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感謝我的母親

我是一個理科生,語文成績最好的理科生。在那個重理輕文的年代,出於強烈的虛榮心我學了理科。雖然事實上,我的語文成績是最好的。甚至於直到現在,一說我曾經當過老師,很多人都會覺得我是個語文老師,即便不是語文老師,至少也是教文科的。等我嚴肅認真地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學物理學教育,曾經當過物理教師的貨真價實的理科生時,很多朋友都不相信。

感謝我的母親

而這一切,源自於我的母親。她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也是我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啟蒙老師。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母親給了我兩本書。一本《成語故事選》,一本《新華字典》。認識的字自己看,不認識的查字典。那本《成語故事選》編得非常好,有故事、有插圖,語言風格深入淺出、淺顯易懂,雖然是一本成人讀物,但是讓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讀起來也並不是那麼費力。選擇的故事也都很經典,基本囊括了中華傳統文化所應該有的內容,隱隱約約地向我昭示了讀書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那時候,家裡條件很差,媽媽從做會計的姑父那裡找來了厚厚一摞賬本,十六開牛皮紙封面的那種,裡邊的紙也很厚實,基本上相當於繪圖紙的材質。媽媽讓我用它來做讀書筆記和剪報本。那些年,我做了很多的摘抄和剪貼,每有感興趣的文章和知識,我便把它們從報紙和雜誌上剪下來貼到我的本子上,家裡的書都被我搞得千瘡百孔。努力從來都不會白費,從那時起,我覺得我的語文學習越來越省勁了,毫不費力就能考出好成績。

感謝我的母親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去進修了,父親也常年不在家,我和姐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那兩年,我的學習成績非常糟糕。尤其是寫字,簡直慘不忍睹。作為語文老師的媽媽,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字寫得不好。所以也是在小學三年級,媽媽開始強制要求我練字。她扔給我一本龐中華的字帖,讓我照著練。從那以後,我放學之後的生活就與龐中華相伴了。一張椅子、一個小凳,一支鋼筆和一本字帖,一直練到了初中。初一那年,教我語文的郭明顯老師用“娟秀”形容了我的字,我知道,這是媽媽嚴格要求的結果。

感謝我的母親

母親早年跟著外公外婆在上海生活,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刷牙,母親是從四歲上幼兒園時就開始了,所以她的牙一直到現在都很好,從來沒出過毛病。後來因為外婆的工廠搬遷,母親又跟著外婆輾轉到寧夏生活。外婆一個人帶著幾個子女,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而這段生活經歷也造就了母親性格中堅韌不拔的特質,以後不管生活中遭遇什麼,她都能堅強面對。

大約十幾歲的時候,母親回到了老家上完高中,成為一名民辦教師。這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一直到我上初二那年,才轉正。在這個過程中,與母親大約同時期當民師的大姨早已放棄了,她選擇在村裡開了個小診所,當起了赤腳醫生。後來的日子一直命運多舛,窮其一生也沒有過大的起色。大姨過世後,媽媽經常扼腕喟嘆,要是當年大姨能夠堅持下去,她的成就一定在母親之上。作為媽媽的孩子,我從她和大姨的對比中,早早地就懂得了堅持的意義,也一直對媽媽的堅韌深表欽佩。

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但是有兩樣東西卻是堆積如山的,一樣是毛巾和香皂,那是身為廚師的父親給人幫忙掙下的贈禮;還有的就是鋼筆和筆記本,那是母親參加各種演講比賽、講課比賽所獲得的獎品。有時候想想,我之所以能夠在今天走上電視這條路,併成為一個主持人,應該是與母親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吧。無形之中,母親遺傳給我了一個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我記事起,母親說得最多的就是不願意再讓我去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即使再辛苦,她也要供我讀書。如今,我按照母親的意願,從農村走了出來。我深切地明白,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沒有母親,是不可能實現的。感謝母親在我兒時給我一個好的教育,感謝母親賦予我堅韌不拔的性格,感謝母親辛苦付出給予我全新的人生!

千言萬語,在母愛面前,都顯得那麼蒼白。母親節將至,我想由衷地對母親說一句: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

感謝我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