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國時期最堪稱“攪屎棍”的人是誰?

這個歷史有點野


▲關羽

其實所謂的攪屎棍,就是改變兩漢三國時期時局的人,例如關羽、諸葛亮、姜維、劉備等人,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他們夠得上“攪屎棍”。

▲諸葛亮

首先他們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征伐,關羽北伐了曹魏,嚇得曹操要遷都,諸葛亮先後進行了五次北伐,曾大規模的兩次開戰,姜維在諸葛亮死後進行了最後的征戰,劉備也伐過吳。

▲劉備

其次,他們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關羽北伐未成功被兩國夾擊而死,造成了劉備立下伐吳的決心,劉備伐吳為成功造成蜀國國力衰敗,造成只有小智的幼主劉禪上臺,而諸葛亮的死加速了蜀國的滅亡,姜維曲線救國未成功也讓蜀國滅亡更進一步。

▲三國時期逐鹿中原

其實三國時期的攪屎棍不止一個,其原因就是因為三國之時群雄輩出逐鹿中原,人才濟濟什麼樣的人才都有。


南政昔風


三國時期最堪稱“攪屎棍”的人是誰?

我是臨石觀海,我來回答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各方能人異士粉墨登場,那麼所謂“攪屎棍”也就是擾亂時局,而個人認為論影響最大當屬賈詡的一語亂天下。

賈詡號稱三國第一“毒士”,而他之所以被冠上此名號,就與他建議李傕郭祀入長安有關。

賈詡一語亂天下

董卓死後,其部下均作鳥獸散,其中李傕郭祀哥倆一看老大死了,混不下去了,而當時的長安都在反董,於是哥倆準備解散隊伍逃命。但當時也在為董卓效力的賈詡不以為然,說出了擾亂時局,致使生靈塗炭的一句話。

賈詡對他們說,你們這樣解散隊伍逃命,就算路上碰到一個亭長,都能把你們抓拿歸案,還不如乘現在手裡有兵,殺回長安,霸業可成。如果失敗了,再跑路也不遲,李傕郭祀一想此話有理,於是引兵攻打長安。

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里。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眾以為然。傕乃西攻長安。—《三國志》



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生靈塗炭

而由於口號誘人,這批本來要解散逃命的人在攻打長安的路上吸收了一大批部隊,從原來的幾千人漲到了十幾萬,之後攻入長安,殺王允,敗呂布,進而挾持漢獻帝,把持了朝政。而李傕,郭汜,樊綢等人都是殘暴貪婪之人,縱兵劫掠,無惡不作。長安更亂。

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誅殺卓者,屍王允於市。—《三國志》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三國志》

而由於李傕郭祀都是野心極大,且又沒有遠見,因爭權奪利,最終激起內訌,相互攻伐,後雖然在張濟的調解下講和,但已經失去了時機,最終漢獻帝被曹操迎回許都,而這兩人也都落得了兵敗身死的下場。

而主人公賈詡相當機靈,老早看出此二人沒有前途,先跟隨段煨,之後又跳槽到張繡手下擔任首席謀士,穩如泰山。


總結:綜上所述,本來李傕郭汜解散隊伍回老家種田了,但賈詡的一番話惹出了之後的長安亂,戰亂不斷,百姓遭殃,關鍵賈詡自己安然無恙,笑看風雲,可稱三國最厲害的“攪屎棍”。


臨石觀海


三國期間攪屎棍我覺得算的上號的有四個,第一根,當之無愧漢昭烈帝劉備,一個賣草鞋的皇族,真能一統天下麼?其實不然,從另一方面看,劉備有分裂華夏之罪,因為北方已經統一,他不折騰曹操絕對有能力提早一統,也不會為後面司馬家亂華夏留下禍根。劉備有能力,但是他是真想匡扶漢室麼?並不然的,獻帝早就看透了,曹操也看透了。所以劉備為了一己私慾阻礙民族一統,妥妥的攪屎棍。第二根就是諡號亂武的三國第一毒士賈詡,賈詡的計謀真的是深得厚黑學真傳,要麼不出計謀,要麼就是絕戶計,詳情請參照郭淮李傕這倆人,賈詡的計謀能讓天下大亂,但是也同樣能讓天下大安,所以妥妥第二根攪屎棍。第三根攪屎棍估計演義黨要噴我了,對,就是無敵的諸葛武侯,先普及一點,諸葛不是武侯,是武鄉侯,別看一字之差,但是意思是十萬八千里,還有諸葛能進武廟,並且力挺十哲之位,跟他的軍事能力沒多大關係,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品格,他忠君的品格被歷代儒家,帝王所推崇,所以才能在十哲之列,諸葛有軍事能力麼?有的,有多大呢?其實真按軍事能力排十哲,諸葛受之有愧,眾所周知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諸葛沒參與,赤壁之戰,擔任外交官角色,最後的夷陵之戰就別提了,劉備被東吳打的連他媽都不認識他,所以劉備身前諸葛在軍事才能上的表現連及格都做不到,那諸葛在幹嘛?諸葛在治國,所以才有丞相之位,劉備前線打仗,諸葛就在後方偷發育,就是這麼個安排,至於劉備死後,諸葛才真正開始掌握兵權,開始施展軍事能力,可是答卷呢?就是南征北伐,南征孟獲贏了,北伐呢?偶有小勝,但是無法做到把小勝累計到大勝,所以軍事能力並不突出。不說軍事能力,諸葛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不管蜀漢國情強行窮兵黷武,自己死了還安排一個接班人繼續窮兵黷武,明知道自己是以卵擊石還非要一意孤行,所以諸葛也是根攪屎棍,至於最後一根攪屎棍就是呂布了,給奶就是娘,典型的軍閥體質


我有故事你有酒麼y


看到這個問題,筆者忍不住想笑。這叫我想起了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叫做《三國時期的難兄難弟》。其實,三國時期的“攪屎棍”並不止一根,而是兩根。

這兩個人就是呂布和劉備。看到這兩個人,相信大家對呂布被稱為“攪屎棍”並不會覺得意外,可是,一貫號稱仁義之君的劉備也被稱為“攪屎棍”,可就令人大跌眼鏡了。

不要急,聽某慢慢道來!

輕狡反覆”與“世之梟雄”

董卓之亂後,漢室分崩離析,各地的郡守、刺史紛紛割據,這些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有自己的地盤,雖然表面上仍然以漢朝為正統,其實在各自的地盤內我行我素,就像俗話中所說的“有槍就是草頭王”。在這些人中,有兩個悲情人物,既無出身、也無地盤,雖擁有漢末軍閥中最為強悍的武力,但是卻為了生存,不得不四處投奔各地的軍閥,所以被世人留下了呂布“輕狡反覆”、劉備“世之梟雄”的評語。

從嚴格地意義上講,呂布和劉備稱不上是軍閥,為什麼這麼講?因為作為一個軍閥,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一塊地盤。

而這兩位呢?呂布雖然因為誅殺董卓有功,被封為奉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溫侯,可是卻沒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也就是沒有自己的地盤,所以,在李傕、郭汜還攻長安戰敗後,只能率領數百騎逃走,從此踏上了四處流亡之路。

呂布一投袁術、二投張楊、三投袁紹、四投劉備,在奪取徐州後,又和袁術打得火熱,基本上就是誰給錢糧就替誰賣命,滿足不了他的需求就搶劫,搶劫之後再投奔他人。

按理說,呂布畢竟是為漢朝立下過大功勞的人,很多軍閥,包括袁氏兄弟都是對他抱有感激之情的。可是呂布一仗著有功,二仗著對袁氏兄弟有恩,三仗著自身的勇力,混跡于軍閥之間,割據城池而不能守、受人恩惠而不能報,反覆無常,唯利是視,其最終悲慘的結局是必然的。

劉備呢?還不如呂布!

劉備雖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後,但是到了他這一輩已經沒落到依靠織蓆販履來養家餬口了。在黃巾起義時,劉備依靠資助拉起了一隻隊伍,在關羽、張飛全力地輔助下,立下了一些戰功,被封為安喜縣尉、高唐尉、高唐令、平原令、平原相,手下最多時不過幾千人馬,還大多數是饑民,真正有戰鬥力的不過千人而已。這倒不是劉備不想招兵買馬,關鍵是地盤太小,根本養不起太多的人馬,所以在陶謙寫信邀請他來協助抵抗曹操的時候,他便決然毅然地放棄了平原相來救陶謙。

陶謙也夠意思,馬上就送給了劉備四千丹陽兵,丹陽在三國時期是出好兵的地方,曹操也在丹陽招過兵。劉備的原領導是青州刺史田楷,可是在陶謙給兵給糧的誘惑下,劉備馬上就背叛了自己的老領導田楷。在曹操退兵後,劉備被陶謙安排到小沛,成為了客軍,陶謙上表保舉劉備為豫州刺史。劉備屯軍小沛,承擔了徐州陶謙集團抵禦北方曹操集團的重任,也就是陶謙出糧養著劉備這支軍隊,劉備負責替陶謙打仗賣命。

呂布和劉備的交集是在劉備接任徐州牧之後,兩支具有僱傭軍性質的軍事集團合流了,這對於位於徐州北方的曹操集團和淮南的袁術集團而言可不是個好消息。為什麼這麼說?徐州處於四戰之地,正好阻斷了曹操南下和袁術北上的發展之路,而且這兩支僱傭軍具有漢末軍隊中最強的戰鬥力,現在他們是有錢有糧、有人口有地盤,如果不及早除掉,那還得了!在這個問題上,曹操和袁術雖沒有商量過,卻做出了一致的判斷,那就是拆散這支戰鬥力極強的僱用軍。缺口呢?是在呂布身上打開的。

要說呂布和劉備的私人關係應該還是不錯的,雙方將領之間也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不然關羽也不會知道呂布部將秦宜祿的老婆漂亮,三番兩次地向曹操要。呂布和劉備不管誰做徐州之主,都清楚二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徐州之主的易位並沒有改變二者的互為依存的關係,可謂是難兄難弟,這在呂布轅門射戟和幾次捉住劉備妻子都毫無損傷就可以看出。無論曹操和袁術如何挑撥,雙方的關係都是不錯的。

劉備與呂布的區別

可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發生的一件大事徹底改變了呂布與劉備之間的關係。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僭號稱帝,自稱“仲家”,成為漢末第一個造反稱帝的諸侯,同時聘呂布的女兒為兒媳。呂布在此時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抓住袁術的使者送到許都,表現出了一個漢朝臣子的基本素質。

袁術的稱帝給了曹操一個南下征討袁術的理由,曹操征討袁術,徐州是必經之地,劉備和呂布作為漢臣,應該親率兵馬從行才是作為一個漢臣應盡的本分。呂布和劉備都明白,征討袁術不過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個手段而已,其真實的目的是想徐州、袁術一起拿下。明白歸明白,關鍵是你還找不到理由來反對。呂布與劉備的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應該是在此時形成的,這也是劉備與呂布之間最大的不同,也是二人雖然都是四處流竄,四處投奔、不斷反覆,但後世對二人評價絕然不同的原因。

劉備雖然也是不斷反覆,可那都是為了生存,他的胸中時刻存有興復漢室、建功立業的情懷,在大是大非面前劉備毫不糊塗。所以,在曹操以天子的名義下達征討袁術的命令時,劉備是支持並且身體力行的,雖戰敗,但是盡到了一位漢臣的責任,也同時獲得了曹操的重視,不然也不會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樣的話來,雖被敵對方稱為“世之梟雄”,但始終是以英雄的姿態佇立在三國時期。

呂布則不同,於建安三年又倒向了袁術。這次,袁術也不相信他了,偏要呂布送女兒來,說是做兒媳婦,其實就是人質。曹操親自率軍南下,經過一番廝殺後,呂布被俘,被絞死於白門樓。呂布之死,《三國志》、《後漢書》中都有記載關於其死前的一些對話,從中可以看出呂布是不想死的,而且在被俘後毫無氣節可言。

呂布的表現如下:

其一、懇請曹操把綁繩鬆一下。試想一下,一心求死的人難道還會在意綁繩是否緊嗎?這有點像後世的洪承疇,在絕食的時候被人發現彈掉了落在身上的灰塵,判斷出他根本不想死,才有了莊妃勸降一說。

其二、表示願意為曹操率領騎兵,曹操率領步兵,那麼平定天下不是問題。在此時還想著能夠與曹操平起平坐,共掌兵權,以呂布的個性,掌兵權立功之後,肯定又要故態復萌,試想一下,曹操會讓他活嗎?

其三、向劉備求情。在此事上有兩個版本,一是在見曹操之前,呂布求劉備說情,劉備微微點頭表示幫忙;二是呂布當著曹操面向劉備求情。

對於此時的劉備而言,心裡對呂布應該是又氣又恨又可憐的,氣的是呂布不聽自己的勸說,一起起兵討伐袁術,使自己獨自討伐袁術未能取勝,給了曹操起兵南下的機會;恨的是不僅不幫自己,反而又投向了袁術,給了曹操率兵南下的藉口,以至於兵敗被俘;可憐的是到了此時的境地,毫無氣節可言,而且還大言不慚的向曹操要兵權,這不是自己找死嗎?我要是向曹操求情,曹操會怎麼看我?如果我求情,曹操同意了,確實如你所說,天下不足定,以你的個性,反叛是必然的,到那時,我劉備何以自處?(此時,相信曹操也沒有自立的想法,劉備就更沒有了。)想到這裡,劉備對曹操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呂布瞪著劉備說:“大耳兒最叵信!”

劉備的反覆是為了生存下去,其目的在於興復漢室,雖有梟雄之名,卻有英雄之實;呂布的反覆卻只是為了利益,毫無原則,因此其悲慘的下場是註定的。二人雖同為漢末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攪屎棍”,可是因為二人的志向不同,最終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萬事之始


最大的攪屎棍就是劉備。

劉備本是出身低微,沒有爭奪天下的任何本錢的,就連起家的鎮壓黃巾都是忽悠的毛頭小子張飛。所以說,劉備屢敗屢戰,最終逃到荊州被劉表當門神,守衛新野。

究其原因:

一,劉備沒有家世

看看三國諸侯,誰不是底蘊深厚的?

袁術,袁紹,孫堅孫策,劉表,劉璋,公孫瓚,曹操,哪怕就是董卓,不是世家豪強就是高級官宦出身。

而呂布劉備馬騰韓遂這樣的草莽,最終大都很是悲催。

二,劉備無人吹捧

誰認識劉備嘛?

自然無人吹捧,士子官僚誰願意投靠?

看看曹操,衛家出錢,曹家夏侯家出人,許褚李典樂進這些土豪依附,戲志才荀彧推薦一批人,郭嘉推薦一批人...

袁紹更是了不得。一個渤海太守就能當上諸侯盟主,行車騎將軍,然後,一群人為他謀求冀州之地。

所以劉備哪怕領得徐州,也木用。徐州三大世家,陳硅陳登只是吹牛皮給劉備聽,曹豹勾結呂布,趙昱死後家族躲得遠遠的。就連最低地位的糜竺,那也是在劉備丟了徐州之後才嫁妹妹投資的。

糜竺啊,你早幹啥去了?

還不是因為甘夫人在嘛。結果呂布把甘夫人還給劉備,糜竺的投資成果嚴重縮水。

總而言之,劉備自北方跑到南方,就是不認輸,實際還是不承認曹操比自己能幹,能夠統一國家,還百姓安寧。

赤壁之戰後的劉備終於得到了名聲,在諸葛亮忽悠下得到部分荊州世家的支持,膨脹速度之快令人咋舌。209年1月,劉備只有不到2萬軍隊,依靠劉琦之名取得荊州南部四郡,又借得南郡,不到兩年進入益州,再三年佔領益州大部。

從一個依附江東,吃飯補給都需要周瑜賞賜的窮途潦倒軍閥,發展到領二州控20萬大軍的三強,才不到4年!

說老實話,局勢好到這樣了,總該安分些穩定內部恢復經濟人口,安定發展,才是硬道理,可惜劉備不是這麼想的。

如果說,奪取漢中是防禦需要,東征荊州則是為關羽報仇?

悲劇的夷陵戰役:

笑話了,國賊曹操在北呢。蜀漢上升的勢頭因此折翼。

還不是自己做的。


四川達州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注意,樓主問的是最堪稱“攪屎棍”的人施誰,這裡的最,自然指的是一個,但是來回翻看了幾回《三國演義》,發現其中大大小小的攪屎棍還真不少,堪稱最的也是有一大把,所以二叔從這一大把當中,弄出來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兩個,估計但凡瞭解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這兩位棍神,到底是哪兩個呢,且聽二叔說叨說叨。

攪屎棍棍神一:奉先呂布

呂布這個人呢,在三國演義當中,那可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因為無論從戰力,領兵還是人品方面,都是無可挑剔,首先我們看看他的出身。

呂布是五原郡九原縣人,若是按照如今地域劃分的話,為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人。東漢末年的時候,拜入丁原麾下,後因為被唆使,將本為情同父子的丁原給殺死,後拜董卓為義父,後又被司徒王允巧用美人計,離間呂布和董卓二人,後將董卓刺死,然好日子沒多久,又為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無路可走的他拜入袁紹帳下,但是袁紹這個人呢,小心思多,對呂布這個變數很大的人不放心,後呂布明依附張楊,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後來偷襲曹操,曾還拜入劉備帳下,後又反叛劉備,最終被曹操水淹下邳活捉砍了頭,這貨在《三國演義》當中,是個徹頭徹尾的攪屎棍,扒拉著手指算一算,這貨在《三國演義》當中,和誰也好過,和誰也打過,也壞過不少人的好事。

攪屎棍棍神之二:小諸葛馬謖

詳細的也不減少這貨了,這貨在蜀漢發家史上,處處有過他的蹤跡,經常追隨在諸葛亮的左右,平時很受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一旦有所行動,他便知曉諸葛亮要幹什麼,所以諸葛亮覺的這貨有才幹,後來想一想,若換做二叔我,經常跟在諸葛亮身邊的話,久而久之,估計也會一樣能夠預料到諸葛亮每次舉動要幹嘛,劉備曾在死前,告訴過諸葛亮,這貨不能重用,但是跟著諸葛亮時間長了,諸葛亮有點捨不得,所以禍事來了。

劉禪登基後,諸葛亮興高采烈的準備北伐,帶著馬謖,讓它盯著街亭,但是這貨違反了諸葛亮的調度,自己還是比諸葛亮聰明,隧在山上紮營,是丟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丟失,讓蜀漢軍隊喪失了繼續進取陝西的最好時機,讓諸葛亮痛失北伐的機會,用大視角來看,這個攪屎棍很可能壞掉了漢室光復中原的計劃,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


北派說書人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豹眼心中早就有答案,在以前很多問題回答中,不止一次提到攪屎棍這個詞,看過豹眼問答的友友肯定會有印象。但是,如此直接地提出這個問題,豹眼看了,還是有些猶豫。攪,還是不攪,糾結中。。。

豹眼大體閱讀了許多友友的回答,看到很多跟豹眼相似的看法,豹眼也就很坦然地來回答這個問題。

豹眼認為,三國時期的攪屎棍起碼兩個,這是夠大的,小的不算。一是劉備,二是賈詡,再勉強一點,那就算上諸葛亮。至於曹操、孫權、袁紹之類,還算不上大。

做一個合格的攪屎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

第一,具備一定的能力,能把屎攪起來,火柴棒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把屎攪起來後,自己就跑了,那個臭攤子就不管了。

第三,具有連續性,不管走到哪都在攪,直到攪不動了為止。

先說劉備吧。

黃巾軍起義一爆發,就沉不住氣了。鎮壓起義,大小也算立了個功績,朝廷也安排了安喜縣尉的職務。按理說從編草鞋販涼蓆的小商小販,進入了公務員團隊,安穩一下做做具體工作也是可以的。

但卻一句話說不來,鞭打督郵,棄職不幹了。折騰來、折騰去,混不下去,就投靠了老同學公孫瓚,跟袁紹對戰。還趁機挖人家公孫瓚的牆角,然後就想另抱更粗的大腿。接管了陶謙的徐州牧,就開始與呂布、袁術、曹操來回攪合。

藉助曹操的勢力除掉呂布、袁術之後,應該說老曹對待劉備不薄。又搞衣帶詔想除掉曹操。

被曹操擊敗後,又投靠了袁紹。官渡之戰把袁紹坑苦了,就跑去找劉表。

在劉表那裡又挖人家的牆角,引起劉表的疑忌。折騰完了,又去跟孫權攪合在一起,對抗曹操。之後,又跑到益州去,把人家劉璋的地盤侵佔了。借荊州不還,與孫權又鬧翻了臉。

硬生生把一個益州牧折騰成蜀漢皇帝,如果不是另一個攪屎棍諸葛亮給他擦腚,其結局比袁術好不到哪裡去。

許多友友可能不認可,既然如此,那為何關羽、張飛、趙雲、魏延會死心塌地的跟著混呢?

豹眼開始就說了,沒點能力是做不了攪屎棍的。

再說賈詡吧。

本來董卓被殺後,漢室出現了一線匡復的希望。李傕、郭祀等亡命之徒,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賈詡卻出了“第一毒計”,挑唆他們攻入長安,把王允殺死,把另一根攪屎棍呂布趕跑了。

之後,歸順了張繡,挑唆張繡投降曹操。但由於沒有得到滿意的封賞,又唆使張繡反叛曹操,把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殺死。理由似乎是曹操霸佔了張繡的嬸嬸,可是一個寡婦能得到老曹的喜歡,豈不是一段好姻緣呢?原因恐怕不在於此吧。

官渡之戰前夕,賈詡又唆使張繡投靠了另一個攪屎棍曹操。致使袁紹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爛,坐山觀虎鬥,豈不更好呢?

最後說一下諸葛亮吧,算不算友友們自己判斷吧。

大一統是中國人的傳統,也是底線。誰製造分裂就是民族的罪人。

如果諸葛亮不出山,劉備可能就自生自滅了。儘管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設想,其實,在劉備攻佔荊州、益州的過程中,諸葛亮並沒有多麼突出的貢獻。

劉備取得荊、益純粹是偶然。沒有赤壁之戰時那一場疫疾,孫劉聯軍絕不是曹操的對手;沒有張松、法正吃裡扒外,劉璋引狼入室,劉備想得到益州,那還費點事。恐怕攻不下益州,荊州就被孫權搶佔了。

從劉備入主益州,稱王、稱帝,前後不足十年的時間,如果沒有諸葛亮摻和,蜀漢就此結束,中國可能很快就恢復大一統的局勢。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除了自己留下了名聲,對於蜀漢、對於整個民族毫無意義可言。

特別是連續的北伐,已經把蜀漢的百姓折騰的死去活來。自己折騰還不算,還精心挑選了另一個攪屎棍姜維做接班人,並大肆替他吹捧做宣傳。折騰到最後,就連劉禪小阿斗也沒了興致,不說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望著曹魏來整編,也基本差不多。

如果不信,那就請靜下心來,看一下劉備、諸葛亮在成都,究竟做了啥有利於國家、民族、歷史的事?不要說那些匡扶漢室、清除漢賊、一統天下、忠君愛民之類的心靈毒雞湯。具體說哪一件事,能符合這些冠冕堂皇的目標。

有能力,做點啥事不好呢?為何一定要攪合呢?

木牛流馬不錯,把它傳下來哦?就怕司馬懿學會了對付蜀漢。這麼好的東西,對人類沒有任何貢獻,具備再高的能力,就為了自己的名聲嗎?

以上,這僅僅是看待歷史人物的一個角度,並不是全部。

說的是攪屎棍的事,就沒必要去全面的評論他們。

從一定意義上說,從黃巾軍起義開始前,參與到這場混戰中的所有人,都是攪屎棍。只是能力大小不同,攪動的幅度不同罷啦。

如果有的友友,把豹眼也看作攪屎棍,豹眼深感榮幸。如果能稱得上第一攪屎棍,那更是榮幸之至。


豹眼看歷史


首先說明一點:“攪屎棍”作為中性詞,不帶任何褒貶色彩。他的功能是引發亂局,或者是動亂的發動機。

第二個問題:三國時期的從哪算起呢?

(黃巾軍領袖張角)

如果從各地紛爭、諸侯林立說起,黃巾軍才是最大的源頭。大家想想,哪家諸侯的興起跟黃巾軍無關?是他們打破了漢家的統治,從思想上攪亂了皇家體系,從軍事上形成了多家勢力,這些勢力各自為戰。攪亂了漢家江山,他就走了。他應該屬於題主的答案。

(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的起端)

如果按照“三國時期”的嚴格界定,三國雛形始自赤壁之戰,三家鼎立形成,而真正的“三國”形成於220年曹丕稱帝建立曹魏,結束於280年三家歸晉。

如果從赤壁之戰算起,攪屎棍的目標就比較明確了。

三家鼎立的局面形成,誰打破了三家鼎立局面?前有呂蒙,中有諸葛亮,後有司馬昭、司馬炎父子。

219年,呂蒙偷襲關羽,破壞了孫劉聯盟。221年劉備率軍討伐東吳,夷陵之戰,雙方實力均受到嚴重傷害,尤其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在劉備之後,以北伐為業,六出祁山。263年開始,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先後發動滅蜀、滅吳的戰爭。280年,西晉建立。

(司馬炎是三國的終結者)


履和齋


三國時期最堪稱“攪屎棍”的人是誰?我認為是劉備,他是阻擾曹操統一全國,造成所謂“三分天下”的關鍵人物。

在曹操代表朝廷統一北方的戰鬥中,他幫陶謙打曹操,幫國舅董承打曹操,幫袁紹打曹操,還阻止曹操收服呂布,讓曹操統一北方的進程平添了許多麻煩。《三國演義》中就有描寫劉備好幾次勸說袁紹、劉表什麼的在曹操征戰的時候出兵搞偷襲。

等曹操平定北方後,也就劉備死不投降,跑到荊州去勸說劉表,還是要繼續打曹操,曹操率軍南下,他得不到荊州,又跑去和孫權聯合,目的當然是和曹操抵抗到底,堅定了孫權打曹操的信念,結果曹操最好的一次統一全國的機會也丟失了。

曹操被打跑了,孫權樂了,荊州歸我矣,結果劉備又阻止了孫權統一南方的步伐,搶先拿下荊州,還美其名曰“借”。

等到曹操準備打益州,劉備又藉口打曹操跑去益州,不但趁機奪了人家劉璋的基業,還在漢中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這一仗直接打出個漢中王來。

有了那麼一點點實力,當然是繼續打曹操,結果關羽打曹操打得正帶勁,被孫權偷襲後方得手,打曹操失敗,還損失了關羽,劉備氣得不行,也催生了後來的東征孫權的戰役。

好不容易等到曹操死了,曹丕辛辛苦苦的改朝換代,又是劉備跳出來,在漢獻帝還沒死的情況下,自己建立了一個漢朝,曹操打不了,繼續打曹操的兒子,當然,因為夷陵之戰的失敗,他被氣死了,自己沒打成,讓諸葛亮去打。

總的看來,沒有劉備,曹操沒準就統一天下,儘早結束戰亂時期了,就是因為有了他,到處亂竄,始終堅定不移的打曹操,讓三國亂世延續了好多年,所以,三國最大的“攪屎棍”非劉備莫屬。


孤寡老人講歷史


攪屎棍有兩大的特點,一是夠硬,否則一攪就斷。二是夠渾,有事沒事都要胡攪蠻纏,把事情好的一團糟。同時具備這兩點,才能稱得上是攪屎棍。

由此判斷,呂布當之無愧,此子乃三國第一攪屎棍!

很多人說劉備是最大的攪屎棍,此言差矣!劉備從北到南,一路逃亡,走到哪哪裡亂,走到哪哪倒黴。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劉備並不是主動攪局,而是被動挨打的一方。他最初所追求的,不過是在亂世裡生存下去,有一塊立足之地。


正如陳壽在三國志先主傳中所評論的那樣,劉備之所以屢敗屢戰,堅韌不拔,一方面是有英雄氣魄,更多也是求生存罷了!他不掙扎,就會被別人消滅。沒辦法才奮戰不已。

而且劉備有個好處,除了對劉璋,他從來不謀害盟友。他投靠徐州,就老老實實幫著徐州牧陶謙守徐州。陶謙病死了,劉備才接管徐州。他投靠袁紹,看到袁紹難成大業,就主動離開。他投靠劉表,替劉表鎮守新野七八年。在三國的亂世裡,劉備還真就是個難得的正人君子。


赤壁大戰以前,劉備從來沒有主動發起過一次進攻。都是別人打他,他被動應對。他很少主動攪局,所以,他不是最大的攪屎棍。

話歸正題,說說呂布。

呂布先投丁原,然後殺丁原而歸董卓,又殺董卓。逃出長安以後,先投袁紹,又背棄袁紹。轉過頭來無端進攻曹操的兗州,失敗以後投奔劉備。劉備好心收留,卻不料引狼入室,被呂布襲擊奪了徐州!呂布與袁術結好,又協助劉備打袁術。這才叫白眼狼,反覆無常。




大家看看呂布,一個人就把好幾方勢力攪得七葷八素坐臥不寧。最終呂布也臭名昭著身死國滅。

真乃三國第一大攪屎棍也。

要說第二大,那就非孫權莫屬了。時間關係,這裡就不展開論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