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感谢我的母亲

我是一个理科生,语文成绩最好的理科生。在那个重理轻文的年代,出于强烈的虚荣心我学了理科。虽然事实上,我的语文成绩是最好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一说我曾经当过老师,很多人都会觉得我是个语文老师,即便不是语文老师,至少也是教文科的。等我严肃认真地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学物理学教育,曾经当过物理教师的货真价实的理科生时,很多朋友都不相信。

感谢我的母亲

而这一切,源自于我的母亲。她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也是我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启蒙老师。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给了我两本书。一本《成语故事选》,一本《新华字典》。认识的字自己看,不认识的查字典。那本《成语故事选》编得非常好,有故事、有插图,语言风格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虽然是一本成人读物,但是让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读起来也并不是那么费力。选择的故事也都很经典,基本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应该有的内容,隐隐约约地向我昭示了读书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那时候,家里条件很差,妈妈从做会计的姑父那里找来了厚厚一摞账本,十六开牛皮纸封面的那种,里边的纸也很厚实,基本上相当于绘图纸的材质。妈妈让我用它来做读书笔记和剪报本。那些年,我做了很多的摘抄和剪贴,每有感兴趣的文章和知识,我便把它们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来贴到我的本子上,家里的书都被我搞得千疮百孔。努力从来都不会白费,从那时起,我觉得我的语文学习越来越省劲了,毫不费力就能考出好成绩。

感谢我的母亲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去进修了,父亲也常年不在家,我和姐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两年,我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写字,简直惨不忍睹。作为语文老师的妈妈,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字写得不好。所以也是在小学三年级,妈妈开始强制要求我练字。她扔给我一本庞中华的字帖,让我照着练。从那以后,我放学之后的生活就与庞中华相伴了。一张椅子、一个小凳,一支钢笔和一本字帖,一直练到了初中。初一那年,教我语文的郭明显老师用“娟秀”形容了我的字,我知道,这是妈妈严格要求的结果。

感谢我的母亲

母亲早年跟着外公外婆在上海生活,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刷牙,母亲是从四岁上幼儿园时就开始了,所以她的牙一直到现在都很好,从来没出过毛病。后来因为外婆的工厂搬迁,母亲又跟着外婆辗转到宁夏生活。外婆一个人带着几个子女,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这段生活经历也造就了母亲性格中坚韧不拔的特质,以后不管生活中遭遇什么,她都能坚强面对。

大约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回到了老家上完高中,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一直到我上初二那年,才转正。在这个过程中,与母亲大约同时期当民师的大姨早已放弃了,她选择在村里开了个小诊所,当起了赤脚医生。后来的日子一直命运多舛,穷其一生也没有过大的起色。大姨过世后,妈妈经常扼腕喟叹,要是当年大姨能够坚持下去,她的成就一定在母亲之上。作为妈妈的孩子,我从她和大姨的对比中,早早地就懂得了坚持的意义,也一直对妈妈的坚韧深表钦佩。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有两样东西却是堆积如山的,一样是毛巾和香皂,那是身为厨师的父亲给人帮忙挣下的赠礼;还有的就是钢笔和笔记本,那是母亲参加各种演讲比赛、讲课比赛所获得的奖品。有时候想想,我之所以能够在今天走上电视这条路,并成为一个主持人,应该是与母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吧。无形之中,母亲遗传给我了一个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我记事起,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不愿意再让我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即使再辛苦,她也要供我读书。如今,我按照母亲的意愿,从农村走了出来。我深切地明白,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没有母亲,是不可能实现的。感谢母亲在我儿时给我一个好的教育,感谢母亲赋予我坚韧不拔的性格,感谢母亲辛苦付出给予我全新的人生!

千言万语,在母爱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母亲节将至,我想由衷地对母亲说一句: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

感谢我的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