮能指揮這場戰役的可能性不大。2.諸葛亮指揮應該情況會好許多。

諸葛亮指揮的可能性不大

1.劉備在成就霸業的過程中,指揮的戰役眾多。攻打黃巾賊,斬殺蔡陽,火燒新野等戰役都是劉備親自指揮的。即使後期有了龐統,法正等謀士,劉備也基本上都是親自帶兵,會親自指揮,眾謀士都只是出謀劃策,真正做決定的還是劉備本人罷了。

2.劉備自始自終都看重的是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劉備在世時,基本上都是劉備在前線作戰,諸葛亮在後方負責後勤工作。而且如果諸葛亮派到了前線,後方將無優秀之人作後勤。所以,劉備不會讓諸葛亮指揮。

3.伐吳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不一致,諸葛亮始終認為,應該聯吳抗曹,伐吳不是明智之舉,諸葛亮勸諫劉備不要伐吳。

4.這次伐吳,算得上是傾巢出動,皇帝剛登基,劉備怎會放心把家業交給別人的,肯定要自己親自出馬。

那如果真的交給諸葛亮指揮會怎麼樣呢?(雖說這種假設不成立)

諸葛亮為人謹慎小心,又熟讀兵法,他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都很得其要領。伐魏時,即使兵少缺將少糧也能全身而退,有時還能撤退之時,斬將立威(王雙,張郃)。而且以諸葛亮的特點和用兵之道,定不會犯劉備的錯誤(七百里連營)。

在劉備開始伐吳之時,孫權就曾派人求和。所以如果諸葛亮帶兵伐吳。應該會見好就收。

在戰爭的前期諸葛亮勢如破竹,迅速佔據了江東的一些領土,並進行一些很好的安頓。但在戰爭的後期,孫權啟用陸遜,陸遜嚴陣以待,雙方開始打起了消耗戰。

諸葛亮(客場)VS陸遜(主場)

陸遜佔據地理優勢和主場優勢,後勤壓力小,諸葛亮這邊客場作戰,後勤壓力較大,沒有地理優勢。不過諸葛亮應該會憑藉自身的實力盡可能的減小雙方的差距,但陸遜也絕非吃素的。

應該說雙方會有小範圍內的功伐,互有勝負,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作戰和傷亡。雙方的將士都疲憊不堪,但又都要防範曹魏的進攻。

或許在某個時刻,孫權一方面會派人求和,願意讓出荊州部分領土,以希望雙方繼續聯合。而也會暗通曹魏(雖說是暗通,但也會想辦法讓諸葛亮知道,你再不和我談和,我就和曹魏一塊滅了你)。諸葛亮也是聰明之人,加之為人謹慎小心。所以見好就收,得了一定的領土後就緩緩撤退。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補充與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